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网络文学作品加精杂谈
  • 管理
    作者:沁香一瓣 发表时间:2018-04-30 11:37:03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的文章,可见细腻之处,细细读来还真是这个回事。在文中,作者提到沈从文先生和樊发稼先生的话,用以实际也是这么个道理。如今的网络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灿烂,其文字考验的不仅是作者,还有编辑者,就作者所说“如何断定什么文章是精品?”就需要编辑者好好思考,但对于作者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好的文字,即使不被推荐也可以获得大众认可,这是作者独有的风采与魅力,我曾认识一位老师,他说“文字既是源自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所表现的不仅是写,还有反复的阅读和经历,当你文字沉淀到一定境界时,你所表现的不再是文字,而是本源。”在此了,也希望所有的文字爱好者要不忘初心,不要受太多的“功名利禄”影响,不然,精的文字也许就会变得俗。感谢作者带来精彩的作品,期待更多佳作,问好!

         对于网络文学作品加精这事,这些年来一直受关注,一些关心网络文学的作者、读者和有识之士对此讨论得比较多。几年前,笔者就此事曾发表过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曾得到文友们的认同。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笔者近来又听到网友对网络文学作品加精诸事发表议论,觉得有必要再次和读者互动,以提升对网络文学精品的认知度。
       众所周知,对网络文学作品加精是各文学网站通用的一种激励措施,凡内容比较新颖,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可读性强较强的文章,大多被网站认定为精华。所以,凡网页上被加精的文章,大多成为读者打开网页首先去点击阅读的作品,凡被读者认可的作品,大多会在文末添加一些阅读评语,这是读者对发文作者的一种鼓励,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对推进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为提高网络文学出精品和出好精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网络文学加精,是由文学网站内部聘请和组织几个有一定文学水平的或者有文字鉴赏能力的作者及在职人员,针对本网站每天发表的文学作品进行文章的阅读评选,通过散文精品组、小说精品组、诗词精品组、其他精品组人员对社团申报的优秀作品进行阅读认定,择优将文章设置为精华,这个操作过程就是文章被加精的过程。
       给网络文学作品加精,是一件提升文学作品激励措施,很受作者和读者欢迎,但是时间一长,在一些网站上出现的问题逐渐多起来。有文友在谈到网站加精之事时指出:现在有的网站不分组别在选精,以致认知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好作品被另类。但发文有门,当有的作品在这个网站不被加精时,作者可以拿到其他优秀文学网站去发表,却被常常加精。一些文友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对照和比较后说:“弄不清楚了,网站评精华作品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按作品真实的水平加精呢?还是按人际关系加精的?”
       也有文友说:“我的文章在全国文学大赛中都获奖了,在纸媒上也发表了,但为什么在网上却没有被加精?”等等。一些作者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显得有点无奈。有的作者在几次碰到这一情况后,便不辞而别地去了其他网站。因为如今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很多,进出随意方便,你不留人,人家会来招手,不满意了就用脚底投票,其实这也很正常。
       针对文友中说及到的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仍然是一个老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文学网站的足够重视。可以这么说,当某作者的心一旦受伤后,他们有各自的选择当然情有可愿,因为喜欢文学,他们有投稿的自由,可以自由地走进其他的网站和纸质媒体。由于作者的离开,因此也造成了作者与原社团之间的一些矛盾,伤了作者与社团之间的感情。
       谈到网络文学精品,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首先要有自信,其次要有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所以重新认识一下优秀文学是很有必要的。如中国历代流传的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些代表我国文学历史和水准的文学作品,其细致刻画人物和所蕴含的创作思想,都为历代读者和作者所叹服称道。这四部著作为何历久不衰,就是因为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打动和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欣赏价值。所以什么是好的文学,这是由读者说了算的,公认的评判的标准来自于群众的认定,而不是由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的。记得文学大师沈丛文先生说过:认定一篇文章的优秀与否,要看这篇文章是否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一篇文章如果过了几十年后还能拿出来捧读,这才是经受了历史检验的文学,这说明好的 文章有它扎根人民群众的必然性,绝对不是乡人所说的是“八月荷花一时鲜。”
       今天,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我们都应该把它们定格在人文的审美艺术中,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是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温馨性情的方向发展。好的文学作品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发时代之声,要坚持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从众性的有机统一,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精品,才是当今网络文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翻开网络文学走过的发展历程,它之所以能在文学园地中有席位,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字通俗易懂,生活味浓;二是故事性强,情节能够吸人眼球;三是具有阅读的广泛性。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被定格在大众化的范畴。然而人的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人的头脑思维能力各不相同,网络作品不可能是从一个模具里铸出,一篇网络文章被加精,它只是代表了某网站对发表在自己网站上的文章的认可,而不是所有网站对此精品的认可,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文友中间达成共识。所以网站上的文章被加精了,说明这一篇文章能够达到这个网站的水准。获精品多的作者,说明作者已经在这家网站有了自己的品牌,并逐渐在网站作者中提升了知名度。文章被加精是某一网站对作者脑力劳动的一种认可。但是对作者来说,文章被加精了,也不能沾沾自喜,要记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记住文学创作的路还很漫长,没有最好,只能更好!
