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我们所谓的励志
管理
作者:绝唱 发表时间:2016-08-21 22:56:24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看到励志这个词,不由得让小编想起了蔡明的一个小品,三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歌声和舞蹈来给自己的人生励志,一个个小段子引来阵阵掌声和笑声。如果一个人的励志只停留在嘴上而不是行动,终究会是场笑谈。文中谈及残疾人的励志和成功,以及对残疾人的另眼相看,也许,正因为有了危机感才会激发出突破自我的激情,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当然,励志取决于心智,正常人也有成功的典范,残疾人也有碌碌无为的群体存在。励志,就是给自己一个人生目标,然后,用实际行动去付诸行动,去创造奇迹,实现梦想。感谢赐稿,秋安! |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假设。 你缺个一个胳膊,或缺失一条腿,又或者你双目失明,总而言之,你身上总要有一处有别于正常人的缺陷。你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你不因为你的残疾而自暴自弃,你努力的生活,你努力学习,你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正常人一样考上了大学。 接着会发生什么? 接着你会受到很多目光,这些目光是惊叹,是赞赏,是不可思议。没错,你因为你自身的努力做到了很正常人一样的事而受到了关注。 请注意我的用词,努力,对,你是因为你的努力而做到了这个地步。 但大家都在看什么?都在看你的残疾。 假设你是一个健全的人,非常的健康,你也一样克服了许多困难考上了大学。但会有多少目光注视你?哪怕你上的是清华,上面的上的只是普通的一本。最后你的名字只会出现在你父母想亲戚炫耀的话语中。 你知道我想说什么。 励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词,它展示了人类无穷而伟大的意志,它暗示了未来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它是积极的,阳光的,它所播下的种子,都会盛开七彩的花。人们开始歌颂它,传播它,发扬它。 但有一些人显然误会了。 不是茁壮顽强的树,就只能生在阴暗干涸的狭缝中。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将这类群体有别于开? 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正常的人类行为特别关注? 害这些人“残疾“的,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我们硬生生加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区别对待,把握好度,就是社会的爱心,把握不好,就是…… 其实我是觉得挺搞笑的。有的时候我自己也会去想,我突然没了一只手,我依然可能去做很多事情,我应该和正常的人类没多少区别,我明明就只少了一只手,怎么就突然感觉我不一样了。 我以前拿起杯子喝水,现在依然可以拿起杯子喝水,我以前可以拿筷子吃饭,现在最多换成勺子,为什么就突然意义不同了。 肯定意义不同啦,以前我那叫吃喝拉撒,现在叫什么,现在叫不畏生命的残缺,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活着。 我能说句话吗?我不这样我还能干什么?人类四肢健全还不是在努力追求着生命的完善,努力地升华着自己,这不是正常的现象吗?我就因为缺少一条胳膊,我就没有这权利了?既然没错,我在追求人生时,达到了一个高点,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这个其他的人有多大区别?我的努力为什么一定要拿我自己的残疾来衬托? 没有残疾呢,我的努力在你们眼里又算什么? 残疾不是绊脚石,而是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动力! 我觉得我要是健全我可以做到更好。 这真的是个很搞笑的现象,我们渐渐开始把励志真正的关键点弄错了。 我不会欺辱残缺的人,我也会在公交车给他们让坐,也会给他们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人在社会地位是很特殊,但这些特殊,不是用来观赏的,不是某些写手放在励志文里博人眼球的! 如果可以, 在不得不写他们的事迹时,请大肆宣传的是他们的努力,而不是,他们残缺的身体。 我想他们,也从未因为自己残疾,而觉得自己有别于他人吧。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 莫扎特在1791年 | 下一篇:病了?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