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全民学习计划书
  • 管理
    作者:张晓愉 发表时间:2015-08-09 17:27:1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人类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进步发展无不都是学习带来的结果。作者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提倡全民学习,甚至于还有全民学习的计划,不能不说是一位有心人士。当然,人们需要学习是肯定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否则,你就会落伍而被前进的浪潮所吞没。我们国家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全民扫盲,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使一个文盲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贫穷国家的人均识字率逐年递增,已经发展到了每年的高考毕业证达到几百万上千万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飞跃。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就会惊人地发现,我们的文化人口早已经超过了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承受能力。一个国家,既要照顾有高等文化人口的就业问题,也还要尽最大努力地照顾低文化程度的人口的生存问题,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考试制度,考试制度的作用就是控制一部分人口进入高等学府,为什么有这种指导思想?因为社会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均主义,那些低端的劳动岗位也需要有人去就职。我们假设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本科以上甚至于是硕士或博士学历,除开老年人,剩下的低端人口就不多了。这样就会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干掏大粪,杠码头搞基本建设这些苦累脏的工作。我们的这主观愿望是好的,努力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得所有的能够接受教育的人们尽可能地多接受一些教育,但客观上社会不容易做得十全十美。随着全民教育程度不断地改善,未来的社会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一定会豟歩逐歩地提高,我们已经期待着有一个高素质的知识型的社会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欣赏作者高远的文化展望!期待着更多更好的作品!

        一、引言

        ——写此文的初衷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85后本科毕业生。我不擅长某种技能,也无特殊才能,要说文学才情,甚至比不上网络上的文学写手。我长这么大,花最长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想,无论是娱乐还是政治,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我都想的很多很多,甚至到了就像人们经常形容一些人一样——钻牛角尖的地步,因为性格、教育等等因素,我不擅长与人交往,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想的多了,问题也就很多,可是有点我明白,对于像我这种普通的、自尊心又特强的人来说,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办法就是学习。

        我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可是现实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不是我想学什么就会有条件去学的,所以一开始我只是希望有一个环境能让我继续学习。

        后来我又看了很多书,经历了一些就业难题,看到了一些社会现象,我就想,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吧,原因是什么呢?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想要彻底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根本不可能,但是我们却可以努力去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比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跟历史有关系,跟制度有关系,跟人的才能也有关系,对于我们公民来说,要做的不应该是抱怨社会、抱怨制度,而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改善这个制度。于是有人会说,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利用的学习资源同样不是很多,怎么学?

    是啊,富人们有钱去请家庭教师,有闲去学习最顶尖的课程,可是穷人连填饱肚子都是难题,每天忙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哪来的精力、条件去学习?

        于是我又想到,如果这种学习是不需要花费多大代价并且又是提倡全民的呢?就像社会提倡的全民运动——在很多小区、公共场所都设立了健身设施,我们也提倡全民学习,让大家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形成更好的观念,是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说实话,我不确认。

        我曾听过一种说法,说是将全世界的财富全部平均分配给每个人,三个月以后,以前的穷人还会继续是穷人,富人也还会继续是富人,他们又说这个社会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而另外80%的人却在竞争着社会剩余20%的财富,因为他们的观念不一样(所谓二八定律),我想,也许这些都是对的,可是那些骄傲的说出这些定律的人,起初不过是因为他们拥有着更优越的教育资源罢了,我不是说每个成功的人都曾有好的教育环境,但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制造更多成功的人,就像那些掌握社会80%财富的人有好的观念,那么如果我们这些掌握20%财富的人也同样去接受教育,我们是否也可以被洗一下脑,产生更好的观念呢?

        我希望可以试一下。

        二、 全民学习计划概述

        综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依靠有意无意的学习。学习,大到对一个国家、社会,小到对一个团体、家庭、个人的重要性已无须我去多说。一个公民,无论是他的道德教养、法律意识还是生存技能抑或待人处事之道等等,都要从出生那一刻起不断的学习、被教育。

        七岁的小朋友,从幼儿园毕业了,开始上小学,开始了九年义务教育,尽管是义务教育,家长仍不断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必须要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成绩好,才能上好的初中,考上好的初中,才有机会升好的高中,也才更有机会读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四年的大学毕业后,正式迈入社会,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考公务员,当然,更有能力的,也会在打几年工后创业,自己当老板,但是,对于中国数以万计的普通家庭出生的大学毕业生,还是找份安稳的工作比较实在,创业?考公务员?都不太切实!

        这就是目前的学习模式,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走上社会。通常读过大学的人走上社会都是在25岁左右,就像盖一栋大楼,25岁之前打地基,25岁之后起楼层。这往往也就意味着25岁之前打的地基有多深,25岁之后所起的楼层就会有多高,虽然不排除例外情况,但这个概率总是会占大部分的。

        这是读书相对好的学生的出路,那么,那些在小学、中学里读书不好的学生,或者成绩很好,却没钱读大学的学生们,走出校门后,又怎样呢?他们也许跟着熟悉的朋友、亲戚一起,先进工厂或者酒楼或者工地,干些廉价的体力劳动活,还要从每个月刚够果腹的薪水中挤出一些贴补家用。

        当然我也知道,还有些未读大学的人中有部分靠着后来的努力超越更多比他们学历高的,但实际上大部分未读大学的人都在小康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小康,也包括精神生活小康水平)线以下挣扎,他们抹去所有的梦想与理想,平庸的生活着,这就是人生了。

        我常常想,其实,也许,不说每个人吧,大部分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强项,或精通于口才,或手艺熟练,或喜欢研发。上帝生人,必赋予了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分,就在于能不能好好的利用。然而,贫穷的人家,填饱肚子都是难题了,如果不能挣钱,那些技能、口才就只会被视为歪门邪道,被亲戚朋友甚至家人嫌弃。

        无论如何,我们就这样生活着了,有才也许无处发挥,有雄心壮志却连果腹也是难题,有活的很好的,也有活的不好的,我们想要做点什么,想要改变些什么,却无从下手。

        可是,我们终究是有思想的人,我们还有梦想,还有目标,我们也不能一直将自己纳入贫困阶层,永远作为弱势群体。假如我们这些正直善良的人愿意一直努力,我们的社会是否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至少可以看的见成功呢?

