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大美西藏之旅
  •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5-10-14 19:39:3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祖国的西藏高原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紧,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西藏到处充满着神秘,也到处充满着感动。跟随作者的文字游遍西藏的山山水水,湖光山色、自然美景也尽收眼底,受益匪浅的是了解了那里的文化历史以及风土人情,欣赏,期待等多佳作!

        一

      这里的山,最别致;这里的山,最迷人。这里的水,最清澈;这里的水,最诱人。这里的天,最湛蓝;这里的天,最醉人。这里的云,最纯白;这里的云,最眷恋。这里的草原,最广袤;这里的草原,最魅人。这里的森林,最原始;这里的森林,最神秘。山离不开水之秀,水离不开山之峨;云离不开天之碧,天离不开云之白;草原离不开绿海,森林离不开神秘。生活在这里的人,最环保,最幸运。
      我庆幸来到了这里,仿佛登临了仙境,又似踏入了天堂而陶醉。虽然不敢有什么奢望,却永远刻印在脑海中,从而不能忘怀。我坐着火车,在朦朦胧胧中,通过了海拔六千余米的通道。我有怨气,一向警觉而又向往的心,竟然在此时进入了梦乡。也许是行程的疲累,也许是寂静无聊,也许是黑蒙蒙的车箱令人窒息而庸懒,反正是我错过了欣赏或许是一生中来到的海拔最高处。我渴望登上更高的山峰。但这对于生活中的机遇,充满了挑战,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屈指可数的。把握每一次机会,就是把握每一次希望。我知道,此次来西藏,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我等年龄相仿人中,上有孝敬老人之责,下有抚育小孩之任,生活、工作、前途等等各种压力、担子,很沉很沉。保不准那一时、那一刻,就有离不开的任务,所以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属于自己的,只属于担当的责任。不仅如此,经济拮据,无人支持。因而我埋怨自己。然经询知,以往在通过海拔六千余米的通道口时,那五分钟的停歇被取消了。即便我醒着,也只能从窗口向外瞭望。一片漆黑的夜空,或许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高原不适之感,但对于我来说,是浪费了一次绝佳机会,这是不可饶恕的,好郁闷。这是来这里的第一课,塞翁失马,焉知得失。我失去了最高山口的登临,却换来了一次次的警觉,从而欣赏好后面的路。
      天边的鱼肚白刚刚胧起,我就爬在了窗口,一直盯着窗外。但见绿海抹在天空,蜿蜓重叠的山峰,镶嵌于云海之边。广袤的草原上,沉寂着,苏醒着,万颗电杆点缀其间,瞬时闪过盈眸。我从中寻找着,寻找着那一顶顶帐篷,寻找着那牧马人的风采,却一望无边,而没有炊烟。我迷蒙,我迷惑,我迷恋,我进入了空旷的绿海,又被绵延不绝的山峦所诱惑着,从而陶醉其间。我欲亲吻山的容颜,我欲亲吻这博大的胸怀。我想走进高原,走进每一处山脉。我想成为山的宠儿,我想成为山中的一棵草、一朵野花、一颗石子、一粒土、一点云彩、一层雾、一头牦牛、或一名牧人,从而结庐在山的深处,听着山的脉搏,与山的灵魂同在。这让我想起了坐着火车一路上看到的荒凉的西部山脉,可谓寸草不生,真是天壤之别。
      我坐着旅游车,穿行于大山之间的川藏公路。这里的山,最巍峨,也最秀气,还夹着仙气。空灵,清澄,高远,苍茫,让人觉得一定住着神仙,有种凡人勿近的错觉。我最初看见的山脉被绿苔覆盖着,低低的草丛从山底一直伸向山巅,正是高原上的草原。时见牦牛、羊群或骏马于草丛中悠闲。偶而见几块草坪被人类活动所破坏,却不能恢复原状。我就想,这里的青苔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被破坏,那将会变成荒芜。珍惜、善待、呵护等等与上苍恩赐的自然相和谐的词语,成了我最大的心声,最大的祝福。人与自然共处,既应认识它的伟大,更应认识它的脆弱,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是唯一的一个地球村。我想,这里是未被破坏的桃源,是人类之福音。湛蓝的天空下,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令人迷醉,恋恋不舍。从山脚看,尼洋河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奔腾而去,有着一泻千里而雷霆万钧之势。偶而与河岩狭路相逢,冲天的咆哮声,惊天动地,使人震撼!时而又像含羞的卓玛,拥着哈达,舞动着娆姿娇柔地流淌。向山顶望,蔚蓝蔚蓝的天空,雪白雪白的飞云,笼罩着山峰。那峰峦间的仙雾,胜似云霄宫中千姿百态的云彩。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如莲海,有的似情意绵绵之佳人,千变万化,林林总总,各具形态,让人无限遐想。时而从山峰间,望见白雪皑皑之雪山,不免惊呼!那是圣山,那是灵魂的天堂!随着蜿蜓峻路的行进,这里的大山,又变成了较高的草丛覆盖。如果说最初看见的那绿色高原富集着的牧群,是一片片汪洋,这里就是亿万颗绿珠,镶满了山间。又见陡峭悬岩,直通天宇。一张张绿丛、清水、牧群、峭岩、碧云、蓝天、仙雾、雪峰,翩翩飞来,令人眼花缭乱而目不暇接。大有江郎才尽表达不出欢喜之情,大有不去江南不上朔北之感慨。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惊讶、惊叹!从而忘了这是人间。此时方恨读书少,不能尽情地述怀。这么美丽的江山,却很少听到莺啼。蓦然听得一两声,更是喜悦无限,只缘这里是世上最高的高原。
      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走来,一路充满了传奇色彩。未亲眼见到她之前,我们好奇,猜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天河呀。当她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激动,兴奋,是第一反应;壮丽,俊美,是深切感受。无不被其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而感慨。高: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壮:鸟瞰大峡谷,在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壮丽奇特而无与伦比。深:最深处达五千多米。润: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整个区域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幽:林木茂盛,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云遮雾罩而神秘莫测,环境特别幽静。长: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五十多千米。险:两岸岩石壁立,水流湍急而险恶,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大峡谷。低:最低处海拔仅有不足二百米,所以落差巨大。