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鞠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净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元稹
如果你从我的家乡山东日照的西部山区走一走,就会发现:大路旁、田野里、山坡上,一行行、一片片全是蓊蓊郁郁的茶树。你不禁好奇:茶树本是生长在南方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从什么时候,这些南方的精灵跑到北方来安家落户了?
这个“南茶北移”的工程,可能要追溯到六七十年代了。我记得小时候,也就是七十年代中后期吧,我们村西的山岭上就有一片茶园。冬天,百草衰败、万木凋零,北方一片萧索和落寞。山里的孩子失去了玩耍的乐园,不能在山坡上打闹绿林里采花捉鸟了,于是就跑到村西的山坡上捡茶叶豆。那是一片规模并不大的茶园,虽是寒冬腊月,却满树葳蕤青翠,生机盎然。许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吧,虽然山上也有经冬不凋的松树,可那休憩得齐齐整整的茶树,端庄、娴雅,犹如城里女孩般娇贵,让我们格外青睐。在铺满了落叶的树底下,散落着一层薄薄的茶叶豆,一群半大孩子争先恐后地抢拾着,拿在手里摇一摇,哗啦啦作响,小铃铛似的,真是好玩。玩够了,拿回家埋在土里,幻想着明年能长出一片绿油油的茶树来。
那时的茶叶种植可能是初期的实验阶段,并没有普及,村民们还主要靠生产地瓜、玉米来维持生活。整体面貌,非常贫穷。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却必备一两包茶叶,以供亲友来访。落座上茶——这是招待客人的第一道程序。这个习俗,一直沿用到今。
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当地政府慧眼独具,将茶叶作为一个地方土特产品牌大力推广和发展,并在巨峰镇设点实验,于是以巨峰为中心向全市扩展开来。“忽如一夜春风来”,漫山遍野全成了葳葳蕤蕤的茶园了。目之所及,连绵起伏、苍翠如海,很是怡人、壮观。
日照市地处中国沿海中断,山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冬暖夏凉,日照时间长,雨水充足,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沿海气候给茶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日照茶树越冬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氟、茶碱以及大量的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人体衰老;预防蛀齿产生,有效降血脂、游离胆固醇、还能瘦身减脂、抗癌等等。日照绿茶独具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畅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国外。
当年的领导者们,是否会想到,偶然的一个举措,竟会让这南方的仙草,在异域的北方落地生根、大放异彩?
春天来了,积蓄了一冬的幼苗悄悄探出了幼黄的小脑袋,跃跃欲试,那么娇嫩、可爱。天还未亮,人们便早早起床了,正是采茶好时节。
采茶讲究时节,最名贵的要数“明前茶”,就是清明以前采的属于春来万物复苏后的第一道茶,古人称之: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旧时是专门给皇宫进贡的,平常人难以得到。
宋范仲淹有诗云:“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其次就是“雨前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采摘最上面的牙尖,精心制作做,成精芽茶。开水烧沸,凉至八九十度,冲泡;看茶叶在水中翻滚,慢慢舒展、氤氲,片片鲜嫩如初生。
古人尊茶为雅物,“无事,佳客”。香茗一杯,盈握在手,看香气袅袅,弥漫小屋。慢慢细品,清芬、鲜美,淡香悠远、回味绵长。元稹的《茶》诗道出了古文人对茶的浓厚兴趣,不止是表面的流行,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古人喝茶是很讲究的,“一人得神、二人得味、三人得趣”。
大诗人苏东坡有咏茶诗云:“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学士语出惊人,竟然把茶比喻成美人,新颖、独到。
关于苏东坡和茶,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很有意思。是说苏东坡被贬途中经过一座庙堂,进去拜访,师傅看他衣着朴素、风尘仆仆、形容憔悴,便轻视他,淡淡地说:茶、坐;待落座后一交谈,看来人谈吐不俗,绝非寻常之辈,便改口说:喝茶,请坐;待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苏学士时便惶恐地站起来,殷勤施礼道:请喝茶,请上坐!世态炎凉,可见一斑。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知苏学士当时是何种心情,如何应对?
