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身后有一双关注的眼睛
  • 管理
    作者:谷半川 发表时间:2016-08-07 12:46:31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身后有一双关注的眼睛》,题目起的非常有特色,一语点亮了文章的内涵,抓住了主题。我相信,正像作者所言:“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双关注的眼睛”,更别说走向成功之路的攀登者了,身后会有许多双关注的眼睛。来自于身后那抹关切的目光,是推动力、是支撑、是奋斗者走向光明的灯塔。作者不正是用亲历的事实写出了自己文字生涯的这抹光亮吗!拜读佳作,问好作者!

    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双关注的眼睛,默默注视着他在人生路上跋涉前行,我和妻子是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们真切感受到身后总有那么几双眼睛一直在默默关注、支持、帮助我们。这中间有就有一双关注了我们30多年,她就是尊敬的鲁正葳老师那满含期盼的双眼。

    说来话长。1982年,童烛——一个普通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因故未能升入高中,但她不气馁,不服输,做起了记者梦,——白天下地干活,劳作之余收集素材,利用劳动间隙进行采访,晚上熬夜写稿。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刚开始,一次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就在她几乎失去信心时,收到了来自兰州报社一位编辑的来信。娟秀的笔迹,亲切的鼓励,细致的修改建议等等这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信是报社的编辑鲁正葳老师写来的。鲁老师的来信重新鼓起了她写稿的勇气,从此鲁正葳这三个字就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此后,在鲁正葳等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她的新闻采写水平不断提高,稿件不断成熟,渐渐在《甘肃农民报》《兰州报》(后来改为《兰州晚报》)以及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播)发了出来。再后来鲁老师负责主编《兰州晚报农村版》,对童烛指导帮助的机会就更多了。

    1985年夏天,鲁老师邀请童烛到兰州做客。童烛带着一位小伙伴来到兰州。鲁老师带她们参观了兰州晚报农村版编辑部,还请她们到家做客,并亲自下厨给她们做饭吃。从没出过远门,更没见过大世面的两个农村女孩,第一次到兰州,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主任,还受到这么热情的款待,她们真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现在童烛还清晰的记着当时第一次见到鲁老师的印象,鲁老师四十来岁,气质高雅,和蔼可亲,谈吐风生,关爱细致,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

    鲁老师给她们讲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写新闻,就要像进入一个特殊的学校一样,要学会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善于洞察世间百态,要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多写身边的好人善事。鲁老师还鼓励童烛不要放弃,要坚持不懈,努力写出更成熟的稿件。临别,鲁老师送给她两本稿纸,几本关于新闻写作的书籍,还有一个非常精美的工艺品——羽毛制的开屏的孔雀。鲁老师亲切的鼓励她:“是孔雀总有开屏的一天!”

    从鲁老师家回来,童烛更加努力,新闻采写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几年下来,向《兰州晚报农村版》等多家媒体投稿300多篇,120篇被采用。1987年7月被中共永登县委评为1986年优秀通讯员一等奖,1986——1988连续三年评为《兰州晚报》优秀通讯员。1987年12月22日《甘肃农民报》还以“农家女记者”为题介绍了她。

    这期间,我也从永登师范毕业,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任教。繁重的工作之余,我也做着儿时的梦,挤时间写些东西。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后来,大概是1987年吧,在《驼铃》上发了一首小诗《牧童》,也写了几篇新闻稿件。不久我和童烛认识相恋,并与1988年底结婚。

    之后,忙忙碌碌的工作,繁重的家务,抚养孩子等等原因,我们两个习作上都有了松懈,好些年都没写出像样的豆腐块。1995年秋上的一天,我们又收到了鲁老师的来信,她在信中询问我们的近况,还含蓄的问我们怎么销声匿迹不写稿件了了!我们大为感动,也深感惭愧。好在第二年永登县委要办《永登报》,要从全县考试选拔人员,我赶紧报名,还算顺利进入报社,开始了编辑记者工作。妻子也随我来到了县城。

    报社工作新鲜又充满挑战,忙碌又紧张。我是深爱这个工作的,虽然辛苦但也努力。在做好永登报工作的同时,也向《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等投稿,还写点诗歌散文之类的,不时见报。妻子重点支持我的工作,在闲暇之余也写点尕文章。她写的《读书带来的快乐》《爱惜书的母亲》《永登的味道》《不再算卦》等文章先后见报,并在市县级征文中获奖。我也有了一定收获。2010年永登县政协要编辑《永登文化大观》(48万字,致公出版社出版),调我参与编纂工作。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可以说是比较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我还负责单位宣传工作,连续5年被省政协评为优秀宣传工作者。2015年以来,重点负责编辑《圆梦引大》(30多万字,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于今年7月出版发行。

    这期间鲁老师依然一直关注我们。她看到我在兰州日报上发表的《秦王川里千年梦想变为真》一文,打来电话鼓励,得知本文获民建甘肃省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征文一等奖,由衷地高兴。得知我写的诗歌《兰马,我们不只是您的看客》获2014年兰马征文诗歌类一等奖(唯一的),连连称好,说这个奖含金量高,全省一流。看到《兰州日报》副刊以几乎半个版面发表我的组诗《秦王川交响曲》,肯定说这组诗大气,有震撼力。她鼓励我出本集子,说看过我的几十篇诗文,感觉有激情,有内涵,有大爱,值得结集出版。随后,她推荐甘肃民族出版社的编辑何小霞老师帮我出书。在鲁老师的鼓励下,我的首本个人文集《垂钓繁星》于2014年年底出版发行,被专家誉为“垂钓出了人性的真善美”。鲁老师专门打来电话祝贺,要我把书多留下些,最好200本。她说她的《西北大发现》一书手头留的太少了,到最后参加评奖,手头竟然没书了!她还笑着说,鸿亮,可不敢骄傲,期待你有新的大作出版。我连声感谢。

    这些天,在报上看到已81高龄,出版了5本个人专著的鲁老依然笔耕不辍,甚是感动。我们一直想去拜访鲁老师,可我又不敢,因为手里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书送给她。我相信不久的一天,我一定会拿出一本有分量的书送到鲁老手中请她指正!

    谢谢鲁老三十多年来的关注支持帮助!

    在祝福鲁老健康快乐长寿的同时,我还要说,真的不敢辜负那些身后默默关注我们的眼睛!



     
    赞7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流水宛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在最遥远的三沙市 下一篇:我离太阳有多远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龙抬头阅40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79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57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