奇: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它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谓其秀甲天下,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水、树、草、云、雾、兽、鸟、蝶、鱼、人、村等皆秀……不仅如此,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湍急的流速流量,甚为壮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在雅鲁藏布江众多的美景中,有一个沙丘神奇而美丽,她叫丹娘沙丘。从林芝八一镇到米林县派镇游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途中经过一个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丹娘。离村子不远处的江边,就是丹娘沙丘,沙丘因村落而得名,沙丘因美丽而著名。冬春季节,雅鲁藏布江水势减缓,大片的河床裸露,风戏弄着河床,把上面的沙子吹来推去,堆起一座座沙丘,丹娘沙丘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如果只是一座孤单的沙丘,或许没有啥;但她与碧蓝的江水,还有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加上蓝天白云,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我乘车经过丹娘沙丘时,被她那柔美的曲线所震撼,车虽未停,但我记住了她;回程中,我站在了江岸,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她,这个被称为佛手的沙丘,竟是如此秀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令我这凡夫俗子赞叹不已。
      我们到了南伊沟时,恰逢阵雨。这里的天气,就是这样。不知何时突然有雨,数小时后就转晴。有着藏地药王谷之称的南伊沟,又有小江南之称,传说藏药始祖曾在此炼丹并行医授徒。沟内生态完好,气候湿润,资源富集,被誉为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有着古老的历史传说、独特的珞巴风情、茂密的原始森林、俊秀的南伊曲水,充满了魅惑。沟内景色绮丽,有着天然植被,丰盛草甸。群山环抱,云雾缭绕。隐在云雾之间的麦克马洪线和兵营哨所,是多么神秘而令人神往。沟谷两侧,林木参天,翠绿幽深;淡黄色的松萝,从高大的树叉枝丫间垂下,有如童话剧中仙女的帷幔;林间草木繁茂,野花摇曳,红色,黄色,娇艳欲滴,妩媚动人;湍急的南伊曲水在谷间轰然鸣响,翻腾的浪花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路边搁置的巨大圆木,静静地躺在野草花之中,诉说着一段古老与沧桑。一大丛伐木嶙峋着堆起,形成一个小岛与河岸相连,在腐朽的木身上,生长出彩色的蘑菇和绿色的青苔。人们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是天然氧吧,被誉为神秘的世外桃源。我们在珞巴小伙的歌声中,迷醉而返。
      如果说南伊沟是一位娇羞的新娘,那卡定沟就是一位气壮的新郎。但见其山势险要高耸入云,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二百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观音、护法、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酥油灯,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更使无限陶醉。山峰群山连绵,颇有胜过雁荡之势。仰天观望,群象多姿,想象万千。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  
      二
      来过西藏的人,皆说纳木措是世上最美的圣湖,一点也不夸张。纳木措,蒙语称腾格里诺尔或腾格里海;藏语全称为纳木措普摩,意为富裕天湖、天湖、灵湖或神湖;都是天湖之意,就像似蓝天降到世间。而湖滨牧民说因湖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这让我想起了坐火车途中,所遥望见的青海湖像一条蓝线抹在天边一样美丽、倾醉。藏语中,措就是湖。其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着湖滨,天湖像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这里是藏传佛教圣地,相传还可预卜凶吉祸福。信徒传说,每到羊年时,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此设坛大兴法会,如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信徒不惜长途跋涉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总会投下一颗石子,以寻求灵魂的超越。
      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咸水湖,远离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天堂。这里还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在纳木措北岸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措窃窃私语、缠缠绵绵,生下一个唐拉札杰儿子。尽管唐拉札杰没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它们正在幽会时,被念青唐古拉发现了。保吉山欲拔腿而逃,被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双腿,从此再也无法站立。又相传,保吉山被砍了头,变成乌龟状。从很远处就能看到湖岸边,有一刷着白灰扬着经幡而貌似断头颅且隔着宽缝而爬着的乌龟山丘,就是保吉山。千百年来,它一直在警示着后人。
      我们从巍峨凶险的山腰上蛇行数十里,才来到羊卓雍措。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圣湖,其形似莲花生的手持铁蝎。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传说,羊卓雍湖是天上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这里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最清净的水。羊卓雍措,羊指上面,卓指牧场,雍指碧玉,措指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全貌。相传,她有三个姐妹,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凡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百余公里,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如置身人间仙境。羊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湖泊、雪峰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很美,很空灵,很妩媚,让人时时相念而欲罢不能,让人蠢蠢欲摘而流连忘返。