       回顾这些年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看到一些网站都在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在培养和选拔作者,他们在这一个过程中做了许多事情,我们应当感谢他们。有的网站是公益性质的,采取对优秀文学作品只加精,不奖励的方法;有的网站在对文章加精后适当发给一些稿费,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表明他们在执着地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作奉献;还有的网站是根据作者的精品数和发表的总量实行年终一次性奖励;也有少数网站通过采用读者打赏的方法,推出精品作品。但是打赏这种方法,一开始颇受读者欢迎,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事与愿违的事。笔者曾听到有的网站曾经出现过作者化钱拉朋友打赏自己的作品去争得精品,使被打赏的获得精品的文章被推上网络首页,用以显耀实力,失去了选拔优秀作品的本愿,到后来读者就不愿去为所谓的“精品”作品打赏了。所以如何选拔网上的精品文章进行适当奖励,是要根据各文学网站的评审实力和经济实力酌情而定。
       笔者以前曾经看过一些网站的精文,发现确实有一些文章的题材很新颖,构思也独特;但确实也有题材已经老掉牙的作品被加精的。这说明我们的精品组员平时文章看得太少,以之于分不清楚这篇文章的题材老的和新的、精和创的关系,使得加精的文章质量一般,造成了不必要的议论。
       提到题材问题,这在在纸质媒体上就做得比较好。在纸质媒体上,凡年度版面发过某一题材文章的,这个版面就不会再跟随着发第二篇。即使要发的作品也要角度不同,构思不同。笔者曾了解过一些作者的创作情况,大凡新作者和创作不久的作者,往往喜欢跟随着写,看到某作者写故乡的文得了精品,于是也跟着去写故乡,造成了题材、情节和故事的类同,以之于网站与网站之间的精品也出现了一些类同和重复,难怪有些文章读来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奇怪的是,这样的文章竟然也被有的网在加精,有人反映说,这是因为作者与某网站的加精组员是老朋友而为,这就是不应该的,这样类同的文章加了精又有什么用?即使某网站认定,社会是不承认你。所以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文章,若有新意的,编辑就要鼓励,有些作品虽然有点稚嫩,也应当用激励方法给作者加精,这是网站培养作者的抓手和力度,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到底用什么尺寸衡量网络精品文章,有一些作者的话比较难听,他们直接把精品文章和参与加精者的水平混在了一起。其实大可不必,须知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兴趣。把这件事情想通了,就不必去争论不休,争论只能伤人的感情,而坦荡才是创作者的风范和魅力。但话得说回来,加精品组的人员要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和文学作者的期望,切不能因为我有了这个权限,就脱离文学的评选标准玩一切由我说了算的游戏,有的还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会对文学带来负面影响,须知道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对文学负责!
