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也谈文化与文学属性
  •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3-08-20 23:37:58 评论:2
    关注
    编者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广义上的统称。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这就是文化的属性。文学则是其中一个门类。平时老师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非常精细,具有论述性和强调性,同时更加有学术讨论性!

    平常总会有人谈及文化传承,谈及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属性等方面的话题,或者还有人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把人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认识论,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因素中的实践活动放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学术观点;认为主观意识与客观因素是可以分开的两个部分,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对立起来,忽视了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是物质在大脑中的反应,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人的意识,始终依赖于所意识到的事物对象和物质所相关联的实践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因其自身独特的本质所决定。首先是意识形式的主观性,由各种反应形式共同组成包括感觉、知觉、表像等感性认识与概念和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都是每个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而且受个人的主观状态,包括着个人的感情、兴趣、知识结构以及思想方法的影响。


    当然,一个人所产生的主观意识还并不止于此。其实,个体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认识深浅,以及前瞻性、预见性、超前反思、与认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都会有影响。


    所以,人的主观意识常常会主导人对于事物的早期认识;因此一些人对于社会事物的认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甚至于认为文化属性这个认识的起点,来源于改编的余档坦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天道》电视剧,岂不是滑稽。


    文化是人类创造事物的总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都有描述,文化属性还只是其三大属性之一;这三大属性概称之为文化。三大属性,就来源于社会的三大领域,一,以货币为媒介,以获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二,以权力为核心,处理公共事务的政治活动;三,以公序良俗为主导的公共秩序,以真善美为主流,以心灵为内涵的文化事物现象,这里面就包含着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划。


    文化属性是一个广义词,它的概括面相当广泛,它不仅包含着我们所学到的书本文化,还包括着社会饮食文化,权利中心的政治文化,民间通用的的习俗文化等等等等,再由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至于属性这个词汇,是对一件事物的性质定型的概述。就如同我们描述火的属性,就是能发热,能够产生很高的热量;在火的作用下,铁的属性就是通过高温可以使其延展,通过外力使其具有韧性,在到达X度熔点温度时会融化,这种表现状态就是我们理解的属性。


    文化属性的实质,指的就是其社会实践与活动,以及人类在其生存过程中所获得物质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属性,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成果,是一种统一属性。


    人类的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地开发发掘,通过研究、创造所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等等等,同时它也是人类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且普遍认可,又可以传承的意识形态和客观世界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所以文化即该人类群体之共同认知的主观部分。一个群体的共同认识可以理解为一个类似于竖立起来的光谱一样的序;特指人类在社会某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属性对于个人,最通俗说法,即可以通过你的行为表现,旁边人一眼就能看透你骨子里的东西;也是透视一个人受教育情况及生存环境情况的标尺。你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掩饰什么,因为那些东西就坦露在那里,即使你试图掩饰也毫无意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文化属性,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属性,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属性,是人类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的抽象刻画。即通过甄别,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的东西,然后形成概念。在汉语言中,对于一个具体事物,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性质与关系,人们一般就会把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叫作事物的属性。因此,所有事物都有自己属性,事物与属性不可剥离。


    在客观世界中,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的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形成另一类。比如香蕉与苹果就不属于同类,所以香蕉的属性不同于苹果的属性。现实社会中,一个人、一个社会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定性,有一种基本的文化素质表现,这是一种思想程序,不以意志为转移;可以形象地说你的衣、食、住、行、言,处处都在从侧面折射出你的基本层次,这就是文化,文化所具有的属性,就蕴含着这些过程的实质。


     文字属性:属性的意思是人类对于一个对象的抽象方面的刻画,一个具体事物,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性质与关系,我们把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作事物的属性。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是不同属性的那种事物,这两种事物都属于丰果,但都有着自己的属性。用文字表达其过程,就属于文字文化的专有属性。


    简单地讲,一种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相同或相异,就是一个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的相同或相异。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就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就分别地形成不同的类。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苹果是一类事物,梨也是一类事物,它们也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事物所组成。因此,苹果和梨是两个不同的类。苹果这个类的共同属性,必然是不同于梨这个类的共同属性;这些如果你不通过文学记载,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不同与差异就不会有分类。


