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OP | |||
|
《巴山夜雨》——诗与歌之四
管理
作者:老百 发表时间:2014-10-18 07:58:30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在古代,诗与歌是同步的,写出来的诗歌一般都有很深的意境,也朗朗上口,配乐就是歌咏。到了现代人写诗歌,所追求的整体意境没有了,倒变成了追求句景,巴不得每一句都是意境,久而久之,诗歌的句子就变成了丝瓜藤上结葫芦,不相干的字词也搭配在一起,诗歌的意境就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断句,东一句西一句,不能入歌也不能入辞。所以,像陈小奇这样的词曲作者就只能选取古诗词来作素材,因为这些古诗词有比较完整的意境。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是一位多产的创作者,曾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犹以典雅空灵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而独步大陆乐坛。作者的本篇以《巴山夜雨》为题的文章,从词曲作家陈小奇着笔,引申出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里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绵绵秋雨里滋生出来的漂泊之感和思念之情是诗的主题。本文作者从歌词“什么时候才是我的归期,反反复复的询问我却无法回答你。远方是一个梦,明天是一个谜,我不知道今夜该不该为我哭泣。”入手,切入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使诗与歌这个议题融入了古与今的人生百态,使文章的内涵变成充盈而不单调。人生的一些过往虽然充满怀想与思念,但没有自怨自叹,只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尽情怀。就如作者的歌词:“每当挥泪的黄昏,总好像谁在小雨中呼唤我的名字,躲在雨韵婆娑的暗影里怀想你。”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
|||
|
我国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1982年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第二年就开始歌曲创作,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其中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后来又有了《烟花三月》等,他的作品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他以唐诗为基础,然后加以深化,改编创作成现代歌词,使这些唐诗唤发出新的生命。前些日子,老百试着分析了陈小奇先生的《涛声依旧》《烟花三月》《白云深处》,网上朋友给我了很多的鼓励,老百深受鼓舞,现在就来继续写下第四篇。 |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
| 上一篇:也说“编者按” | 下一篇:《白云深处》——诗与歌之三 | ||
| 推荐美文 |
| 相关栏目 |
|
| 最新作品 |
|
致爱妻海凤:三行情深..阅8次
家乡的胡萝卜阅19次
寻觅草鞋的足迹..阅29次
秋深岁暖,一纸清欢赠..阅22次
万星的那点事儿..阅19次
龙潭洞赋(中华新韵)..阅14次
寻觅历史深处的斗笠蓑..阅38次
骈文:科学泰斗杨振宁..阅34次
|
| 热门图文 |
| 热门作品 |
| 圈主推荐 |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8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
|
2023新年致辞! |








安徽 · 网络文学第一网站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