        这个机会不是劫富济贫,不是纵容我们打家劫舍,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让我们学习如何成功。

        我知道,很多问题,也许知识素养解决不了,但我想没有某个唯一的答案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而更多的知识是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的答案。

        我也知道,没有人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大家还都是在坚持学习,不管是自学还是报读辅导班。只是现在的学习甚至还赶不上我们的体育事业,更别提被提升到全民的高度,而我们个人的学习成本相对于收益来说还是居高不下,所以我希望我们应该提倡全民学习,建立一种政府提倡、鼓励、资助,全民参与的学习氛围。

        此种全民学习方式是这样的:所设立的大学是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如医生、工程师的地方,可以进行密集性的学习,所进行的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而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像语言类、中国古典文化类、钢琴艺术类都可以在中小学进行培养,大学里集中学习真正的专业知识。

    在中学毕业后,如果大家不选择大学,也可以直接走上社会,边工作边学习。

        一个孩子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未必喜欢他们所学的所有课程,可是为了分数,他们不得不学,等到中学一毕业,通通抛诸脑后,这个时候,其实也许他们很多都没有学到,既然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未必喜欢他们所学的课程,那我们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的思想或者文学教授于他们,最起码让他们好好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等他们长大了,自行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专业。

        他们可以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依靠自己对自己所喜欢专业的理解或者他们原来有的基础申请他们所想要上的大学或者所喜欢的专业。如果申请没通过,就先走上社会,边工作边申请。

        对于那些中学毕业就走上社会的学生或者没有钱读大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先走上社会自己赚钱,边工作边学习,只要他肯努力,当他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他并不会因为学历低、知识少而依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去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他的后代也会在良好文化素质的家庭熏陶下长大,不至于继续是穷二代、贫三代。

        我希望在未来的社会上,无论他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扫街的阿姨、私企的保安,无论他是流水线工人、五金店店主,无论他是公司白领、企业高管、集团老总,无论他是会计、警察,无论他20岁、30岁或40岁,无论他是富二代、官二代、将军世家,即便乞丐的儿子,只要他愿意,他都有与所有人同等的机会学习,学习他想要学的领域或他擅长的专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他的优势、锻炼他的自信,让他在不断的努力中终有一天成为他最想成为的人。这种学习氛围是全社会的,我们每个人将不再延续着中国几千年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传统,我们的社会可以让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在他曾想要进入却无法企及的领域发挥一技之长。

        要实施全民教育,首先要从教育改革开始。

        三、 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

        其实“教育改革”这个名词并不新鲜,百度里随便一搜可能都成千上万条。目前国家的教育制度,无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与利,我相信存在必定合理。而为何教育改革、如何改革,我想只要问题一抛出,社会上的政治家、专家、教育家、评论家等等无数比我高明千倍的前辈们都能给出比我更高明的答案,在这里我只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所想的“教育改革”并非仅指“义务教育”,我是希望政府能够在公民的一生中都担负起教育的重担(似乎任务重了点,但其实政府部门只需投入一定的教育资金并提倡、引导),尽观当今社会很多问题,也许知识、公民的文化素养能够解决一些。

        为什么要说“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因为我觉得即便我们很多人读了大学,我们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等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也应该提升更高;而那些没有条件读大学的人,他们也应该可以得到机会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继续学习,只要肯努力,社会应当给予全体公民同等机会,让他们通过学习来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我曾无数次的被告知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物的社会,然而我还是觉得,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善良、有智慧,所以人类应该是只要努力、正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生存的一片天空。

        现在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份额应该都是史无前例的,可是依旧还有不少问题。

       (一)如今社会教育现状:

        1.幼儿及中小学教育阶段:

        中小学里近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尽管近年来包括政府、社会在内都逐渐认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分数的高低仍然是中小学生最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对于孩子和家长甚至重视升学率的学校来说,其他一切的教育似乎都可以忽略。

        当孩子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此时这个孩子的性格、素质、教养、人生观等等会陪伴他今后人生每一步的东西已经成型,而这些也同样与他的学历一起——甚至比学历更重要地影响着他的人生。

        我想,作为家长来说,什么样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的是,不可否认,我们现阶段在中小学里学的很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起多大作用,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验。

        2.大学阶段:

        尽管通常只有几年时间(以四年本科教育为例),但这一阶段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对中国孩子来说,我们刚从填鸭式教育中解放——还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解放,而是相当于从奴隶社会一下子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简直茫然喜悦的不知所措。

        到了大学,我听到的最多一句忠告就是大学里不再有老师管,凡事都要靠自己的自觉性。一开始我觉得挺好,中小学的强迫性学习让我反感透了,终于没有人管,也没有分数和名校当前的压力,更不再有父母盲目的攀比,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然而当我走上社会,再回头去看大学时期时,我才发现,那简直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对学生不负责的体现。

        我当然明白学习要靠自觉,我也明白自己没努力学习,不应该去怪别人,毕竟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的学生还是非常多。可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当初我们这些正满十八岁、刚刚经历黑色高考、并没有太多生活理性的学子们一下子完全自由,没有人去引导、去指点、去督促,完全靠所谓的自觉来规划那么重要的大学阶段着实有些残忍。事实上如今真正将四年的知识学好并有所用的并不多,即使那些曾是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走上社会不见得还能记得多少自己所学的知识,更何况更多的学生各项表现都很普通,到了社会也就被埋没了。

        四年大学,我们大多人都是18到22岁,这是我们走上社会的奠基期,我们本应该积聚更多力量,却因为我们大学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几乎白白浪费了四年的时光。

