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风雅
  • 管理
    作者:诗心静美 发表时间:2014-01-12 12:09:4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变迁,普通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增多,乞巧节也在发生变化,乞巧节先是由女儿的针工女红演变成女儿节。后来又与牛郎织女扯在一起,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在古代中国,七夕节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因为礼教的原因,即使是在春节里,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着新衣服去串门,只有在七夕节,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盛行的,后来才扩散到民间。自从有了白居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人们就把乞巧节当成了与情有关的节日。作者的笔下,是古代女子那种灵秀的风雅,纤细淑女飘逸的长袖。是古代女子心里的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的惆怅。欣赏作者艺术地生活,诗意我们的人生。问好!期待更多佳作!荐读!



        古代女子休闲方式是风雅的。你瞧,一月踏雪寻诗,烹茶观雪。二月寒夜寻梅,赏灯猜谜。三月闲厅对弈。四月曲池荡千,芳草欢喜。五月韶华斗丽,芬芳满园。六月池亭赏鱼,池边飒飒作响。七月荷塘采莲,泛舟湖上。八月桐阴乞巧。九月琼台赏月。十月深秋赏菊。十一月文阁刺绣。十二月围炉博古。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桐阴乞巧。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桐阴乞巧中的乞巧就是指的这个节日。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桐阴乞巧是穿针乞巧的变体。《直隶志书》说,良乡县“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中国古人极其看重七夕。桐阴乞巧,是这个节日特有的民俗活动。那一天,深闺中的女人们走到庭院,明月光下,取一个青花瓷碗,碗中放上清澈的水,小心翼翼置于庭院古色古香的木桌上。她们从精致木盒中取出一束针,轮流着散放在碗中。女人们争相围在碗旁观看,看谁撒的形状好看,撒的越好看,放针人的手越巧。这个游戏还真有意思。一堆晶亮的细针,纤纤玉手捧着它,或者随手的拿捏,水中随意抛洒。啪嗒一声,落入碗中。单单想到这,哎呀,还真美!淑女们纤细的身材,飘逸柔软的长袖,撒出来的不仅仅是银针,也不仅仅是碗中银针的形状,还有女子的优雅,旁人的嬉笑,古代女子的情绪。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古代女子就地取材,自娱自乐,玩的就是一个雅。

        七夕节,不仅叫乞巧节,也叫七姐诞。由于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因此,关于七夕的民俗活动也有不少,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吃巧果……

        桐阴乞巧,其实就是上面提及的投针验巧。

        如今的七夕洋化了,摇身变成中国的情人节。之所以加上中国,相对于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它薄了,轻了。每年的2月14日,当你看到大街小巷的“昂贵”的玫瑰花,你已经知道这是情人节了。遗憾的是中国的情人节,并不受青睐,中国古人浪漫的节日,被我们丢掉了。

        如果说桐阴乞巧玩的是一个趣,那么围炉博古玩的就是一个雅。

        博古顾名思义是通晓古代事情,古指古院,古书,古画,书房……

        看到这四个字,我的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深深庭院,宽阔,古典的屋宇内,家中女眷携着长裙,暖炉旁,相聚在一起,展开一幅长长画卷,惊讶,赞叹,欣赏。屋内香雾缭绕,精致的花瓷碗里飘来淡淡茶香。画香,茶香,熏香融合为一体。看着画,轻声地谈论。看的是画,看画的人也是一幅流动的风景。

        这份雅兴必定是大家闺秀中接受过教育的女子。诗词歌赋,弹琴绘画,不精通也略知一二。这赏,也一定要赏出个好来。兴致起,把酒论诗,悠闲自在。来了兴致,回到各自房间,矜持不住,也铺开宣纸,描绘一幅。

        一样的冬季,现代人躲在钢筋水泥铸造的火柴盒里,玩游戏,看电视,聊天。或者约了三四个知己,蹦迪,聚餐,聊个不亦乐乎。欣赏书画,远离了我们日常生活。即使想赏,也赏不出所以然。时尚的东西掠夺我们的眼睛。没有静气,怎么能安心读书?不读书怎么能增长学识?围炉博古,不是是个人就能博的。没有一定积淀,艺术滋养,怎么能博出来呢?

         中国古人深爱明月。它清澈,柔美,朦胧,皎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代诗人把相思与乡愁寄托明月。因此,明月也是中国诗歌典型意象。它是古人心灵的寄托。八月十五,月最圆润,最皎洁。亭台楼阁,披了薄衫挽着发髻清瘦女子面向明月。她们安然赏月,滋润情怀。我们看得见琼台望月清幽的背影,看不见内心深处浅浅的哀愁。

        琼台赏月,踏雪寻诗,寒夜寻梅。这样想想就浪漫的不得了。雪中寻找诗的灵感,寒夜,伴着月光寻找梅花的清香。身处今朝,我们不去寻诗,寻梅,赏月。更多的是雪中,梅花前,留下倩影。赏自己是真,赏雪,赏梅是假,更别提赏那皓皓明月。

        曲池荡千。我倒想起李清照和赵明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境。《点绛唇》中这样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阕词,把一个活泼天真的李清照刻画得淋漓尽致。古代女子休闲生活,静中有动。天真、欢快、轻松。

        古代女子休闲方式,的的确确令人羡慕。

        她们的生活是慢的。在慢生活里,活得精致。她们在精神的世界里,活得丰富,高贵,诗意。

        诗意远离现代人的生活。时尚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的心粗糙不堪。没有细腻的心思,没有如诗的情怀,更不会品味诗意。我们的心变成一块静默的石头。冰凉,坚韧。

        慢慢地生活。拾起丢掉的风雅。虽然我们不会写诗,博古,但是却可以踏雪寻梅,烹茶观雪,池亭赏鱼,荷塘采莲。生活的内容不仅仅是蹦迪、网游、微博、聚餐。还有更美丽的生活等着我们品味。

        停下匆忙的步履,怀揣对生命的热爱,走进一年四季,艺术地生活,诗意我们的人生。如古代女子一般,玩个风雅。赏花,寻香,踏雪,寻梅,登高,望月……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小草之恋 下一篇:阳光灿烂的日子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乡之念阅27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