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人口专家哪去了
  • 管理
    作者:雨中思 发表时间:2013-11-16 21:13:5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优生优养绝大部分意思是指少生优养,简明的来说,优生可让下一代生存率与生产质量提高,同时亦有助于国家的强大与民生的幸福,而指望以人口撑起的强大是虚的;少生,并不完全代表优生,但多生必然给家庭带来重担,与跟往后发展带来负荷。作者文章立意鲜明,启发思想,欣赏,祝创作愉快!

     计划生育真不严格了。有的夫妇第一胎女儿都快二十了,也许经济条件好一点了,于是再生个儿子(女儿不会生的);有的头胎是个儿子,想孩子有个伴,于是又生个儿子,本心想女儿的。男女比例加速失调。如果都只自然生一胎,比例自然不会失调。现在又有专家呼吁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人现在的思想状态,男女比例会更失调。这个问题很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在后面。且不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说当今之中国发展,难道所谓的“人口红利”是唯一的发展根本?难道老龄化的社会就那么可怕?指望靠人口撑起来的强大终是虚的,中国的强大恰恰是要靠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质量的提高来强大。  

      美国不到3亿人,却是地球之霸,中国的国土面积只多别人那么点,人口却比别人多10亿。10亿?是什么概念?把这10亿人给美国,打保证美国乱套。我倒不是说美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只是觉得,我们的人口数量还没减下来,基本国策就动摇了。人口专家们太看重经济,而不重视民智的强大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只有民智强大了,才能算真强大。看看我们已往的历史,统治者视民智为洪水猛兽,所以想方设法的压制民智,实行“愚民政治”;如今无论怎样说,人民当家作主了,民智是自由了的,可那么多的人要吃饭,为着一张嘴,多少人一生劳碌。谈什么民智的提升?有口饭吃就知足了。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拿“民以食为天”为真理?要呐喊人生的幸福与意义?只有生活环境变得宽松,才有可能。普通民众,怕是要奋斗一辈子,也难在城市里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的载体。为着能安心睡觉,哪敢不紧衣素食?无食者的痛苦及有食者对比后的安然与幸福恐怕是中国人今天幸福观的主流。人们已经习惯以拥有多少财富为幸福的最重要标志。我倒不觉得这有多错,十几亿人圈在这有限的地方争食,形成这样的主流观太正常了。这绝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和我们所需要的社会。只是国情如此,我们需要前进。但是,人口数量不下降,如何叫“争食”的人们去高尚?不过是空谈。只有人们对生存问题不担心的时候,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的幸福,而精神上最大的幸福是为自己的群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根性。只不过是许多人不能体味这幸福罢了。  

      地球人口的数量我不知道谁在控制,反正是每分每秒都在增加。想想人类的未来,就觉得可怕。我常常的想,如果把现代的人智慧返回到原始社会,那人类该多幸福啊!假如人类合理控制自己的数量,吃的、喝的,全是自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发现人生的乐趣及延长生命,那是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这不过是梦。但我预言,人类得以延续及发展,非得共识此问题不可。美国人很精明,大凡世界上有智慧有经济力量的,都会接受其入籍。我不知道,我国准不准,但是,我想很少人愿意这样做的,因为我们的国家赶不上美国生存环境的舒适。中国人要强盛,得靠自己。所以,这第一要著,是要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而只有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民众才有心情和智力去做这件事。否者,为了生存,也许就把街上的铁下水道盖偷去卖了。只有人口下降了,例如说人均耕地达到50亩了,人们最不过种地也很富足了,谁不去思谋发展国家保自己的幸福?  

      在日益发达的科学力下,社会的发展不再单纯依靠劳力了,更多的时候需要智力。中国日前缺少劳力,恰恰反映出缺少智力和好的精神。减少人口的路上有些困难,但是,中国人什么时候怕过困难?如若能换来国家的强大和民众的幸福,我辈何惜一腔热血?更何况不过是老来要劳动劳动而已。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是不惧这一点困难的。一代学术宗师任继愈93岁逝世时,还计划用9396岁把《中华大藏经》编写完成,难到其它岗位就不能劳动了?随着科技的先进,劳力者减少,劳智者增多。就算种地,实现电脑化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觉得,只要是社会需要,中国的绝大多数老人愿意劳动。中国何惧老龄化社会?中国有更好的精神基础。那些人口专家太专论一些书本上的理论了,忽略了中国人的骨气及牺牲精神。  

      我在想,如果美国实行计划生育,让世界上更多智识者的基因溶入美国,美国的智力一定更优于世界。假如第一代人还怀念着祖国,而往以后,怕是从精神到基因全部溶于美国。我常常的想,如果美国常常的站在整个人类的利益上做事,这个地球一定美好的多。但美国只关心美国的利益。我已经有许多论点来说明我的观点了,大概不用再说了:谁要是去动摇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动摇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就是个糊涂虫,别谈什么专家了。我辈大概不需考虑这些问题吧,我们的后人总该做些事。我辈要做的事,终身养活好自己,让孩子们去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吧,可别把孩子当私产,老了巴望孩子来养,劳动最光荣,除非国家不需要我们劳动。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云微若雨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让一下应该对自己说 下一篇:谁是英雄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3608次
    母亲的甜酒阅3607次
    故乡的树阅3608次
    夏天的回忆阅559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5253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6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