        想的悲观一点,某个孩子在中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可是他的性格、教养却不是太好(这个时候性格似乎不是太重要),等他上了大学,一下子解放了,每天随意的应付学习,却将大部分时间用在玩游戏、睡觉甚至混世上,当然,混个大学毕业证在现在来讲应该是不难的。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且不说为人民服务,且不说光宗耀祖,且不说实现理想,即便让他做好本分的工作也是相当难,与此同时,因为现实的不尽如人意,因为性格、因为待人处事等各方面原因,他甚至有可能不得已要做出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事情。

        当然,这是个别的情况,可是这个孩子原本是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道路的啊!我想没有哪个杀人犯从出生哪刻就被注定是杀人犯吧。

        现在假设他是在另一种环境下成长:当他中小学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大的分数压力,他的父母、老师都将人性中最好的东西教给他,尽管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的考试成绩不是最优异,但他的教养很好,素质很高。而在他上大学以后,他接受了大学里的精英教育,四年的教育中,他差不多吸收消化了大部分的知识,以一种最阳光、最饱满的状态走上了社会。

        走上社会以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仍利用业余时间去充电,研究他所感兴趣的专业……就不说这个孩子的前途有多么远大,单对他个人来说,他与人相处融洽,生活充实,举止得体,还有什么比这对一个人本身更重要的?

        3.培训班情况: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小学中学大学没学好,要是想学习,可以上培训班啊,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多的是,想上什么没有?

         没错,现在的培训班是非常多,远程教育、网络授课、公司内部培训、名师讲坛、教育培训连锁学校、函授等等五花八门,可是就是因为太多、太乱也太贵。

        先说学费。网络上当然也有很多免费的教育视频,可是一则不见得就有我们想学的专业教育;二则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网络不一定有那么完整、具体、详细、生动;而且网络诱惑、变数太多,并不是一个好的持续学习的载体。

        去除此种免费条件,就只能上培训班。小城市我没有太了解,但是在大城市里,即便是交一期学费,很多人都未必交的起,更何况持续的不断的去支付费用。比如英语,也许很多人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可还是交不起高额的学费继续学习,就只好荒废,其实我们不忍心的,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我们面对提升我们将来生活品质的途径摇头叹息之后,我们也就不再有激情的混日子了(说的似乎很消极,可目前很多人都是这样。我说的学习并不仅仅限于英语等知识,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真的能提升个人生活的综合知识)。

        学费贵是很多人无法选择培训班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培训班的专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培训班里往往开设的都是几个热门专业,诸如语言、设计等课程,仅是为了个人的工作需求,而不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涵盖面很窄,不能照顾到大多数的学习需求。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招生要求限制:有些学校只招高中毕业生;教学不正规;教师不够专业;管理不够规范等等因素,培训班对很多人来说也被望而却步了。

     (二)我们的学习观念:

        不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多大,不管我们的教育环境有多好,如果我们不去学习,我们一样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我们的后代一样没有好的教育环境熏陶,那么如今我们的学习观念有多少呢?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进入社会后,真正有几人还能坚持学习?我们也只好跟我们的前辈一样,仍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子女身上,希望他们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将来不像自己这样落人后,可是儿子复儿子,儿子何其多,子孙无穷匮,代代倚竹门。我们和后代改变不了这样的命运,却还要承受着前辈的希望、被逼学习的压力,我们只会生活的更加困窘。

        既然父母对孩子有上进之心,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继续公平竞争的机会呢?

        记得曾经跟一个朋友一起看杂志,上面有很多穿着打扮很时尚的儿童模特,我当时很是兴奋的说等我将来生了小孩以后,也要将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像是小公主、小王子一样,我的朋友却不以为然的说,干嘛非要等生孩子以后给孩子打扮,就现在给自己打扮不行吗?

        尽管朋友说的很不经意,我却非常震惊,直到现在也记得她的意思。是啊,我们想做的事为什么非要让下一代去做呢?难道我们真的一点能力都没有了吗?还有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人生目标,真的,我们对它们就如对待那架偶然从头顶经过的飞机一样没有半点达成的法子了吗?

        这是借口,是我们不肯直面困难、不肯迎接挑战的借口!我们并没有到垂暮之年,我们并没有眼鸣耳花,我们绝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在90以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这个年代资讯是如此发达,这个年代人才济济,我们也不愁没有好的老师指引我们,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成功,为什么我们不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机会?至少我们要在临终前告诉那些活着的人,这一生,我无憾了。

    (三)为什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全民学习的氛围?

        我不了解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是不满足于自己现状的,但我想满足于自己现状的人应该不多,可是想要改变现状却似乎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过或曾经历过,一个人被改变了,通常都是遭到生活的重创。倘若每个人都靠人生的重创来改变,且不论这个改变是变的更好还是更差,单论这个代价就太大了,没有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那我们又知道,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感染也可以让我们成长改变,所以除了生活的重创外,如果有个好的、持续不断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快乐学习,快乐改变,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

        1.从自身角度考虑:

        正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的突破不可能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突然一下子突破了,而是不断的、连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环境中不断的学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多好的事情!所谓成功的人不是脚步飞快的人,而是脚步不停的人。

        穷人需要学习: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都有过绚烂的梦想,我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有平台,即便最终没有实现理想,他们也会为理想而奋斗,然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社会资源分配原本就已经是少数,到了社会,还需要为房子为孩子努力奋斗,很多人一生只奋斗了一套房子,然后就老去,回首看去,想做的什么也没做,实在是一种悲哀。

        其实人的潜能就像海里的冰山,露出的只是一角,而知识的海洋也是无限的,只不过现今社会的极大进步让分工更加明细,也让我们大多人只在某个小小的领域生存一辈子,倘若我们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的人生一定可以有另样精彩。 

        富人需要学习:对于那些已经享受优越社会资源背景的人,虽然他们衣食不愁,然而很多人却将大部分的时光浪费在了赌桌、酒桌、酒吧里,如此家庭不幸福,孩子成长有阴影,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生活环境,这些人同样需要寻找人生意义,同样需要继续学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善其身不如兼善天下,若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这个社会何愁不和谐?

