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江南与江南文化
  •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4-11-26 06:16:5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

     江南,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区域概念,其还是一种历史文化观念在现实中的沉淀。大致而言,江南这个名称所包含的地理区域范围,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不只是囊括着当地的自然因素,还包括着行政范围大小,地区经济的规模以及人文文化区域属性等四个方面;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客观地决定了江南的独特气候特征。

      在汉文字文化中,有一个带一点贬义的词汇叫做江湖;江湖原意开始指的是天下,后来指远离政府统治的民间阶层,就是王法不容易管到的地方。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不外乎天下实在太大,于是只能将天下的区域分类,即从中原的核心部分开始划分为河南河北,湖南湖北以及江南江北,然后天南海北。其过程开始并不是省的行政格局,只是实行区块划分,使其便于管理。



      秦汉时期,统治者为了方便治理,开始将湖南湖北以南区域称之为江南,以北区域称之为江北。古代江南这一地域属于水网地带,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中央政府的军队因为交通不便很不容易深入其间,自然使用不了管辖权。因为朝廷的官吏根本就无力深入长江下游宽泛的水网区域,统治者心里虽然不痛快,却又无能为力,就只能任其实行自治;从汉末三分至魏晋南北朝,长江下游一带一直就被称之为“吴越”之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代南方地带水位高企,造成了陆路尽头是水路,水路尽头无法通行的格局;当代人出行几乎只能依靠舟揖,统治者视水乡泽国为畏途,自然不敢深入其间。
      历史上的“宋室南渡”,就是宋高宗赵构政权,看准了金兀术大军无法适应江南水网作战,因此才决定建都临安,即今天的浙江杭州。宋时江南江南尽泽国,其水位比现在要高出来很多,于是造就了江南船娘驾着乌篷船,载歌载舞歌盛世;王公大贾临水榭,凉亭楼台闻燕乐的偏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代的江南也并不属于江水以南,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其区域早已脱离了原来的特定区域。似乎民间还有一种文化的暗示,那些在茶馆酒肆里说评书者常常会一拍惊堂木,但看乾隆皇帝下江南啊!不去北方巡视却去南方,就因为河北山东出响马,江南吴越多娇娘而成为噱头。按照习俗,作为满族人子孙的皇帝,出行一般都会选择去自己的发祥地,显摆显摆其辉煌;事实上乾隆皇帝是真的没有去北方狩猎,而是去江南猎艳。

      实际上古代人认识里的江湖,即为天下;虽然江湖这个词汇的本义,指的是广阔的江河湖泊,但是后来才衍生出来的江、河、湖、海这四种带着水域的称谓,既代表着较有名气的水面,也是一种早已形成的地域概念;比如黄河流域,比如长江流域这样的地域称谓。同时江南特殊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江南所特有的气候特征;江南因为北临东西走向的长江,东面紧邻东海,其富含水分的暖湿气流被南面的南岭山脉阻挡,这种地形地势就决定了江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就是高温潮湿,充沛的雨量;为江南人留客不说话,只要小雨纷纷下的美誉创造了条件。

      江南除了早期宽泛的地域范围,历史上主要还指长江下游区域的太湖流域一带的“八府一州”。其区域內水网密布,其河流多为长江水系,且分布着大小一百三十多个湖泊,约占全国湖泊总数的63%之多。随着京杭运河的南北纵贯和漕运的充分发展,让江南的造船技术达到了比较先进水平。始于明代的航海事业的发展,除了起到拓展江南人的视野和心胸以外,同时也带来了江南文化的兼融并蓄。古老的江南,从传说中的泰伯奔吴(注①)到永嘉南渡(注②);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注③)到赵宋南迁(注④),这一块土地为饱经战乱的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创造出来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还为江南民众文化的深度融合,并创造出来适合于休养生息环境,孕育出极其可贵的包容吸纳精神,使曾经的尚武精神逐渐转向崇文,同时也让江南的文化地位,由曾经的不被重视而逐渐地成为汉文化的中心之一。

      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转型,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中,形成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自有文化体系,便多次扮演了华夏文化中心的角色。曾经的江南文化,因其区域较少受到外部战乱的冲击,在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地成长为中华的主体文化之一。直到近现代,人们才开始注重江南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这种转变对于江南地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风景园林和古镇及民居保存与管理带来了福音;为推动江南特色古镇群落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国江南园林文化的研究;为江南古镇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定位,使其成为公认的中华文化之核心创造了条件;为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族文化之繁荣创造了条件;逐渐地使江南文化成为了代表中华民族之历史文化的典型。

