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粮食局与农发行(相声)
  • 管理
    作者:老百 发表时间:2014-10-20 18:31:2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发源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始于明清,盛于当代。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内容上是喜剧艺术,形式上是对话艺术,但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相声的表演技巧在说、学、逗、唱,特色在“抖包袱(笑点)”。多见于对口相声,主说的称“逗哏”,陪说的为“捧哏”,一捧一逗在娱乐中贯穿主题。老百的这段相声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大约有六、七个幽默包袱,重点在粮食的“粮”和银行的“银”两个字的拆字上。通过对字根相像的解说歌颂了粮食系统和银行系统职工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两袖清风的廉洁形象,寓庄于谐,传递了正能量。拜读欣赏,问好作者!

      [甲乙同登场,甲者矮胖,乙者瘦高条]
      (双鞠躬)
      乙:今天由我俩给大家说段相声。
      甲:首先感谢在座各位的光临,我俩相声说的好不好,是次要的,只要在这辞旧迎新之时,给大家带来丁点儿(作手势)快乐,我和他也就心满意足、酒足饭饱、含笑九泉……
      乙:(奏哀乐,作悲痛状,并鞠躬似哀悼)
      甲:哎?你这是干嘛呀?
      乙:你不是含笑九泉、永垂千古了吗?
      甲:谁永垂了?我的意思是啊,咱俩来说段相声,对不?有在座领导的关心,有这么多同志的鼓励,咱啥也甭怕了。(换北京天桥卖把式开场子语气)说得好呢,大家来点掌声;说得不好呢,大家多多包涵。有钱呢,捧个钱场;没钱呢,捧个人场……
      乙:(向旁边招手)哎,那位大姐您先别走,俺这可有两包灵丹妙药,包治您百病,我数量不多,你机会难得,您哪……
      甲:喂,喂,你这是干嘛的?
      乙:我以为你在买狗皮膏药呢!
      甲:卖什么膏药呀,咱俩来干嘛的?说相声的,来给大家带乐子的,对不对,首先我俩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
      乙:生活愉快……
      合:发财发财发大财……
      甲:哎,小张,我先问问你,今天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乙:这谁都知道呀,这边(指),是塔城地区粮食储备局的同志,这边(指),是额敏农业发展银行的来宾。
      甲:再来问问你,粮食储备局和县农发行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活动?
      乙:这我就不知道了。
      甲:噫?一个是粮食企业,一个是商业银行。他们为什么要凑在一起呢?(作对象手势)
      乙:不知道。
      甲:还有,这次联欢的总导演是谁?而谁又是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
      乙:也不知道。
      甲:这次联欢会前,你吃了几碗饭?
      乙:不知道……哎,这知道,我吃了四个馒头、三碗蛋汤、两碟子肥肠、外加,嘿嘿……一根大羊尾巴骨。
      甲:哟喝(拍乙肚),挺能吃的嘛!
      乙:开玩笑,瞧我这么大的个子,光胃都这么长,简直跟你的个子差不多,那像你呀,嘎嘎一点小胃,小小的麻雀蛋都能把你撑着……
      甲:得了,别光惦记着吃了,还是我来告诉你吧,这是联欢的原因呀,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大家幸苦一年了,两家单位合作得挺好,非常愉快,非常满意!为了来年更好的合作,大家坐在一起,联手举办了这台晚会。
      乙:哦,我以为大伙没事干,凑在一起,随便吃点喝点。
      甲:你呀,光是惦记着吃,看到了吗,这联欢会的总导演呀——这边是额敏农发行的邓大峰邓行长。
      乙:(抱拳)久仰久仰!
      甲:这边是地区粮食储备局工会成一兴成主席。
      乙:(抱拳)失敬失敬!
      甲:至于主持人嘛,瞧瞧,那个女的,是粮食局财务科的胡新芳。
      乙:(点头)呀,端庄秀丽。
      甲:那个男的,是农发行信贷科的李建新。
      乙:(点头)不错,英俊潇洒。
      甲::明白了吧?
      乙:原来如此,令我茅塞顿开哟。
      甲:再来考考你,你可知道粮食企业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吗?
      乙:不知道,请赐教。
      甲:那么,该知道什么叫“挤占挪用”吧。
      乙:“挤占挪用”,哦,知道知道。
      甲:可以嘛,来,说说看。
      乙:你站好了(猛地将甲从位子挤开,并伸手在甲的口袋中掏出几张钞票)看看,这俺就笑纳了,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白用谁不用……
      甲:(抢回钞票)什么乱七八糟的,告诉你,所谓的挤占挪用啊,是指我们粮食企业的资金呀,储备和经营要分开,储备的钱归储备,经营的钱归经营,收购的钱只能用于收购,费用的钱只能花销于费用,不能相互挤占,相互挪作他用。
      乙:早说呀,故弄玄虚的。
      甲:那么,什么叫做“封闭运行”呢,
      乙:“封闭运行”,哦,这个简单。
      甲:简单?
