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高风亮节牡丹情
  • 管理
    作者:雪落黄河边 发表时间:2014-09-10 18:18:5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在城里一家装裱字画店里上班,也因此接触的都是字画、词赋,因长期受此熏陶,加上自己的潜心学习,用心记忆,自己在文化修养上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结识了很多的有修养,有见地,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老年朋友,让自己的为人处世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对年近七十的张学新大哥有着深深的爱戴与敬仰,通过他的画作多以竹和牡丹为题,与众不同的风格以及他所提诗的含义,给与了高度的赞扬,书写了他的为人处世,凸显了张学新大哥刚正不阿、凛然正气的风骨。文中引用了很多诗词很美,也值得我们欣赏。推荐阅读。

        今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看号码,认识:名冠本县的老画家——张学新大哥。一番寒暄之后,我才知道,年近七十的张学新大哥竟然宝刀未老,画笔更浓。他告诉我他已经在本县最有名的一条旅游街上开办了一家【森辰画苑】。这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专属画室,并真诚的邀请我有时间去他那里观赏游玩。这让我突然受宠若惊,感到能结识这样一位退伍老军人,老干部,老画家而自豪。
      他的画室取名叫《梅兰竹菊牡丹图画友驿站》,这家画院座落在阳谷县的紫石街159号,紫石街是阳谷县根据《水浒传》描写的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故事引资修建的仿宋商业街。古文化氛围极其浓厚,游客们熙熙攘攘。
      “ 紫石街”不仅是本县的著名旅游景点,不仅有水浒传里的武松痛打西门庆的真实遗址“狮子楼”,而且还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北宋庆历年间,阳谷有一个孙姓知县欲筹资重修衙门前商街,老百姓积极响应,争相出资出力,不到一个月,工程竣工。当晚一块紫石从天而降。人们纷纷议论:天降紫石寓意紫气东来,预示着阳谷必将兴盛昌达。于是把这条商业街叫做“紫石街”。后来施耐庵将其写入《水浒传》中,从此紫石街便扬名天下。
       张大哥的字画店就开办在这条最繁华的街道上,我想,再加上张大哥的为人和绘画的名气,一定是生意兴隆,人缘济济。其实,我和张大哥的结识渊源都是来自于去年我在一家字画店里上班。那时也是夏天,我去了城里一家装裱字画店里上班。虽然工资不高倒也轻松安静,尤其能有机会接触一些文人雅士的名篇名画和一些各种字体的书法。
      那些字画很有造诣,看了让人陶冶情操和心境。也知道一些书画,字体的临摹与如何观赏,这都是增加修养和学识的机会。有时一边装裱一边欣赏,面对那些龙飞凤舞的草体费心端详,也看不懂到底念啥,却为书法家的粗犷豪迈劲力的笔调而赞佩。一般的时候喜欢看他们的楷体,那些娟秀大方起落有致布局整洁的方块字让人心旷神怡,看过有种舒服的感觉,也会忍不住用手指在桌子上比葫芦画瓢描摹一番。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心情是愉悦的,也知道了很多故事经典。那些搏击长空的飞鹰,精神十足的公鸡,游戏水中的鱼虾,扬鞭奋蹄的骏马,低头啃草的毛驴,神采飞扬的顽皮猴子和深沉稳重的骆驼等等,都让人赞佩画家的惟妙惟肖模仿记忆的高超。那些山水画和花草鱼虫鸟兽的临摹更是让人惊叹这些草根画家见习作者的功底,能够欣赏并接触真是提高自身修养和情操的好工作,所以,我爱上了这个工作,并喜欢上了那样的轩雅气氛,即使每天来回奔跑几十里路也在所不疲,很珍惜这样的一种陶冶心情的环境,也许会一直干下去。
      在字画店里,有一天一个老人拿来一副‘一苇渡江’,画中的达摩祖师神态自若目光炯炯,手拿一个大葫芦脚踩一根芦苇轻松愉快地走在江心,整个画面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给人极强极宽阔的眼界,都把我看入迷了。从而我知道了‘一苇渡江’的故事。