        读过大学的人需要学习,大学生(指读过大学以上的学生)是社会的知识密集性阶层,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水平,他们更需要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增加自己的就业资本、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外,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实力,怎能小觑?

        没读大学的人更需要学习,尽管也许他们的工作不需要密集性的知识基础,但一个人的成就终究大不过梦想,而梦想终究大不过知识的海洋,继续学习同样能有助于他们完善自我。

        工人需要学习,即便他满足于一辈子当工人的愿望,也很难保证某一天他不会下岗,他当然需要充实更多的技术知识;医生需要学习,环境、食物、水源的不健康,人类的疾病不断变异,除了学习如何为自己减压、如何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医生同样要学习更实用的健康预防知识;老师需要学习,尽管是为人师,但倘若一个老师从不继续学习,很难教出一个优秀的学生;白领需要学习,除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外,更重要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工作、生活;公务员需要学习,如不学习,又如何能保证自己一直为人民服务;商人需要学习;管理者需要学习……

        是的,这是一个全民学习的计划,教育是因从娃娃抓起,但成人的教育问题更应重视,不能再让高考一考定终生,要让任何人在任何可以的年纪里都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只要他们愿意,即便是一个清扫垃圾的阿姨,也都有权利做她想做的事情。我们就是要告诉世人,每个人,无论他贫穷、富贵,无论他出身背景如何,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肯努力,社会都会给予他与所有人一样同等的机会,一个人15岁的时候可以为成功作努力,51岁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继续为更美好的生活奋斗。

        2.从社会角度考虑:

        无论是西方的宗教还是东方的儒家思想,都是想要向原本空白的人类大脑灌输一些东西,否则人类将会走向自我毁灭,那么何不用知识来填补?没有谁反对学习,即便是最坏的恐怖分子,他也要向他的前辈学习如何运用高科技。

        无论是一个集体、公司、社团、团队还是一个家庭、个人,教育的缺失只会意味着更多问题的产生,没有教育的个人不能成功,没有教育的团队更是绝对不能成功,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为谋取私立的团队最终不欢而散,个别下场还很悲惨,而充满着爱心、智慧、互助、不断探寻成功道路的团队就会越来越强大。

        另外还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许最缺的是安全感。

        常常看到、听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去插队,闯红灯、不停的按电梯开关按钮等等,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要那么着急呢?除了个人素质原因外(说到素质,又有几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的交通规则,可是仍然有那么多人闯,又到底是为什么?)更多的是因为心里不塌实,担心迟到,害怕耽搁,害怕得不到,种种担心害怕让人对规则、对秩序直接无视,也才有了便地素质缺失事件。如果从今以后,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理智,学会了不焦不躁,此类乱闯红灯的事件也会少了许多吧。

        还有一点就是,我看到国外有很多老字号的品牌,他们最初也只是一个小手工作坊,最终发展成了世界名牌,我就想,我们中国也有很多手工作坊啊,可是又有几家发展成了世界品牌呢?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族传统行业的老一辈都将自己的事业作为一个耻辱(因为以前的社会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告诫后代一定要摆脱这个行业,后代从小被灌输了消极的思想,长大了一事无成后,又不得不继承祖业,如此还怎么指望这些人将祖业发展、创新、壮大,又如何能指望这些手工作坊成为世界品牌?

        以上两个例子看起来似乎与全民学习关联不大,但我想,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人的思想观念,人最值钱的也就是拥有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确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很多大师教导我们的。

        而好的观念就来自学习,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领悟,重复声音的刺激,我们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做健全的事业,过健全的人生。

        如今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相信也能考虑到增加普通百姓的教育资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更多的人自己去充电,去健全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最终是利国利民。

        3.从就业角度考虑:

        我将“就业”从“社会”角度中单独列出,就是因为摆在大多数人面前、最直接的困绕便是就业问题了,对于没有就业的人来说,其他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是要找一份工作。

        为什么就业如此之难?

        我知道就业难有很多种因素,我非政治家,对此也并没多好的良策,我只能站在学习的角度考虑。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可这些都治标不治本,除了因为社会总体的求职人员多于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位(也就是供大于求),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来我们确实因为一些理由不能胜任那份工作而让别人竞争了去;二来大量人力资源都去大城市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这更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这里就只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例。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评论说为什么大学生平均工资没有农民工高,是因为大学生不愿意吃苦。我就想难道这个社会真的愿意看到在一个个工地上都是干体力活的大学生吗?我也知道,职业无贵贱,我更没有轻视农民工的意思,然而,大学生就要做一辈子农民工吗?如果几年后不做农民工了,去企业应聘,难道因为做了几年农民工、清洁工,企业就一定会用我们吗?我想企业只会说:“对不起,我们只招有本行业工作经验的人。”苦,其实没什么,年轻人吃点苦总不会是坏事,关键是要看值得不值得。

        绝大部分失业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在大专或者本科以上,欲上不能,欲下不愿意,学历已经有,可还是找不到工作,我们不愿“屈就”,更多的是不敢“屈就”,谁能保证我们现在若从事这份工作对我们将来想要从事的行业一定有益,谁又能说我们现在从事酒店服务员,将来还有机会从事工程师,所谓社会重视学历不过是部分人的偏见,对于企业来说,更注重的是员工的利用价值,工作经验便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处事不够老练,企业招聘的人数有限,他们又不愿屈就工作,大学生的失业率怎么会不高?

        即便是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很多人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收入微薄,满腔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的粉碎,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我们生活艰难,爱情自然也不得意,尤其是男孩子,他们面临更多诸如房子、贷款的压力,可能说这个问题有点可笑,可如果一个社会,有太多像我们这样读过书、从小被教育读书才是唯一出路、有着完整思想的人,因穷困,工作、家庭皆不如意时,那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是的,一开始我们会怀疑我们所做的种种选择,比如高考没考好,志愿没填好,第一份工作没选好,然而即便我们认识到所有的结果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不责怪所有外界因素,那又怎样?问题还是会存在,更何况更多的人还是会将问题归结于社会制度、政治因素、成长环境、教育状况等等方面。

        正因为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被教育这是一个优秀的社会环境,如今我们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困顿,我们能不怀疑吗?

