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死而后已老臣心
  • 管理
    作者:五点 发表时间:2025-04-09 14:34:0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秦朝统一七国到秦末楚汉争雄,再到汉末三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无数的风云人物与功败垂成的典故供人追溯与品鉴。西汉以后的东汉,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为汉朝。东汉到了后期,朝廷出现宦官专权,与外戚势力相互倾轧,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朝廷为了财政收入,开始卖官鬻爵,更让吏治败坏,民众苦不堪言,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对东汉朝廷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央集权的削弱使得地方势力逐渐坐大,形成了州郡割据的局面。这些地方实力派在后来的三国时期成为了各自政权的基础。董卓之乱,宦官张让等挟持少帝及陈留王出逃,被追兵赶上后投河而死,宦官势力从此被清除。董卓听闻此番变故后,率兵急抵洛阳,统领何进兄弟军队,尽揽朝政。他先是废少帝为弘农王,又将其杀害,立灵帝少子陈留王为天子,是为献帝。董卓位居太尉,大权独揽,自封爵赏。 他生性残忍,用高压手段控制朝臣,以严酷刑罚统治属下,睚眦必报。 朝中官僚朝不保夕,惶惶度日。 此时,关东实力军事首领和地方豪强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周边各地,黄巾军余部也相继起兵。 董卓为躲避关东兵锋,避免并州黄巾截断后路,于初平元年(190)初,挟持献帝西迁长安,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在这一系列的动荡中,各地豪强纷纷崛起,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他们各自占据一定的地盘,并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个主要的政治军事集团。我们先跳过成败论英雄的传统,作者文中的赵云,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殁后,能帮助诸葛亮支撑起蜀国的英雄豪杰已经不多了,那就是作者这篇文字题目《死而后已老臣心》的悲壮成分。虽然曹操一直被后世理解为奸雄,毕竟曹操还是建立起来了政权,即曹魏政权取得了天下;统一是硬道理,有了天下,百姓就能安居乐业,那也是硬道理。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细细品味那些深埋于时光深处的历史风云,无论政治、军事、文学的范畴都很值得一读。翻开历史的帷幕,孔明与常山赵子龙等等人物跃然纸上,推荐阅读!

    春日已至,大帐仍有炭火;帷幕已闭,微风依旧环绕。明月当空,军营之中已显寂静;星汉无垠,巡夜脚步映衬宵柝。

    诸葛亮一人,挨着炭火拥裘而坐,炭火旺盛,燃烧着他的心肺,也燃烧着他的生命。

    帷幕掀开,一人轻脚进来,立刻抱拳行礼道:“丞相,赵云奉命前来!”

    诸葛亮并未起身,欣喜笑道:“子龙来了!”并朝赵云招手,“来来来,汉中不比成都,虽是春日,还需炭火。”

    赵云也欣喜答道:“好!”走到诸葛亮身旁坐下,诸葛亮扶着赵云坐下,“丞相召我前来,有何吩咐?”

    诸葛亮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看了看面容憔悴、须发已白的赵云,问道:“当下军情,将军可知?”

    赵云答道:“禀丞相,斥候回报,曹睿遣大将军曹真都督诸军,亲率大军屯于郿县以拒我军。”

    诸葛亮问道:“将军身经百战,依而今情势,我军应如何进兵?”

    赵云并没有回答,而是看着诸葛亮,思虑片刻之后方才问道:“进帐之时见丞相沉思忧愁,敢问丞相是否想起荆州了?”这是朝廷内外所有人的痛,赵云不知此时能不能问,该不该问。

    诸葛亮苦笑道:“子龙如何得知?”

    赵云道:“先帝亲访丞相时之隆中对策已成佳话,人尽皆知,而今曹丕新丧,曹睿新立不足两年,正是天下有变之时,若荆州还在,依丞相隆中策,两路进兵,情势当不至如此。”

    诸葛亮伸出双手置于炭火之上,轻轻摇摇头道:“非也,方才我在想前将军云长!”

    赵云道:“云长?”