    文学属性:按文学载体可以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包括现在的网络文学三大类;


     同时文学又可以按作者所在的时代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们的所属的范围都是随着读者而不断地迁移。


    文学可以按产生地域区分为欧美文学,中国文学,或者日本文学,拉美文学以及其它区域文学。又可以按年龄区分为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或者按“入流”与“不入流”,又被人们分为主流文学与民间文学;所谓“入流”,就是现在的“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的协会。因为协会就是个收费站,还因为你交了钱,你的文字就属于主流文学的范围;如果没有交钱,就成为了民间文学,因此人们将其戏称为买路钱。


    文学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又可以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以及民间文学,或者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文学按内容,又可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告)道文学等。文学形式按表达体裁一般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还有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等。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文学的相关分类:


    还可以用不同国家的语言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字来分类文学:比如亚洲文学,中国文学、马新文学、日本文学等等等等。欧洲文学中,犹以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希腊文学、俄罗斯文学最出名。美洲文学中,美国文学、拉丁文学都曾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文学也分国家,地域、民族,特别是其地域属性,始终是需要推动互相借鉴,同时也具有其兼容并蓄的属性。


    其它属性,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本文范围内,就只有留待世人评说。


    现阶段,还有一种比较文学,来源于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以及现状得以改变,或者融会贯通的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文字是一种工具,文学是一种活动,其作用就在于纪录时代点滴,记载历史走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因此文字文学既是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这些活动都具有自己的属性。


    (文化的目的就在于文而化之;其知识点来源于大众,并不为某一个人所独有;因此,在观点也渐趋于大众化的今天,无需因观点雷同或不同而纠结。或者,有人说这个观点我早就提出来了那样的尴尬。)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火种之巅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当臆想症患者想象自己是一个正常人 下一篇:有一种享受叫孤独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1)
    • 塞宾的左手
      0 回复
      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就是我们国人当中,会有各种精神上的外国人。那么这些崇洋媚外的大哥大姐,他们的文化土壤和物质基础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反过来可以说,之所以有这些崇洋媚外的人在,恰恰反证了当下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的包容,从而允许万国来风,杂糅异域气息和思想,让一部分人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文化属性?但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些精神上的外国人公开发表某些言论时,又被打压和摧毁,那肯定是因为越过了道德的底线。所以我真正的问题是,既然给崇洋媚外的生存空间如此之狭窄,为什么还是会有人乐此不疲?是不是因为那些人觉得在那样一个区间里获得的精神意义和价值,比那些纯本土文化属性的人群要高?如果我没有到崇洋媚外的程度,只是觉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一个想要了解外国的中国人,是不是真的有高于常人的素质?或者不从空间的角度,而从时间的角度,我想要了解自己的先贤,我崇古,是不是一种高贵?或者两者结合,我研究西方哲学,我敬重苏格拉底,是不是就又高了一层?而如果我不单纯,我儒道释兼修,是不是又高了一层?最后,我提炼出文化的通性,将其作为骨干,将思辨作为血肉,将约定俗成的事物作为发肤,去整体构建,是否又高了一层?最终,我的结论是,在文化属性这方面,构成与结构的不同,是会令人有高下的。这个结论可靠吗?
      平时: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同时许多人并不能体会到“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苏格拉底句话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人们应该认清楚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其核心就在于中华文化中的汉字形成过程,就在于贴近生活而造字。同时在崇洋媚外者心里,只知道在中华民族极贫极弱时代,有文化的“西学东渐”之过程,而并不清楚中华民族曾经一直就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心。一百多年以前,世界上也曾有过“东学西渐”的辉煌时代。中华文化曾经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绫罗绸缎,磁器,传统美术美学,以及被世界上公认的“四大发明,包括中华民族的文官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等中华文化传授给以世袭城邦制为主要制度的西方社会,为西方人进化到国家治理制度奠定了基础。因此,回味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这句话,其的讽刺就在于那些吹捧西方文化者内心是多么的无知和苍白。因为篇幅有限,这个既深又广的议题,只能留待以文章形成探讨,顺祝创编愉快!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