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我为父亲歌功颂德(一)
管理
作者:若愚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2:59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我相信饱含真情的文字,不需要华丽的词句便可以感动人心。此文用简洁的语言,平淡的叙说把父亲一生的功德娓娓道来,触动我们的内心。父爱伟大,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欣赏若愚老师的挚爱亲情篇,欣赏文字里那份不做作的真情! |
父亲,讳迎机,生于民国二十五年即公元一九三六年11月3日(古历九月二十日)。丙子年,鼠相。 父亲的童年是非常苦难的。1949年父亲十二岁那年,爷爷奶奶因患肺病在一年内双双相继去世,当时爷爷才三十八岁,奶奶才三十七岁,英年早逝那!抛下了大伯(17岁)、父亲(12岁)、大姑(8岁)、二姑(6岁)四个孤儿相依为命,他们因此而过早地失去了父爱和母爱,仅靠十七岁的大伯父操持家事。 父亲小时候七~八岁就给别人家放羊打短工,爷爷常年有病,债台高筑,父亲当然也就没有上学读书的份儿和权力。父亲兄弟姊妹四个没有一个上学识字的。 父亲不识字,性格内向,不会高谈阔论,但是他天资聪敏,悟性极强。一生极其讲究文明礼貌,懂得“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真、善、美”,“三纲五常”等等的孔孟之道,信奉中庸理念,并将这些中华文明古训,清规戒律,信仰为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宗旨。教育子孙后代,也以此为信条根本。待人接物,温顺和平,从来不高腔大嗓,盛气凌人。与人交谈,一字一句,不紧不慢,客客气气、大大方方、实来实去。与人共事,公平合理,不抠小节,便宜小利常常谦让于别人,自己吃亏则感觉心里暖和。村邻四社,童叟无欺,和睦相处,很少见他说粗话吐脏语。父亲是非分明,一生择亲交友非常注重选择对方人品,他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啥人趁啥人,你是个啥货色,只要留神看你平常都跟啥人搅合,就一目了然!”对那些他认为是憎三、半斤八两、二吊子、没品位的人,他常常是敬而远之,唯恐辟之不及。 父亲中等个子,皮肤稍黑,体态较瘦,性情温和,不说多余话。一辈子不吃酒,不喝茶,不吸烟,也没有其他不良习惯和侈好。俭朴勤劳,过日子非常细数。他一辈子痛恨“压宝”、“摇色子”、“打麻将”、“掀花花”等赌博行为。他认为那是不务正业、踢三、败家子的营生。小时候,我只见过父亲和进丑叔、引善爷、卯成哥、鳖子哥、路家岁姑夫他们一起在我们家老屋碱土窑大土炕上“掀牛九”赢玉米豆豆玩。再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父亲一生有什么赌博败家行为。父亲会下象棋,但是很少到闲人摊摊去转悠。父亲就是这样本分实在,十分注重自己形象的庄稼人。 父亲是个没有职称的“农艺师”、农业专家、种田能手。他有才有智,悟性超人,农行活路样样精通:提楼撒籽,耕种锄收,倒茬和墒,扬场摞垛,褥草旋簸箕,种菜务瓜,果树嫁接,饲畜牧羊,投犁合绳,编笼打背篼,修灶盘锅台,揎窑箍房,木工修理,瓦工建筑,样样内行,行行把式,好像根本就没有能挡住他手的活路。农业社、生产队时期父亲就是技术员、劳动能手。凡是一些技术难度大、出力气、耗体力的活路,生产队副队长连子叔每于张沟村口派活路、分任务时,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父亲,接受第一个活路任务的就是父亲。因此,我在心里常常为父亲鸣不平,同时又常常为父亲感到骄傲。我心疼父亲太苦太累,父亲则说:“娃娃,没关系,咱就是出力气的命,再说做这些像春季抱粪斗,伏天碾场摞垛也得有眼巧和技术,有些人一辈子也都不会做呢。这些本事、技术都是我自幼就受苦受罪磨炼出来的功夫,一看就会,无师自通。这就叫靠力气和本事吃饭!” 由于家境恓惶,条件所迫,父亲十五岁就已结婚,十七岁生了我,十九岁生了二弟。二弟刚满一岁时,母亲疾病缠身,没有奶水,无力抚养,又值大伯母病逝,只留下两个姐姐,膝下无男丁,几方面原因,便将二弟过继给了大伯父为子。大伯父对二弟疼爱有加,呵护备至,娇惯非常,视为己出。他常常怀抱二弟去求情军娃妈、东海妈、省香妈、三成妈、集娃妈、灯花妈、房院娘、四妈、五妈等给二弟喂奶,二弟是吃百家奶水长大的。直到现在,二弟都已经成年成家了,仍然是狗狗命命的,父母释然,并无牵挂。大伯父时常叮咛二弟,那些给你喂了奶水的好心人,不论辈分大小都是你的奶妈、救命恩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逢年过节都应该去看看,探望一回,要知恩图报。父亲二十一岁生了妹妹,二十六岁生了三弟,三十一岁生了四弟。三十七岁就抱上了孙子。所以父亲青年时期的生活负担是非常沉重的。村子里和父亲同龄的人儿子都不及父亲的孙子大,整整多出一代人,羡慕他是个有福的人,父亲只是苦苦一笑:“富汉家骡马多,穷汉家娃娃多,多丁一口,月得一斗,养活不起啊!” “早得儿子早得福,早抱孙子早得济”,还真是那么个道理。父亲四十岁以后命运就有所改变,不再像少年时期、青年时期那么艰难,那么受苦受累了,比较繁重一点的体力活路就被儿子们分担了。现在,父亲才55岁已经是三世同堂了,一大家子18口人和睦同居,县、乡精神文明办公室连续8年为父亲颁发了《五好家庭》荣誉证书。这个时期的父亲提前退居二线,虽然仍是一家之主、掌柜的,但对生产、生活上的事儿只是坐阵指挥、作作参谋、安排计划而已。有人说父亲虽然小时候把罪受了,但他一辈子总体来说,算是个有计谋、有计划、有能力、有福气的人。持家过日子,母亲是父亲的贤内助,父亲外面主事,母亲内务主事,有些大方向、大原则事情她常常给父亲出个主意、提个醒,分忧解愁,多半家务都是母亲承担。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相思始觉海非深 | 下一篇:我为父亲歌功颂德(二)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乡之念阅22次
袅袅炊烟,乡村记忆的..阅11次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43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9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56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63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77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8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