      当我们依然陶醉于羊卓雍措而行进在蜿蜒湖畔时,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离公路只有约三百多米的卡若拉悬冰川的冰舌下。这是西藏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金岗桑。它像一个静静梳妆的佳人,在群山之中脉脉远眺。其周围耸立着十余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山峰。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孕育了条条冰川,冰雪沿冰层张裂消融,形成壮丽多姿的冰塔林,有着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鬼斧神工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由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这里名气甚大。因此,对此壮观景象,对大自然的魅力,无不叹为观止。在冰蚀台地的陡崖处,由于冰雪消融形成水花飞溅的一道道溪流瀑布从山上奔涌而下,阳光斜射,彩虹起舞,蔚为壮观。低洼地带开阔,数条扇冰缘垅岗和蜿蜒的蛇形丘坡上长着高山草甸,远眺犹如苍龙飞舞,蟒蛇跃窜,仿佛到了生命绝迹的天界尽头。我们站在木栈道上,任凭微风吹乱发丝,更不舍离去。友人争相抱着小羊手托冰川而拍照留影。
        三

      以前,我对西藏了解甚少,尽是空白。记得,最初是从武侠小说中知道有着高强武功的喇嘛僧人;从一步一叩首的信徒上了解到宗教的魔力和赤诚;从影视里仰慕惊叹着珠穆朗玛峰峰峦,希望像一只雄鹰,在雪峰巅上翱翔,遂把自己第二本合集的封面图案,设计成了梦想。
      当我走进西藏,首先听说其地形,为罗刹女魔仰卧之形,藏文史籍中也不乏松赞干布建十二镇魔寺以镇女魔四肢关节的记载。我们有幸从导游拿的唐卡上,一睹尊容,乃喜不自胜。但见女魔裸体仰卧,双脚微曲,左腿遮住下体,不致有失观瞻;右臂上举,手腕下垂;左臂上抬,手腕弯过头顶;身上有山有水,脉络清晰,各处建有寺庙。其构图巧妙、意境高雅而神秘。吐蕃即西藏佛法初兴时,从多方面吸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先后同藏王联姻时,分别带来了释迦牟尼佛像等佛物进藏就是标志。而寺庙是供奉佛像、传播佛教思想的最主要地方。据说,在赤尊公主筑寺不成,文成公主依据中原《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推察,知雪域高原之形,俨若魔女仰卧状;知卧塘湖即女魔的心血,三山乃魔女的心窍和脉络,今小昭寺为龙神所居,鲁浦为黑恶龙栖息地,达瓦泽独干毒树下是鬼魅及非人所居处等等。从而筑庙镇其要害:以山羊驼山,填卧塘湖,建大昭寺,镇心脏;在布达拉宫山上建王宫,镇心骨;建十二神庙即制状的十二不移之钉,以镇膨体的四肢关节。经治理,使得具足了吉祥之相,使得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萨变成了国王和王后来教化藏族人的。
      罗刹魔女,是恶鬼的代名词。佛书亦说:罗刹是恶鬼之通名也。食人之鬼女也。佛书把其形象描绘得狰狞可怖,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是吃人肉喝人箅的饿鬼,是非镇伏不可的凶神。然从镇魔图看,虽长着长长的指甲和两颗外突的门牙,但其并不可怖。画中异常丰满,有脉有肉,似乎血液还在流动;又带一点曲线之美,虽不是绝美妇人,却并不十分厌恶。这就应了俗话说的,画鬼容易画人难。西藏传说中有两个重要的罗刹女,一个是岩罗刹,它与观音菩萨点化的猕猴结合,繁衍出藏族儿女,成为始祖母,受到东道和景仰。另一个就是罗刹女魔,哺育西藏人成长壮大的大地母亲。这两种罗刹女在形象上都是丑恶的魔类,似是而非在心灵上却是人们亲近和崇拜的偶然。所以颇费匠心的镇魔图,既有魔女之态,又有着崇奉的必然。
      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始建于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佛像。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称,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而建的。值得一提的是,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圣地之誉,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其规模宏伟而富丽堂皇,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从大昭寺金顶可以看到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从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唐朝与吐蕃王朝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当时为表示世代友好之诚心,而立此碑,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虽有风化,却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称为公主柳。其主殿坐东面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拥有各种木雕、壁画。寺内僧人云集,并有激烈的答辩。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绕大殿一周共有380个转经筒,一个紧挨一个。边走边推动转经筒是虔诚信徒必做的功课。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转一圈方为圆满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几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在拉萨,人们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还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感人,可见大昭寺在信徒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门口的石头地板光亮如镜。这让我想起了从四面八方涌来顶礼膜拜的朝圣者,想起了一步一叩首的信徒,他们最终的目标都在这里。有的即使魂归路途,也要让人把他的牙齿带到这里,镶嵌在檀木上,以证其来过,可见宗教的魔力与魅力。其伟大、其给力、其意志,不能不令人感叹、感佩。
      有一个沿着转经路线而一步一叩首的信徒进入了我的视线。只见他衣衫褴褛,穿着皮挂,面部和身上都布满了灰尘,那是他叩首时贴上的土灰。两手握着两个铁块,最显眼的是正面光亮如镜,口中念念有辞,我们是听不懂的,却十分感人。围观者纷纷捐钱,我们也一样。据说,我们所捐的钱,他在诵经与朝拜中,可以把我们行善之德,带到佛前,起到祈福的作用。我们深深体会到的那种厚重的浓浓氛围,很是迷恋。幸有闲时,促使逛八角街。有句俗话讲,不到八角街转转,就好像没来拉萨。而八角街,有点像迷宫,却十分有趣。琳琅满目的货物,令人眼花缭乱而目不暇接。但我想起曾经读到过的一篇关于艳遇墙的文章,印象很深,却没有找见,甚是遗憾。我们找见了情人吧,据传说,这是布达拉宫宫主幽会之所。虽然宗教不允许出家之人有姻缘,可谓不食人间烟火。但上帝造人造就了七情六欲,是无法改变的。宫主也是人,或许是神的化身,也有情感、有情欲。大自然所赋予的,就不该湮灭。真想走进情人吧看看,却止步于闭门前。只留给了心中许多的揣测与问号,好不郁闷。我忽然想到,拉萨上空的月亮该是什么特殊样子的?我始终想见到却未如愿。闻着浓郁的自隅角上白塔飘来的焚香香烟,跟着一个老人转动着转经筒,听着叨叨不懂的经声,穿行于人流之海,感觉忘我的境界隐然浮现,似乎是人必将离去,而灵魂中的一面留在了八角街边。人,应该是万物之主,主宰着一切。只是做人难,难做人,或许在这里坦然面对的境界,超脱的理念,才是一生的荣光显现。佛的世界,尽可领悟,却是凡人懵懂,而一言难尽。
