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孤身研磨 诗书印,另僻蹊径自成格----记艺坛新秀殷丙鸿
管理
作者:殷丙鸿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0:33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文章写道:“殷丙鸿先生却没有,靠自己的辛劳,在困顿的环境中孤身奋斗,历尽艰辛,在世人的冷眼中前仆后继脱颖而出。”作者介绍了家境贫困的童年时代,勤奋好学的少年时代,初结硕果的青年时代,进而走上了“告别教坛觅良方,南下求艺创新路”的求艺道路。正如文中所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有更多佳作问世,会在艺术领域中重铸自己的辉煌!” |
古往今来,很多在艺界有成就的人都多多少少有着殷实的经济基础作保证,有名家名师作指引。而殷丙鸿先生却没有,靠自己的辛劳,在困顿的环境中孤身奋斗,历尽艰辛,在世人的冷眼中前仆后继脱颖而出,成为书坛新秀。登上艺术殿堂,名誉海内外。 困顿童年立誓言,锐意进取登雅堂 (1)家境贫困的童年时代 殷丙鸿,名丙洪、炳红。字丙鸿,亦署名吉,江鸟。别号“灌江人,苏北人,灌河人”等。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江苏省响水县双港公社小南大队毛庄生产队的一个贫穷的家庭。曾是遵义中国书画印艺术研究会中级职称会员,1988年创办鸿艺印社。 幼年时的家境困难,以至于有时一年一连几天无粮下炊,只吃一些地瓜充饥。体弱的父亲仅靠给村里挖河挑泥挣得一些微薄的收入养活着他们兄妹四人。 (2)勤奋好学的少年时代:不畏艰辛立壮志。 也许因为家境的困苦,使丙鸿从小便立下一颗进取的心。八岁进学,以后以自己的聪颖博得了众多师长的关爱。小学期间曾在多个年级充当“小老师”辅助老师培训同龄人的汉语拼音。进入初中阶段学习更是刻苦,期间曾遇夕照老人徐锡山老师之点拔,始走上学习诗、书、画、印之路。少时的丙鸿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学生,好读书、性格内向。曾一度管理环覃中学学校图书,利用此机会他博览群书,也借机得到了陆柬之“文赋”贴一本,勤奋临摹,为日后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 没有什么宣纸、石料供练习。他能自想办法用草棒在盐碱地上练习写字;用黄油泥搓揉晾干成印章料;没有刻印工具就用钢锯条打磨成刀。“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勤学苦练。环中(环覃中学)当时的校刊“苗圃”的题头字泥印,便是他的作品。虽然粗陋,现在却成了文物。更印证了他的成才之路之坎坷、艰辛。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启蒙,造就了他登上书坛、印坛高峰的奇才。”他的启蒙老师徐锡山先生这样评价道。 (3)初结硕果的青年时代: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未能完成自己确立的考取中专的愿望,被县南河中学高中部录取后,渐失对学业的希望,辍学回村。一九八五年春走上代课老师岗位,一直到一九九三年的八个年头里,他基本完成了自己艺术生涯的原始积累。八年中,依靠几本字帖、一把锯条,自己逐渐摸索出一条走向艺术殿堂的坎坷之路。一九八八年第一次用魏碑体圆珠笔字《岳阳楼记》入选首届文明杯并获优秀奖。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0年先后参加中国青少年书法段位评定,获四级位、四段位证书;评委海民先生曾给予很好的评价。参加遵义中国书画印大赛获奖入选,并加入中国书画印艺术研究会,任中级职称会员。并与友人创办“鸿艺印社”,印社被中国管理科学院收编入“中国书法年签”。这八年中他利用每个暑假、寒假期间走上街头为别人刻印,写春联等,既锻炼了自己的艺术功底,更得到了艺术的商业回报。他在方圆数十公里双港乡范围内为自己赢得了地位,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书家。 (4)告别教坛觅良方,南下求艺创新路 一九九三年春,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踏上了南下厦门之路。初次踏出家门,深感外面的世界之大。沿途的黄山风光、井冈山风光,连绵的群山、奔流长江之水,恬静的江河湖泊更吸引了他。 到达厦门后,他迫不及待的游玩厦门的名胜景点,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吸收艺术的养份,为自己的创作找出更多灵感。 客居厦门期间,结识了厦门知名书家陈三畏先生。曾徒步十余公里去拜访先生,得先生之指点,隶书大进。一九九三年七月又偶遇台湾书画商李先生,受其委托书写隶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百多幅,《福、禄、寿》中堂一百多幅,由其带入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销售,为自己初入厦门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九月间,结识厦门大学茶文化交流中心王剑平先生,受邀为该中心题写了牌匾。 但深居厦门,才知晓自己的艺术创作上的不足,常寻找厦门各地书画印展览、学习、揣摩;更经常出入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阅读大量的诗书画印方面的书籍,充实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这一阶段,他的书法、篆刻创作更上了一个台阶,更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径,也确立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收录自己篆刻作品五十余方编印成册,名曰《闯鷺人》。连同一九九三年前作品共一百余方,合编为《殷丙鸿印稿》一、二卷。 低谷之中集能量,重整艺业更精湛 在厦门停留一年半后,于一九九五年又重返故里,重执教鞭,期间更注重自己的艺术创作。勤练《九成宫》、《孔宙碑》,钻研《楷书三十六法》,进一步掌握书法理论。