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家乡咸菜香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4-02 08:48:46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咸菜古称咸菹[zū],早在周朝,人们就懂得利用乳酸发酵制成酸菜。其过程是将蔬菜装进坛中,加入食盐,待压实后压上石块,或者在坛边封上一圈清水。做法和今人没什么两样,可见咸菜的制作是一个古老的手艺。今人的咸菜,分腌制与浸泡等等方法,但已分化成带有各地各种类型的菜肴;比如有名的酱八宝菜,什锦泡菜,腌糖醋蒜头,酸辣萝卜干等等不一而足。北方人无论是吃馒头或包子面条都会配上一碟糖蒜或者酸辣萝卜干;南方人最喜欢的莫过于就着一坨腐乳或一碟泡菜,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两碗稀饭。作者的家乡青蒲位于泰东河畔,那里气候温和,再加上地势低洼,且水网密布,很适合于种植各种蔬菜。于是就有了将蔬菜腌渍咸菹的各种方法,以保证能长时间存储。有道是水无常势,家无常有;普通人家过日子,就在于精打细算;闲时腌渍存储的蔬菜,以备不时之需;农忙了,或者家里来客人了,做一碗咸菜炒肉,切一盘咸鸭蛋,将酱黄瓜,泡生姜,腌辣椒,酸辣萝卜干等等摆上一桌子,那就是生活的况味。让我们伴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普通人家原滋原味的生活中,去感受那些朴实的人间烟火气。欣赏佳作!推荐阅读! |
吃白粥配咸菜,从古代吃到今天。 咸菜是中国家庭喜爱的一道用食盐等调味料腌渍的蔬菜等,俗称“咸菜”,有较强的咸味,因为咸,才能长期保存。不同种类的咸菜,用的原料也不同,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像青菜、萝卜、黄瓜、冬瓜、白菜、苋菜梗······都可以作为腌渍咸菜的原料。说起来,咸菜也是老祖宗的一大发明,在古代,没有冰箱也没有反季节蔬菜,人们要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种蔬菜,就发明了腌蔬菜。由于咸味较强,所以才能保存。 家乡青蒲位于泰东河畔,地处东台、兴化、姜堰三市搭界之地,古有“犬吠三县”之说,属里下河锅底洼地区,水网密布,是种青菜、萝卜、黄瓜、冬瓜······的风水宝地,为腌渍咸菜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咸菜也是泛指,如腌渍好的青菜、萝卜、瓜类、咸鸭蛋······都可叫“咸菜”,亦或叫“咸”。像豆腐、花生米······等一些没有腌渍的加盐煮熟吃粥也叫“咸”,不过家乡人所说的咸菜,主要是指青菜腌渍的咸菜。 五六十年代,家乡人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吃饭、吃粥多半是咸菜、青菜汤,要想吃到鱼肉,过时过节才能吃到。一般人家都是自己动手腌咸菜、“湿酱油”。家乡人的说法“家有两缸(咸菜缸、酱油缸),心中不慌”,这就是庄户人家过日子。吃饭端(蘸)酱油汤,就是吃饭时,用筷子放在酱油碗里“端”一下,吃一口饭。吃粥吃咸菜,这就是当时家乡人的生活,家乡人的戏语:“薄粥灌灌,养得判判”,判判是传说中断人生死惩恶扬善的阴间判官,据说是“面圆腰肥”。我们这辈人就是吃咸菜饭长大的。 家乡人腌渍咸菜,主要是青菜,一般都在入冬以后,此时青菜体大肥硕,因为当时的青菜都是人、畜、禽粪垩的。