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湊东老鸭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4-01 08:45:18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溱东镇隶属于江苏省东台市,位于苏中平原,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域,处于上海经济辐射区带,2019年10月溱东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其境内沟河纵横分布,构成水脉相通的水网系统,有很丰富的野生与水生动物资源,养鸭自然就成为了普通民众的首选,有鸭肉与鸭蛋等产品的自然优势,至于特色美食薄饼包鸭的这一吃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吃时准备好熟鸭肉,或者烤鸭肉,将黄瓜、葱等食材切成适当的丝状摊放在薄饼上卷起来吃,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蘸上甜面酱或其他调料一起食用。当然,也可以包烤制的鸭肉或鹅肉。作者用素描般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长满了青蒲、蒿草、芦苇……鹭飞鱼跃”的美景,读来有身历其境之感;透过字里行间,仿佛能听到那双翅拍打着水面时“嘎嘎嘎……”的鸭叫声。欣赏佳作!推荐阅读! |
走进溱东的各家饭店,其中有一道菜,手托薄饼,挑一点甜面酱,几根葱杆,覆盖几层片鸭送进嘴里,鸭肉肥而不腻,油脂与面皮中和,吃鸭肉的快感达到舌尖的高潮,那就是溱东老鸭。 提到鸭子,人们往往会想到“赶鸭子上架”、“煮熟的鸭子都飞了”等耳熟能详的优美词句。难怪古代的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关于鸭子的名篇佳作,如唐代杜甫的“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宋代苏东坡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家乡溱东镇,地处苏北里下河东部洼地边缘,位于东台市西南角,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四县九乡镇接壤。泰东河从西北面穿境而过,东边白米河,西边姜堰河环抱着溱东,悠悠溱湖水,流淌在溱东的旮旮旯旯,可以说是鹅鸭的天堂。家乡人的说法:“鹅舞鸭摇”,鹅腿长,走路拍翅像舞蹈;鸭腿短,走路摇屁股,助力行走。 鸭是一种水禽,鸟纲,雁形目,鸭科,全身被羽,头大而圆,无冠,有黄的、灰的、白的、黑的、花的,喙长而扁平,毛短脚矮,趾间有蹼,翅小、覆翼羽大。根据动物学家考证,鸭子的眼睛有360度视域,不用转头就可以看到身后,所以“竹竿”在后面吆喝,达到同样效果。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家鸭是由“绿头鸭”驯化而来的,绿头鸭是一种典型的钻水鸭,是大部分家鸭的祖先,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产卵,秋天再飞到南方过冬。被人类驯养后,便失去了迁徙的飞性,再也不能翱翔蓝天了。绿头鸭又被称为大麻鸭,现在溱东人称“麻花鸭”,也就是普通的鸭子,地方叫法不同而已,不过家乡人普遍叫“台鸭”,就是个头大、屁股方、丰满、蛋大。 溱东人养鸭,有它独特的生态环境,在五六十年代以前,西首的青蒲庄北面,有近千亩的泰东河浅滩,青蒲人叫“后北滩”,长满了青蒲、蒿草、芦苇……各种水生藻类、虫类、蚌、螺蛳……,应有尽有,鱼虾穿行其间,更有龟(圆)鳖(扁)蟹(无肠)、鹭飞鱼跃。东首的高桥村,有号称18里的汪河,汪河两岸是一片数千亩的芦苇沼泽地,家乡人叫“荒田”、“荒草窝”,不知多少年了,传统的养鹅养鸭就发端于高桥、青蒲。