其中更注重书法、篆刻艺术的创新。 一九九九年又再度赴厦,原本打算以书、印为生,专业创作。可未曾想当时书画市场生意萧条,书法作品更无人问津,最后只得放弃这种想法。 这一搁就是十年之久,从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九年这十年书法篆刻只能靠辛劳工作之闲暇才能偶尔玩弄。十年间未能出几件像样的作品,此乃他人生中最遗憾的十年。十年,对一个书家来讲本可以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能上一个很高的台阶。但是,他利用这十年辛劳,大量收藏和阅读各种诗书画印方面典籍,闲暇之余专心研之。也为近年来重操艺业而积蓄了营养,以致他的书法作品自二零零九年以来一改三十岁前的秀慧、柔弱风格。更显潇洒、霸气,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也是书家灵魂之体现。二零零九年以来这三年,他更加刻苦练习,几乎每天都花一定时间进行创作。期间创作篆刻一百多方,书籍作品一百余件,已大部分装裱拓印成册,以期付梓。 独具一格求新颖,另辟蹊径自成家 对于大部分书法家,他们大都标榜终身临贴不辍,认为临得越像越反映自己的水平。丙鸿先生则不敢苟同,以他的艰苦生活经历来看,他少时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得到名贴来临摹。他唯一一次得到真正的名帖已是中学时代从图书室寻到的一本《文赋》,工作时得到的一本《九成宫》、《孔宙碑》、《曹全碑》。他潜心研究,在掌握基本规律后脱贴创作,用自己的想法去实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创作风格。 纵观丙鸿的书法作品,早期(三十岁以前)以隶书为主,魏碑、小楷为辅。他的隶书俊俏不失大方、典雅不拘小节,线条细腻而圆润颇具孔宙之魂神。无论对联、条幅皆以隶入篇。他说:练隶书可以锻炼自己的韧性和毅力。三十岁之前的他正如他的字:细腻、秀气、柔韧有余、没有霸气。在隶书打下扎实基础后,转入学习魏碑。小字皆以魏碑入篇,后由魏碑转入欧体楷书。所有学习的这些字体都有着同等特征:秀、柔、内敛、不张狂;真可谓字如其人。三十岁以后的作品以行书为主,行书又以米体入门,深入浅出,后学习王铎。他的字别有风味,隶书外形柔美而刚毅,点撇之间突显作者的创作灵魂;行书洒脱的笔势更显成熟。由于丙鸿擅长篆刻、隶书的功底常体现在他的所有书法作品之中。 书法小品《泉州杂感》楷隶篆结合,结字变化中显灵动。隶书对联《和似春风原蔼吉》充分展现了他的隶书的轻灵飘渺、娴雅舒展的意境。行楷对联《雕虫绝技追秦相》笔意随意洒脱,收放有度,清丽脱俗,点画间没有丝毫雷同,横笔取势右扬,每一捺笔各有千秋、生动活泼。 方寸之间金石情,刻尽辛酸铸成品 丙鸿的篆刻更师于古而不泥于古。他的篆法,十年以前的作品求精、求细、求方正,线条均匀宛如发丝,结构严谨,章法整齐。在早期印作中处处皆可体现出来。他常说自己的艺术始于印更会终于印。书法只作为印的补充,刻印已逾三十年,初始就以隶入印,后又改篆。 他的篆刻一艺,始于用泥入印,以牙料入印,以有机塑料入印。那些材料比起印石,很难落刀。由于硬、滑、加之又不习惯用印床,刻印时常常由于用力过猛而刺入手指。至今他的左手还有两个手指留下密密刀痕。就是这些刀痕更激发了他习印的恒心。 丙鸿的篆刻作品,在首次参加青少年书法段位评定中,篆刻家、评委海民先生曾说:“印作像列公章,更具秦汉精神。” 从近年来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的印风转变较大,以前用钢笔、铅笔写篆,线条细腻。现在皆以小楷笔入印,笔墨变化万千。线条厚重、粗实。形更与意结合,如同水墨松竹之势。这也许是标志着先生心理、生理成熟。印如其人,一点不假。丙鸿作印皆以笔直接写印文。其实,在写印文之前早以静思默想、反复构思,所以才能一气呵成。这种功力可以说不是平常印人之能达到。更能展现其篆书的功底。他的作品常取中锋,落刀尽刃,刻时聚精会神,全部精力皆精中于指端腕底。刻印时疾如风雷,时而静默如龟,从不加以修饰,自具气韵。早年印作很少边款,近来作品偶尔在兴犹未尽之时再补上边款。刻边款基本上不用墨稿,直接奏刀,把刀当笔,意兴淋漓。丙鸿印风能在刚柔雄健之中摆布虚实,粗中有细、动中有静、柔中带刚、古朴外形、秀丽文字。有一种大朴不雕之风韵。 丙鸿的诗,响水老年大学徐锡山先生有评语:源于生活,描写生活,反映生活。新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很多首诗都流露出他与友人、亲人的真情实感,很有胡适的文风。 古格律诗,初入诗行,格律掌握不稳,但立意成熟,谋篇还需妥善、协韵、韵律尚欠火候。诗作五律《泉州杂感》一首诗五处抝、救。而且救得天衣满缝,堪与唐代诗鬼李贺争锋,奇才! 正是有这种坚韧不拔之精神,丙鸿先生才能在艰辛中不断进取,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不甘落伍,勇往直前。在沉寂了十几年后,又以他的扎实的功底、进取的精神、饱尝风雨之后又能重新回归书坛印林之中。更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艺术同道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有更多佳作问世,会在艺术领域中重铸自己的辉煌!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月亮明白我的心 | 下一篇: 给父亲的一封信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16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29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14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1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54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65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5次
乡村的天空阅178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