        这大概就是社会愤青的由来吧。

        当我们慢慢年老,我们对社会不再愤怒,却也不再有激情,整个人将变的麻木,这将会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话题扯的远了,还是说到就业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职位,大城市里经济发展已经饱和,但小城市及农村里面人才匮乏还是相当严重,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小城市和农村能凭空冒出一些工作岗位供人选择,这些地方还是需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需要人才,人才从哪来?学习!我知道这是废话,而且目前国家也正在这么做,比如西部大开发,比如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为优秀的人才。举个例子吧,一个小县城,也许城里的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比例占很大一部分,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个县城经济有多发达,也许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在混日子。社会要做的就是给这些混日子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加优秀,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更大的平台,相当一部分人都不会选择艰苦的环境磨练自己。

       (四)公民没有教育的危害

        政府创造了一个全民学习的环境,接不接受当然是公民个人的事情。有人会说我不想要改变现状,我个人能力很强,有很高的收入,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的很好,干嘛要改变扩大?

        学不学习确实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氛围也应该完全靠自愿,只是即便是一个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人,他真的在其他任何一个方面也都非常成功吗?

        首先是他的子女,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不见得就有很好的教养子女的观念,这让我想起了明孝宗朱佑樘,尽管他是一个英明的好皇帝,但对于他的儿子朱厚照的教育却相当失败,以至于朱厚照生性顽劣,将父亲遗传下来的盛世败的一塌糊涂。中国向来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我想这跟父母的教子观念都有很大关系。

        有时候对于父亲来说,忙于事业,无心教养子女,母亲变成了孩子除学校以外唯一的老师,可是很多女人结了婚以后,只知道机械性地上班下班照顾孩子料理家庭,有条件的女人不再上班,整日只知道美容打牌逛街,这些女人因为没继续学习,停止进步,继而被家庭琐事困扰,她们思想中好的观念都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家长里短,抱怨攀比嫉妒,这样的母亲还能教出怎样优秀的子女呢?

        而与此同时,因为夫妻双方都停止了进步,在常年柴米油盐的相处中产生了更大的摩擦,却只想着因为自己没有找到正确的人生伴侣,从不想婚姻是需要自己来适应,至此家庭又如何和谐,离婚率又怎会不高?

        以前看到很多港台新闻里面报道大陆的游客素质不高,每每看到这种新闻,我心里都觉得这明明是他们那些地方人的偏见,即便在现在的农村里,报道里很多“无素质”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可是在恼怒这种不实报道的同时,我心里也很清楚,因为贫穷,因为观念,确实有很多人就包括我自己的教养真的有待提高。话又说回来,我们中绝大部分人的父母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人,他们含辛茹苦抚养我们,供我们吃穿上学,可他们自己并没读多少书,除了教我们做一个善良的、守法的人以外,还能教我们什么呢?

        现实中,仅仅善良守法并不意味着就能活下去,活的很好,更多的还是个人的性格、观念、想法、意识在起重要作用,所以如若社会不担负起一部分教育的重任,我们公民又怎能在穷困的生活中固守着高尚的教养?素质又如何能提高?

        而人一旦缺失了教养,诸多社会弊病便浮出水面。

        所以,素质教育的根本不应只是在大大的标语横幅上写着“忠孝仁义”或教学生背会“礼仪廉耻”,因为想要触犯法律的人是不会顾忌的,必须要让他们懂道理,讲道理,让他们学会用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要让他们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倘若遇到不公的人们不懂得维护权利,他们就只会抱怨、在网络上宣泄不平、耍手段阴谋甚至走极端,而那些制造不公的人更加毫无忌惮,甚至草荐人命,如此我们的社会又如何能长久和谐?

        一方面人们不能改变现状,自身的诸多才能也被埋没,另一方面掌握优越社会资源的人们在无止境的炫耀、挥霍,所有的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金钱上,“钱不是万能,没有钱却万万不能”,整个社会形成了“拜金主义”的风气,一切以钱来衡量,又怎能利于社会文明进程?

        四、 教育改革的好处

        强大的学习力于一个民族百利而无一害,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句话。

        如果我们在做自己工作的同时,既能学习自己喜欢学的、想要学的领域知识,还能学到一些待人处事、营养健康、家庭和睦教育、经典文学文化等等,在提升我们个人素养的同时还能更好的辅助我们工作、生活,那么我们的生存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好。

        人的一生如果都能够不断学习,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来说都将是一大幸事。

        1) 首先,全民学习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学习自然需要老师,虽然我不希望这样的计划有高额的学费,但也要支付老师的薪水,所以可以聘请一些暂时没找到工作,却又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或自由职业者任培训班教师,而另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也可以因学费低去充电,增加就业资本。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当老师,在自己喜欢却不擅长的领域当学生,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当很多人的事业技能都被提升,整个社会的综合技能便也提升了一大步。

        2)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有特长的人都被埋没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可是因为种种现实,进入社会不到几年,不少年轻人便江郎才尽。倘若有特长的年轻人能够得到专业老师的进一步指点,将来必定能够在他所喜欢的领域有所成。如一个喜欢发明创造的会计师能够在工作之余,得到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也许就能发明出更多的东西。

        相信大家都同意,如今的社会,所比的除了学习力还有创造力,而创造力也是建立在不断学习、了解的基础上的。

        对于个体来说,能力的体现可能是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成了。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不该是要求大家都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那样只会得不偿失。

        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天分努力,而不是非要去做明明不擅长的事情。让每个人都认清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他才会更好的融入社会环境,才会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才会更有信心生活。