因为鸭子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也喜欢在沼泽地中寻找小虫、蚯蚓、小鱼、小虾等蛋白质类食物。 鸭子也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尤以整只鸭包括鸭血、内脏一起炖老鸭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补虚、除热、调和内脏,使人体内液体循环通畅,可治小儿抽风、解丹毒、止热痢,生肌敛疮等疾病。鸭血粉丝也是一道名菜,卤鸭、烤鸭、盐水鸭、啤酒鸭更是餐桌上的上乘,卤几只“鹅头、鸭脚”能“骗”三二两酒下肚。鸭绒衣,鸭绒被备受人们青睐,鸭脚粪是理想的有机肥料,最难能可贵的是鸭子下蛋,制作咸蛋、松花蛋,给天下人带来口福。 五六十年代,农户养鸭,河两岸居民居多,在河边用网圈一个2平米左右的围栏,栏内有河面、河岸,可容五六只鸭子,也有的养10多只,早上放出去打食,晚上用竹竿赶回圈里,时间长了,鸭子也就知道自己回家了。养鸭主要是家庭副业,公鸭过时过节杀杀,也有出售的,母鸭则下蛋卖钱,补贴家用,一只母鸭平均年下蛋200枚左右,产期三年即可淘汰,因为生蛋时间长了产蛋量不高。家乡人的习俗,鸭子作为八月半(中秋节)未婚男方送女方的节礼,寓意着鸭子“压子”(谐音),送鸭蛋,寓意着圆圆泛泛,和和美美。农户养鸭,都是自己孵小鸭,十几只母鸭中,必须配一只公鸭,因为只有经过受精的蛋才能孵化成小鸭,孵小鸭,家乡人叫“铺小鸭”,那得请母鸡帮忙了,家乡有句俗语:“鸡孵鸭子干操心”,说明确实是利用母鸡来孵小鸭,这是因为在长期的驯养中,母鸭失去了孵小鸭的本领,在西汉时,人们就已经借鸡孵鸭,叫“寄孵术”。家乡人在母鸡抱窝的时候,往往先放几枚鸭蛋,7天后再放几枚鸡蛋,因为鸡蛋孵化期21天,鸭子孵化期28天,这样同样将小鸭孵出来带大。所以农村家禽饲养,往往是鸡鸭一起养,且能“和平共处”。后来青蒲庄办起了食品加工厂,有专门孵化鸡、鹅、鸭的,家乡人叫“炕坊”,家庭养鸭可直接到炕坊买雏鸭回来喂养。 集体化时期,成趟的鸭子有几十只、上百只不等,家乡人称“一趟鸭”,都是集体喂养,鸭栏设在河边,一半旱地、一半水地,养鸭人专门有一条小划船,手拿一根竹竿,竿端绑上一个用布条编的长鞭,吆喝时,防止伤到鸭子。鸭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强,在鸭群里培养几只个头大的领头鸭,把这几只领头鸭看住了,鸭群也就听话了。因为养鸭为了生蛋,一趟鸭中全都是母鸭,但为了保证蛋有“色”(受精蛋),每20只左右的母鸭中配一只公鸭,生的蛋卖给炕坊,才能孵化成小鸭。 记得儿时,养鸭的人备一条小船,船上有食宿的物品,与鸭子为伴,成天在河里游弋,每天吆喝赶鸭子,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确也悠闲自得,那拾鸭蛋的收获感,溢于言表,不亚于世外桃源,养鸭人的戏语:“养过三年的老鸭,做官也不去”。 鸭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食玉米粒、稻糠等谷物饲料外,更喜爱昆虫、蚯蚓、鱼虾、小贝壳等蛋白质类。在河中觅食,相互追逐,有足够的运动量,肌肉发达,并且至今鸭子还遗传着“绿头鸭”的钻水性,儿时看到河中“鸭子淘食”,就是头朝水下,伸长脖子,脚朝上,双翅拍打着水面,去吃水中杂物,那拍打声、“嘎嘎嘎……”的鸭叫声,“雨呀雨呀……”的吆喝声,象奏响的交响曲。放鸭还可以将鸭子放进有虫害的田地里,鸭子只吃掉害虫而不损坏庄稼,这叫自然生态。但稻谷成熟的时候,就不能放鸭子进去了,因为稻谷是鸭子的美食。 现在走进溱东,夏天咸鸭蛋,冬天松花蛋的销售网点有30多家,一箱箱的溱东咸蛋、溱东松花蛋远销千里之外,这要得益于大型养鸭场,据不完全统计,溱东镇现在养鸭专业大户近20家,总存栏3万多羽,年产鸭蛋35万多公斤,折成鸭蛋420多万枚,另外农户小型养鸭还不在统计之内。这也是溱东镇农民的致富产业之一。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家乡咸菜香 | 下一篇:家乡的杆秤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