      但我还喜欢那些花团锦簇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富贵图“牡丹图”,同时也喜欢秋菊,梅花,翠竹等山水风景画,尤其那些花花草草的一旁落款上边的题词都是自己编写的诗词,很是让人眼眸一亮,立刻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咏梅图: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还有: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多有韵味啊!看花的同时又欣赏了好诗,真是一举两得。那首咏竹吟也很有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咏菊: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当你看完这些题词书法,一种豪气贯穿心中,干活的同时也得到了快乐。书法是咱的国粹精宝,能爱好上书法的人都是有修养有情操的人。前来装裱字画的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一般都是退休教师或干部以及老年书法协会的成员。
      他们都是来自各个不同乡镇或城里的书法爱好者,不开车,不坐车,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骑着一辆老式的旧自行车,穿着朴素,举止稳重,说话没有官架子,很温和随意。这些人都是让我尊敬的人也是与我说话很随和的人。我问他们为啥不坐车来?他们的回答都一样的: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还能欣赏路边的景致。被微风轻轻吹在脸上的感觉比坐在车里的感觉舒服,我能想象这些中老年人一边骑车 一边看蓝天白云飘动看太阳霞光升起又落下的心情。
      我也能想象得出,当他们退居二线,比如从当年被人称呼的小王,王干事,王科长,王市长到今天的老王演绎着人生的重要三部曲,从年轻时的叱咤风云前呼后拥到今天的落寞冷清乃至无人问津,那是一种怎样的过渡?
      当他们年事已高无人欣赏夸捧时选择平淡安然,写写大字描摹山水总比坐在马路边树荫下玩麻将有情操和乐趣,这也是一件爽心的好事。
      然而最让我欣赏注意的也记在心里并喜欢的是一个喜欢描摹翠竹和牡丹图的人,他在这一群老年书画协会里的年纪也算是大的,已有六七十岁的样子,也是个的退休老干部。一开始我不知道他的简历,只知道他喜欢画竹子,和牡丹。当时我猜测,或许这位老大哥喜欢竹子的自然高雅,悬庙堂不悲,置陋地不亢的不卑不亢宁折不弯精神。更喜欢他的翠竹画里自己亲笔题写的一首诗:历经风雨五彩城,天地挥毫写人生。墨研明月春江水,只做翠竹摇清风。诗中的那种豪气和执着让人敬佩,让人赞赏。或许他更喜欢画牡丹,因为,别人的牡丹图都是大红大紫的花期正浓的非常娇艳的牡丹,而张大哥却喜欢画的牡丹图是:三两朵粉红色的牡丹间杂着一朵黑牡丹,有时是一朵白牡丹。我不知道这样的与总不同的布局是何意?因为他画的牡丹图的确特殊,所以每一次装裱牡丹字画,我一看见这样的搭配就知道是张大哥的画无疑。
      他画的牡丹婷颦娇羞,富而不艳,安静依然,暗香无限。远处还有一只蝴蝶闻香翩翩飞来,欲落还羞,似有不舍打扰牡丹图的宁静。在花朵一旁有一首张大哥自己的言志诗词:“不攀春花早,不羡夏花艳。寒暑砺正气,清芳笑秋天”。
      我不太懂张大哥这幅画的含义,但张大哥的这首言志诗词我看懂了,我觉得他一定有过很多自己的辉煌故事,一定有过酸楚的人生经历,要不然他的牡丹图画咋就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别人的牡丹图都是大朵的牡丹开的争艳,在题上牡丹花语:国色天香,花开富贵。寄语这是吉祥富贵瑞气盈门的用意。
       就是在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特意查了百度,真正了解到牡丹象征着高贵,典雅气质的人: 1,牡丹做为我国的国花当之无愧,先看它的象征意义,历史上早有国色天香之说,它的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升华一步可以喻意祖国的繁荣昌盛,较多地体现物质文明一面,是物质文明的象征;牡丹乃华中之王,是精神的象征意味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兴旺是一种喜洋的气氛。再说到品格,牡丹的品格不霸气这与中国永远不称霸相一致,也是多元化的,更能体现未来中国的多元化。 2、牡丹历史渊源: 从历史源源来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众花之王,此时就家喻户晓。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 3、牡丹寓意富贵吉祥: 中国民间历来就以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至今也是如此,牡丹无论从气节、象征意义、历史渊源还是从知晓程度做为我国国花当之无愧。 