        如此,无论是社会还是团体,都能挖掘出更多、更有用的的人才,而我们的民族创新能力肯定也能进步一个台阶,我觉得这更是一个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让国家最大化的利用人民的智慧。

        3) 当肯努力的人有了更高的知识素养,我们社会的知识差距便也会缩小,而知识学识差距的缩小必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因为这将会是一场公平竞争,无论有没有背景、实力、学历,只要肯努力,大家都可以迈向人生的顶峰。至于那些不学无术,只想要走后门或靠不正当手段生活的人,他们将会被远远甩开,被社会孤立。

        4) 全民学习要靠政府、国家的倡导和鼓励,相信有了政府的动员,人民只会坚决拥护。当大部分公民都在争取学习更多知识的时候,我们现如今的“拜金主义”必然不攻自破,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除了钱,我们应该重视的还有更多,大家都以学位多少、高低为荣辱,如此我们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将随之改变,金钱崇拜将变成知识崇拜。

        在这样的“知识崇拜”环境中,即便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也许因为他有着其他特殊的才能而得到大家的尊敬。常听说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杯咖啡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价值便也不同,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社会就是应给每个肯努力的人都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大家的价值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5)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公民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都得到了提升,所有人都懂礼貌懂法。我们普通的公民有了强大的学识素养,即便在遇到社会不公时也能找到最好的途径来解决。大家有了法律意识,道德修养,都懂得用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世间不平之事也就少了很多,而人们也必然活得更有尊严。

        6) 在全民教育计划中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各行各业的先进文化,使我们先人的优良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7)有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人才会“不拘一格”的被不断“降”出来,政府部门还可以从中择优选拔公务员及能为国家服务的其他特种人才。

        8) 在提高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开设诸如亲子课程、夫妻相处之道、营养健康、美容时尚、商务谈判等等课程,让全方位的学习变成一种普及全民的像设置公用电话亭样的事,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突破、提升,稳定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也牢牢打好了成功的基础。

        9) 因为大家都去参加学习,自然能接触都各行各业的人,各行业的人们通过互相接触了解,了解了为人,也就了解了其产品,自然可以扩大生意面。

        10) 让这样的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这样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也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身心放松的地方。

        11) 父母与子女一起学习,将学习的年龄扩大化,既能成为子女的优秀榜样,孩子的压力也相对减少。当一个医生在40岁时还可以转行做工程师,孩子还有必要上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物理辅导班吗?

        12) 让年轻人不至于浪费大好青春年华,将来悔恨:

    晚上和周末,年轻人会做什么?看电视、玩游戏、泡吧、户外运动……当然,因为年轻,我们应该张扬青春,可是如果把整年整年的岁月都用在这些活动上面而忘记了学习,等到几年后,除了世俗、圆滑,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年轻人除了张扬青春外,更应该去可以学习的地方为自己充电。

        13) 给年轻人更多相识机会

        如今社会的剩男剩女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即使于一个社会发展无大碍,对公民个人也是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剩男剩女比例加大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没有相识和了解的机会,如果能在这样的培训班相识,大家文化层次又都差不多,相信一定能解决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所急之事。

        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他的知识面也足够宽广,他的朋友圈又足够大,所了解的人和事情也足够多,何其需要愁我们的人民不够强大呢?

        五、全民教育的可行性

        已经工作的人真的可以继续学习吗?

        学习,学习才是进步与改善的最好办法,我们必须得学习。然而,一天的工作下来,身体累,心累,还有很多琐事,我们哪还有心思去自学?那得多大的精神去支撑,我做不到,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更何况还没有那种学习环境。

        更有人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衰退,大脑能力会下降,还能继续学习吗?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是美国的专家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并不一定会明显衰退,其关键的是要给大脑以不断刺激。

        因为一般人一生只启用了大约脑细胞总数的7%~8%,而90%以上的脑细胞“待字闺中”,未被利用。随着年龄增长,未发挥作用的脑细胞逐渐退化,生了“锈”的大脑自然也就变得迟钝起来。所以如果我们对待大脑也像对待其他肢体一样,加强“运动”,不断刺激,相信记忆力就不会那么快衰退。

        事实上即便没有这篇研究报告,相信也没有人会否认在他们青年和中年时的学习能力,关键是愿不愿意而已。

        现在又有人会说,愿意学习是愿意,可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这样的条件就是要靠整个社会去创造。首当其冲的应当是政府,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倡导,自然引不起广大人民的响应。对于政府来说,全民学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相信政府机构在思量利弊得失后,会做出正确的回应。

        全民学习另一项最重要推进因素便是资金。资金的来源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的教育投入,由于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又关系民众自身,不可能也没理由全靠官方投入,参加学习的人不免也要支付一些费用,但考虑民众经济能力有限,第三部分可以由社会来投入,诸如一些盈利性机构、慈善基金或企业家等,毕竟我们学习好了,最终还是会给盈利性机构带来更大利润。

        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还有一大重要因素便是场地。其实这个问题倒不是太大了,无论是企业内部,各中小学还是其他一些公共室内场所,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相信在晚间供市民学习是没有多大问题。

    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各教育机构的老师、社会学者、专家、有一技之长的人等等都来参与教学。

        虽是工程浩大,事务冗杂,但无论对于哪一项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来说不是如此呢?所谓事在人为,如果政府领导、鼓励,社会精英英明策划,百姓积极响应,相信全民学习的可行性还是非常大的

        六、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因为经常看一些国计民生的新闻,加上脑子里常常联想多多,所以总是想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毕竟资历平庸,学历、知识很有限,想不出什么高深的、让人拍案交绝的好方法,更写不出让人——即便让跟我一样平庸的人叫好的文案,自知之明算是有了,可脑子里还是要想——常被人告之,不要想那么多,只是大脑实在不受控制,它总是在想,就像这些全民学习的具体措施,也许稍微能思考的人都能想出来——如果真是这样,对我来说,除了被人取笑“不过是小儿科”(倘若真是小儿科,我倒更不必担心,因为小儿科的东西应该不会引起任何注意)外,也没多大损失,至少给我自己一个交代了,我总算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倒出来,如此我才能接受更新更多的东西吧?

