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一个人心中一座城
  • 管理
    作者:程庆昌 发表时间:2014-07-30 11:12:51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城里有着对家的无限眷恋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有山水园林之美,更有历史人文之胜。苏州内外兼修,温婉灵秀,积攒着唐风宋韵的浮光微尘。苏州是精致的,是文人的,更是现代的,它“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精神,正是现代人逐梦的最好体现。作者从农村一路走来,定居苏州,成为了真正的新苏州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苏州的爱恋之情,以及作为苏州人的骄傲之感,更是因为,这一路的奋斗,有了最温暖的回报!欣赏拜读,祝创作愉快!

    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大山深处来到江南水乡,稻粱谋也好,找出路也罢,实际上就是在“追梦”。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和希望,希望一直都在,梦想也从未离开,只不过梦想和希望,有大有小、因人而异。十多年前,挤进苏州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心中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尽管迄今为止,没有改变我山里人的性格,城市在我的心里,根须已经越来越旺盛。

    从小生活在群山怀抱里,在山村的土地上长大,祖祖辈辈都没有离开过的山野田畴,滋养着我们。看惯了云遮雾罩,听惯了鸟语蝉鸣,山村的气息,已经深入肺腑,走到哪里都会忍不住回首一望。靠一身力气,在泥土里讨生活的父辈,巴望我们这些山里孩子,有朝一日能跳出农门,过上他们向往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日子,指望我们能真的像古语中说的那样,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再苦再累,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送我们上学,就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好前程,他们的后辈也能够走出大山,在城市里有一处栖身之地。城市于他们而言,就是天堂。

    对城市最初的理解,就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些印象,多半来自书本上的描写。现实生活中别说是城市,就是走十里山路去一回镇上(小时候叫公社),就稀罕得不得了。山里的孩子,能见到的就是这样的世面,能感知的就只有这么大的一片天空。

    十四岁那年中考,去了县城,头一回坐上班车,在蜿蜒曲折的山区公路上摇摇晃晃四个多钟头。心里又是兴奋,又是担忧。喜的是终于能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世界,忧心的是前途渺茫,结果难以预料。考试结束,懒得去想成绩如何,一大群孩子在县城里好不兴奋,原来外面的世界会是这样,真是开了眼界。所幸祖宗庇佑,我还能有书读,虽没考上师范学校,还是能进高中,尽管不是省重点,在八十年代,已属不易了。

    父亲几乎目不识丁,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弟身上。胞兄大我八岁,师范毕业,宗族里头一个念书有出息的,全家人都很开心,自然希望我能考上大学,更有出息。遗憾的是,三年过后,一家人的愿望都落了空。如果复读,说不准还有希望,但弟弟正读初中,我希望他能上高中。想法就这么简单,父亲的身体已远不如从前,是该我替他分担一点担子的时候了。

    就算回到乡下,仍然心有不甘,总想有希望降临,总以为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没有想到,很多次去尝试,一条路也没有走通。一直窝在群山之间,跟祖祖辈辈一样过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离山村,真的很远。

    头一回来到城市,是和亲戚一块去了安庆,冬天,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也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城市真切呈现在自己眼前,尽管安庆不是很繁华,在我们这些山里人的眼里,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迎江寺、振风塔,还有边上的一条大江,让我们这些井底之蛙兴奋不已。一有空,我们就在江边闲逛,迎着江风乱吼一通。一直没有忘记几个老乡在安庆城的长江边,胡言乱语时心中诞生的想法,城市在那时候,已经跟种子一样,落在了心里头,只是不知道,怎么样能让它萌芽,怎么样能有结果。但是不能否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都有对这座城市的一种理解、一种追崇,或者说乌托邦式的怀想。

    头一次远行,并没有促成根本上的转变,相反,接下来的生活,越发艰难。二十五岁那年春天,正农忙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没有了主心骨,慌乱且凄惶。不了解土地的脾性,更不是真正的庄稼把式,田地也跟着欺生,一样出力,一样出汗,就是难得有个好收成。日子越过越不景气,年逾三十,还缩在山村里艰难讨生活。古人云:三十而立,如果一直是这个样子,还能做什么?难道就要这样把自己困死在山沟沟里?

