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很久,因为带孩子,被困家中也有些时日,单位有什么活动基本与我无缘。可今天组织去“小鸟天堂”参观游览。赶巧女儿这几天休假,我能抽身参加活动,也有种鸟儿般自由飞翔的心境,心中甚感畅快。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目的地,美丽的乡村景点——小鸟天堂。
常年居住在人口密集、车流拥挤的广州市区,一踏入乡村土地,一股清爽、香醇的青草树木的气息扑鼻而来,抬头望出去,青山绿水、绿油油的庄稼、蔬菜、令人心旷神怡。走进被称为小鸟天堂的景区,更是为奇特的景致所震撼。
小鸟天堂位于天马村的一条自然河流中,“一株榕树便天堂”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
据导游介绍,三百八十多年前,这里原是一个水中泥墩,一农民在土墩上插一榕树枝干,为的是栓住船只,不经意间榕树成活,经长期繁衍,竟成为覆盖面积达一公顷的“独木林”,泥墩也成为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绿岛。岛的榕树上长年栖息着数万只的十多种小鸟。鸟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奇特。早在1933年,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路过天马村,被这一奇观感动,欣然写下了“鸟的天堂”,成为全国小学六年级学生课本的经典散文。让小鸟天堂从此得名。
巴金大师的“鸟的天堂”这篇经典作品被镌刻在景区内入口广场上供游人品味。
我们到达小鸟天堂的时间是上午11时,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每天早晨的5时——6时,下午的18时30分——19时30分,虽不是观鸟的最佳时间,没有看到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的蔚为壮观场面,但绿树碧水、具有岭南特色的河上休闲乐趣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远离尘嚣,拥抱自然,充实生命,净化心灵。“人间毕竟有天堂”。
我们一行28人,坐着充满岭南水乡特色的摇撸船穿越“原始亚马逊”榕荫水道,沿着天马河与绿岛亲密接触……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这句话也被视为真理。但在这里,我们却见证了独木成林的奇观。
岸边观望时,我们看到的是浮在水面的绿洲,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随着船的离近,我们却似进入了原始森林。古榕树属于连体生长的水榕,先是生出像胡须一样的条状物,待接触着地后就又变成了根,根又逐渐长成树杆。就这样根连根,根成杆,杆长根,循环往复,只要有它生长的空间,茂密婆娑,盘根错节,根枝缠绕相连相生。历经数百年,就演变为现今的榕树岛。原来的母树已无从辨认,唯有枝干无数。
大家坐在摇橹船上,下面是蔚蓝清爽的水,头上是盘根错节奇特的树,在里面穿行,我竟然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大家也是一路观看,一路赞叹不已,虽然都是有些年龄的老人家,来到这里,却异常地活跃,一反安静、沉默的状态,欣赏着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啧啧声不断,哇、哇的轻唤更是不绝于耳!兴奋与惊叹洋溢在脸上,拍照留影,更不愿错过丝毫的机会。
环榕树岛游览一圈,大家还久久不愿离去,近景照完,远景还要补照。对这个小岛满怀着恋恋不舍之情,一路上还在兴奋地谈论着这棵榕树。
数百年来这条河流水质不被污染,水流没有阻塞,与纯朴善良的天马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不无关系。他们一直用“爱护树鸟,爱护自己,爱护子孙”的祖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护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才使这个自然奇观完好无损地保护至今。
没有看到鸟的出巢和归巢,也没能听到那和鸣协调的天籁之声,这固然是个遗憾,但看到这一片自然生态的美景,看到天马人的淳朴善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看到天马人为保护鸟的栖息地做出的努力,看到人鸟和谐相处、人鸟同乐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动。
坐在回程的车上,我的思绪万千,想到了人们对其他物种的任意杀戮,人有时候真是邪恶,与人为友的很多物种人们肆意掠杀,野生动物、百鸟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一些珍稀物种成为炫耀身份的美食,破坏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相处,全然不顾有些物种的濒临灭绝,蔑视国家的《动物保护法》,难道我们不觉得的残忍吗?
但愿所有的人们,在我们愉快生存的同时,也别忘记那些同样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别侵扰和掠夺他们的家园,让我们与它们和谐相处,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