        言归正传,无论这些具体措施有多么小儿科,我还是要将我心里的想法勾勒出来。我一直觉得学习应该能解决很多问题——不排除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我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什么什么,大概就不会这样苦恼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受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我无法学习(大学里曾有机会,可那时不懂事,算是将最好的时光浪费了),想的多了,便想将这些希望寄托在社会上,显然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懒惰的象征。可是如果某天社会真的提倡起全民学习了,岂不是好事一件?

        后来我有机会参加一些公司的培训,那里的老师说很多问题的造成就是因为我们停止了成长,他们又说人不需要被教育,但需要被提醒。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除了勾心斗角外,更多的是自扫门前雪,很难一直被善意提醒。更糟糕的是,在现实生活的不断打击和磨灭下,我们个人的梦想、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事业的更高追求也渐渐变成昨日轻狂,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被倾盆大雨浇息后连烟也不肯冒了,倒了如今更有“橡皮人”一说,这岂是国家之幸?

        我个人感觉有些公司内部培训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值得鼓励与倡导的,不仅能够学习,能够不断与人交流,更能够快乐,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幸福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这正是我想寻找的全民学习的模式,只不过我想的是这样的模式由国家来提倡来推广,让更多的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机会参与。

        既是全民参与的学习,课程设置不应该仅仅限于语言、技能教育的领域,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总是会对一些东西感兴趣的,无论是哪个方面,哪个领域,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必定能使个人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全民学习的范畴除了有助于提升大家的工作能力外,还应包括公民行为礼仪,文学素养,道德法律,经典文化,商务社交,沟通谈判,兴趣爱好如发明创造、艺术教育,家庭生活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子女教育,营养健康,整体造型与美容等等,因为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虽然看起来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但只要坚持下去,合理规划,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得到全部教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相信大家不会不乐意争取参与。

        具体措施:

        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是幼儿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走上社会。

        我想的方式是,具体的教育模式不必改变,只不过里面的教育内容需要变革一下。

        1. 普通教育阶段(即幼儿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

        (1)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阶段: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思维开发式教育

        初中阶段:思维开发密集型阶段

        (2)高中阶段:

        高中学生一般都在15到1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基本的思维开发已经成熟,可转向知识密集性阶段。学生们可在这一阶段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大学的精英教育作好准备。

        尽管是知识密集性教育阶段,也最好不要以分数来作为最后衡量,此时就可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如有学生想要在大学里学习医学,就可以自己向一些医科大学申请就读,以自己的成绩、对“医生”职业的见解、申请的理由等打动医科大学的招生办。当这个学生高中阶段成绩合格又得到医科大学的认可后便可进入医科大学学习。

        即便还是以分数为衡量也未尝不可,因为经过义务教育的思维开发阶段,学生们再学习高中课程肯定不像现在那样一味的被填鸭。

        对于那些不愿读大学,没有申请到大学教育或高中没有毕业甚至没有读高中的学生们来说,也完全不必气馁,因为到了社会,他们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即使在他们年轻时需要做一些体力劳动的工作,只要他们坚持努力,他们一样可以成功,而又有无数的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肯努力肯吃苦通常都是好事。

        2. 精英教育阶段(即大学教育阶段):

        我看过一篇文章《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我不知道哈佛的这种教育、学习方式能否在中国行的通,但是有一点明确无疑,大学四年是黄金四年,我们应该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们的大学也应该是精英教育,而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因为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曾有先人就说过“成功是1%的天分与99%的汗水”。

        所以我希望政府机构及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大学阶段,绝不能任由学生们浑浑噩噩的度过,否则这不仅是个人更是国家财富的一种巨大浪费。

        我们的大学教育同样可以实施宽进严出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成果不仅要对个人负责,更要对整个社会负责。

        在大学里,每个学生都应有规定的任务量、学习量(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学习压力根本不算残酷),他们需要学习多少科目、完成多少课程,写出多少原创论文……倘若达不成要求,没有拿到毕业证,没有关系,走上社会后还可以半工半读的继续完成学业。

         3. 全民学习: 

        凡是社会上所有想要继续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参加,大家通过边工作边学习来完善人生。。

         政府部门指派相关的教育机构统筹负责。另一方面可以设置行业协会,当然每个行业协会由政府部门批准成立,可由协会自主招生或指定负责机构招生,安排教学。在一教学阶段结束及考核通过后,由教育部门颁发合格证书,此合格证书是一阶段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

        负责此项任务的行业协会可将一些可以系统学习的科目设置等级,就像钢琴教育一样,分一到十二的等级,在开设专业课程同时,开设一些营养学、父母与子女沟通、家庭教育、待人处事、与人沟通等其他礼仪、公德、生活课程,帮助人们更好的工作生活,比如第二节课就可安排专业以外的课程,再比如每周五晚上就可以开设营养学,让人们更好的度过周末。这些课程都纳入必修课程,算学分,完成规定课时,通过一定的考试,即可获得合格证书。

        排在最基础的专业等级,可交由企业、民事机构、小区区委甚至个人组织承办。

    教学时间放在晚上如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晚间7点到9点(甚至可以由国家统一规定设置一个学习日。公民有休息日,工作日,也应该可以得到法定的学习日,但考虑到学习时间放在固定时间段的局限性,这个学习日由公民自主安排选择或与工作单位协商,企业自行安排人员休假)。

    教学点可放在一些小学教室、大学公共教室或公共室内场所。

        组织者负责招聘老师前来讲学(志愿者及想要参与教学的特长人员也可自己到相关网站前去报名)。除了有一定特长的志愿者外,还可聘请或者邀约社会著名学者和专家来讲学,因为培训时间短,受众范围广,即使薪水不多,相信很多人都乐意。而对于此类老师,社会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待或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做。