      而张大哥的牡丹图,还经常换着画法和题词,每次都各有千秋。有时候他会画上一支绿色牡丹,有时他会画上一只黑色的牡丹掺入万紫千红中,给人以不同的眼福享受。他不仅是画画的高手,更是写诗词的高手,这在整个阳谷县城来说也是无人能敌的。比如:描写竹,梅,兰,菊,牡丹的以诗喻人的诗歌有“临海心胸阔,登高风送爽。伴竹人持节,抚兰手生香。”“草木当似竹,花卉当若兰,为民做好人,为政做好官”“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竹兰伴高洁,红梅志士栽。”“荷叶阔大能听雨,竹叶纤细可知风。我栽二君伴左右,闲观风雨品人生。”“百花仙子花海游,或问群芳最风流?凌雪红梅报春到,傲霜菊笑在深秋。”“厅堂富贵配牡丹,企望有靠背水山。唯菊傲霜堪励志,历经寒暑绽秋天”“能诗能画又能书,乌纱掷去专写竹,名倾朝野人称怪,无奈捻须说糊涂。”“翠竹挺新锐,鲜花是处开,莺歌伴燕舞,党送春天来”……
       张大哥也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隔三差五的就来裱画,不用问就知道他裱的画准是竹子和牡丹 。他画的翠竹与众不同,一幅画面只画三两根,且竹叶稀疏,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山有水,也有一抹落日余晖映在远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沉思。每一根竹竿都是挺直剪影,迎风不动,意志非凡。有时他的画里还会在竹竿上方画个知了,那个蝉似乎正在鸣叫,翅膀透明,眼睛似乎在转动,让人一看就像真的一般。我想,要是给他一只马良的画笔,那只蝉肯定会爬到竹梢,然后欢快地鸣唱。
      翠竹的根部有翠绿的小草,摇摇欲坠的石头,一抹夕阳镶嵌在远天,几片流动的浮云轻轻飘过。整个画面意境美极了。落款上方有他的题词,前面两句字体有些粘连,有几个字看不懂。但他的墨竹就已表明他的心意,好一副高风亮节,气宇轩昂的壮志与出污泥而不染的处事态度。那种境界和心态让人明白他的心志,不与花草争春 不与山水夺冠,只做一根迎风飘摇的翠竹,宁折不弯,任而怎样诱惑,绝不放弃自己的执着,给人一种向上,激进的力量。
      这些退休老干部懂得生活懂得怎样选择淡定的雅致并能安然处之,也懂得怎样忘却昨日的前呼后拥那种繁华也是一种高超的境界修养,我佩服他们也欣赏他们。与这些凡事淡定想得开的老人们老干部们接触也是爽心的幸事。
      自从认识张大哥并拜读了他的长篇小说《忧患人生》之后,我了解到张大哥的为人和善良,他不仅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善心,还有能为百姓伸张正义不怕得罪官府的刚正不阿。于是我写了一篇一万五千多字纪实报告文学《和平年代也应记住英雄》发表在**文学网,这更加深了我和张大哥之间的情感和尊重。
      其中我在文章的后面介绍到: 张学新从1985年至1993年他曾四次上书中央,建议农村税改费改革,以一颗赤诚的丹心充满了对农民对国家的忧患。他没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却以一颗忧患之情为民请命呼吁税改,坎坷的仕途普通的行政干部,一个乡镇干部选调生却做出来如此壮举,可谓轰动一时,瞬间他成了本县风云人物。2000年税费改革终于实施,《农民日报》、《大众日报》、《齐鲁周刊》、《聊城日报》都大篇幅地报道了他贫贱不移志,情系农民负不移志的精神。他是省委备案的第一批大学生选调生,主动下乡镇,并为农民请命实属个别,把自己的一生与国际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改革联系在一起,是强的乡镇干部中国内仅有的一个。他的故事令我感动,令我赞佩有也让很多农民乃至全国的农民感动。就像他的画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为农民呼吁呐喊减轻赋税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结果,税改实施了,农民也没有赋税了,反过来还有养老补贴,当村里的老人们领着月钱补助时,会不会想起他呢?当所有的农民不再因为高额赋税发愁时,会不会也记得他呢?会不会记得他曾经的一次又一次奔走呼吁,上书请命呢?
