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中国年俗节日文化活动的留韵。每到每年过年前的腊月二十三日前后,在我的江南故乡,家家户户就要开始购买"年货"准备过年了,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回望岁月,为迎接传统的春节日到来,故乡的家家户户会抓住这些日子为春节添上一份色彩。众所周知的乡间年味首先是从清洁大扫除开始的。为迎接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那时我家房屋虽不是很大,但也有五间。每到这时,母亲就会把河畔采摘的芦花扎在长和短的竹竿上当扫帚,带领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打扫卫生。母亲常对我们说:屋子就像是一个人的脸面,一年到头经风沐雨,要好好帮它打扫干净,看到内外墙壁上有擦不掉灰尘和泥迹的地方,母亲就去附近小镇买来石灰块,泡在水里化为白色的石灰浆水,再用芦苇花扎成的刷子沾上洁白的石灰浆水,认认真真地刷在墙上,经过阳光照射就会变得净白起来。母亲常对我们说,屋子是人住的地方,要干干净净迎新春,屋子脏了要被人嘲笑和看不起的。也就是从扫尘刷墙开始,我们的生活已经伴随迎接春节到来,浸染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杀年猪、宰鸡鸭就是乡村家家户户的习俗,是迎接春节到来改善我们生活的美好年味。那时,故乡人家的生活不管如何艰苦,也要想办法在一年中养好一头猪。猪仔是到离家乡二十公里路的江苏浏河镇去购买。猪一般养四至五个月就可宰杀了,所以大多人家在每年的八月就去江苏浏河镇买回猪仔,然后打草喂猪,养到农历腊月二十左右就请村里的宰猪手来帮助宰杀。这一天还要杀鸡杀鸭。鸡鸭是每家自己养的,可以根据养殖多少决定宰杀的只数。
杀猪手大多长得高头大马,只要有人请他们,就会带着杀猪用的专用工具,全副武装进入农家,先把养在圈里的猪捆住拖到场院子里宰杀,然后把猪放在烧热了水的大缸里浸泡,经过脱毛,开肚等手续,把猪肉的精肉和肋条分类,凉在大竹篮子和芦苇蓆上,或者用钩子扎了挂在屋檐下。对于宰杀后的猪肉,每家除了留足春节吃的,若某家城镇还有亲戚的,就会割几斤肉,用红纸贴在肉皮上送去。剩下的就用于腌咸肉〔有的地方称之为腊肉。〕咸肉一般是留着过了春节之后吃的。所以一到过年迎春,家家户户从杀年猪开始,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了,因为平时很少吃肉,所以感到特别的幸福。
在故乡,每家每户大扫除结束后,就要开始准备写春联和贴春联,这也是春节喜庆的一道年味。小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春联大多是请宅上的几位老先生所写。节前,每户人家根据自己家门和窗户的长短和大小,在去小镇购年货的时候,顺便从纸张店买回几张大红纸,回到家中用剪刀按门窗尺寸,裁剪成长条或方形的条幅,然后拿到老先生家中,请他泼墨写上和美的吉利祥言。
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学生,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除了给自己家写春联,还帮助邻居写。春联内容有:“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等等;还开展春联拥军优属活动,给村里的军烈属家庭送去我们写的春联。内容诸如:“喜临英雄门弟,春到光荣人家。”“军属门上光荣匾,战士胸前英雄花。”“战士血热融冰雪,哨所威高镇边关。”“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等。写好春联,还帮助军烈属家贴春联。最后,红红的春联被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上;小窗上大都贴上“福”字。阳光下的红春联,显得特别火红生辉。
贴好春联,村宅的小伙伴们就会结伴来到各家门口参观,看哪家的春联写得好和喜庆的气氛浓厚。边看还不约而同地朗读。那种闻着墨香的年味直觉心里甜滋滋的。春节的祝福,美好的愿望,在春联的朗读声中流动起来。特别是看着自己写的那一副副春联,自豪感顿时涌上心头。
记忆中的炒花生和炒瓜子也是不能不说的年味。每当贴好春联,故乡的家家户户都会开始炒花生和葵花籽,把秋季收获的已经晒干的带壳的花生和葵花籽分别从坛子里倒出来,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一下就成。我家和其他家一样,开始在家中土灶的大铁锅中炒花生和瓜子。这时,母亲就会将花生倒入已经由她炒热的沙子中的铁锅里,母亲用铜制的长柄铲子在铁锅里反复上下炒着,等到别样的香味冒出来了,母亲便很有经验地用手剥开花生果,凡花生果粒发烫和有香味了,就是熟了。于是就把炒熟的花生放在竹篮子里,漏去沙子,凉一会儿后等不热了,就放进坛子或小缸子里保持干燥,不让透风。那时我们家人多,爱吃花生和瓜子又是我们的喜好,所以母亲总是要把花生和瓜子分别炒上二大锅。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年三十守夜开始,一直可以慢慢吃到正月十五。吃花生时边吃边聊,讲一年中有趣的故事,寄托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在迎新送旧的吉祥话题中,感受年味也在飘香。
说起新年的年味,自然还会想到穿新衣和穿新棉鞋,也就会自然想到我的母亲。她那任劳任怨和那音容笑貌,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怀。由于父亲得病过早去世,母亲瘦弱的肩膀从此挑起了一家人全部的生活重担,她以坚守家的胸怀撑起了一片天。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母亲总是勇敢面对。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除供着我们兄弟姐妹上学,把家安置得有条有理。每到新年到了,母亲总是这样对我们说:“只要你们有志气,人家的孩子过年能穿新衣和新鞋,你们也会有。”我们都使劲点头。每到临近春节,母亲总会用她的勤劳、承诺,为我们兄弟姐妹织出上好的花样土布,再去小镇买一点机织布,用她的手艺,拼制和设计出别样的衣服和新鞋供我们穿,在邻居的赞美声中,年味变得越来越浓。
母亲在村里还是一个自学裁缝干针线活的能手,她从传统的“面襟衣服”“对襟衣服”到军便装和两用服、大棉袄等都会裁剪和缝制。每到春节前夕,母亲总是利用晚上时间为我们制作新衣服和新鞋。记得有一年过年前,天气特别的寒冷。那天午夜我在睡梦中醒来,看到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正不停地拉扯着手中的线绳在为我做新棉鞋。摇曳的灯花将母亲的身影投在白色的墙壁上,就像一幅水墨剪影。看到母亲聚精会神在干活,我说不出的感动,泪水淌满了脸颊。
第二天早晨,当母亲让我们兄弟姐妹穿着她制作的新衣和新鞋时,我们兄弟姐妹都用双手抚摸着暖和的衣服和布鞋,心中充满着无限甜蜜。我们为有一个好母亲感到骄傲!