    诸葛亮道:“先帝帐下,不缺英勇陷阵之猛士,不乏治国奇谋之文才,但若论经略一方之统帅大将,唯云长一人而已。”

    赵云默然,低头道:“不错,先帝之时,若有分兵,必是云长。”

    诸葛亮看着赵云道:“荆州之事,将军以为……”诸葛亮并没有说完,也没必要说完。

    赵云叹了口气,道:“东有孙权虎视眈眈,北有曹操大军压境,以地贫民寡之区区三郡,率精锐皆无之偏师弱旅,降于禁,斩庞德,围曹仁,威震华夏,如此英雄豪烈,如此千古功业,赵云万万不能。”

    诸葛亮沉默,满脸遗憾。

    赵云宽慰道:“已成定局,溺于过往于事无补,丞相,当下军情为重。”

    诸葛亮不自觉缩了缩身体,抬头看着帐顶,缓缓道:“前将军云长、车骑将军益德、骠骑将军孟起、后将军汉升,一班大将竟皆已故去……”随后看着赵云,面容有些不忍道:“而今,亮所能倚重之人,只有将军了。”

    听了诸葛亮的话,赵云先是一惊,随后立即起身,庄重行礼道:“深夜召我前来,必有要事,丞相不必如此,但有军令,老臣必当竭尽全力,不避生死!”

    诸葛亮握住赵云的手,道:“子龙肺腑之言,亮感激涕零,来,坐下谈!”

    赵云坐下之后道:“丞相无需顾虑老臣,赵云虽老,两鬓斑白,虚弱脱力,但报国之心不减,杀敌之志未衰,丞相尽管下令便是。”

    诸葛亮放开赵云的手,竟沉默了,片刻之后道:“今曹真率重兵屯于郿县,我意,请将军领兵出斜谷,以邓芝为副……”诸葛亮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他在等,等赵云的回答,也在等赵云的反应。

    赵云扭头,看着大帐门口处的烛火,在春日夜里的微风侵扰下跳跃闪烁,却始终不灭,又回头看着诸葛亮,问道:“丞相予我多少兵马?”

    诸葛亮沉默,无奈的闭上眼睛,这个问题似一把刀,刺痛了他的心,他不能回答,更不忍面对赵云。

    丞相沉默,不作回答,赵云已经知晓,片刻之后释然道:“老臣心中尚有疑问,还请丞相解惑。”

    诸葛亮终于睁开眼睛,道:“将军请讲。”

    赵云道:“我军扬言自斜谷进取郿县,攻略关中,故曹真屯重兵于此以拒我军,更是亲自坐镇,我领军出斜谷,丞相率大军另寻他处,如此一来仍是两路进兵,丞相为何不用文长将军计谋,如淮阴侯故事?”

    诸葛亮起身,倒了两杯热茶,先捧一杯给赵云,然后端起热茶一饮而尽,问道:“将军也以为此计可行?”

    赵云愕然,捧着茶杯,不知如何回答。

    诸葛亮道:“夏侯惇虽是名将,然其子夏侯楙年少,怯而无谋,不知军政之事而好私利,然敌军之统帅并非夏侯楙,而是大将军曹真,其人骁勇有大略,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征则与卒同苦,赏则不计家财……”

    未等诸葛亮说完,赵云抢先道:“况且长安乃是重镇,以区区五千兵马,长途奔袭,又无攻城器械,怎能一鼓而下敌军重兵防守之坚城。”

    诸葛亮缓缓放下茶杯,神情失落道:“魏延骁勇,故先帝拔擢重用,领汉中太守以拒曹魏,只可惜……”停顿之后诸葛亮继续道:“而今情势与高皇帝之时大为不同,章邯王咸阳以西,地狭、民寡、兵少,且以秦将降项羽,数十万关中子弟没于新安,秦人怨恨之,此之谓民心不附于内……”

    赵云只是静静聆听,并未插话,诸葛亮回到赵云身旁坐下,继续道:“况且戏下分封之后,诸侯相互征战,项羽身陷齐地,无法西顾,此之谓诸侯不救于外;加之高皇帝入关中之时曾施恩于民,关中盼望之,故而能一举而下,还定三秦。”

    赵云道:“自汉中入关中,道路皆险而远,依常理,章邯只需分兵固守即可,竟中淮阴侯之计,大军屯于栈道,可见其兵少,捉襟见肘,难以兼顾。”

    诸葛亮叹息道:“淮阴侯天纵之才,每战仍详查敌情,故而高皇帝赞曰‘战必胜、攻必取’!”