       我觉得,真正的精品文章至少在某一方面触动阅读者心灵,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深入思考。对类同题材的作品不要轻易加精。精品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水准。好文章就要像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远看近看都很美,这就是当之无愧的精品了。所以对那些评选精品文章的编辑和专门人员来说,要树立正确的精品意识,平时多看各种各样门类的文章,多接触生活,开阔视野,尽量做到公正合理。
       还有网友告诉我,有的精品文章的作品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性错误百出,有的写到农时、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等内容,违反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规律,这样的文章应当退回作者纠正,但有的文章竟然也会得精品,这就成为天大的笑话了,说明我们的编辑实在是缺少这样的社会生活的知识,重演了小麦当成韮菜的笑话。反过来说,编辑又不是万宝全书,但遇到读不懂的知识,一定也要做到不耻下问,须知文学中的生活知识错误是不能容忍的。违反生活规律和知识性错误的作品得精,估计推荐者和审阅者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这种错误是低级的,是要被人笑话的。所以文学创作其实是非常严肃的,绝对不能违背生活的规律,一旦违背了,写得再美的文字也不能被推荐和加精,必须退回修改。这不是苛求,而是对文学的负责。须知在童话的创作中,凡涉及到农时季节等知识性问题时,也是不能随意更动改变规律的。另如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包括使用劳动工具等,说话等等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对话,尽量要使用普通话,少用或基本不用方言。人物说话不能天南地北千篇一律一个音,违背规律。有的作者写诗、散文、小说中纳入很多的方言,不作注解,许多人根本看不清楚其中是在说什么,但就是这样一些沾着“学生腔”的文章,有些网站也给这种文章加了精。所以网站要定期加强对编辑的培训。一个好的编辑不一定是作家和写手,但他必定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字功底扎实的热爱和喜欢文学的高手,文学创作和编辑的艰苦性就在这里。
       写文,要有自己的风格,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所有有关评选精文者要适应他人的风格,而不是让作品来适应自己的眼光,须知道一个人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的文学提倡百花齐放,就是倡导文学的多样性,如果只凭一把尺子,精品文章流失将成为必然。
       又有人说:文学作品不被人认同,加了精又有什么意思?如果是这样,精品再多,没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只是一个草包的绣花枕头。对作者来说,从走进创作之路的那天开始,就要想个清楚,因为走进创作这条路是吃苦的,没有雄心和恒心,想要一帆风顺写好文章,出精品,甚至要当作家,这是想入非非,到后来作品不仅不被社会和大众认同,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丧失了美丽的梦想,那就叫做“写作不努力,年老徒伤悲”。只有经过自己的磨砺,使文章达到一定的“档次”,那时候文章加精了就高兴,不加精也就不会去争执了。
       又听一位文友告诉我:某社团有一位精品大王想加入当地的地区作协,邀请当地一位老作家给她的文章把脉。当作家打开她的文集时,看到文章中描写的农作物一是不合农时,二是作物生长规律漏洞百出,老作家皱着眉头,鼓励她几句后就走了。令这位精品大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的文章精品质量到底如何,真是天晓得的事情。
       有的网上还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对诗歌的加精把关不严,以致有人认为写诗轻松,就不管主题的平淡与否,只要语言看上去写得比较优美就是诗了,有的诗既不像是散文诗,又不像自由诗,七拐八弯的立意不深,但也有被加精的。因此误导了一些作者,使得有些作者认为写诗只要语言美一些就成功了,比写小说散文省力轻松,其实这也是违背了诗的本愿。到底什么是好诗可以加精?著名诗人樊发稼先生说:“凡意境高妙,能触动人心弦的诗,看似直言,但能悟的诗才是好诗!”笔者以前也一直认为:一首好的诗,就是要表达诗人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玩弄文字游戏,在一首好诗中,除了押韵和注重形象思维外,每一首诗中至少要有一两句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好诗句,这些诗句就是要集中表达诗人所想和表达的情感和立意所在,让读者在阅读后产生兴奋点和回味无穷的感觉。讲得通俗点就是:不找最美的字句,要品最美的诗意。