    越想,越不甘心,穷则思变,但怎样变才合时宜?近乎走投无路的时候,离家来到苏州,来到甪直,在一家外企里上班。弟弟高中毕业也未能考上大学,就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年,几经辗转最后也来到这家公司。先他而来的还有几个本家,按理说算不上孤单。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旁人不会完全了解。来苏州的时候,妻在温州,大女儿在老家上学,小女儿只好托付给岳父岳母,一家分散几处。始终都不会忘记离开家的那个清晨。我跟女儿说,这一趟去苏州,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一个工作,不会随随便便折回头。掩上大门的那一刻,眼泪不自觉地冒了出来,我知道,女儿又躲在被窝里哭泣,老母亲也肯定是老泪纵横。走到很远的山岗上回头一望,家里的灯依然亮着,那一刻,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又不得不狠下心,仓惶而去。

    庆幸的是,这次决定,成了转变的契机。第二年,妻辞了温州的工作,也来到苏州。还没站稳脚跟,免不了局促,一想到家里的老小,心中怪不是滋味,只能告诉自己,只有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在苏州,一定会有立足的地方,这个城市,一定会接纳我们,一定会容纳我们这些来自很远的农村人。

    随着时间推移,工作稍有起色,生活也基本稳定。我很庆幸,身边的城市,已经成为我们这些外来者安身立命的地方。工作之余,也会兴致勃勃地欣赏这个城市,甚至渐渐有些新的想法,希望有一天,也能和我的同乡一样,把自己的家安在苏州。

    每年春节像候鸟一样往返来回,假期到了就是舍不得离开,但是,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任何梦想无从谈起。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一个平台的支撑,于我而言,三十出头能在苏州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算幸运,怎么可能不珍惜。时间越久,这个城市的味道,越来越浓,越来越生出依恋。如果某一天,吸引许许多多外来者安家落户的苏州,能够有我的家,不管多大,那真的再好不过了。

    努力终归有回报,终于等来这一天,尽管抠抠索索,总算把家安了下来。尽管不能说很快就能融入城市,但是,我愿意在城市里,开始全新的生活。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会成为苏州的一份子。

    感受越多,感慨也就越多。之前,多些无根的感觉,对城市的看法和理解,片面得很,总以为自己是寄居者。成为新苏州人,看苏州的眼光也有了变化。苏州是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穷尽一生的时间去拜读。但很清楚,我所领悟的苏州,完全是个人内心里对姑苏的解读,因为介入的时间短暂,甚至可以说,是匆匆一瞥里的苏州,不可能像本土苏州人了解的那么精细,那么到位。

    定居苏州后的思想变化,和与苏州有关的湖山景色、风俗民情,随时都会影响城市在心头的分量。苏州有山有水,山水相得益彰,是一座引人入胜的观光城市,屹立在太湖边上,几千年里沐浴浩荡湖光,莹润丰满。苏州园林,冠绝天下,再加上厚实的历史沉积、人文传承,这座城市,有着太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也正因为这些,苏州,一直是世人关注的对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民间俗语,依我看,不仅仅是赞叹江南富庶,同样也有弘扬吴越文化的意味。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于我们这些后来人而言,苏州就是一座大观园,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既是风物景致的,又是生活文化的。只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走遍苏州的水水山山、街巷村落,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很清楚,新苏州人看苏州,尤其是古典的苏州,难免肤浅,难免片面,甚至是一厢情愿,不能深得苏州的底蕴和风采,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眼里的苏州,是渐渐走进我内心的一座城市,或许多年以后,理解和顿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碍一座城市在内心里的初始形象,一样会感恩接纳我们的城池。对一个城市缺少情感,根本就不会融入进去,又何来的归属感?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是不能割裂的一个整体,情感和梦想,就是联络的纽带。

    如我一般移居苏城的人们,都是不轻言放弃的追梦者。不可避免要经受很多的压力,甚至日子过得会很局促,但是梦想一直都在。不管是舍得出力出汗,还是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在灵秀润泽的江南、在令人神往的苏州,扎下自己的根,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梦想能够实现,个人的努力不可缺少,社会因素更不能忽视。如果没有大的政策背景,没有就业的机遇,恐怕我们这些人还只能守着各自的那一方天空,朝看云起,暮观霞飞,我们的世界里,几乎就不会有城市的风情,城市,永远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每个人心中一座城,是总结,也是愿景。无论是古典的苏州,抑或时尚的苏州,所展现的文化气息,一脉相承,一样令人怦然心动,遐思无限。苏州不仅成长了我的梦想,也是很多人心里的城、梦里的城。这座城市的精彩和蓬勃,由内而外,缤纷绚烂。苏州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能在她的怀抱里工作与生活,由衷高兴。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端木青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捡到一百元 下一篇:薄凉时光,以文取暖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