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莲花诗
  •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6-07-18 10:22:1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莲花,自古就是纯洁的象征。莲,属水生植物,根肥大多节,每年春季自淤泥中生长出碧绿的莲叶,继而开出清雅的花。艳而不妖,清而不素。莲花浑身都是宝,根可做菜,叶、籽即可入药,又是上等的补品。此外,莲是最常见的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莲花就是很多文人墨客笔下最圣洁的化身,给与很高的赞誉。这个季节,正是莲花怒放的时候,让我们走近荷塘,与莲花作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她的美、她的纯、她的真。

    正是莲花盛开的季节。

    莲花,中华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现今发现的碳化古莲子,足可见证其久远。她还有许多好听的别名,如荷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水芙蓉、玉芝、玉华、玉环、六月春、中国莲、藕花、灵草、青莲、莲等。

    莲花,蘸着些许清露,艳而不妖,清而不素,写出生命的瑰丽。远看,如霞似雪。近看,似画如诗。英姿与神韵,令人流连忘返。色彩与芬菲,催人祢想遐思。花纤嫩,叶柔韧,穿透重重淤泥与沉沉深水,突显高贵与鲜活娇美。你看,那满池的莲花,真是惹人爱不释手。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似乎还在悠悠沉睡;有的含苞欲放,像个玉洁冰清的娇羞小丫;有的则已娇情绽放,露出迷人的芳姿。当微风吹过,池水泛起波纹,莲花仙子们羞滴滴地舞动着。那一片片花瓣,仿佛是仙女撒落的串串珍珠。那黄色的花蕊,好似王冠,华贵而耀眼。莲,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逸清,亭亭玉立,堪称白璧无瑕,可远观而不可亵渎,这自古就是七月荷花神周敦颐《爱莲说》的评价。如果说这是对莲的风韵、风骨的讴歌,那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则是对莲的神韵、本质最透彻最精辟的吟咏。出于污浊而不污浊,长于淤泥而无污垢。说起来,莲花的环境,苦寒清冷;莲花的周遭,污泥淤积。莲花的头顶,冷水凝重;莲花的脚下,莫测泥深。而污泥,又妒忌甚至玷污圣洁;而冷水,又挤压甚至冻裂高尚。但莲花始终默默,尽平生力驱污去浊,苦撑重负,坚守圣洁的心灵,挺住高贵的头颅。污泥,无法吞噬其坚定的信念;深水,无法折断其向上的意志。她一旦跃出水面,就闪出艳丽夺目的光辉,就高举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生出的依然是清香,是美丽,这就是圣洁。她全身无不透着一股艺术和舞蹈的气质。那娇嫩雅致的花朵,透着沁人心脾的悠香,仿佛是一位笑颊粲然且“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少女在舞蹈。那微微上弯的粉红的花瓣儿,那黄得可爱的蕊儿,丝毫不会比牧丹差,但却比牧丹朴实得多。莲叶是花的褶裙,在轻风的吹拂下有种“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干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的诗情画意。她不仅舞姿优雅动美,更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仍能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自主的生活。她高尚的品质让所有人敬佩,因而成为人们心中最美最美的花。

    吮吸着远远传来阵阵幽幽的清香,恍若甜甜的,使人有种想轻轻长吻的冲动。那香味儿牵着灵魂,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妙画卷,更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圣景。那青得仿佛会流出珠泉来的圆圆的一簇簇的“玉盘”挤满了一方池塘,似一叶叶扁舟,又似一块块绿玛瑙,是多么袅娜可爱。叶儿上面还醉卧着晶莹剔透的珍珠。几只蜻蜓轻盈快活地跳着芭蕾,把叶当成了停机坪,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是多么惬意。那纤细的茎支撑着叶,如众星捧月般捧着绮丽的花、花苞、花蕾和圆锥形的莲蓬,莲蓬上几个圆圆的莲子小点,令人馋水欲滴。莲花的艳丽,让蛙儿眷恋,让鸳鸯筑巢,也让鱼儿十分缠绵。那种“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奇妙景象,刹然出现,引人醉眸。鱼儿把丽珠洒来,随着风花的摇曳,好似贵妃浴出甩动着光珠,使人感到窒息。而莲的高洁,坦坦荡荡,别有一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味。莲天生丽质,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超凡脱俗而追求完美,正是永恒的超越。看着瑶池中一柄柄绿伞间一朵朵莲花卓然绽放,似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仿佛就是人间的天堂。红的,像一盏盏宝灯;白的,像一只只玉碗;粉的,像一个个佳人,叫人看不够,喜不尽。可见,莲之韵,在于莲花的洁身自好,在于荷叶甘于做配角的无私,在于莲藕“中通外直”的豪迈直爽,在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坚贞与坚韧,在于“亭亭净直”的端庄大方。