      我们站在了布达拉宫脚下。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其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布达拉宫位于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其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是藏式风格。由于它起建于山腰,依山势蜿蜒修建,石壁屹立如削壁,与山岗融为一体,金光灿烂,高高耸立,壮观巍峨而气势雄伟。俨然是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且融合汉藏文化的古建筑群,以其庄严肃穆而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恢宏博大而气度非凡,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其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其整体为石木结构,外墙厚达25米,基直入岩层,可抗高级地震。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鸟做脊饰,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其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艺术瑰宝。
      有着各种长廊的殿堂,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可谓价值连城。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还悬挂有清朝皇帝的匾额,表现了历代达赖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一道别致风景,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记载了西藏佛教发展史。宫殿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造型别致而装饰华丽。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恰逢藏民载歌载舞地在修缮,甚是惊喜。屋顶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有彩色壁画。由此可见,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中华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而举世瞩目。藏历922日(公历116日)是西藏的降神节,传说在这一天之前刷的最干净的房间,在这一天会有神仙降临居住。每年布达拉宫都会首先开始粉刷宫殿,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降神节的到来。
      我们参观了扎什伦布寺。其意为吉祥须弥寺,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多人诵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为历代班禅所居的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值得关注的在汉佛堂偏殿,有一清朝驻藏大巨与班禅的会晤堂。正殿,挂着乾隆皇帝身穿袈裟,手端法轮的大幅画像,像下立有道光皇帝的牌位,上写有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字。每逢皇上下诏,班禅接旨受封后要在皇帝牌位前叩首谢恩,不言而喻地证明地方与历代中央的隶属关系。
      在扎什伦布寺西侧,有一座宏大殿宇,这就是强巴佛殿,藏文叫做强巴康。内有强巴大铜佛像一尊,最为引人注目。是座五层大殿,下面还有两层回廊。佛殿全为石垒砌,接缝密实,庄严肃穆。每层顶角各卧雄师一尊。上部殿檐系缀铜铃,殿堂以铜柱金顶而装饰,气势雄伟壮阔。经幡矗立,直指云霄。强巴佛高高蹲坐在莲花基座上,面朝南,俯瞰着寺宇,是巨型雕塑行列中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据说,铸造这尊佛像,由此间110个工匠,花费4年时间才完成。共耗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多斤。佛像眉宇间镶饰的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1400多颗,其它珍贵装饰为数更多。强巴佛就是汉地佛教的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未来佛,所以很受信徒的重视。
      灵塔是历代班禅的舍利塔。金灵塔塔内装藏十分丰富,按照宗教仪轨,整个灵塔内装藏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装有青稞、小麦、大米、茶叶、盐、碱、各种干果和糖类、檀香木、各种药材、各种绸缎、金雕的马鞍、犀牛角、银宝、珠宝、大师袈裟和藏装。中层装有大藏经和格鲁派三大祖师的经典著作及历代班禅的经典著作、历代班禅经师的著作、贝叶经、金汁书写的佛经等。在塔的上层装有佛经和佛像。该寺里修建的班禅灵塔共有8座,文革中,五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被毁。在中央以及西藏地方的大力支持下,为五至九世班禅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殿,叫扎什南捷(吉祥的天国)。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生前曾说:扎什南捷的建成,是藏汉人民共同劳动的结晶,是西藏广大僧俗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藏汉民族团结的象征。在大师参加扎什南捷揭幕盛典时,摸顶的信徒达数万之众而积劳过度,圆寂于此。中央出资六千万元为其修建释颂南捷灵塔祀殿。大师生前是中国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导游说,大师有一个女儿,曾回来拜祀。这种道听途说,不值得信。却相信,大师是有着丰沛情感的神的化身。在电视常常看到的展佛活动,叫展佛节。展佛台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槃而建。每年藏历515日前后三天,在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将原来佛(无量光佛)、当下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这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高高的展佛台的向阳面壁上,僧众和信教群众要顶礼膜拜,敬上哈达,磕头祈求佛祖祛灾降吉,使人间安乐如恒。可惜我们不逢时,未能一观,甚是遗憾。更有遗憾的是,离寺三百六十多里,就是珠穆朗玛峰,不在行程之中。也许,我这一生,只能从影视中观看喜马拉雅山之峰峦了吧。但愿不是这样。
     
     
