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可见众人不仅欣赏外在美,更看重内在美。人间工作有三百六十行,教师岗位是普通的、平凡的,教师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理应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教师自身在带领学生学习或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修养,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
说教师普通,首先教师是以人的姿态出现的,与孩子打交道,又要面对学校、家长、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做的往往是日常琐事,但想做好又非易事。所以,教师是普通工作者。大多数教师,从年轻到老终身教职。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虽然没有太多的掌声和鲜花相伴,但其中也是有充实和满足的,当然老师的成果更多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关注学生思想品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同时关注学生学业有所长,不断进步,这又是教师职业的特殊之处。教师的工作太平凡,可要做好又不容易。同样付出辛苦和才智。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他取得什么。”这句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教师职业价值的衡量标准。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索取的少,奉献的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很重要。
在物欲横流、金风日盛,追求实惠的年代,能坚守教师这一职业的大多数人工作辛劳。正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老师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无懈怠的机会。正如人们说的:“学生就如麦子,割完一茬,又来一茬,永远割不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完成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工作,社会寄予了教师很大的期望值。这也给教师提出了超于一般普通人更高的价值观念要求。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出其个体的人性修养与价值观念,还体现出其作为“教师”角色的基本素质水平,也是学生言行的一种“参照物”。因此,教师要做到不误人子弟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具有与当代社会同步的正确价值观,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
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伟大的人民洒下汗水,需要政策强有力的引领支撑,需要教育工作者培养一代又一代有希望、有梦想、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教师永远是人在旅途、在人生旅途不断完善自我,用言行、用品质影响感染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