    莲花,是六月花神,司职女神是四大美女之首的西子。苎萝山下的浣女,风姿绰约,天生丽质,貌若天仙,婀娜迷人,禀赋绝伦,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富人见之,闭户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为古代美人第一,遂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子病心而颦,东施效颦只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西施常浣纱于水上,鱼为之沉,故有沉鱼之说,世人因名其溪。吴王沉湎其色,不理朝政,终致亡国。相传吴既灭,勾践以亡国尤物,浮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者,伍子胥死而盛以鸱夷,因其力故沈其以报子胥之忠;也相传吴亡后其随范蠡驾扁舟而泛五湖等等,不知留下了多少传说。《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自古至今,以女色亡国者,世皆罪于女,惟西子例外,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是西子之幸,或三女之不幸?崔道融《西施滩》云:“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罗隐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王维《西施咏》云:“艳色天下重,西施甯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曰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珠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鱼玄机云:“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女神去相和。一双笑靥纔回首,十万精兵尽倒戈。”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卢挚《西施》云:“建姑苏百尺高台,贪看西施,杏脸桃腮。月暗钱塘,不提防越国兵来。吴王冢残阳暮霭,伍员长文老树苍苔。范蠡贤哉,社稷功成,烟水船开!”明姚绶诗云:“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一去姑苏无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等等。想那馆娃宫、一剑泾、玩月池、响屐廊、西施洞、西子祠等遗迹,有联撰云:“决报吴心,成沼吴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机文种味;以倾国貌,洗辱国耻,女儿百世祀,若论配飨木兰宜。”。且西子生于水乡,浣纱于荷花之侧,凡画西施,莫不配荷花。便有《四大美人吟-西施-荷花》:“辞藻欲表先无语,丹青未著已失神。水偷月貌锦鳞醉,风袭蛾眉天下颦。莺声压却三军鼓,蜂腰舞动霸业根。一场大梦烟波里,泪洒珍珠照来人!”。由此可见,以花喻人,以人寄花,相得益彰,更显莲花的高贵。

    在古希腊、古罗马,睡莲与中华的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作供奉女神的礼品。在新约圣经中,也有“圣洁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说。传说中的鱼与民女的传奇爱情,更是神乎其神,以致于世代繁衍成纤尘不染的睡莲。睡莲每年8月诞生,甚是洁净、纯真、娇艳。凡是受到这花祝福而生的人,天生具有一股异性难以抗拒的魅力。在古埃及神话里,太阳是由荷花绽放诞生的,睡莲因此被奉为“神圣之花”,成为遍布古埃及寺庙廊柱的图腾,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莲的地位可见一斑。

    莲除可作医用之外,是最常见的用来作为哲学的象征,代表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也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作为花中君子,更用来象征一种理想人格:“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在诗人笔下,“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莲不仅象征坚贞、纯洁,还是谦逊、恬谧、自处晏清形象的化身。盖“青莲”者,谐音“清廉”;盖莲花别名云水芙蓉,“芙蓉”即“夫容”,《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叫“并莲同心”,以示男女好合,夫妻恩爱。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之愿,更有“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之绝对。又如藕断丝连,用于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绝。又如金莲,据说在公元五世纪,南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加上《爱莲说》,影响深远。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谐音,常以荷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体现着古代先贤的理念、道德准则,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大一统的建立和繁荣。“贵和”就是求同存异、化解矛盾,从而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而不“苟同”。“贵和”不排异,“和”不畏恶,并不意味着怯懦和无原则的退让、妥协。但扶桑对莲花并不认为“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贞洁,而视莲花为“不祥”之花,是不是可悲呢?

    莲在佛教中处处皆见,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象征。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来的。她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神圣本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浊。从埃及到印度的众多世界伟大文明中,都把莲视为神圣的圣物,并广泛地融入到艺术和建筑之中。古埃及认为,莲随太阳花开花落,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吠陀教太阳神的每只手都持有一朵莲花,象征着太阳掠过天际的路径。创生之神梵天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而这朵莲花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来的,宛如从脐状茎长出的一朵莲花。密教大师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开放在乌仗那王国的丹纳阔沙湖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经文中,莲花被性隐喻为神圣子宫或阴道。莲花也是西方红色阿弥陀佛即“莲花部怙主”的象征。其特质代表着火的红色、生命体液、黄昏暮光、夏季及将慈爱化作觉识。其伴偶般吒罗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红色莲花。其麾下的菩萨是莲花手观音即大慈菩萨。佛教中的莲花被描述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这些数字既象征性地符合令人费解的人体内的莲花数量,也与坛城的各个组成部分相符。一位印度古代诗人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在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从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据说佛祖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坐上了莲台,成为僧人打坐时的坐法。按照大日经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教徒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而莲随着佛教,便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在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在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西藏的喇嘛教佛教“唵嘛呢叭弥吽”的六字真言中,“叭弥”便是莲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由此可见莲花的神圣。

    莲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雅士写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可谓汗牛充栋,统称莲花诗词。如“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南朝·梁·吴均),“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隋·杜公瞻),“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南朝·梁·萧衍),“菡萏香销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五代·孙光宪),“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李白),“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王昌龄),“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韩愈),“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白居易),“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唐彦谦),“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王维),“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欧阳修),“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晏几道),“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东坡),“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黄庭坚),“浮兰舟,鼓桂楫,歌采莲,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元·吾丘衍),“清池结素彩,华月映微步。”(元·倪瓒),“歌罢采莲归路晚,塔西云树正迢迢。”(明·朱方中),“耶溪新绿露娇痴,两面红妆倚一枝。水月精魂同结愿,风花情性合相思。”(明·沈周),“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荡舟耶女休相妒,乐府虚裁一斛歌。”(清·朱奕恂),“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秋瑾),“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盛锦),等等,无论从蜚声文坛的大家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无不彰显着莲的魅力。

    自古以莲为画颇为丰富,卓尔不凡。如南宋吴炳《出水芙蓉》,明张子政《芙蓉鸳鸯图》,清陈书画《荷花》,清任伯年《荷花鸳鸯图》,宋马兴祖《疏荷沙鸟图》,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宋人画《荷蟹图》,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传宋人《子孙和合图 》,唐吴道子等等,更是锦上添花,可见,莲已成为人们的灵魂。

    此外,以莲为歇后语也颇多。 如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荷花灯点蜡——心里明,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莲蓬结籽——心连心,莲生水中——不扶自直,等等,不胜枚举。

    因此,我也十分喜爱莲花,总想在夕阳的余晖中,总想在明月下,横坐在小桥的沿边,头顶着荷花,磕着莲籽,望着佳人的采莲船而无边无际地遐想——


     
    赞7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紫烟幽梦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芍药诗 下一篇:人在江湖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