      在旅行途中,我们时而见到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望就是好几里。伊人都争相拥簇着美丽而野香飘逸扑鼻的小花而拍照,那灿烂的笑容,令人钦醉迷倒。尤其是几对情侣,拥在花间,令人羡慕。我分不清是花美,还是人美。当然,有了佳人的花野,是最美的风景。我也不觉陶醉于田垦之中,那一朵朵的小花,似在摇头微笑,似在招手,似在迎接着远方的客人而悦乎,摇摇摆摆,十分娇嫩地拥起千层波浪。但是,我有一种感觉,隐隐约约地好像遗缺了什么。我的目光四处寻找着,却没有答案。原来在广袤的高原之中,几乎看不到一座坟茔。这与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不同。记不清是哪一年,曾经有过平坟运动,还田于耕。同样也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渐渐地让坟冢侵占了耕田。如今我的故乡,在公路上随便一望,就有数不胜数的坟丘在田野中独占鳌头,成了田地中真正的主人,有种星罗棋布的壮阔之景。加之古老的乡俗与传统、生活的富足,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注重祭祀先祖,注重阴间。可这里不同,经相询,原来是有着不同的丧葬风俗决定着一切。这里有塔葬、天葬、河葬、树葬等等方式,而最底层的是土葬。按民俗讲,这里的土葬是要下地狱的。对于信奉着灵魂的轮回,土葬将是苦难的开始。所以,除有着宗教地位者塔葬之外,一般民众皆选择天葬,且每个村落都在避静的高山上设有天葬台、天葬师。按民俗,只有这样,他们的灵魂,才能够升入天堂,才能在托胎轮回中有好的位置。我听了很是惊讶,不得其解,心中懵懵懂懂,充满了迷惑与困惑。所谓天葬,就是人死亡后,请宗教法师做数天法事,然后送到天葬台,此时亲人是不允许跟随的,由天葬大师把死体大卸切割为108块,有的说是306块,并且一起把骨头捣碎,然后喂了秃鹫。秃鹫吃的越干净,其灵魂越能早日升入天堂,乡民以此为荣。我们听起来感到很惨忍、恐怖、震撼,从而不敢正视。又听说,不管是哪位老人,死去时都会把他的财产兑换成黄金,然后捐献给寺庙,捐献的越多,他们就会感到越能早进入天堂。寺庙的富有,是集全天下藏民之财,是一个少数民族全族的灵魂所在。可见宗教在民心中的地位,这是无与伦比的。如今的藏民仍然依照着这个传统,走自己的路。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大山的岩石之上,用白灰画着的无数梯子,被称作天梯。那也定是民心所愿,愿逝去的亲人能够升入天堂。我不仅单单是困惑,更觉得不可思议。仔细想来,这全族凝聚起来的灵魂,何其伟大,何其令敌胆寒。我为中华有这样的儿女,感到无比自豪。我知道,尊重民俗,不仅是理性的认识,更应该了解这种传统的文化,从而融会心间。在去纳木措的途中,有一段路,目无遮揽,处在十分空旷的视野之中。站其上拍照,路的尾端便是天际,同行者都戏称那是天堂路,甚是形象逼真,恐怕与这种思维不无关系。想起来,的确很美妙,也很空灵而神奇。
      我们有幸走进了藏居,从而亲身体验了一回藏民的生活。若不是对外开放的藏居,就如同天葬台一样,外人是不允许擅自参观的。藏居多为四、五间小二楼结构,是国家各省对口援建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居的生活方式,逐渐代替了游荡的帐篷方式,住着的小楼,在大多内地人眼中,也是十分羡慕的,足见其富饶。通常情况下,小楼下层圈着牛羊,上层居中且最大的房间,是供奉佛堂。我们走进的藏居,下层是会客房,既不允许拍照,也不允许上楼。领我们进藏居的是个美丽的卓玛,她讲,她们所盖的楼,有一半是政府掏钱支助的,甚至有的地方达百分之七十。村子里的设施,也都是国家支助建起来的,她们很知足。她们很感谢共产党。虽然她一再强调,与我们不淡政治。但门上除了插着独特的经幡外,就是插着国旗,形成了一段独特的风景。这与我们内地有着区别。她给我们品尝青稞、奶茶等独特的食物,和一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虽不对口味,却盛情难却,欢喜而谢。我觉得那青稞,就是小麦。卓玛说不同,急的有点结巴口吃。事实上,她汉语讲的很流利。藏民通常都会好几种语言,最少也得会讲藏语和汉语。当然,我们所喝的青稞酒,虽不烈,却甘美香醇;或许青稞酒的一系列产品,我们仅仅是尝到了低品味的吧。讲到藏外的生活时,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卓玛声称,她们这里的人生活虽然艰苦,几乎没有人愿意到藏外生活,就如同我们不愿到西藏乡村生活一个样,反问的我们哑口无言。是啊,故乡对于每个生于斯的人来说,那都是最美最好的地方,谁也不愿背井离乡。这应算是一种启迪吧。卓玛还对着一个青年笑着讲,欢迎他来定居。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个扎西可以娶多个卓玛,一个卓玛可以拥有多个扎西,相敬如宾居,相安无事。她的母亲生她时受了伤,她父亲便娶了母亲的小妹,生下了她两个弟弟,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当然,她这里没有计划生育,并且多生还有补贴与奖励。说到这里的时候,卓玛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伸出手指都不齐,看来祖国对藏族同胞是多么地爱护、呵护,真使人羡慕。我就想,不实行一夫一妻制,这要是在我们的生活圈里,是断然行不同的,那还不天天斗殴、吵嘴,会闹得乌烟瘴气而不得安宁,且不反了天。就连一对夫妻的打闹,也是累见不鲜的。她讲道,这里的婚礼金不多,不象内地须得有楼房、轿车、很多玉器或黄金等等,娶一门亲很贵,一般人家承受负担不起;这里只需两头牦牛、一只羊及一些定情物、一条银带,算来不过是内地的零头。当然,我也听说过有二十多头牦牛的礼金,却很少。按市价,一头成年牦牛,才两万多元。我们都笑着,劝青年人留下来,也笑着让自己留下来,当然这是嬉戏之语,整个藏居室里,充满了笑声。
      我们问卓玛有几个扎西?她说,她是在外面读过大学的人,当然在她结婚的时候,明确向对方提出只能是一个卓玛配一个扎西,可见文化的素养对传统的冲击,自然的法则通常在自然中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卓玛说,每年国家在村里都有上大学的优惠名额,并有资金补贴,所录成绩都很低,不像内地那么激烈竞争,只是当地人眷恋家园,不忍离去。这让我想起了曾经遇到过的许多藏族同胞的孩子,他们守在寺庙前,伸出可怜巴巴的脏兮兮的小手,四处问游人乞讨要钱。卓玛说,是他们的亲人目光短浅,而多数游人行善布施,惯坏了这种风气,但我希望他们应该有美好的未来。有一种温欣,从心的深处蔓延开来。我忽然想到路途中时常遇见的一种情景,有数十个藏民席地围坐而食彼此带的食物,很是温暖。又想到了在布达拉宫屋顶,一群藏民载歌载舞劳动的情景,很是欢欣。不象我们,对面不相往来,隔墙而淡漠。人的相护自然关爱,在这里得到了原始的验证。不是悲哀,甚是悲哀!但愿物欲横流的冷陌,不要走近冰点。离去时,卓玛讲到她村里正准备建一座幼儿园,她们对外开放,就是想一方面让客人了解藏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想筹集资金。在得到我们同意后,她取出了各种银器物品。我们为她的坦诚所感动,为她们的未来祈福。虽然知道比市价贵,但我们还是争相购买了不少物品。我为妻子买了一条细细的手链,算是各有所得的一点点心意。但愿她们的幼儿园早日归建起来,或许国家会管的,却涵盖了我们的祝福。或许有人说,傻瓜,你们上当了。可为同胞的一份心,是真诚的,而货物也是真实的。问天公,钱为何物?是否还该有另外一种答案呢?