将青菜“挑”回来,用刀削去根系,不能使青菜散颗,不能碰破青菜皮,因为刚挑回来的青菜很脆,要放在阳光下晒一下、吹一下,等到青菜发软,即可人工一颗颗地清除里面的“褐琐儿”,如泥土、草、粪渣等,清理后,不用水洗,直接将青菜摊在长桶里,长桶通常是木质洗澡桶,长椭圆形,然后将食盐均匀地一层一层地洒在青菜上面,盐与青菜的比例为(5-6)∶100不等,这要看主人的口感。放置一夜后,第二天看到青菜发瘪发软,第一次用双手搓青菜,家乡人叫“盘青菜”,这时要轻轻地搓,因为青菜还没有完全瘪、软,用力的话会将青菜搓断,或将表皮搓破,这样腌渍的青菜就是“烂棒子,不成菜形”。第一遍搓好后,放置一夜后,再搓第二遍,再放置一夜后,再搓第三遍,视情况可搓第四遍,这时盐在青菜里完全溶解,家乡人的说法叫“入骨”,这时青菜成了咸菜,既软又瘪。青菜里面的水分溢出来,成了咸汤,家乡人叫“咸菜卤”,这时将青菜打成一小把、一小把放在缸里,一层一层地挤压。缸的大小视咸菜的多少。像我上初中时,看到学校里腌渍的咸菜有好几“毛缸”,就是农村人积粪用的陶瓷大缸。将咸菜一层一层地挤好放好后,用几块大砖或石块压紧、压好,家乡人叫“压缸石”,然后将咸菜卤倒进缸里,使咸菜不能上浮,否则易生“枝枝花”(上醭<白霉>),这样会易酸、易臭。所以当时走到每户人家都有一股臭臭的咸菜味。平时吃时,将压缸石挪一角,拿上几把,把卤汁挤掉,然后将压缸石重新压好盖上缸盖。到了来年夏天,咸菜发臭,这时捞出来,放在阳光下暴晒,成了干咸菜,吃前用水泡一下,吃起来臭臭香。注意,咸菜放置半个月后再吃,防止亚酸硝盐中毒。 家乡人吃咸菜,将咸菜切碎,然后放点油,那时放油,不像现在一小勺一小勺的。我记得我家有个小“油壶”,奶奶放油时,用“灯芯草”或小麦竿端(蘸)点油,滴在咸菜上,凳在饭锅里蒸熟,家乡人叫“凳咸菜”,因为那时都是大铁锅。如果“奢侈”一点的话,炖熟后放点青蒜花,这样更可口,可是我奶奶不肯放,说是这样好吃的话“还没得这下(些)吃呢?”,其实奶奶的意思是少吃、节约吃。当然,讲究的人家把咸菜、豆腐、辣椒、蒜花拌合起来炒熟吃,那就更下饭了。当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可以烧咸菜豆腐汤,咸菜蛋汤,咸菜豆瓣汤等,作为吃饭的饭汤,别有一番风味,家乡人现在还是这种吃法。如果你吃上咸菜煮小鱼,陪上几勺小酒,那可算是“美味佳肴”了。 六七十年代,家乡经济条件逐步好转,条件好的人家可直接到经销店买咸吃,换换口味,家乡人的说法“间间口”,但大多数人家还是自己腌渍咸菜,除了青菜,还有腌萝卜干,家乡人叫“罗卜锅儿”,腌瓜子、腌苋菜古等,家乡人叫“汗菜古”,苋菜放点蒜头炒着吃,汤是紫红色的,看了就非常养眼,成熟后,茎壮直径在1-1.5公分左右,用薄刀(菜刀)切成寸把长,用盐腌渍,腌下来的卤水不要倒掉,还可以方便下次腌渍,既快又烂,有的人家开始腌渍汗菜古或咸菜头(青菜老了,根部切去寸把长腌,上部分炒着吃),还到人家找卤水。记得儿时,我吃汗菜古,眼睛老生眼屎,模糊,所以不能顿顿吃,要间些天吃,除此,像丝瓜皮、冬瓜皮、萝卜英、胡萝卜英······都可以做腌渍咸菜的原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现在餐桌上的咸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有各种不同别有风味的咸菜,现在走进家乡,还有些老人吃自己腌渍的咸菜。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家乡的碗 | 下一篇:湊东老鸭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