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搞文学创作,皆是“穷人”吗
  • 管理
    作者:吉祥鸟 发表时间:2015-09-17 15:54:19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搞文学创作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又都是为了什么呢?笔者列举了中外不少的典型作家。我们可以看到,热爱文学创作的人,他们大都是精神的耕耘者,都有忘我的精神,都有无条件付出的精神,而且很多都是穷困潦倒,寂寞一生,死后才留下不朽之名,很让人觉得遗憾。所以笔者呼吁社会对他们应当拿出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的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管社会对他们如何,他们的甘之如饴,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品格和独异于常人的勇气和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文字爱好者共勉的。

        笔者近日遇到军内某刊物副主编,大校军衔,正师级干部,享受副军级待遇。80年代他因一篇抓问题准的特写新闻,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他现在已到退休年龄,我说:“平时上班时间受限,退休后,以您的才华可以自由挥洒了。”不料他却说:“我爬了一辈子的‘格子’,现在有大套房住,有车开,工资也不菲,我还费那脑子干什么?。”言下之意,现在条件不错了,不再费心费脑子“爬格子”了。

        无独有偶,笔者一位空军副师级文友,是军内某报编辑。文笔不错,平时写些散文随笔。不到50岁的她,也告诉我说:“不写了,太累了!也太苦了!”注意起了养生,空闲时间练起了瑜伽、舞蹈。

        平心而论,辛苦了大半辈子,国家让休息了,享受些生活,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学工作者,不是条件好了,就终止从事的文学事业。更有甚者,没到退休年龄,也提前休息了,这就更不应该了。

        这是一个追逐物质享受的时代。社会上的确有人把热爱文学看成是疯子的举动。如果这要算疯子的话,我觉得是一个多么幸福的疯子啊!一个没有爱上文学,或说没有文学细胞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文学的魅力与神奇。文学能陶冶人的情操,热爱文学的人更比别人多了份理想和追求。说他们是疯子,是因为他们在平庸的人吃吃喝喝玩乐范围之外。之所以有文学存在,是因为人类需要理想。如鲁迅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火光,也是引起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不是穷人才乐意搞文学,文学创作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一份使命感,一种追求!是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才智!甘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是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没有规律生活,甚至没有年龄限制。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文学大师,只要一息尚存,就永无止境在追求。他们自觉肩负着对文学新人“传帮代”的重任,不贪图个人享受。否则,学了一身的文学创作本领毁于一旦,岂不惜哉?

        当然,近现代乃至之前的一些文学大师们生活确实很穷,写得也很苦。像我国文学大师曹雪芹,在饥寒交迫中创作出了经典著作《红楼梦》,因生活条件恶劣,没写完就遗憾的离去了;英国的杰克伦敦,为了写作,一辆自行车典当了十五次换取生活费;俄国的契诃夫,考取了大学,因无钱攻读辍学,为了生存,写些小品等短文。那时虽然物质匮乏,但他们是精神、思想的富有者。以致后来他们虽然成为了世界级文学大师,仍毕生投身于文学创作中。对他们而言,文学是自己的钟爱,无可替代。

        是的,也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出身于大家庭。像元代的著名剧作家关汉卿,一生为后人奉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窦娥冤》经久不衰,传诵至今;像现代的一些大师们: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他们皆出身于大家庭,但他们从小就志向远大,勇担历史赋予的使命!为中国之崛起而愤慨抒写!为国家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为人民奉献了一生的聪明才智!从没视条件好坏而动摇为文学献身的崇高品格!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才有了现在的鲁迅博物馆、茅盾故居、老舍故居、巴金文化博物馆等。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和英国女作家莱辛,分别以82岁和88岁高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们年过八旬仍活跃在文坛上。这是什么精神?又是何等的境界呢?她们是物资短缺的穷人吗?

        再看当代一些著名的作家们,像陈忠实的《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后,仍不停写作,现已70余岁,又出了《白墙无字》作品集;路遥的《人生》可谓是报上有名、影视有形、电台有声,可他没停止不前,仍坚持写完了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后来终因劳累过度,如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奉献给我们可贵的精神食粮,自己却累倒而牺牲了;再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就休息了吗?非也!比以前更忙了,几处挂职,常为文学新人传授创作经验。如此事例,实难举尽……

        因此,文学创作是有志者一生追求的事业。是让人生观价值观闪光!是为国为民分忧担责!是真善美!令晚辈们敬仰!甚至名扬千古!

        那种追求个人享乐、条件好了就打退堂鼓,是思想狭隘、自私自利的体现,与时代提倡的爱国、敬业极不相称。无视情况,一到年龄就不干了,后来者怎接上呢?生活水平提高了,专家认为70岁之前都可称为中年人,那么作为文学工作者,退休后至少还有10年时间可以创作。这时精力尚充沛,积存了一些生活经验,又娴熟文学技巧,正是写作的黄金时间,怎能停笔清闲享受呢?比起前面提到的国外文学大师,近90岁高龄还活跃在文坛,应是汗颜吧!杨绛先生104岁了,还在思考,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她无法放下。近期写了十二句话告诫青年人。大师们的思想境界真是到了无以复制的地步!

        目前,笔者加入北京市杂文学会才知,这支队伍很不一般。他们有着较强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会长与副会长们。他们大都接近七旬或已过七旬的人了,仍紧握手中笔,向社会不良现象宣战!笔对他们来说就是武器!有的已出数十本专集,仍任劳任怨,无一打退堂鼓。他们曾是国家级重要报刊主编、资深评论家、著名杂文家、高级记者,学会职务对他们而言纯粹是尽义务,讲奉献!

        是的,富豪榜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虽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但与歌星、影星们相比,他们确实是贫穷者。可他们又是一群思想先进、想象力丰富、站在时代前沿、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的精神富有者。他们坚信:穷也好,富也罢,讲的就是一生走文学道路!为伟大的文学事业倾注自己毕生的精力与才华!虽死无憾!

        可是,搞文学创作,决不是一句话如此简单,它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还是损耗身心健康的体力劳动。需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艰辛劳作。有位老作家给长期“爬格子”的文学创作者画了一幅肖像:脑袋如和尚脑袋般光滑,眼睛如兔子眼般红通,走路如挂牌挨批斗般低垂,吃饭如吃药般无味,休息如烙饼子般翻转。意在说明 “爬格子”者,是行思于路,卧思于床,加班熬夜属正常。

        因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社会进步人士来关心这些默默无闻,甘洒血汗,无怨无悔的文学创作者们。他们像鲁迅所说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与血。让我们一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像欧美先进国家看齐,让文学这块园地,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提高文学创作者的待遇,提升各类报刊稿酬,或网站稿费,增加奖项设置。让他们健康的,愉快的为党而歌,为民而抒!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林圣野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感恩,涌动心灵的法喜(一) 下一篇:有感于提升“道德血液粘稠度”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