      藏居的墙上,多拍贴着牛粪饼,那是用来当作烧柴或其它用途。谁家拍的多,表明这家的女人勤劳、富有。说起来,与我们门前的石狮等,有着类似的憧憬和意义。在村子里,有一处挂满经幡的舞场。我们中有人不禁入场,与藏民一起跳了起来,欢笑声此起彼伏。许久,我们尽兴而离去。
     
      
          美丽而神秘的西藏,有着许多数不尽听不尽理解不透的风土人情,岂是几段文字所能表达而尽的。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有未触及到的地方,充满着无限诱惑,牵动着敏感神经而欲罢不能。我常常不禁陷入沉思,思索回想着这段美妙的历程。
          记得,当我刚刚从疲惫而劳累中醒来,又带着对高原反应的惶惶不安的神情,从火车上走下来,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时,迎接我的是白色的哈达,我顿时就从焦虑中获得了温欣,一种甜蜜甜美的感觉袭涌心头,充满了好奇与惊喜。我知道,在久已认知中,哈达是一种圣物,
    献哈达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礼节,充满了敬意、纯洁、诚心与吉利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传说。其中有一种说是汉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一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且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一直沿用至今。还有—种说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着圣洁和至高无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所以非常激动。我恭恭敬敬地把哈达挂在了脖子上,一种比食蜂蜜还甜的感觉便又一次讯速袭遍了全身。这样特有的礼节,仿佛荣登《四喜》之巅,又如同获得了一枚胸章那样令人喜不胜喜。还未走进西藏的心芳,就获得了一枚揭开神秘面纱的钥匙,无比兴奋,使我对这片神奇的高原充满了向往。不仅如此,还赠送了红景天,一种抑制高原反应的药物。西藏的热情,从小事中一一显现。
           我接触的第一个藏民是男导游。他虽然学会了商道中的诡诈,却仍不失豪情。从他的举止,到豪爽的饮酒风格,不难看出那种奔放的性格。他戴着贵重的首饰,吸着软中华牌香烟,足见其富有。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谈吐中,他把汉族文化与西藏文化融为一体,讲的头头是道。以国家优惠的低分数考入成都大学的他,真是时代的宠儿。他不仅热爱西藏,更是把西藏的文化倾囊灌输给每一个客人。他很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西藏的形状、传说,以及婚葬风俗,使我们对西藏这个新娘,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里渐渐接纳并爱上了美丽而充满诱惑的西藏。在林芝三天相处的时间里,我们对他除惯有的旅行潜规则外,充满了友好与笑声。我的同行中,有人与其嬉戏,说点方言,他可能听不懂,但他能从我们的笑声气氛中觉察到,顿时便不高兴,立即出口责问,直言不讳,弄得我们有点尴尬,可见其率直而纯真的禀性。我想,这就是藏民同胞的豪爽、奔野之风,胜过我们勾心斗角,胜过内地尔虞我诈之气,值得点赞。
           我第二个接触的是一个小商小贩藏女。在入藏前,曾听了不少的告诫,不可轻易接触藏民,警防野性的纠缠,不能像在内地那样对货物进行任意挑三检四,只有在看准想购买的时候,才可诚心诚意地挑选并须买之。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起敌意。因此,我对小商小贩一向避而远之。在游览雅鲁藏布江时,正逢近午,有一藏妇,坐在小商铺前端着小木碗,一边捏着
    糌粑一边进食。早就听说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一日三餐都有。我详细地询问了女导游。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进食。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民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叫做抓饭。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那时,我停下脚步仔细地端详,但见穿着五彩斑斓的藏族服饰,黑黝黝的脸上有点木然的神色,或许是紫外线所折射之故,或许是民族风格不同之故,反正我觉得有点不知滋味,只觉得她很苦。一种悯然的心情油然而生。可霎时,我又脸红了。我有什么资格来怜悯呢?凝重而迷茫中抬头望,商铺后面,青稞田垦上正摇起千层卷浪,兼之传来山下奔腾滚滚的波涛声,仿佛就如我翻腾的心绪一样,一刻也不停留,直到离去。但她的影子深深地刻在我的影子里,挥之不去。那是一种茫然的神色,那是一种迷惑的神情,全然说不明白。只是感到心有点隐隐的痛,只是感到我们的生活就如同生活在天堂一般,有什么不知足呢?凭什么不珍惜呢?或许这种感觉是一种误解,但却是真实的感受。但愿是误解,但愿她们的日子会更好,但愿希望同在。
          我第三个接触的是村边小摊上的一名妇女。但见她的摊位上冷冷清清,很少有人过问。有人与其闲聊了几句,她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到,是导游告诉客人不让购买这里的小货,说全是假
    货。正在遥望雪山美境的我,回过头静静地听了起来。她说,是游客从山外带进了病菌,使得她们的猪羊生病,从而减少了收入。有时,不得已封山,是政府出钱,客人才可继续进山,但村子里是不允许擅自出入的。这下我才明白,望着胜是桃源的小村,缘何不让进入,甚是遗憾。这时,我想起了女导游的幸运。五百多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她们可以自由穿插其间,而我们不过是观赏其凤毛麟角的皮毛而已,焉不遗憾?在有生之年,我们来这里的机会并不多,或许仅此一次,能不憾乎?怎样沟通,怎样文化交融,或许并不是我们匆匆来往行客所考虑的事。但留给人的遗憾,将是一批又一批的无奈的目光。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种窘困与尴尬能够化解;希望不久的将来,来这里的过客能够了无遗憾;希望那桃源般的小村,走上富裕;更希望彼此善解,能到藏居里做客,饮青稞酒、品土巴、跳藏舞等等,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可惜,我是没有此艳福了。