记忆中的年味是还能得到一份压岁钱。在故乡的民俗文化中,压岁钱的寓意就是保佑平安。所以每每等到大年三十下午,当家家户户的春联贴好时,母亲就会安排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丰盛的年夜饭菜是一年中很少吃到的。当我们穿上新衣服坐在一起守岁吃花生和瓜子的时候,就会等母亲送给我们压岁钱,压岁钱每人一份,不管是多少,我们都会开心地笑。压岁钱是用红纸做的小红包包着的,据说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能在迎新送旧中把过往的晦气和妖魔鬼怪驱逐掉。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只给我们每人一至二元钱,但我们知道,这也是母亲在浸润了劳动的汗水中一点点积起来的,所以我们会心满意足,这也是我们一年中的快乐时光。这种年味也许是今天的儿童少年体会不到的。
过年的爆竹声也是一种热闹的年味。除夕夜的晚饭后,村宅院子的前前后后人家都要放鞭炮。每当这时,宅院子里的伙伴们总是会聚在大路口,一起看大人们放鞭炮。鞭炮一响,我们就眯着眼,侧身捂住耳朵,享受“高升”带来的快乐和惊喜。特别是当有烟花飞上天空组合成各种花卉图形时,伙伴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诵读起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朗读这首诗时,我们就会自言自语地说:旧的一年过去了,和暖的春天带着风就要来了;太阳马上要照进千家万户了…对迎接新的春天充满了希望。
除以上这些传统活动外,过年中的年味还有许多。如年初三跟随大人们手提着灯笼去走三座桥。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在村宅前的路上我们会排队提着灯笼,然后走过弯弯曲曲清河上的三座石桥。每过一座桥,就要默许一个来年的美好心愿。除此之外就是去小镇看庙会,观舞狮和花灯,看乡间艺人演唱沪剧折子戏等。或者去逛古镇小街,从口袋里摸出压岁钱,化几角钱到花炮店买几个小花炮,或者像筷子长的小礼花什么的带回家……到了大年初五早晨迎财神(腊月二十四是送财神上天。),这时的整个村子的天空上,又会闪耀着爆竹升空、五彩礼花纷飞的情景,那种年味浮在心头,是怎么也抹不去……这就是我小时候过年所享有的年味,至今犹在眼前,长留心间。
年复一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凡经历过以前生活的人们都会这样说:“五六十年代时期的过年是日积月累的一年一次,现在是物质丰富的年代,好像是在天天过年。”天天在过年,那么如今的故乡村子里的年味在哪?放眼,故乡已是新农村了,别墅幢幢,气象万千。今天的故乡人所追求的年味,己经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模样了,也不是待看烟花升夜空和爆竹连天响的时代了。
如今的年味己经赋予了现代味,除了传承过年活动如吃年夜饭、看庙会、观花灯、看大戏等外,许多传统活动已被新的方式所替代。比如买年货、购新衣、新鞋等,只要在网上商铺中看准的,点击付款后,快递员就会很快送上门。如今春联也很少自己写了,大多是买印刷机印刷的赋予时代感的各种吉祥的春联…字里行间散发着时代诗韵,点缀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充满辞旧迎新的年味。比如放鞭炮用电子鞭炮替代,同样可以将红火的日子,引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心里向往,迎接春天的到来。还有的家庭过完大年初一后,干脆外出旅游,在行走中感受喜庆的欢乐和享受新生活的和美年味。
如果觉得还不过瘾,那么在春节期间,还可以走进乡村附近的农家乐,在那里可以找回昔日乡村过年的一些纯传统习俗。因为那里保存着你想要的那些记忆中的过年方式。许多项目有了专门的馆藏,可以边看边回忆。
如今,故乡人过年,还把许多活动带进了手机群和朋友圈,共享新春的快乐。年味,友情、爱情、亲情,可以直接在微信的传递中延伸。通过微信小程序,制作几个品尝昔日年味的生活片段,或者在农家乐的现场创设情景,拍摄几份甜蜜的回忆转发给亲朋好友,同样也会引发对故乡年味的回忆,这样的年味同样是有滋有味…
乡情似一叶小舟,载不尽绵绵的思念。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故乡的年味永远络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