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初中生活拾趣
管理
作者:石荣臻 发表时间:2015-03-17 11:08:28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作者以素朴无华的笔触讲述了两位老师的故事,从作者所记叙的两位老师扶持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和老师的谆谆教诲中,刻画了尽职尽责、平易近人的老师形象,并让读者和广大热爱文学创作者感受到老师的谦逊与敬业精神。欣赏,期待更多佳作! |
小学毕业,我以优异成绩考进了莱芜四中初中部。有缘进入市级重点中学读初中,是一种无尚荣耀的事。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孜身一人来到一个远离家乡的陌生地方,虽然整洁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操场让我大开了眼界,但是离家的孤独感依然冲淡了进入重点中学的好奇与喜悦。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我是扳着指头熬日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家想得不能入睡,委屈的泪水浸湿了枕巾。没有老师辅导的自习课上,想家的念头袭来,泪水滴落在书本上,映出一片泛黄的泪迹。来自附近工厂的女同桌发现我想家落泪,流露出一种嗤之以鼻的表情,与前排的女生悄悄地议论我。从此,我虽有所收敛,想家的孤独却始终没有驱散,毕竟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 初中生活,想家的情景,我终生难忘。趣味横生的课余生活,更让我铭记在心。初一时,我们的班主任张应贵老师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很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想家的心思被他发现后,专门和我谈了一次话,询问我小学的学习情况,鼓励我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那次谈话,他还征求我的意见,让我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当上了学习委员,我的课余生活逐渐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收发作业本、帮助老师收拾教具、向任课老师传递班级信息……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想家了。 班主任张老师不仅善做我们的思想工作,而且十分关注我们的课外阅读。他把学校为他订阅的《中学生》杂志和《中国少年报》看完后,标注出阅读重点,交给我保管着,负责借阅给全班同学看。“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当新的期刊到手,我都是先睹为快。小小图书保管员的美差,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开阔了我的阅读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从小学就一直以善写作文而保持语文高分的我,作文特长变得更加突出,我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用来当范文诵读,常常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我逐渐有了一种让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的欲望。一次,我在阅读《中学生》杂志时,发现了一则征文启事,于是,我斗胆将自己最得意的一篇作文,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作文纸上,邮寄到杂志社。从此,我的心中多了一份期盼,一个月后终于盼来了一封落款《中学生》杂志社的信件。我拿到信件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一张印刷精美的《中学生》杂志社出版的新书目录卡呈现在眼前,新书目录卡是对没有获奖者的一种鼓励。尽管我的征文没有获奖,但是一张新书目录卡,我也当宝贝一样珍藏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初中毕业时才不慎弄丢。 初中三年,我一直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特殊的身份让我有缘和任课老师更多地接触。初二时,刚从泰安师专毕业的王霞老师接任了我们的语文课。王老师喜欢文学,读大学时在报刊上发表过作品。喜欢作文的我,对这位年轻的女老师非常仰慕。她发现我的语文尤其是作文基础较好,对我也是格外偏爱。每次我到办公室收交作业本,她总是和我聊一聊有关语文学习和作文方面的问题。有时,她还会向我传授一些如何向报刊杂志投稿方面的知识。王老师的教诲,让我对阅读和写作更加感兴趣。阅读和写作几乎垄断了我的课余生活,尤其是写作,王老师布置写一篇周记,我就写数篇日记。读过一篇文章,看过一幅漫画,听到一则新闻,我都能写出一篇小文章。这一点经常得到王老师的赏识,我写的每篇小文章,她都认真仔细地给我批阅、点评。然后,找机会专门为我“开小灶”,为我指点迷津,给我信心和鼓励。王老师教我们两年语文课,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作文曾多次获得满分。 初中三年,在紧张、繁重的学习之余,总能捡拾到一些趣味横生的生活乐趣。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助人为乐 | 下一篇:童年的萝卜灯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