    赵云垂首,沉默不语。

    诸葛亮道:“曹操生前一统北方,而今曹睿独据中原,军械、粮草、兵丁,源源不断送入关中,现敌关中陇右之兵力已强于我,粮草军械不似我军艰难转运,我军即使奇袭,或可侥幸得一二城,却始终无法直下关中,何以能如淮阴侯故事?”

    赵云长叹一声,问道:“既如此,方才之言丞相为何不告知文长将军?”

    诸葛亮沉默……

    赵云再次叹息,似已明了,问道:“敢问丞相,我大军兵锋所指,究竟何处?”

    诸葛亮双手撑着两膝,缓缓起身,他毕竟是老了,比之赵云虽年轻一些,但毕竟老了,行至地图前,右手指着地图。

    “陇右?”赵云疑惑的问。

    诸葛亮再次走向赵云,边走边道:“不错,是陇右,据报,我军若能兵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有望不战而下。”

    苍老的面容下,赵云眼里闪出火光,道:“若我军果能光复陇右三郡,则关中有望,中兴有望!”

    诸葛亮道:“若曹真得知我军兵出祁山,必遣大将分兵救援……”诸葛亮没有再说下去了,他已不需要再说下去了,这就是他请赵云深夜前来的原因。

    赵云低头思索片刻后道:“老臣明白了,丞相命伯苗将军与我出斜谷,一是牵制曹真,使其不能全力救援陇右;二是保我大军退路,防止曹真不顾陇右直插汉中。”

    诸葛亮道:“不错,子午谷之谋无取胜可能,虽能牵制敌军,但相距太远,一旦不利难以相互救援。”

    赵云闭上眼睛,摇了摇头道:“强弱有差,兵力悬殊,难怪方才丞相会想起云长。”

    诸葛亮再次沉默……

    赵云道:“祁山道同样险而远,我大军不仅要进占陇右三郡,还要攻略不降城池,更要抵御曹真救援大军……”话未说完,赵云也沉默了,他已知道,依据汉军兵力,丞相确实没有多余兵马给他了。

    诸葛亮抚着赵云肩膀道:“此战关系生死,至关重要,既不能一味猛攻,又要紧咬曹真大军,既要防止曹真兵进汉中,又要进退有度,将军身经百战,又持重谨慎,唯有托付将军了。”

    赵云轻轻拨开诸葛亮的手,缓缓起身,庄重行礼,语气坚决道:“赵云领命!”

    诸葛亮也起身,道:“邓芝将军亦文亦武,且治军严谨,于将军必有助益。”

    赵云尚未起身,答道:“多谢丞相!”

    诸葛亮扶起赵云,道:“拜托将军了。”

    赵云看着诸葛亮,眼中已闪泪光,道:“丞相言重了,老臣受先帝大恩,正欲报之于陛下,且中兴汉室乃我等平生所愿,老臣这就回营准备,会同伯苗将军,只等丞相军令,即率军出战!”

    诸葛亮笑道:“好!去吧。”

    赵云再次深深一躬,道:“丞相早些歇息,赵云告辞!”

    赵云转身,刚走两步,他的手就被诸葛亮拉住了。赵云回头,只见诸葛亮两眼泪光,满脸不舍。

    赵云随即回身,两只手紧紧的握着诸葛亮的手,那手又老又瘦,又冷又湿,比自己年岁小许多的丞相,看起来竟比自己还要老,只能痛苦的闭上眼睛。

    诸葛亮另一只手也抚着赵云的手,轻声长长的的呼唤:“子…龙…”

    赵云低头,痛苦的回了一声:“丞相……”

    诸葛亮缓缓道:“子龙,此战凶险万分,先帝创业之初便忠心追随的老臣老将,而今只剩将军一人,子龙,于国于己,万望当心,千万保重啊……”

    赵云睁开眼睛,抬头看着诸葛亮,缓缓道:“国家兴衰、社稷安危、先帝重托、陛下期望,系于丞相一人之身,丞相,多多保重……”

    诸葛亮轻轻抚摸着赵云那同样又老又瘦、又冷又湿的手,道:“好…好…去吧…去吧!”

    赵云转身,强作勇武镇定,庄重的走了出去,在诸葛亮的泪光中,却依然是那个年轻魁伟的模样。


    《三国志·赵云传》:

    建兴六年春,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建兴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华文明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家乡的碗阅90次
    湊东老鸭阅88次
    两个人阅11次

    热门图文

    • 两个人

      如..

      2025-03-27 13:39 · 11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8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69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