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羡慕读书下酒的苏子美,更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常想有一天自己雅兴所致,读书下酒,得意之时拍案长叹,然后起身慷慨然赋诗一首,那是多美的享受!
遥想当年,北宋苏子美在读《汉书·张良传》时,读一段文章便饮一杯酒,再读一段再饮一杯。其岳丈杜正献听说后极为欣赏:“有这样好的下酒物,喝一斗酒实在不算多呀!”读典籍下酒,酒喝得越多,书也就读得越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苏兄也就成了一名饱学之士,并最终做了朝廷栋梁,为著名政治家。
大明史可法,比起苏子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苏兄斗酒仅读一部《汉书》,史公斗酒却能遍观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短短14个字,就凸现出作者心中的英气。难怪当年清军兵临扬州城下,而此公竟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后英勇捐躯。
还有我的本家明清时的顾炎武直接将古人的诗词当做下酒美味了。他在《与归庄手札》中写道:“别兄归至西斋,饮酒一壶,读《离骚》一首、《九歌》六首、《九辩》四首、士衡《拟古》十二首、子美《同谷》七首、《洗马兵》一首。壶中竭,又饮一壶。夜已二更,一醉遂不能起,日高三四丈犹睡也。”
偶发神经,我暗问自己,苏兄史公还有我的本家炎武先生他们读书下的是什么酒?他们喝的一定不是国酒“茅台”,更不会是外夷进贡来的“人头马”“XO”吧?身子骨处在温柔乡的人,是不会有读书的雅兴的。我想他们下的酒也许就是村酒,或者自家酿的米酒,但绝对是绿色的环保的无污染的,既是喝多了,也不会要命,不然,岂可斗酒!
有没有更好的酒呢?有啊,这就是我的心酒。我的心酒不仅能读书下酒,还能入世入诗。
我的心酒,是我今年春上酿的。
那是一个春日的早晨,我早早起床,推开窗户,窗外杨柳含翠,一树桃花怒,远山绿意盎然,几片轻盈的白云注目旭日东升,一只白鸽从窗前划过,——我忽而浑身热血沸腾,激情满怀,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念头挤进心中:请来一缕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求来一股“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龙马精神,采来一束日月之精华,捡来一树春华秋实,装进心中,拿一个大“爱”做酵母,酿一腔无形无量无色无味的心酒,拿她入世入诗,岂不快哉!这么想着,我周身毛孔皆开,身心释然,满目欢愉,神思恍恍惚游走上下五千年。
无意间,我的心酒早已酿成,充塞满我的世界。我拿我的心酒入世入诗,从此世界换了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