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我的邻居, 没水没电没怎么过日子?邻居斩钉截铁的说,没法过。有人说现在的人们不经惯啊!以前的人没水没电烧柴火的时候,照样过得幸福自在。可是我说,不是现在的人娇气了,而是我们就算是想过夜里点灯,扁担挑水的生活,也没有那个条件了。因为我们早就无法找到煤油灯了,也没有卖煤油的商店了。想用扁担挑水,也没有井,也找不到扁担和水桶了。现代化的楼房里也无法安置那旧时的炉灶和日用品。
那么电水天燃气那一样更重要呢?或者说按照主次关系给它们排个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仿佛水是最主要的,因为没有水,就无法洗漱,无法如厕。冲水马桶变成旱厕那是很恶心人的。这样的夏天无法洗漱,身上臭哄哄的有异味,工作起来没有好心情,也让周围的同事领导避而远之,好不心烦。没有天燃气照样不行,实践证明,家居厨房里完全电器化是不可能的。天燃气以它独特的优势稳稳的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厨房的必须品。没有它,生米煮不成熟饭,没有它,生鲜食品变不成美味佳肴。没有美食入口,人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高高兴兴的去工作学习。水和电常常是互相依存的。就像我这20楼之上,没有电,水就供不上来。低层的住户有水没电,而我们这些高层住房,没电时必然没水。
这几天,天气凉爽,没有电,不开空调和风扇也不觉得热。可是没有电,就无法解决照明问题,即使能买根蜡烛在昏黄的光影中看得到彼此的面孔。又如何能够忍受随之而来的缺水造成的一系列麻烦,还有高层住户最头疼的上下楼问题呢?
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小区,和附近的整个德百名下的所有商铺,商场,肯德基快餐店都停电停水俩天了。变电所里一直有人在那里,说是在维修。维修的结果就却是,我们一直在无止境的等待中煎熬着,有亲的投亲了,有友的靠友了,有些人图省事直接住进了宾馆,而我这附近无亲无友又无钱的人,也只好下班后搭个车,去那个40里地以外的永远对我开放的父母那里借宿了。我算过住宾馆最少得花六十元。而去我的父母那里,明天一早再来上班的话,最多也就花30元的路费足够了。而去本县城我哥哥家住,我实在实在不愿意看我嫂子那张始终板着的脸。并且是去的时候不带礼物人家不高兴,带礼物的话,哈哈,你看我这自顾不暇的样子。
今天早上无奈的从20层楼上走下,并且再从自己在县城的最西边的家,走到 县城最东边的用户家上班的时候,就觉得腿又酸又疼几乎僵硬成一块木头,抬拿不动。这不争气的腿缘于自昨日起的两三次上下楼和徒步走过的路。于是,今天下午下班后,我就毅然决然的直接打出租回老家了。回老家除了有免费食宿以外,和父母的聊天尤其让我感到格外舒畅。这里才是我最理想的避难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