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OP | |||
|
老母亲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8-06 15:05:31
评论:1条
关注
编者按:世界上所有的爱,总是带有千千万万个理由与动机;唯一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爱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母爱的无私与无畏;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条件有多么艰苦,她都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流光里,并不奢求回报,也不指望着谁会念她的好;就如作者笔下的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她冬天怕你冷,夏天怕你热,待到子女们慢慢地长大了,母亲头上的青丝早变成白发。母亲的人生究竟留下了一些什么,只有母亲知道;或许就因为母亲的无私付出,孕育出来杰出而非凡人物,也孕育出来普通的人生。因此,母爱原本就是一本厚重书,你每翻一页都会泪流满面,且每一页都写满了人世沧桑;母爱是一壶陈年的老酒,品不尽的是关爱,叙不完的是亲情,说不出的是感激,带不走的是记忆,读不完的还是母亲辛勤付出的日常。母爱就如春夜无人知晓的细雨,如黄昏穿过林间的晚风,如清晨的每一缕阳光,陪伴着你平常不经意的愚顽。或许母亲已经老了,却依然如故地关注着子女们的人生;在子女们的心中,年迈的母亲依然以她那朴素的思维,为亲情顷注着浓浓的爱;那就像一首田园诗,蕴含着幽远而又细腻地清纯,还透着秋花般清芬而温婉的雅淡。过去的日子,子女们都忙碌着自己的事业与人生,无暇顾及母亲的健康与衰老;或许那时候你还在远方,某天当你蓦然回首,却发现操劳了一辈子母亲只留下了一份浓浓的爱,让人不胜唏嘘。推荐阅读! |
|||
|
我的老母亲离开人世间已有10多年了,加之前年93岁高龄的父亲离世,我深有感触,因为父母在,我们永远还是孩子,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母亲,1929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不幸的是,我的外公外婆在40多岁时就相继离世,留下了我母亲兄妹5人,在黑暗中苦苦煎熬着,挣扎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才亮。 1949年,家乡解放了,日子才逐步好起来。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妹5人,在生产队里父母总是拣重活做,如罱泥、罱渣、上河工等,这样挣的工分才多。父亲罱泥,母亲帮助掭泥船,泥罱满一中舱,用戽筅,将泥戽到田头上,且戽泥的动作要一致,人才站得稳。戽泥是一项很吃力的活儿,每一戽筅都要竭尽全力。母亲在生产队是插秧能手,插一趟秧(整个田的长度),母亲插得既快行子又直,人人夸赞,工分也最多。记得儿时,50年代末,母亲被生产队安排到东台县堤东斗龙港挑河工,回来时,我的幼妹都不认识母亲了,可以想想,那时的母亲是多么辛苦,要知道,妇女挑河工啊!人工河道,都是农村人用扁担挑出来的。 母亲白天干活,早晚还要操持家务。夜晚,当我们都睡觉了,伴随着煤油灯熬夜的是母亲,她在纳鞋底,做鞋帮,她在缝衣服、补衣服,我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母亲的哈欠声,至于母亲什么时候睡觉的,我就不知道了。过年全家七八口人的新鞋,仅纳鞋底,算算看,要耗费母亲多少个不眠之夜。记得儿时,有一天母亲在桌子上裁剪衣服,我不小心将剪子碰着从桌上掉下来,正好剪尖戳在母亲的左脚面上,当时血流如注,后来虽医好,但走路时脚还有点簸,遇到阴雨天,还有点隐隐作痛。这是我终身的遗憾,到死都忘不了的一段悲情,我只能道一声:“妈妈,对不起!”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很有悟性,懂得一些书文戏理,听母亲讲,她小时候就喜欢听有文化的人讲民间故事,都默默地记在心中。记得儿时,每当夏天的夜晚,在天井里,我和弟妹们拿着爬爬凳,围坐在母亲身旁。母亲讲过三国刘备“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的故事;讲过隋唐英雄的故事,如:“三打杨林秦叔宝,四次转世单雄信,三夺马槊尉迟恭,回马三枪小罗成……”,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可能这对我们的成长记忆或多或少有点帮助吧! 母亲平时省吃俭用,硬是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供我们兄妹上学。 母亲很慈祥,也很孝敬老人,所以我奶奶四个儿子,唯独在我家(我父亲是长子)一起生活,直到终老。 时间荏苒,母亲老了,两鬓是岁月的染白,额头是时光的雕刻,双手是劳作的铸就,天地间,母亲最无私,人世间,母爱最永恒。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也该是我们做儿女的“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时候了,老年的母亲,重孙绕膝,幸福地度过每个春夏秋冬。 母亲病了,我们带着她老人家寻医问药,端茶送饭,病榻上,母亲显得很坚强,从来没有听到她大声地哼过,母亲常常念叨的几句话:“儿孙小小我老大,衣冠整齐出华堂,此处不是安身地,荒郊坟冢是我家”。谁会想到,一个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平凡母亲,这样面对生死的人生观,可惜天老爷不留情,母亲终于走完了她的七十八年的人生旅途。 斯人老矣,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
| 上一篇:家乡的重阳节 | 下一篇: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 ||
| 推荐美文 |
| 相关栏目 |
|
| 最新作品 |
|
家乡的胡萝卜阅8次
寻觅草鞋的足迹..阅20次
秋深岁暖,一纸清欢赠..阅11次
万星的那点事儿..阅11次
龙潭洞赋(中华新韵)..阅14次
寻觅历史深处的斗笠蓑..阅30次
骈文:科学泰斗杨振宁..阅28次
佛山行阅27次
|
| 热门图文 |
| 热门作品 |
| 圈主推荐 |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
|
2023新年致辞! |








安徽 · 网络文学第一网站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