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管理
作者:绿杨天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6:5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很好的一篇书评。虽然我没有读过文中所提作者的作品,但看完这篇书评,却有想一览为快的冲动,这是否就是书评的魅力?而对于《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这本书的重点剖析,似乎让我看到了它的精髓,从这一点来看,我只能说这篇书评很精彩!不知道读过这本书的朋友是否会有同感。文笔流畅,结构明晰。精华共赏,问好作者! |
日本的作家,我比较喜欢川端康成,曾久久迷醉在《古都》和《雪国》所描画的凄美意境中,几不能自拔。后来也读过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安部公房的《砂女》、《箱男》,以及大岛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而在读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之后,似乎是顺理成章地接触到村上龙。但是,不知是青春已逝,还是开始厌倦日本文学的阴柔风格,每每捧起这一类书,就会有很多莫名的联想和杂念,使得阅读的兴味顿消,以至时到今日,十余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把这部小说读完。青春往往伴随着时代,用一种看似颓废的态度,演绎着心灵的苦闷和疯狂,然后又随着时代,渐渐走入寂灭,如同飘落在泥泞之中的那些曾经青葱的叶子,化成土地深处的斑驳记忆,再度萌芽和生长成充满了叹息和痛苦的生命,当然也有出类拔萃的故事,以及富可敌国的传奇,而在精神上的呈现,则是一样的豪迈和悲壮。 然而,时常还会记起这本小说,偶尔把它拿出来翻看着,尤其是在下雪的日子,好像不相信曾经美好而迷惘的青春已经消失了似的,心里有一些深深的,而又隐隐约约,难以觉察的惆怅和缅怀。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包括两个中篇和八个短篇小说。讲述了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阿开和他的朋友聚集在驻日美军基地周围的青春故事。他们沉溺于麻醉品、酒、音乐、飞车和性欲之中。生命对他们而言是暖昧的。阿开用玻璃杯碎片划破自己的胳膊,迎着黎明的曙光,透过边缘残留着血迹的玻璃碎片,他看到了“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现实与幻觉颠倒反覆,喧嚣与骚动的背后却是奇妙的静谧之境。短暂的青春时光,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包括那些心灵的反叛和颓废,都化成无限透明的影幻,随风而去。而“玻璃残片”的意象,其实就是青春易逝、往事易碎的形象写照。 村上龙本名龙之助,生于日本长崎,中学时代即显露出艺术才华,曾组织和参与橄榄球队、摇滚乐团及新闻社团。早年接受西方嬉皮士文化影响并尝试编导电影。1973年进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读书,抱着“反体制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受挫后转入文学创作。《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是他24岁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作者最杰出的代表作,并形成了日本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流派:透明族。村上龙的另一部小说《IBIZA》却是一个面对自己的旅行感到绝望,而又身不由己去实践这个旅行的女性故事,一个毁灭的故事。因为面对自己是最危险的,所以不要问自己是谁。真知子在追问自己是谁的同时,她在努力寻找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IBIZA”是西班牙一个小岛的名子,岛上什么也没有。这种一无所有却又是所有。“IBIZA”到底是什么?答案就在小说里,就看你能不能自己找到。村上龙的小说,风格诡异,题材独特,手法与其说是新颖,倒不如说是不断翻新花样,考验着人的智力和耐心,主题暧昧晦涩,往往无法顺遂的竞读。正如他所代表的新流派——透明族,绝对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文学在他的手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文字的圈套,艺术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又比如他小说的名字,《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近似,是需要仔细分辨的,无限透明,按照物极必反原理,就是什么也没有,就是混沌,而蓝的最深处,就是黑暗。