        因为涉及到场地费用、请老师的费用、教育软硬件设施资金等,除了政府的投入、补贴外(尤其是各专业基础等级学者,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投入),基础等级教育的组织者可象征性地收取一定费用,如每节课每人五元、十元。盈利性机构可以在课堂上植入一些企业文化,如拥有百年历史的医药连锁机构在承办这样的教育时,除了教育学习的人如何认识药物、使用药物外,同时也可将其企业历史文化一并宣传,就是说他们在做社会贡献的同时也作了企业的广告宣传,而且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机构就可以承办一些需要更多花费的教育领域(但必须得到教育机构的认可,获得政府教育部门同意资格的企业才可联合或单独举办学习班)。为鼓励更多的企业或个人投入资金,一教育阶段结束的合格证书也可以以盈利性机构与官方教育机构共同的名义颁发。

        落实到实际的措施可以这样施行:北京市政府教育机构在专门宣传全民学习的网站先做一项民意调查,得出市民想要学习的各专业比例。然后授权成立各专业协会,专业协会组织人员(如一同加如美容专业协会的某化妆品公司工作人员或者社会志愿者等)划分教学区域,由于天文学是冷门专业,想要学的人并不多,可在几个区域开设一个班级,而对于热门专业如英语、文学,可在每个区域的中心地带开设班级。之后聘请、号召一些大学老师、企业白领、社会学者等参与讲学。周一的第一节课是英语,第二节课可设职场礼仪,到了周三的第二节课就可设沟通技巧,如此等等。因为社会学习没办法像学校教育那么系统,学生的年龄、专业等级也参差不齐,如钢琴专业,在设置二到十二等级教学的同时还需不断设置初等教学,越到高等级人员可能就越来越少,这时就可以在开设两个初等学习班以后再开设一个二等学习班。而很多本就是有这方面特长的人员还想继续学习就可直接进入高等级的学习班。

        越到高等级的学习就越要控制严格,甚至高等级教学工作由政府教育机构直接筹办(说不定政府还能从中发现优异人才)。

        考试形式自然也是由专业协会自行制定,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要拿到合格证书,完全可以不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我想那时很多愿意努力的人手中都有了两本甚至以上的合格证书,而只有越高等级的合格证书才会对工作越有帮助,大家也都不断的努力争取,这样可远远的将那些不愿努力的人甩开,而且这是提倡大家根据兴趣来学习,学习的同时还可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相信不会有人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抓狂。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改变和提升,除了突遭变故、压力过大导致外,还可以在一种持续不断的健康环境中成长、改变,也只有这样的健康环境才能塑造一个更加完美的人。我想没有谁愿意以意外事件的打击为代价来改变自己,更没有人喜欢太大的压力,所以大家缺少的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健康环境。

        所以此全民学习计划的教学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学习计划没有“分数”的压力,也没有攀比的压力,靠的就是大家的自觉自愿,教学氛围就可完全自由,老师根本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教学,所有老师都可以随心发挥他们的水平,课堂也是非常自由,同样可以创造机会锻造主持人、教学管理者。

        另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夫妻双方或者家庭成员可以错开时间去学习,然后一起度过周末,分享学习,也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

        我相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是这样的:当完成十二年义务教育后,如果已经确定了未来的路,可以申请某所大学某个专业攻读,如果没有想好,可以先走上工作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再慢慢学习,因为是年轻人,受苦受累没有关系,只要他愿意努力,5年,10年后,他一样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七、全民教育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尽管这样的教育环境是惠民的,但我也清楚,准备这样一个机构,政府得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收效还不会那么迅速。

        前期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教学环境。但是想到一开始,参加的人也不会很多,国家或当地政府部门财政部等可以适当补充资金,个人承担一部分,等到规模渐渐扩大,除了前面提到的企业赞助外,学生们也可以赞助的形式捐助(听闻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们就经常以这种形式赞助),大家都说钱不是问题,需要钱来学习还是问题吗?

        解决了资金、场所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师资力量的问题了,其实这也算不得多大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很多,人才也很多,在缺少教育资金的情况下,社会完全可以鼓励人们自愿去当老师,并给予当老师的人一定的优待,如公务员录用优先等等,对于这些老师来说,既有了自己的学生,提高了名气,还受社会尊重,得到优待,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社会将达到一种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社会境界。

        我曾想过,如果真的全民学习,还有人愿意去做体力活吗?可是我想“全民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到清洁垃圾已经变成浪费人力的活时,我们的科技水平早已突飞猛进(一来,我们的全民素质都会提高,二来,我们也发明了代替劳动密集性产业人力的机器人了),而在这之前,即便是接受过精英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去做体力活也未尝不可,至少他不再需要担心因为没有专业的工作经验,他的下一份工作泡汤。

        ……

        问题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只不过如果我们能生活的更好,问题又算什么呢?

        八、后记

        因个人的学识、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自己对自己完成时限的施压,也许未能完全表达出我想要说的意思,也许很多地方显得罗嗦、多余,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曾希望的“自己去做点什么”的想法总算实施了一些,于我自己也得到了一点心里宽慰。

        我一直认为人这一生,选择怎样的生活是自己的权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我们没必要去攀比。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来说,是有责任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人之所以为人,就要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更大的智慧与文明,这是人民自身的事,当然也是领导者的事。至于人民能不能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我还是相信榜样的力量,只要政府能够鼓励人民去学习,相信这一定会成为一种潮流。

        历史上每一段鼎盛的时期,必定统治者开明,国家以一种极大的包容心海纳万物,并创造条件让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如今到了21世纪,人们本来应该追求的不仅仅是安居乐业,更应该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可是现实让很多人连居也不再安了,又如何能“乐业”?

        我想除了经济调控,除了开明政治,除了惠民政策,除了其他等等,政府创造一种全民学习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少问题吧?。

       (写于2011年)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茶与生活 下一篇: 浅说情能生文、情能生景之美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