       有这么一个故事,穿插在这里,可以让写诗的作者慢慢品味,悟出道理。话说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辞官回家后,尽管生活清苦,但写诗作画坚持不懈,精神可嘉。一个下雪的冬天,他闲步来到郊外一个地方赏雪。看到路边的亭子里有几个秀才在饮酒赏雪吟诗。便走过去听听。秀才们见这老头面容消瘦,穿戴又十分寒酸,走路独具书生气的样子,一时产生怜悯之心,秀才们一点头,便邀老人喝酒驱驱寒。郑板桥也不客气,就坐下和他们喝起酒来。不一会,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秀才就在郑板桥面前卖弄起自己的才华来。他们摇头晃脑地互相争着吟雪诗,每句诗像穿了件华丽的衣服。郑板桥听了,觉得这些诗华而不实,便沉默不语。秀才见这老头不说话,很不高兴,这时其中一秀才对着郑板桥说:“老爷子,你也来一首让咱欣赏一下!”郑板桥微微一笑没有说不,他望着亭子外飞扬的大雪道: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刚念了两句,几个秀才就哈哈大笑,讥讽道:“这也能算是诗吗?”郑板桥饮着酒,没理会秀才的嘲笑,接着又念了两句: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听完后面两句,几个秀才大吃一惊,不由被郑板桥的诗所折服。秀才们正想询问面前的老头姓啥名,可是郑板桥已迎着漫天飞撒的雪花远去了,几个秀才面面相觑。郑板桥的这首诗,前面二句平如口语,没有诗歌的味道,但最后却是点睛之笔,回味无穷。通读下来,整首诗歌却是诗意盎然,非同一般。所以评选一首诗的好坏,要看诗的结句是否美?有哲人说:好诗的结句像奔马,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这话是说对了!
       记得1925年,鲁迅先生在收到青年作家李霁野的小说《生活》后,致信作者说:“结尾一句,这喊声似乎有着双关的意义,我以为这双关二字将全篇的意义说得太清楚了,所有的蕴蓄,有被其打破之虑,我想将它改作‘含有别样’或‘含有几样’,后一个比较好,但也总不觉得恰好。”从中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编辑对作品反复琢磨后,尽可能带给作者一个完善的诚意。而现在一些网上已很少见到有这样感动的故事了。一方面是有的作者不爱听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我行我素的有之;另一方面有的编辑也不愿意多写,生怕得罪作者。因为他们之间大多数是业余的,面对网友的作品何必去提出意见伤了情感?如果长此以往,网络上的文学作品只能在朦胧中自生和修炼,或者在写作失落后悄然退出。现在经常听到有一些网站在悄声关闭,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一旦作者觉得驻扎在这个网站没有奔头,他们就会拔腿而走,因为其他网站在向他们招手,等待他们加入。这些现象的出现被称之为自己在掘人,网站应该引起重视。
       以上可见,认识网络文学的“精品”和评出精品,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他维系着各网站的生命线。所以我们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作贡献和奉献,就要怀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尊重,对作者和作品的尊重,在认识文学,珍爱文字中把加精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要从跟进作品、跟进作者,包装作者,培养作者方面多下功夫。
       除此之外,网站还要把握好培养作者的忠诚度,一个网站和社团,只有拥有一批忠诚的作者,才能成为巩固网站的一大看点,而且还有利于网站的品牌建设。这样才能激励人,鼓舞人,从而展示网络真正的美文和精文。笔者建议文学网站要嘉奖那些优秀作者,特别要嘉奖那些坚守至五年、十年以上的作者和驻站作家,根据他们每年写作的情况给予业绩评定,颁奖并授予证书。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作者坚守文学网站,相信网站的精品文章也会越来越多。
       文末还要说几句:加精的作品宜宁缺勿滥。只要我们怀着对文学的执着和爱,网站就会公正公平地为优秀文学作品加精!让我们一起携手,在文学园地不断播种耕耘,留下你我他的足迹,做到多写多出精品,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上文字是一家之言,供参考。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古月执忆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春末夏至.情怀如歌 下一篇:踏青,在春深处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52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91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66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