          我接触的第四个是走街串巷而又似乎是专门蹲点的卖零散小货物的妇女。那时,我刚刚从布达拉宫出来,有四、五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一涌而上,伸着小手讨要零钱。这或许是一种别样的风景。早在入藏前就听说过这种现象,因而身上也准备了一点零钱。但不是钢币,钢币在这里是不流通的。当我从兜里取出零钱散发时,有一个女孩很是聪慧机灵,一伸手便从我手中把剩余零钱抢走了,使得我本来愉悦的心情霎时变得阴沉。恰在这时,那位妇女穿着藏服走了过来,向我兜售佛珠。但我此时已全然没有心情应对了,只是看着有两位同仁在买头绳,一边走还一边在辫头发。我曾听说过,藏民头上的条条发辫,每一条代表所过去的一年,所以通常是不允许别人在头上数来数去的。但那条条发辫,有的五颜六色,甚是好看。看着同仁高兴的笑容,我的不快很快消失了。或许正是此故,或许那妇女看我有购买的欲望,所以一路跟随,一路祈求,让我为其开张。遗憾的是,我一边摇头,一边摇手,毫不留情地拒之千里。过后,每每想来甚是不安,她最少也跟随我走了近半百米吧。许是我无怜悯之心,许是我怕受骗,许是什么?我也不明白了。总之,我伤了她心,她无奈地转身离去。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亦不知是甚滋味堵在了心头。
          我接触的第五个是位老人。在八廓街上,正闲逛的我遇见一位转着转经筒而拄着拐仗一步一步蹒跚地走在街头的老人。我甚是感兴趣,于是就跟在其后面,一边看其转经筒,一边听着其念念有辞。我虽然听不懂,却知那是在念经吧。令我感到十分异外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可谓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但老人全然视而不见,好像身边无物,目无遮揽。偶而迎面碰上行人,也是行人瞬间躲避,他依然视而不见。我悄悄地跑到其前面,仔细地端详,但见满脸皱纹,黑的发紫,似睁非睁的眼缝,全然皆空。这就是虔诚的信徒,正在大昭寺外转圈。我有点担心,深怕光滑如境的地板使其滑倒。而其全然不顾。我闻着飘逸的焚香,一直跟随着老人转回了大昭寺广场。而老人又继续着下一转圈。我一直望着其背影消失在了人流之中,留在心中的是无限的思索,这且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我想,他的影子,将在***后的生活中会时时出现,挥也挥不去;更在内心深处长存,与我的灵魂同住。当然,连同在大昭寺一步一叩首的那个藏民一样,也融入到了我的灵魂之中。
          我接触的第六个是在纳木措湖边的扎西。在西藏通常把少女称为卓码,把少郎称为扎西。当我面对纳木措湖滨广阔、瑰丽迷人、清澈壮观,像一粒晶莹的明珠般镶嵌在万里羌塘草原上的万顷碧波而陶醉时,一个扎西盛情地欢迎并拥抱了我,请我坐着他的牦牛下水拍照。我无法拒绝。当然,我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这是一个男人的拥抱,好像平生少有这样的激动,仿佛是两个同胞久别重逢的惊喜。那时,我也仿佛穿着藏袍载歌载舞,从而忘了红尘。我知道, 藏族的节日很多,一般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象传昭大法会、酥油花灯节、 萨葛达瓦节、 达玛节、烧香节、朝山节、 雪顿节、 淋浴节、燃灯节、 驱鬼节等等,而在这里有的是雪顿节,雪顿节的意思是酸奶节。节日里,藏民穿着盛装,吃酸奶、跳舞、唱歌,好不狂欢。我就仿佛置身于这个世界里,不想离去。还有扎西的笑容,一直很甜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看了看我的手机,觉得机套很漂亮。他取出自己的手机,见大小不同,一边摇着头,一边笑着,一边打着手势。可惜,我没有他那种类型,并不是舍不得割爱。我也无奈地以微笑作答。他微笑着离开,又去招呼别的客人。我还直羡慕,他们赚钱是那么容易。不到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五、六个客人坐着他的牦牛下水拍照。我望着一群骑马者奔跑的背影,充满了诱惑。为了有个印象,为了有个纪念,我购买了一根拐仗,好不容易才带回了家园。但我每当看到拐仗,就会想起这里的美丽。不仅仅是湖美,人也美,心灵之纯美。
           我接触的第七位藏民,是在去日喀则的途中。那时,我正好有点怨气。沿羊卓雍措山路下来时,总是感觉到汉族的那个导游小伙,讹诈了我们每人一百元钱,而他一人,就带着三个团队,甚是可气。他说,按我们的行程需多走七十公里。即便行程是对的,那能用了这么多钱呢?我们一个团队,就是十七人。气归气,也无可奈何。恰逢中午,我们三个团队一起在一家小村路边的小饭馆进餐。从我们一下车,就有好几个藏民小贩站在车旁,向我们兜售佛珠等小货物。我们早已是饥肠辘辘,又怎么能对此感兴趣呢?但小贩一直跟着。我随几个同行者去寻找厕所,原本以为在这家进餐该是免费的。不然,像一路上走过来一样,上厕所一般是没有免费的,除非是在野外,尽管卫生条件很是不尽人意,这就是西藏的特色性。当我们坐在餐桌上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菜、主食上来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下筷子。而小贩,仍然守着,向客人兜售着。我想,来到西藏,这是最难以下咽的一顿餐吧。又想,那小伙把讹诈的钱添进一些来该不是这样子的,而不是举着他的贵珠手链,在我们面前炫耀。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离开了餐桌,宁愿找些零食应付。这让我想到一件事,应该感谢我们的领队,尽管有点破费,却能在住所旁,找到对口的小饭馆,还可电话预定,使得在这游玩的几天里,不至于受饥饿的困扰。当我们上车时,我看见一个小贩有点笑意,原来他的佛珠,卖了两串。
          我最后接触的是去藏居中作客见到的卓码。她很美,很纯,给我的印象也最深。有句话说的好,越是最美的,越难用文字表达,只好装在心里,并时时回忆、时时对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遥远的地方,我的同行者俊清异外地遇上了挚友,正所谓他乡遇故知。他挚友盛情款待了全团人员,滴水之恩甚是难忘,希望在家乡,我们能够重逢而痛饮一醉。

        
