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散在文中的诗(写於2001.12月)
  •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3-02-07 21:37:49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谈到散文诗,首先就是要知道它是诗歌的一个题材,种类。它既然是诗,也是散文。有散文的内涵,有诗的押韵和抒情意境。既要精炼又要进行不断的技巧华化的分行排版,从而提现出诗的节奏感和音律美,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发源也早,所谓诗好些,散文诗在一定程度上它必然也好些,但它的抒情句式上会更为简练,大部分适合朗诵,是充满诗情诗意的,且可以带些口语化的。再一个就是它属于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学题材!

    散文诗,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散文文体风格又如诗歌般的诗意想象与感受表述,行文方式或者委婉含蓄,或直抒胸臆。写其它文体的文章一般需要有针对性,或者说有文章不能超出题材控制的范围;如果一篇文字超出了题材范围,或者说写了一个以上的议题,文章肯定无法突出主题,文章必然跑题,同时也会缺乏表现或反映事物的中心思想,如果写的是散文风格,会被认为是一篇“伪散文”。


    散文诗,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其文字题的表现形式并不需要具体的题材,这是散文诗的一大特点,因为散文诗也如诗歌一样也需要跳跃式的语句与诗意;如果局限于某个具体的题材,散文诗的抒情美与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失去语言的想象美。散文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融合诗的表现形式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散文诗选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散文诗的篇幅短小和写作语句的灵活性。散文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具有散文的外观﹐却不需要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同时也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吟咏的节奏感。


    写作以前的构思,决定了文字的流畅性与耐读相。散文诗也如其它文体一样,也需要抓住某个点,因为散文诗篇幅短小,作者抓住的那个点也有可能就是文章的题目。平常我们提笔写点文字,碰到资料丰富的题材,其思路就顺畅敏捷,常常能成篇整版的写出洋洋万言且收不了笔;反之也有可能只寥寥几笔就写不下去了;许多文字就如邻家青涩女孩,羞羞答答的未出过闺门。其实喜爱爬格子的人往往不一定很在意文字能否发表,就只是喜欢而已;喜欢沉浸在自己行文时的心境中,咀嚼文字编织成功后的意境,久了成癖,且乐此不疲。文字一旦聚集多了就会成为一种包袱,放在哪里都会成为累赘,只有存储起来,变成一种记忆。人们常常会揶揄爬格子者写了文字不去投稿,纯属自我陶醉;这些无心者的调侃,对于听者往往能起到促进投稿之动力。


    这些年写散文诗的经历,是自己吃不准散文诗写作精髓的一种忐忑。某天在网上看到一投稿网址,就随手送了一篇不像诗歌的散文,事毕就全忘于脑后了。忽如一天收到一个杂志社快递,打开包裹里面有几本书,才知道就是某天的投稿有了回应。只是附言解释这一期版面不够,只能截取其中一段文字,送上几本书算为稿酬,并相邀继续投稿。言外之意,人家已经很勉为其难了,就不要枉作猜想自己的东西被用了。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文字没能全用的提示很含蓄,连让你修改的机会都不给;那一定是文字又臭又长了,或者根本就不像正尔八经的散文诗。于是,就有了琢磨这种既像文又像诗的体裁的动力,要不我们总是摸不清散文诗的鼻子眼睛。写这些题外话的本意,不外乎说明自己并不想犯班门弄斧之忌讳。与人谈创作,一般都被认为满罐子不荡浅罐子荡;最容易被人视其为的肤浅。


    散文诗,就这个名字,就让许多人迷惑,又摸不着这种文字的实际边界。我们和许多人一样,心里想写一篇散文诗,只是写着写着,不是写成了诗,就是写成了散文。在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发展中,散文诗是一个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据记载,中国境内最早由刘半农先生于19世纪初所译编的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诗,《杜瑾讷之名著》,其中的《乞食兄弟》、《地胡吞我之妻》、《可畏者愚夫》、《四嫠妇与菜汁》等等散文诗作品,是在中国境内最早的外国散文诗的编译与推介作品。再后来,很多人在翻译外国散文诗的过程中,由译者变成了作者;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散文诗作家,那是中国散文诗创作最早的起步阶段。


