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我的乡下点点情
  • 管理
    作者:点一 发表时间:2014-06-24 09:57:0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一篇精彩纷呈的散文,出于诗人之手更赋予了诗意。童年的美好不是抽象的,不是睡在外婆的身边让“外婆把摇篮摇啊摇”,也不是抱绒毛娃娃、摆弄变形金刚或是打电子游戏和玩平板电脑,那是城里的孩子或富贵人家的孩子,农村出身的孩子就是“野”,越野越有趣、越神秘,越会终身难忘。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三个小故事,钓鱼和掏啄木鸟窝读者都会很熟悉,而捉“消息牛”却很新鲜。“消息牛”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其实它就是蝉(知了)的前身,在蝉脱变之前的幼虫,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可炸着吃也可以炒着吃,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由幼虫蜕变成蝉以后退出来的薄壳叫“蝉蜕”,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可惜,作者家乡那条小河被污染了,那片小树林也消失了,变成了一根根冒着黑烟的烟囱,于是作者发出声声感慨,还能回来吗?我的童年!文笔老到,驾轻就熟,在文章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什么,难能可贵的是每种“游戏”的心理描写,因此使一篇常见回忆童年的文章格外生动。拜读欣赏了,问好作者!

    一、故乡的小河


        几支鱼竿勾起了

        那一年夏天童真的晴波

        等不及的午后

        我在一盘烈日下

        把清瘦的身影

        嫁给了那条温情的河

        ……

        想起故乡的小河,便想起那一次次烈日下的午后。

    记忆中最深的还应该是钓鱼的场景。

    已记不起是谁教会我钓鱼的,只记得在五年级的那年暑假,我从家里搜寻出一根笔直的竹竿,又从扫院落的大扫帚上,抽出一根柔软的竹苗,绑在鱼竿的最顶头,便做成了自己的鱼竿。随后,掏出自己的零花钱,慷慨的买来鱼钩和鱼线,挖上一盒蚯蚓,再偷来爸爸的白酒,拌上一兜麸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到河边。此时,烈日高照,但河边不少小伙伴却早已盘踞了各自地盘。我迅速考察地情,用拌好的麸皮洒向所为的“根据地”,随即,甩下鱼钩,坐收战果……

    太阳照在小脸上,火辣生疼。眼睛却一丝不敢怠慢的直盯住水里的鱼漂,仿佛一眨眼,便会丢掉一次很大的战机。甚至连换蚯蚓的机会,我都幻想鱼上钩,沉甸甸的感觉,把鱼竿抖得别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钓的鱼多半都是一指长的鲫鱼。在早打好的窝里,一次次提竿,放线,喂饱了小鱼,也喂饱了自己的心情。

        那一年的夏天,自己晒黑了。在镜子里,那个经常被邻里叔叔婶婶唤作小白脸的我,已不复存在,而看到黝黑的自己,多半还是有些后悔的。但是内心总掩饰不住一种喜悦的心情,那便是,自己学会了钓鱼。

        我常常花一个半天的时间,用钓来的鱼,抚慰那片寄托了所有希望的心田。也用那可怜的战果,填补了内心的虚荣。

        提竿收线,除了结束一天的钓鱼生活,还会有一个收尾的乐趣。

        伙伴们纷纷脱掉衣服,跳进清爽的河水里,尽情的游耍。把一天的疲劳和汗水,统统顺着河水,冲洗干净。当然,还有一群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便只有岸边观看的份了。而正是因为这一游,也经常传来河岸边,家长的打骂声。伴随清脆的巴掌声,雪白的屁股上留下了童年最纯真的印痕。

        这样的场景即便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我时常会在午后,在别人午休的时刻,独自驱车,赶赴家乡的小河,想再寻起当年的记忆。只是,乌黑的河水,在浓烟的映衬下,更加萧索。光秃秃的河岸,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绿坡。那些小伙伴,已都是这附近工厂里的员工,几次照面,从茫然的眼神中,再也搜不到当年的感情,有的只是陌生沉默和迫不得已的寒暄。

        我看到,一个个“迷魂阵”还下在水里,那捕上来的鱼,又吃到谁的肚子里呢?