        我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上,望着巍峨伫立的和平解放纪念碑,是多么慷慨激昂!她就像一位巨人,背靠天然绿色屏障,一直目视着前方,一直守望着三百五十多米外雄伟的布达拉宫,一直守卫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复兴;她就像一位和平自由的使者,一直矗立在宽阔的广场之上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一直守护着藏胞的家园;她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孕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携手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她的形状象征着西藏,巍巍屹立,岿然不动;她雪白雪白的颜色,是那么纯洁;她37米高的伟岸身躯,正是珠穆朗玛峰的缩影;她峰巅上的五颗红星,正是无数英雄染红的国旗,飘扬在湛蓝湛蓝及雪白雪白的蓝天白云之间。这就是拉萨市长约600米、宽约400米、可同时容纳四万人的广场,这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场。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向世界昭告,西藏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站立起来了,再也不会遭受欺凌,那种屈辱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我不禁豪迈地昂起了头颅,向着国旗,向着英雄的和平解放纪念碑,以不是军人却胜似军人的礼节而敬礼;我不禁把心中的花蕾编成花蓝敬献在碑前。这是我国人的骄傲,这是我民族的骄傲!
        我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上,望着雄伟的布达拉宫唱着和平之歌。那白色的布达拉宫,正与英雄的和平解放纪念碑相辉映,也是自由和平的使者。她向世界昭告,大美而神秘的西藏是中华民族的西藏,是中华民族捍卫祖国完整、捍卫和平暨守卫家园的长城。我们不会忘记藏王和大唐文成公主建立的不朽基业和伟大功勋;我们不会忘却历朝历代中央对西藏地方同胞的恩典;我们更不会忘记数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与侵略;我们更不会忘却千百年来所遭受的贫穷落后及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我们一定会记住沧桑巨变之后的幸福生活、幸福乐园。为了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一定会在伟大的舵手的引领下,奋勇前进!坚强而毫不动摇地走向希望的未来!这里是祖国的边陲,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守卫的家园。但愿烽烟散去,但愿枪弹归仓,但愿白鸽飞遍这片神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让美丽与纯洁永远长存;让幸福的笑容永远带在每一个同胞的眉间。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为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雄伟的布达拉宫,因为我们簇拥着世界上最美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因为我们簇拥着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因为我们簇拥着一泻千里的雅鲁藏布江等等,更因为我们拥有热爱和平与团结的藏族同胞及英雄的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
        我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上,望着鲜花簇拥着的艳丽,不禁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曾经是一片黑暗,曾经是贫穷与苦难的深渊,已全然不在!如今的这里,是一片繁荣景象。宽阔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都向往着希望,向往着未来。一排排的霓虹灯,一簇簇的鲜花,一个个的笑脸,都是那么令人感动。天空中穿梭飞鸣的机群,隆隆中如飞龙的高原火车声,宽敞的高速公路,一幢幢崛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就是今天的西藏,这就是今天的幸福!这幸福比高湖还美,这幸福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这幸福比雅鲁藏布江还秀,这幸福比原始森林还翠,这幸福就是人间的仙境!我们捍卫,我们守护,我们建设,让幸福更美、更甜蜜!只是这幸福,我们不想独有。我们越来越想念边陲的游子!归来吧!这是大地母亲对儿女的召唤;归来吧!这是幸福家园的召唤!受尽苦难的游子啊,背井离乡的滋味是何其难受!是何其痛苦啊!母亲是不会埋怨自己的儿女的,因为那时,母亲也正遭受着苦难、遭受着蹂躏、遭受着耻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儿女!母亲的泪水与儿女们的泪水一样辛酸,一样苦涩啊!如今,多么希望团聚啊!母亲再也不会让外人凌辱自己的儿女了。归来吧!漂泊的游子;归来吧!漂泊的土地!土地是我们的根,游子是母亲的血,希望早日团聚,再也不分离!
        我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上,望着红霞照着天然的绿色屏障,照在了英雄的和平解放纪念碑上,照在了宽广的广场上;望着布达拉宫灯火辉煌的美丽夜景,望着霓虹灯下车水马龙的车流,我坠入了无尽的遐想。这个时候,广场上的人流涌现。千变万化的喷泉,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舞或跳,我陶醉得忘乎所以,我陶醉在《天路》、《坐着火车去拉萨》的优美音律之中,久久、久久不舍离去。我看着舞池中的人群,不禁跃跃欲举,在和平之歌的伴奏下,想手拉着手围着圈转啊转,一起跳着传统的藏族之舞。
        


     
    赞6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茹小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孤城朦胧 下一篇:白描人生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