       如今他已经内退,也和普通人一样过着清淡的日子。晚年,唯画竹和牡丹是他的乐趣。可他那曾经像丹柯一样燃烧的心还在人们心里跳动,他的爱农情节还会被许多人记得。他的一心向农的情节一心为农民呼吁肩负的执着精神就像一阵阵暖风吹过山川河流,吹过祖国的角角落落,每到一处都是人间温暖。有这股执着为民呼吁的暖风吹过地方,纵横碑阖,占尽风流,勾勒出一幅又一副爱农画卷。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切都已经过去,沉重是一种抹不去的颜色,沧桑之后,谁还记得谁?
      他的故事是一本永久的卷宗,当我看完合上的时候,心也沉了下来。他的执着壮举没有被时代树为模范典型,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认可,但他的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他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自己,人们的公仆就是这样,不拘小节,以诚待人,为一份心安理得走到了最后的隐忍,那是一种何等的崇高?人民不会忘记你!你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是百姓的好官!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也需要像张学新这样的好干部,农民的好公仆。就像他的书的开篇语:无识可去补苍天,枉近宦海三十年。泪和无畏塑引路,愿助平民行车船。
      看完他的长篇,我信笔涂鸦了一首诗:“大红灯笼高高挂,辉映兴衰与荣辱。为民呼吁走四方,墨染风采一翠竹。”农业税减负已经全面实现了,而这些都是他多次上书中央多次为民奔波的结果。今天,作为农民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记得他呢?和平年代我们最应该记住的就是那些默默奉献余热的英雄们!如果记得他或忘记了,就看看他的自传体纪实文学《忧患人生》吧。 他就是山东省阳谷县的退休老干部张学新,相信每一个看了我的文章读者都会为他的经历所感动而竖起大拇指。
      合上卷宗,我由衷地感慨了,记住他吧,记住好人!他的故事真乃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纵横碑阖占尽风流!
      张大哥的画技不仅早就小有名气,身边有很多人拜访学画,为人师已久,但还是虚心好学,不辞辛苦,专门去了北京,拜访更有名气的大家画师为徒,学画牡丹和翠竹。他说:“就在去年 18天的北京之行以看画展为主。北京很大也很小,去年潘子君老师在民族文化宫办画展,今年4月21号我又在民族文化宫外遇到她;去年画坛伉俪杨力舟、王迎春在中国美术馆办扶犁回望艺术展,今年4月25号我又在中国美术馆遇到王迎春老师。取到了不少的绘画经验。”可见张大哥是个对画画艺术豪不满足的人。
      自从认识了张大哥之后,他还告诉我有一年去菏泽观看牡丹花展时,就被与众不同的绿色牡丹所吸引,因为绿牡丹娇嫩妩媚,清爽袭人,自开自落,不与众花争宠,这是他最喜欢的原因。所以他最喜欢画绿色牡丹。
      今天接到张大哥的邀请我真是高兴,马上回复说过几天一定登门观赏并向张大哥索画,一副牡丹图那是必须的!同时也祝愿张大哥的画室生意兴隆,桃李满天下!各位如果想了解张大哥的画和为人,那么,就跟着我去他的【森辰画苑】走一遭吧……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山中木屋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人间走过张爱玲 下一篇:红尘中的那朵睡莲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