      乙:瞧瞧我这个块儿(作健美体操造型),浑身上下都是肉,靠什么?锻炼出来的呗,若是受点小伤,毛毛雨了,一针封闭,继续运动,不碍事的。
      甲:简直是胡说八道嘛,所谓的“封闭运行”,是指我们粮食企业政策性这一块的资金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只能在农业发展银行里开户立户,不能外流。
      乙: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甲:再考考你,什么是“库贷挂钩”。
      乙:这个,嘻嘻,算了,咱们下去私下说吧。
      甲:得了,还是我替你说了吧,免得你又出笑话,所谓的“库贷挂钩”呀,是指粮食的库存和银行的贷款要相互一致,粮食购进来,增加贷款额,粮食销出去产,归还贷款额,也就是说,库存粮食和贷款挂上了钩。
      乙:哎呀,感谢老同志(抓甲手作感谢状),否则我真的出丑了,我还以为是我长的太高,买不上合适的裤子,裤带上非要挂个钩子钩上哩。
      甲:噫唏,瞧你这素质,太差了。
      乙:哎,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呀,刚才是给你开个玩笑,其实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少呀。
      甲:是真的吗?
      乙:你听着,所谓三项政策,一是敞开收购,二是顺价销售,三是资金的封闭运行。至于一项改革嘛,是咱们粮食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甲:哟,看来你不傻呀。
      乙:傻?谁傻?你以为个子大就傻,我是四肢发达,头脑……嗯哼,也不简单。
      甲:看不出来呀!
      乙:说我傻,哼,我精着呢,有的人说,我精的简直跟那个,那个……什么一样。
      甲:什么一样呀?
      乙:那个那个……对,跟咱老祖先一样呗。
      甲:嘿,别吹了,其实真正的能人一般是不自吹自擂的。
      乙:有这样的能人吗。
      甲:有啊,你瞧瞧我,满脑子智慧,满肚子的学问,直往外冒呀,可你见我什么时候吹过呀。
      乙:现在正吹着呢。
      甲:有学问呀,随随便便给你露一指头。
      乙:啊,露一指头,大伙瞧见没有,这就是水平,还满肚子的学问,直往外冒呢,有谁说露一指头,人家说的是露一手。
      甲:不不不,露一手不值,一手有五个指头一个巴掌,太多太多,怕吓着你,就这一个小指(伸小指),应付你,是绰绰有余。
      乙:是吗?看来我得领教领教(挽袖子摆架式)
      甲:不客气,先来考考你一个小问题。
      乙:请出题。
      甲:你看这银行的人和粮食上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乙:有什么区别?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呀。
      甲:好好想想。
      乙:哦,看出来了,银行的人捂得白白净净的,比咱粮食上的人漂亮,(唱)她啊,温柔又可爱,她啊,美丽又大方……
      甲:好,唱的不错,但你只是注重了容貌方面,往深处挖。
      乙:深处挖?一个管粮的,一个管钱的,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嘛,都是同样的辛苦呀,要说俺粮食职工一年到头累吧,银行职工也没闲着呀,要说工资吧,现在兜里也都有几个零花钱的,哈哈,我看没啥区别。
      甲:不知道了吧,告诉你这个秘密,银行职工的手掌厚。
      乙:手掌厚?嗯,是肥。
      甲:肥嘛呀,人家是老茧,你想啊,在银行工作的哪个人员不和钞票打交道,那个钱天天要点过来,点过去,还要“唰唰唰”书写传票单据……
      乙:嗯,是这样的……
      甲:过去他们是噼哩啪喇打算盘,现在又是嘁哩咔嚓敲键盘,全部的工夫都在这一双手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上能不磨出厚厚的老茧吗?
      乙:对对对,的确是这样的,银行的人手掌厚,辛苦。那么粮食职工呢?
