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我这将近九十岁的上海老头,出现在悉尼一所基督教外国教堂里,面对众多北方同胞演唱一首《庵堂认母》的苏州弹词开篇。本意是老父代为女儿凑一只节目,抛砖引玉凑个热闹。当我刚全神贯注唱完结句“跨过板桥到庵门“,想不到便有位大姐疾步前来热情地献送一束二十朵鲜艳的红玫瑰。眼前,进的不是庵堂,而是教堂;认的不是亲娘,而是一位能歌善舞仪态优雅的美女!
一束玫瑰 ,沉甸甸地渗透着主人一份真挚的友情,倍感温馨;散发出一种感人的浓郁芬香,沁入心扉。顿时,众目相对,驱走了矜持拘谨,在场四周陌生的面孔都变成亲切的老朋友。
这是我小女儿所参加的悉尼北京艺术合唱团举办的一次歌舞联欢会。会上,合唱团的团员表演了合唱,独唱.舞蹈.武术等各类节目,既有钢琴手风琴铜管乐器演奏,又有琵琶古筝国乐献演,可称为中西合壁,精彩纷呈。
经过厨房一瞥,只见十几位大姐正在忙着包饺子,熟练的技巧,专注的神情,一丝不苟地为大家忙碌着。据告有三种不同的馅心,猪肉的,牛肉的,蔬菜的。这三种馅心都包含着一份热心,一份恒心,一份爱心。我有幸在上海同乡的关心下在后边已提前尝鲜。更想不到的是另一位大姐挽我到大厅,当着大家再送一盆饺子,并高呼"祝老寿星长命百岁!"全场同时热情鼓掌。原来该团领导早有安排,此举实在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老寿星长命百岁",这里面既有对长寿者的祝贺,又有对老人延年益寿的热诚期待。
“百岁",既是实数,又是约数,极言时间之长。“长命百岁”,泛指超越生命极限的长寿。
世界上百岁以上的健在老人只有31万余人。美国有72197人。根据国老年学学会今年在北京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健在的百岁老人已达5878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62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28岁。不过在这些的百岁老人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三。
从现时的国际标准来看,能称为"长寿之乡“的必要条件是要在10万人口中至少有7位百岁以上的健康老人才能达标。换句话说百岁老人是万分之一的稀少。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健康状况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百岁以上老人也将随之增多。
近年来,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健康长寿的文章,其核心内容不外乎如何保健养生,其中包括饮食的结构,睡眠时间的长短,动静的分寸以及防病治病等方面。
众多的文章主张老人要吃素,有人以我们国内古时的高僧和隐士吃长素以致长寿的例证。也有人以著名的世界长寿地区“蓝色宝地“之称美国加州洛马林达 区为例,该地区居民食物以全谷食物和各种蔬菜为主,缘因根据当地基督教派的规定,禁止吸烟、饮酒、吃肉、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有人不以为然,针锋相对列举另一个世界"蓝色宝地"长寿地区意大利撒丁岛。它位于地中海上,那里的山区居民活到100岁的几率是世界其他长寿地区的三倍,90多岁的老人更是随处可见。长寿秘诀每天两杯葡萄酒。研究发现,撒丁岛产的红葡萄酒中所含的有益心脏健康的黄酮类化合物水平很高。他们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晒太阳、喝红酒、吃肉,热爱劳动、家庭和睦,保持心情舒畅。
再看看最新的材料。 2016年12月17日中午,农历冬月十九,在成都果堰村,103岁老人刘祖树过生日。他的生活,不刻意保持什么而是随着性子。每天抽点叶子烟,喝一两白酒,吃回锅肉。三位白发苍苍的妹妹前来祝寿,她们分别是100岁、91岁和84岁。
可见吃素吃荤或戒酒饮酒都与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和遗传基因有关,过量有害,掌握好一定度有益。保持长寿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于睡眠时间的长短,各种讲法也不尽相同。比较多数的讲法是保证七、八小时,才算充足。另一种讲法认为睡眠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更有极端的说法四小时已足够,他们以美国侯任总统川普为例,他长期以来每天就是睡四小时。原来睡眠时间的多少取决于质量的好差。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睡眠有四个好差不同档次而不时在转换,深睡眠是最佳状态,它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在深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細胞处于充分休息狀態,这对于消除疲勞、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长期来每天只睡四小时而精神饱满的人说明睡眠质量高。这类人只占人群的百分之一。
这里,介绍一个长命百岁老人的神奇地区给大家。在广西巴马县,流传着这样的一句顺口溜:“70不算老,80满地跑,90也敢下河洗澡"。这个不足30万人口的小县城,竟有94名百岁老人健在。每10万人口中有33位百岁老人,将近世界标准的5倍。巴马还是一个百岁老人继续在增加的地区。这一递增的“长寿現象“成为科学考就的课题。
巴马长寿养生科学研究院副秘书长何福高认为,巴马的神奇,实际上是由宜居的生态环境、敬老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优质的遗传基因以及良好的个人心态等因素综合创造的。据介绍,当地86%的百岁老人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当地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更没有人患癌症。“无俗念、不生气、勤劳作",是该地区居民健康长寿的共同特点。归纳起来便是心态良好和动静相宜。
“长命百岁”,对我这一“夕阳无限好”的高龄老人来说,又有不同于一般年轻人的解读。“夕阳无限好",毕竟好景不长,“夕阳“西下不再是遥远的将来,差不多是指日可待,几乎望得到看得见。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夕阳无限好",这个“好“,是指在这一年龄段中的生活质量含金量有所提高。在于“夕阳“积累了将近九十年的阅历而心地比较坦然;在于历经了尘世沧桑而心境比较开朗;在于遍看了人生沉浮而心胸比较豁达。因而在仅有的余生中珍惜与取舎的把握比较稳妥。努力做到看透名利,鄙夷争斗,剔除烦恼.远离忧虑,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努力做到积极人生,有作为,不放弃追求梦想; 有目标,不强求虚幻完美。不断看书,增添知识;不断体锻,保持活力;不断写作,激活头脑;不断歌唱,调节心神;不断会友,珍惜友情。
花开花落有期。“长命百岁”,凡是生命总有一个尽头,人生总是会有一个极终归宿,那便是我们婉称的“百年”。如果一生有依恋而没有遗憾,没有蹉跎岁月,虽平凡但不流于平庸,来了人间不虚此行也就满足,还何求之有?
上海老头于悉尼2016年12月20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