        夕阳再次映红我的脸庞

        我在努力寻找你的偏旁

        记忆中的笑脸

        可否还依然坚强?

        我把岁月种在你的心里

        今天,你独自忧伤

        ……

     

    二、我的啄木鸟


        几声嘟嘟,敲醉了我的灵魂

        在无限的憧憬中,我捕捉到了

        那一尾光阴的精灵

        在梦中,我为它祈祷

        醒来,虚无缥缈


        想起老家的啄木鸟,便想起那独特的嘟嘟声。

        清晨,在五六点的晨光里,唤醒我的好奇。我躲在一棵大树后,终于看到了那只头上长着鸡冠子似的漂亮的啄木鸟。它在树间跳来跳去,在这个树上嘟嘟一阵,又在那棵树上凿上半天,我并没有看到它的战果,只是为这莫名的动作,感到好奇。更为能抓住这样一只漂亮的鸟萌生邪念。

        我在树林间晃悠半天,终于发现了啄木鸟的洞穴。

        它不同其他的鸟自己垒窝,而是在一棵绝对够安全的大树上,用它特有的利喙,凿出一个圆圆的洞口,在此安寨扎营。这是我在没有捕获啄木鸟前最大的收获了。

        我不得不把心收回,当然,是因为要去赶赴学校,捕捉啄木鸟的计划,只能暂时顺延周末了。那一阵子,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去勘察一下地形,甚至抓一把石子,瞄向那个圆滑的洞口,看看能否在石子的撞击下,飞出我那可爱的啄木鸟。当然,这种做法并没有给我任何的欣喜,反到让我怀疑,这是否真的就是啄木鸟的洞穴。怀着这种复杂孤独的心情,我更加期盼周末的来临。

        可是几天过后,一场意外,把我的心彻底击碎。

        我看到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杆气枪,而网状的背包里,装满了几十只被他打下的麻雀,还有我那只漂亮的啄木鸟,耷拉着脑袋,吐着舌头,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我内心说不出什么滋味。是心疼?是惋惜?是可怜?还是愤怒?在年轻人自满的眼神和背影里,来回撞击,打散了我所有的心情。

        我还在想着如何去捕捉它,如何把它养在笼子里,如何去向我所有的伙伴炫耀这本应该属于我的东西。然而,一切皆以那个陌生的背影画上了句号。我可以想象到他得意的笑容,在那个落日的余辉里,变得多么阴森狡黠。

        我又跑到了那片小树林,看到那个光秃秃的树洞,本能的驱使,我爬了上去,在那个树洞里,我只看到了零星的几支羽毛,散落在孤独漆黑的洞口,像是在召唤着什么。好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听到那熟悉的嘟嘟声,而我更加确信,那只啄木鸟就是我的那只啄木鸟。

        而今,那片小树林早在前几年的拓荒建厂后,没了踪迹。我幻想着能让儿子知道什么是啄木鸟,也让儿子知道,这里曾经有父亲的一片乐园。只是望着看似繁华的现代工业,我实在提不起兴趣。连麻雀的出现,都成了一种奇迹。


        鸟儿穿过天空

        留下满天的星星

        我没有捕获的童年愿望

        在那一步步模糊的脚印里

        再也寻不到希望

        ……

     

    三、夏天的“消息牛”   

           