      江南,即是江水之南;因此就有必要先说说河流与湖泊。中国地理历史上的江河,一多半都以黄河与长江为代表。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流经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黄河南面的河南省是受黄河影响最大的省份,因此历史版图上就有了黄河两岸的河北与河南之称谓,直到后来成为河北省与河南省。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公里,于是就有了江南江北之称谓。而古代的洞庭湖曾经连接着湖北境内的云梦泽,曾是长江边上最大的内陆湖泊群,因此就有了湖北与湖南之地域称谓。湖的南面被解读为洞庭湖以南,湖的北面称之为湖北,湖北与湖南省的名称由此而来。至于现代人对于江北与江南的划分,与历史上的江南与江北有了一些变化;今天的江南指的是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江北则指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即江淮地区。在古代,江北地区是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并缩小为扬州、泰州、南通、合肥、滁州、安庆等江北沿江经济中心。至于海之宽广区域,在地域上除了有一个海南省,再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海北,因此天南海北有名无实,这些就是中国地域名称的历史由来。

      古代,长江水以北为黄土地,江水以南为大面积湖泽以及冲积平原;这些类似于东北大平原的肥沃土地,属富饶的水乡泽国。其民众的衣食住行也不同于北方干燥的气候,因为温暖湿润的环境很适宜人类生存,就有了自古江北出才子,江南佳人在水一方,笑靥明眸善睐,有清雅的身影;绝世姿色,倾城倾国。

      后来,人们将地域上的江南与南方并列,出现了长江以南与黄河以北之分类。区域概念上的江南,仅局限于太湖流域的苏南、浙北地区,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六府;即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即有乌篷船的地方即江南。
      清朝以前,江南女性的流行服饰为改良的汉服唐袍,知性女性内着紧身汉衫,外罩唐装披风,即使河上船娘依然如是装束;只是富贵人间的服饰织物为绫罗绸缎,普通人家着麻布衫而已。时光追索到满清,男人们被迫蓄辫子,女性也只能随着潮流穿旗袍,汉唐服饰也被迫从民间市场退出,后来富贵人家着旗袍慢慢地成为了时尚。
      走进江南腹地,那些带有乡土气息的临河古镇是江南的特色,沿河而建的民居与飞檐廊柱,悄然陪伴着岁月里的小桥流水,依然固守着江南水乡人家千百年前的模样,依然渲染着浓浓的江南水乡的古韵,记录着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镌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镜像,如情窦未开的少女,见证着江南社会的历史动荡与繁华;江南,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与水乡风貌,依然可以让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江南的文化深邃与宁静。江南的古城墙,青砖布瓦的古建筑群,古街古巷里的人间烟火气,古寺庙与桥梁等珍贵历史遗迹都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实物依据,对于探讨中国古代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江南,民俗文化中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俗与戏曲表演等都反映出来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让传统文化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园林景观,包括江南古镇中的传统手工艺刺绣、剪纸、木雕等都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瑰宝在现实中的再现。以苏州甪直古镇精美的水乡刺绣为例,那种闻名遐尔的刺绣作品,其细腻的针法与鲜艳的色彩,展现出来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并承载着人们心中对于乡思的情感寄托。对于许多江南人来说,古镇或许就是他们童年的回忆,是对于故乡回味的象征,具有浓厚的情感价值。

    历史上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分别被称之为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和浙漕,为江南的发展注入了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反映出来各段间的不同特性,具有各自地方特色。漕运曾是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国策,自秦始皇北征匈奴开始,一直到清代光绪末年停止,共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时光。
     漕运的开通,除了方便政府征收田赋,自然也为民间生存提供了通行的便利,也为江南的发展与文化永续带来了活力。当然,这些都与江南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成为江南文化的一部分。
      江南,从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发展转型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使之成为中华的主体文化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动态变迁;其过程并不能简单地用人为的因素来解释,只能说那全都是历史与地理优势所至。
      有幸的是江南抓住了历史上所有的机遇,留住了江南的美与文化的深邃,使之成为后世人心中的骄傲与荣耀。
      江南,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去,依然还能感受其在历史前行中曾经熠熠生辉的部分,也包括今天从历史的承载中继承的文化精髓。
      本文写於2010年,存放在已弃用的842576329QQ空间里,所幸还能从中找出来。

      修改于2024年11月25日。

    注①:《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注②: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的北方士族以及百姓南徙的局面。当时五胡内犯,北方的汉族人民对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渡河南下超过百万,南迁的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注③:漕运是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国策,自秦始皇北征匈奴开始,一直到清代光绪末年停止,共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漕运是指将征收的田赋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师或是指定的地点。
    注④:靖康之变后,赵家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南宋皇室南渡是指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难后,为了躲避金军的追击,从北方逃往江南并在那里建立南宋政权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渡”之一。南渡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还对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南渡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文化上,大量北方士大夫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融合,丰富了江南的文化内涵。同时,南渡也导致了中原地区的衰落,政治上,南渡后的南宋长期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形成了南北
    对峙的局面。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沂蒙情怀之山村轶谈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8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01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