这种小说,是带着强烈的哲学的魅惑力的,是朝着感性和理性的两极无限伸展的,向人的心灵极限进行着挑战,没有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艺术的专门培育,没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思,是很难读懂它的妙处和内涵的。何况,一般的阅读,都是到感动为止。如果和我们的传统小说相比,我们的文学总是温暖的,烟火气十足,泛滥着俗常的欢乐,明媚的光照,连痛楚也是心心相印的,哀伤也是那么的湿润,用一点温煦的阳光就可以抚平。而村上龙的蓝色,却是冰冷的,极致的,纯粹而尖锐的,如同一抹无法躲避的极光,一下子就打入了生命,在那里留下永远无法抹平的印记,又如同北海道的严寒,阴天里久久无法消散的阴霾,对人心的逼视和压抑。 所有的小说,都试图艺术地说明活着的意义,崇高美好,或者卑贱俯仰,总是在心灵的挣扎和肉体的享乐之间,找到所谓理想的平衡点,或者说一个尽可能美妙的高度,用切身的生活现状,来证明存在给予内心的抚慰。但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完成这样的使命,这和功力与荣誉无关,这是一种心灵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一种勇敢和义无反顾的坚强。有时候,它需要年轻的生命,因为它必须不怕付出代价。比如村上龙,能够在24岁,成就一部《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一曲青春的挽歌,而后来的写作就只能徘徊在《恋爱永远是未知的》那样飘渺的爵士乐和逝去往事的缅怀之中。而有时它需要一种逃亡,高蹈的精神的自由,比如米兰•昆德拉,在遥远的欧洲还能无比钟情的深爱着他的祖国,进而维持着一个作家珍贵的热情、良知和声望。 在生命的长途中,突然的迷失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是无法避免的,就比如在那一片无限透明的蓝色里,看到的却是刺目的空白,这种恐慌感有利于人们分辨身处的环境,寻找一条最接近希望和理想的道路,敏锐的感触来自远方的呼唤,接受温暖的气息,在蔚蓝弥漫的雪原的尽头,发现春天的痕迹,想象和遥望水色明艳的田野,在心底绽放姹紫嫣红,在一张铺展到天边的蓝色纸笺上抒写美好的诗句。因为希望总是蔚蓝色的,在人们理智的的认知和情感坚守中,也是最近似无限透明的,而透明,往往显示着天地的公正,只要人们愿意坚持和追求,人间的希望就总是存在着的,正如诗人雪莱所言:冬天已经来到了,难道春天还会远吗? 而冬天是适合保鲜的季节,那些青春的记忆,青春的迷惑和恋爱,青春的欢乐和悲伤的种子,都还在白雪覆盖的潮湿的泥土里,保鲜着它们唯美的渴望,萌发着冀望的蓓蕾。洁白的冬天,白到极致时,恰是一派近似无限透明的冰蓝色,而春天的新绿,正是从这冰蓝里悄然地诞生,然后,有一团团阳光般的通红,火炭般的花朵,绒毛一样的雨滴,带着微微飘荡的暖风,消融着寒冷的冰蓝,驱除着低回的阴凉,点染着苍翠欲滴的大地,于是鲜花盛开的春天,就这么悄悄地来了。有时,还伴有一声声爆竹似的,兴高采烈的惊雷,使人们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向希望奔跑的脚步…… 川端康成在他的演说辞《我在美丽的日本》里有一段话:“虚空本来是无光,又是无色的。我就是在类似虚空的心,著上种种风趣的色彩,然而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种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的形体。”突然的,我在这里仿佛又看到一片无限透明的蓝色,一片绚丽夺目的湛蓝,令人眼前一亮。但不是那种青涩浪漫的真空,也不是玻璃上染着血色的虚无,而是一道装满了主客观气韵的精神色彩,一道真正自然的温煦光芒纯净的照耀,它正用充满了灵光的手指引导着人心,不屈不挠地走向自由美好的和谐之境。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甄嬛传》里掩藏的真善美 | 下一篇: 狐媚映像下的美丽世界——读《聊斋志异》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7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2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31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9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6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1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65次
乡村的天空阅186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