      甲:粮食职工,有一副好牙齿。
      乙:好牙齿?哦,我明白了,看他们有好几个肥肥胖胖的,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嘛香。
      甲:喂,你又顾着吃了,这牙好呀,是粮食职工的工作环境造成的,你想啊,每年成千上万吨的粮食要入库,要出库,要一车车验质验等吧,不仅完全依靠化验仪器,感官化验同样要起辅助作用。
      乙:对,是这样的。
      甲:只要是干过几年的粮油保管,就能练出这身本领,这小麦水份是多少,那油菜是几等,牙齿“咔嘣”一咬,就能感觉出八九不离十来,不信,和仪器检验出的结果一核对,保你没的话说,好牙齿呀。
      乙:噫,看不出来,个子不大观察得还挺仔细的嘛。
      甲: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高山不是垒的,黄河不是挖的……
      乙:得得,刹着,还有什么问题。
      甲:有,你看银行和粮食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乙:你有完没完,一会不同一会有相同。
      甲:哎,我就是想难难你,你说银行和粮食相同点在什么地方。
      乙:相同?都是吃公家饭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甲:指点你一下,你看银行的这个“银”字和粮食局的这个“粮”字有什么相同点。
      乙:“银”是一个金字旁,然后是个“艮”字,“粮”是一个米字旁,加一个“良”字,哎,这艮和良挺相像的。
      甲:对呀,银行是干啥的,金融机构呀,当然是金字打头,粮食局是干啥的,经营大米面粉的,良米良米良好的大米,米大大的好,粮与银这两个字偏旁不同,字根是相同的。
      乙:(日本语气)哟唏,米大大的好,你的,狡猾狡猾的,不过,我的傻瓜的不是……
      甲:嗨,什么时候来了一个小日本鬼子。
      乙:谁鬼子呀,我是想说,就你的水平,还来蒙我?艮字是艮字,良字是良字,好好看清楚,艮可是比良少一点哟。
      甲:少一点吗?
      乙:是少一点呀!
      甲:少一点就少一点呗。
      乙:那可是你说的字根是相同的呀,是吗?
      甲:我说的相同,是因为这艮比良少一点自有少一点的道理。
      乙:哟呵,还有道理呢,我和大家都想听听你的高见。
      甲: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不说也罢。
      乙:不行,今天你非说不可,大家说是不是?
      甲:大家要听,我且说说,银行这个艮字为啥少一点呢?
      乙:对呀,为啥少一点?
      甲:这说明呀,咱们银行的同志虽然左手进钱,右手出钱,却都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别说这头上不沾公家那么一点光,就连身上,除了应得的报酬,也是分文不贪。
      乙:好好,银行的同志就是伟大,就是清廉。
      甲:怎么样,我对上来了吧。
      乙:不错,算让你蒙过来了。
      甲:什么蒙,有学问呀。
      乙:又吹开了,真有学问,那我问问你,你说粮食局这粮中的“良”怎么多了一点呢?
      甲:良字多一点?啊,是多一点。
      乙:它为什么多这一点呢?
      甲:它肯定要多这一点呀。
      乙:我们就想知道。它为什么要多这一点,看,难着了吧!
      甲:难着?呵呵,这多一点自有它多一点的道理。
      乙:是吗?好,我们大家就来听听,大家说是不是?
      甲:大家知道,我们粮食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尤其今年仓容极为紧张呀……
      乙:是啊。
      甲:你们瞧粮字这个米,是个十字结构,四面八方装的都是粮,装得满满的,多出来这些怎么办?

      乙:是啊,怎么办?
      甲:只要农民交来,我们得收,多出来的点粮,不怕,我们顶上这一点,露天码垛……
      乙:嘻,这多出的一点还真让他凑上了。
      甲:再多一点怎么办,也无妨,必要时,就是我们办公室腾出来也要装粮,国家敞开收购的政策不能变,再多再大的压力,我们也要承受得住,同志们说,对不对?……
      乙:对对对,可敬可爱的粮食职工。
      甲:再一方面说,我们粮食企业这几年是春夏秋冬在忙,购销调存在忙……
      乙:是啊,真忙。
      甲:加班加点,起早贪黑,餐风露宿,这是家常便饭……
      乙:的确辛苦呀。
      甲:作为粮食局,我们的任务就是收好粮,销好粮,保好粮,我们有句口号:“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乙:好啊。
      甲:所以,我想说,良字多这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粮食企业广大员工千万滴汗水的一个小小缩影,但是,为国为民储粮,再苦再累,我们也无怨无悔。在家说,对不对?
      乙:对对对,哎呀,可敬呀可敬,不同凡响就是不同凡响。
      甲:是吧,知道我了吧,我浑身上下都是智慧,直往外冒,堵都堵不住。
      乙:别吹了,你以为我在说你呀!
      甲:好,谢谢大家。
      (双鞠躬谢幕)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大浪淘沙——诗与歌之五 下一篇:教育从读经开始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龙抬头阅27次
    搪瓷杯阅17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78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57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