    严格地说,中国早期的散文诗就只是从传统的文言文的行文方式,逐渐地蜕变成白话文后的一种新的白话诗的变种。在我们看了中国早期的散文诗后,第一感觉就是如果用它与新诗作品相类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早期写文章写得多一些的如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人的白话诗有很多叙事体、报告体、情节类型的文体以及寓言类和抒情的诗歌等等都已近似于散文诗。其中沈尹默(或称之为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的《鸽子》、《人力车夫》、《月夜》都形似散文诗,但又觉得不像真正的散文诗。以沈尹默的《月夜》为例,“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中国新诗的第一部年选集《新诗年选》中,有署名“愚庵”的评语,认为在中国新诗史上,这些白话诗虽然与散文诗混淆不清,但也算是我们最早的散文诗。就因为这些开端,终使得我们有了今天在文字上被认为既如诗又如章的散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散文诗。


    散文诗究竟是什么样子,说到底,散文诗还是专长于随笔作者的一种精短文体,具有着含蓄深沉的喻意,也有着其自身不甚明显的内部韵律,这些都是现代散文诗特点。散文诗的创作方式,首先应确定体裁与题裁之间的切入点,也就是寻找入题的线索,思考人物或景物与哲理相联系的意境,并创造意境,已求达到情景与意境的融合。实际上散文诗是诗化了的语言,在前面所述的定调了的基础上,选取精美的文字,编成带有哲思的幻想型的表现性文字;它既可以融合诗的某些夸张,也可以融合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文体的本质上看,散文诗属于诗,有着诗的情绪和审美的幻想,可以带给读者美感与想象的空间;但在内容上又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从散文诗形式上看,它有时候既有散文体裁的外观,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也不乏内在的文字音韵和美妙的文章节奏感。优秀的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比较注重描写在客观生活的触发下所产生的思想波动和情感迸发片断。这些行文上的特点,决定了散文诗必须有丰富的生活性题材,也决定了散文诗在形式上力求短小,在句式上力求精辟,且语言结构生动灵活。


    人们回顾了散文诗形成的过程,总结出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是适应于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新文体。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新文学品种;是由一批批翻译者变成作者而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文字体裁,随着参与其中的作者队伍不断地壮大,他们最终成为了中国最早期的散文诗作者。我们现在读一读早期《新青年》刊物刊出的刘半农的散文诗处女作,《卖萝卜的人》时特加小序,“这是刘半农作无韵诗的初次试验。”就知道一个文学新品种的出现,需要经过时光的检验,需要无数人锲而不舍的追求,方能让其成为被大众认可的体裁。正是因为有无数作者的尝试,才有了散文诗长足的发展,有了专门刊登散文诗的刊物。其实,我国白话诗歌的出现的年代,人们根本还分不清诗歌与散文诗,散文诗与散文之间的界限。很多所谓的新诗歌作者都是通过仿写散文诗而走上了新诗坛。比如冰心一类的作者,比如穆木天以及徐志摩等等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沈君默的《三弦》以及《月夜》,就代表着中国散文诗已经开始进入普及的阶段。

    既然是琢磨散文诗的这种文体,我们就归纳的一些散文诗的创作点滴,用以检视平时的写作是否类别于其它文体;但这些并不是指导写作的要领,而只能当成散文诗具体创作时的几个方向:

    一.通感:所谓通感,不过就是所谓的文化人们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汇聚起来,借几许朦胧的联想引起意像的转移,以求达到用某些不真实的感觉来写实际感觉;让你的视觉和听觉与触觉以及嗅觉等各种感官达到某种相通,达到某种文字上的统一。似乎你写了一句清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似乎远处有轻缓的旋律在流淌。“清风拂过”是感觉与触觉相通,“送来缕缕清香”听觉与嗅觉相通。“似乎远处有轻缓的旋律在流淌”就属于听觉与朦胧视觉连在一起了,也属于意像的范畴;即在人的脑海中出现的某种潜意识影像。一般诗歌里所谓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散文诗也不例外。所谓的通感,简单的说就是各种感觉可以在文中互通,不分界限,让人产生一种共有的生理心理现象。读者可以通过欣赏文字,再联系到人的社会实践,把人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以及心理感受等等互通。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散文诗的象征:在文中引进某些具体现象或者形象,来暗示特定的场景或人物的过程。或借助某种具体事例或事物来体现某些抽象的思维、思绪以及情感。以求用近似乎真实的情感来表达事物的真实寓意。以前人们把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现在人们直接叫做寓意。如果寓意时刻,就能丰富读者联想,起到耐人寻味,获得意境无穷尽效果。且能让文字的句子有简洁精练之便,营造出实感形象。能表达真挚感情。散文诗的最基本的写作手法,大致上有如其它文体相似的立意、选材、结构、描述、修辞、议评与抒情等等,只是少了一些原话直说的变通。

    三.散文诗的选题,散文诗这种体裁,其实选材跟题目相关联。因为散文诗比较短小,题材一般都蕴含在标题里,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散文诗的题目。散文诗题材的范围无限大,什么都可以写,只要你想得出来,就可以立意。宇宙万物,山川河流,风云雷电,黎民百姓都是题材。散文诗的创作的中心一般要围绕着题目展开,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先要注重在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和观点,态度想法等等等等。如果你太注重表现手法和观点,那就如一位厨师炒菜,你却放进去的太多的辣椒与佐料,那样主体就变了,那一碗菜就没有原来菜的滋味;你的想法再好,如果文字与题目南辕北辙,当发现以后,你所创作的文字就只能临时改题目,这样改来改去,那些想出来观点态度就没有作用了。



    四.散文诗的写法,朦胧美。散文诗写法可以灵活多样。一般以白描为主,至于记叙、直抒胸臆,借题发挥,都需要掌握一个度;如果你写得太直白,往往会脱离散文诗所需要的朦胧诗的意境。不追求猎奇拈趣,充分发挥如童话寓言一般的想象力,尽情挥洒意像文字的朦胧感;尽情地用诗歌叙事的方式,写生活的侧面,写情感的余波,写灵魂深处的感触,写出山川河流的灵性,写人性最深处的呐喊。在生活中,我们无法直接表达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散文诗予以诠释,且不露出多少思想痕迹;且表现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力求篇幅短小灵活,有浓郁的诗意和形散而神不散,生动形象又蕴含哲理。


    五.散文诗是语言文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时效性,时代性。读者看了你散文诗,会在心中思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语言除了感染力以外,还需要与时代相契合。语言的魅力,直接决定了文字的耐读性和深度。虽然人们总说千万不要华丽的词藻,不要华丽的修辞语;不信你试试,如果一篇文字平淡成一碗白开水,那就只有同行才说你掌握了文字书写规律。有时候侃大山也出名,因为名人的臭袜子都可以拿出来拍卖。


    散文诗语言,除了思想性,还应该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文华,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涵。抓住你想诠释的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再创,就一定是文辞清丽,语言简洁,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好作品。


     一篇好的散文诗,需要注重境况联想,用象征和通感的手法表达生活形态与思想情感,创造优美的意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可以拨动人心弦,使文章充满深情,蕴涵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感染的好文字。


    (因本文为二十多年前应邀之作,没有正规投稿发表,与浅谈编者按同为闲聊的方式出现)----花落平时(曾用笔名)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火种之巅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达观是最好的养生 下一篇:国人的牛马精神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乡之念阅22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