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知音号
  • 管理
    作者:半城寺 发表时间:2017-11-29 23:34:4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看过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怎么说,文理结构字句的应用都没问题,唯一的是内容,但作者也是看客,也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写出来而已,也没什么对错可说。不过就:“知音号”我得说两句,从表演角度看的确是一种新创,但从表演的内容来说却是老旧腐朽,都是34十年代的市井场景,我不知道老板想的是什么,当然赚钱是第一位的,其他呢?谢谢,冬安

    曾听到有个说法,到武汉,白天要看黄鹤楼,晚上要去看“汉秀”。

    前几天去武汉,看过黄鹤楼也看过“汉秀”后,一位武汉的朋友在电话中告诉我,今年增加了一句,叫做到武汉不看知音号等于没到过武汉。

    什么是知音号,电话中没有细问,从字面想当然的以为,“知音号”大概就是一条船吧。既然朋友这么说,应该是有值得一看的地方,或许,这只船是有什么奇特,或许也有宣传的噱头在里面,但“不看就等于没到过武汉”,这话毕竟吊人胃口。用手机在百度上一搜,却又是一场演出的名称,这更让人好奇了,再一搜,提前两天的票已经售罄,这进一步吊起了胃口。

    是什么演出,或是怎样一条船,三百元一张的票竟然提前两天已经售罄,好奇心驱使下,从“黄牛”手中买了当天的一张。

    晚上七点,夜幕降临,通向入场通道的“江滩”已是繁星点点,从码头进入,穿过一座写着“知音号”三字的拱门,经过一段甬道,到了停靠着一艘大型邮船的码头上。

    灯影之中,人群熙熙攘攘,一阵悦耳的琴声响起,转身看去,朦胧的灯影中,一位西装礼帽的青年人,站在一座高台上,正用肩上的小提琴,以优美的姿势演奏着哪位名家的小提琴曲,随着悠扬的琴声,展眼看向周围,人群之中,提蓝挑担,推车捧花,各色人等,叫买叫卖,一片热闹景象,声音不大但也嘈杂。

    各色人等之中,有西装礼帽,有长袍马褂,也有时下衣装,竟然分不清哪是游客,哪是演员,或者是观众。面前四层的船上,灯光明亮,人影幢幢,青年男女,携手入对,靠在栏边,举目望向岸上,马褂先生倚栏眺望,评赏江景,西装绅士杂在中间,招手向岸。

    船似乎是马上要开了,四层船舷栏杆上,人们倚栏而立,频频招手,一副分手再见的场面。

    汽笛声缓缓响起,船似开动,闹闹嚷嚷的码头立时清静下来,小提琴悠扬的琴声戛然而止,随着突然停住的琴声,那位西装礼帽的小提琴手,刚刚随琴声舞动的身姿也瞬间静止在一个漂亮的姿势上,刚刚神采飞扬的琴手,此时竟像一尊蜡像,表情僵硬,纹丝不动。

    我被他那个漂亮姿势吸引,被他那个僵硬的表情好奇,突发奇想,看看他漂亮的身姿、僵硬的表情,到底能保持多久。

    我趋前一步,一直注视着他身体每一处细节,直到进入船舱的一幕开始,大约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不管他的身姿、五官,甚至是睫毛,我甚至觉得,甚或他全身每一个细胞,一如之前,竟都不曾稍动分毫!

    再看周围,刚才那些推车挑担的小贩,高声叫卖的报童,臂弯上搭着毛巾的服务生,此时,都如同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术,在汽笛响起的那一刻,瞬间静止在某个姿势上,各个如泥塑木雕的一般!

    如果刚才观众、演员难以区分的话,此时已经津渭分明——不动的是演员,动的是观众。

    我不自觉的被融入到了场景中,耳际似乎轻缓起《围城》中的道白: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带着酡红,这条法国邮船白腊日隆子爵号正向中国开来……

    船上灯火辉煌,每层船舷的走廊上,出双入对,三两成群,演绎着一出出故事,颇有些钱锺书老先生《围城》中的味道。

    “你嘴凑上来,我对你说,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省得走远路,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似乎是方鸿渐在对鲍小姐故作多情。

    “我才不上你的当,有话斯斯文文的说。今天多够了,要是你不跟我胡闹,我明天……”似乎是鲍小姐且娇且嗔。

    《知音号》,既是演出场地——仿照上世纪初打造的一艘高四层,长八十多米,宽十多米的游船,也是剧目名称,导演构思奇特,场地既是舞台,也是观众席,观众和演员融为一体互动,观众从进入码头的那一刻起,已经不自觉间融入了故事。

    十多分钟后,船员打开通道,观众进入船内,一层船舱,活活就是一个上世纪初的舞场,中央一个吧台,吧台的一头是舞池,周围和另一头是茶座、酒吧,各式各样的酒客,舞者,男女和服务生穿行其间,有的喝酒聊天、有的谈情说爱,有的畅述旧情,有的……,每个角落,都在演绎着一个个社会百生剧目。

    一些观众有备而来,换上自己带来或刚才在门口租来的,上世纪初形制的服装,散在茶桌酒吧之间,舞池戏台之中,和演员们一起,融入了眼前剧情的场景中。

    约莫半小时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观众进入二层,这里是四十多个舱室,每个舱室中,都有演员讲述或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你可以作为观众,在旁边观看,也可以作为演员,和演员一起演绎。

    三层是布置各异的舱房,观众按票号进入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四五人不等,内中杂有演员。投影机在窗上映射出曾经发生在这个屋子里的故事的一个个场景,低回的音响里,讲述着那个发生过的故事。

    你可以翻看屋中的老报纸,旧照片,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来自天南海北的你我和他,能聚在同一间屋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巧合,我们一起留张合影,一起通报姓名,一起再演绎出一个,这间屋子里的故事吧。”

    音响中缓缓传出煽情的低音。

    最后回到一层,此时,舞场正酣,长袍马褂,瓜皮小帽,西装革履,宽边礼帽的先生,旗袍洋装,皮草貂裘的女士,一对对抱成一团,随着舞曲,时而轻歌曼舞,时而激越奔放,舞池里有演员也有观众。舞曲把知音号的剧情与观众融和到一起,共同走向剧目的最后阶段。

    观众既是演员,舞台也是看台。如此独特的演出,果然新奇无二,如同黄鹤楼,除非武汉才有。

    看来朋友所言不虚,“知音号”,真是不能不看呢。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古月执忆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永不褪色的水乡记忆——舵杆洲 下一篇:闲逛与追求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乡之念阅27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