        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名字

        传到我们这一代,便有了诸如

        知了猴、老年高、消息牛、爬槎

        的叫法。你躲在洞穴,探头的那一刻

        便拉响了生命的倒计时,成全了那一群群

        搜寻你的人


        捉消息牛是很多童年伙伴的一大爱好,抑或是在那个一毛钱一根冰棍年代的最好的经济补助。

        一毛钱一个,一晚上能捉到三四十之多,扣去一块五毛钱的手电筒成本,剩余的,便是自己的纯收入。所有,自己也在极度想发财的思想冲击下,跟着大部队,开始了发财路。

        捉消息牛,有两种方法。其一,抠洞法。消息牛的洞大约也是有特征的。一般洞口很薄,用小拇指稍稍一碰,便会出现一个大拇指大小的洞,你会发现,里面正是那看上去让人眼馋的消息牛。你只需用两根指头一夹,它乖乖便成了你的战利品。 于是,挑起小拇指,或者捡一根细木棍,弓着腰,在傍晚用眼睛使劲瞅着路边,不放弃任何一个小洞,哪怕是一只蚂蚁窝,也要使劲抠一下,或挑一下,直到确准那并不是消息牛的洞才罢休。直到多年后的今天,那低头弓背的场景依然印在我的脑海。

        其二,手电搜寻法。顾名思义,拿着手电筒,一棵树挨着一棵树的照。那是消息牛从洞里爬到树上,准备去完成它的生命蜕变——变成蝉的过程。当然,这样要比从洞里抓消息牛轻松的多。但是,也需要能及时发现它们,否则,当他们蜕变之后,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了。我们也都经历过那种稍迟一步的惋惜。

        再或者找一个偏僻的地头,在草丛里静静听。听消息牛在草叶间,在藤蔓上,沙沙的爬着,那样的声音美极了,而此时,自己则完全是一个狩猎者,一丝不敢怠慢自己的战利品。顺着沙沙声,手电筒便会一丝不差的找到那只可爱的消息牛。当然,也经常会看到其他东西,譬如刺猬或者蛇,足可以让你有深吸一口气,喊出声的勇气。

        夜幕降临,小小的树林,顿时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万花筒,到处灯光闪烁,给美好的童年,给那个漆黑的年代,点燃了岁月的圣火。

        其实,还有一件物品没有介绍,那就是装消息牛的家什。

        为了防止消息牛在捉到后,趁着夜色,会不知不觉变身,我们通常采用瓶装水泡法。拿一个塑料瓶子,装上水,把捉住的消息牛从瓶口放入,消息牛先是挣扎一番,很快,便没了动静。起初我认为是淹死了,不免为这样的残酷做法有些心疼。后来才知道,这只是暂时“昏睡了”,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待倒出水后,半个小时,他们便会苏醒。于是,每个小伙伴手里都拿着各式各样的家什,也有多多少少的消息牛。大约到瓶满,便会到田间地头最开阔的地方,那里一准有收消息牛的小商贩。他们手电是蓄电池的那种,格外的亮,好生令我们羡慕。清点完消息牛数目,会当场结账。那一刻,才是最美最幸福的瞬间。一遍遍点着手里的零钱,仿佛少给一毛一分。接着,便一路小跑,忘掉疲劳,忘掉蚊虫叮咬,吹着口哨回家。   

        碰到消息牛没有卖出去的时候,便用盐水腌泡起来,想吃的时候,只需放在锅里炒一下就可以。满口香酥,而且据说营养价值非常高。只是,在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舍得去吃一只呢?所以营养价值的高低,远没有一毛钱来的更实惠。

        数年后的今天,当我散步在城市的街道上,看到路边有三五行人不惜一切代价翻开路边石,只为寻找那几只可怜的消息牛时,我总忍不住去叹息。物是人非的今日,这可怜的生命,仍旧无法躲避生存的艰难。

        也总会想起那些陈年往事。过去了,便永世不再回来。


        你总是知了,知了

        其实你最不知道

        你逃脱夏夜的追捕

        只为换来一腔的呐喊

        喊来了夜,喊白了头

        喊到一头栽下树梢

        却没人为你赞耀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美食无国界 下一篇:身边尽是退伍兵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3797次
    母亲的甜酒阅3799次
    故乡的树阅3799次
    夏天的回忆阅578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5442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6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