偶然的机会,和茶叶结了缘,从品茶一点一滴学起。这真需要慢功夫,急不得,一点一点积累。刚开始时感觉所有的绿茶都是一个味道,直到一年多之后,才慢慢区别开:颜色、形状、气味……上好的春茶,颜色透明而嫩黄,闻一闻,清香沁人;喝一口,甘冽、鲜美,唇齿留香。夏茶,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茶叶越长越快,内含物质变少,味道便开始发苦、发涩。直到八月节之后,气温转凉,茶的味道才渐渐浓郁、芬芳,醇厚、绵远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秋茶了。
人常说,制茶如做人,马虎不得。每个人炒作工艺不同也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和味道的区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样的材料,有人炒出的茶叶颜色新鲜、润泽,味道纯正、清香,而有的人加工出的颜色却发暗或发黑、味道苦而酸涩。这也许取决于各人的用心程度和悟性了。
徐文长说:“煎茶需其人品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
佛家云:“禅、茶一味。”茶之四味,对应着修行四法:“苦”、“静”、“凡”、“放”。如此说来,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就能饮出不同的味道。对于皈依佛门的人来说,品一杯茶亦如参悟佛经了。
有个佛门公案很有意思。两个僧人来赵州向禅师问禅,禅师问其中一个僧人:“你曾到过此间吗?”答:“到过。”禅师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曾到过此间吗?”答:“不曾到过。”禅师还是说:“吃茶去。”院主不解而问:“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没到过也说吃茶去?”禅师叫了他一声,院主答应了,禅师说:“吃茶去。”
可见禅茶一理。个中学问,实在高深、精妙,非我凡俗夫子所能参悟。
“山堂夜坐、汲泉烹茗”,是古人的特权。今人望尘莫及。
我等红尘俗人,没有那番高情雅致,传承习俗也好,附庸风雅也罢,朋友相聚,或走亲访友,却也成了一道必不可缺的程序,否则就有些怠慢人家的意思了。让不食人间烟火的茶,走入寻常百姓家,已是现实必然了。
南方的品种,移植到北方安家落户,落地生根,致富一方相亲,也算是政府立下的一大功劳吧。一日,有朋友闲坐喝茶聊天,他问:你知道“南茶北引”是谁提出来的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据市里的领导说是周总理。
蓦然,心里升起一种敬意。这个世世代代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伟人,大家墨守成规,平时提到他,每个人都非常严肃、恭敬,甚至连他的全名都不忍贸然直呼。
真想不到,这一片小小的绿茶,竟然和他老人家扯上了关系。不由得让我心生感慨,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貌似熟悉的茶叶。
你看,山岭上、小路边、沟坎里,无论多么贫瘠的地方,只要载下一棵幼苗,她便顽强地生长起来,一株株、一排排,郁郁葱葱、茁壮成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依然绿意盎然、焕发出无限生机。这在百草枯萎、万物凋败的寒冷北方尤其显得难得、珍贵。谁曾想,这么坚贞的四季常青的植物,她的前身,竟是生长在南方一年四季温润如春的灵山秀水地、温柔富贵乡,终日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和风细雨的爱抚,沉浸在文人、墨客诗词酬和的雅趣中。可有一天,她却毅然改变了志向,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离开山明水秀的故乡,越过长江,来到了贫穷寒冷的北方。恍如一位仙女,从琼楼玉宇,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排除了一切的艰难,顽强地存活下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她独有的品质和芳香,温暖一方热土,养育一方百姓,造福一方人民。凌寒不凋,傲然卓群,和松柏一样竖立起生命昂扬不屈的旗帜,完成了自己从肉体到精神的一次完美升华。
她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普通的劳苦大众,奉献给了人类。制作好的茶叶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即使喝完后的叶子,晾干了,也能做枕头芯,有明目、醒脑、助于睡眠的作用。
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像那些新中国的开创人,那些优秀的领导干部,还有普通的人们,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险,毅然奔赴贫穷地区,为致富一方相亲,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像焦裕禄、孔繁森、还有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们……
在他们的身上,也同样具有绿茶的品质啊!
我想,古代文人大都追求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明哲自保,因此被他们赋予了精神象征的茶叶也跟随他们一起隐入了高山大川,清逸、飘渺,脱离了劳苦大众;而新中国的领导人们殚精竭虑、高瞻远瞩,却将这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草引入北方,让其在莽莽山岭扎根为农,造福一方百姓,兴旺一片热土。让脱离了劳苦大众的茶叶,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完成了茶与人精神的共同升华。
这,也许是现代伟人和古人的不同之处吧。
因此,这小小的一片绿茶,也便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又一个春天来了,正是采茶好时节,家乡一片繁忙,甚至赛过了传统的麦收时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出动,挎着篮子,提着布袋,穿梭在田间地头。
这些年,靠着茶叶,家乡人真正富裕了。富裕了的人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开上了四个轮子的小车,盖起了高大宽敞的新房,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村庄一片蔚然新气象。茶叶,滋养了一方人,让农民们真正脱贫致富了。看着家乡的变化,心里由衷的喜悦。茶香袅袅,飘荡在小村里,飘荡在田野上,飘荡在家乡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