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民以食为天系列散文:燕麦
  • 管理
    作者:子在川上曰 发表时间:2015-07-28 19:21:53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燕麦的确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加工成燕麦片后,广受人们喜爱。如今在城里,它以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而倍受人们推崇,它还以降血脂、降血糖、高饱腹的效果,成为人们的食疗佳品。通过作者的文章,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燕麦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还了解了燕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农民朋友是多么艰辛和不容易。作者的文章集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为一体,文字朴实无华,流畅自然。

        老妈这次来深圳,带来了三十斤燕麦面。她说,现在镇上商店里出售的燕麦面,多是假的,里面掺了小麦面。这批燕麦面是她用三十块钱一斤的价格,去老亲戚家里买的。并一再向我推销她的燕麦面,说:“你看,自从我上次吃了那三十斤燕麦面后,高血压就正常了,医生说我的心脑血管硬化也好了,腿也不痛了,也不用半夜起来上洗手间了。你也吃一点吧?三十块钱一斤,其实也不是很贵!”
      我当然知道三十块钱一斤不贵,刚结婚的那两年,我还在家里种过燕麦呢,知道燕麦易种难收。
      燕麦不耐寒,我们一般在初春才开始播种。但是在前一年的冬季,我们就得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先砍下很多杂草或者灌木树枝,晒干后,堆成堆,上面盖上泥土焚烧。烧透后,用人畜粪便浇灌搅拌均匀。然后,堆成堆,用稻草盖好,让其自然发酵。到了播种的时候,才把粪堆挖开,拌上燕麦种子,搅拌均匀。用条播或者点播的方式种到地里。一般是男人挖沟条或者穴,女人丢下拌有种子的草木灰肥料,男人再挖土掩埋。
      燕麦一般是在农历五月到六月之间成熟的,正是最炎热的季节。山里的男人干活的时候,一般都赤着脚,光着上身,不穿衣服和鞋袜的。一是凉爽,透气。二是生活环境太恶劣了,为了不损坏衣服和鞋袜,节约开支。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那一身黑黝黝的肌肉就这样锻成了钢筋铁骨。一般什么蚊虫叮咬,荆棘刺伤划伤啦,对于我们都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即便这样,绝大部分男人却都对收割燕麦很心虚。燕麦有很细长的麦芒,粘在麦粒上的麦灰也是一些更细小的麦芒。粘在皮肤上,皮肤马上就会红肿起来,痛痒难忍。
      每年收割的时候,都是女人们用镰刀先把燕麦割倒。她们用头巾、衣物,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后才上山。男人们跟在后面,把女人割下来的麦束,捆成七八十斤一个的麦捆,然后用一种两头尖尖的扁担,斜插在麦捆中间,一边挑一个麦捆,一担大概一百六七十斤重。咬着牙,极力忍受着身上刺骨的痒和痛,一溜小跑,挑到家门前的晒谷坪里。丢下麦捆后就往河里跳,去洗澡。当然,也有极少数人的皮肤不会过敏。比如我的皮肤就不受燕麦的影响,挑燕麦捆,给燕麦脱粒,皮肤既不红肿,也不刺痛。老妈说,我生下来后就被她用祖传秘方的药汁洗过澡。
      我大儿子出生后的第二天,老妈也找来了金银花藤、枫树叶、端午节凌晨割回来吊在大门顶上晾干了的艾蒿等十多种野生药材熬成了药汁。先喂老婆喝了半碗,剩下的就倒在澡盆里,给儿子洗澡。老妈说,连续洗上一个星期,以后就不长疮不长胞。在山里钻来钻去,不受瘴气感染,不得皮肤病了。甚至在我们收割燕麦的时候,都可以赤着身子在燕麦堆上打滚。只是后来我小儿子出生后,老妈又熬了一锅黑糊糊的药汁。这次,老婆是怎么也不肯喝了。她说,我们现在连地都没有了,哪还担心不能收割燕麦?难道深圳的水泥地板上也能种出燕麦来?
      燕麦的产量比荞高,比小麦低,每亩大概三百斤到四百斤左右,但是营养价值极高。以前,由于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很多人家生养了小孩后,营养跟不上,孕妇没有足够的奶水奶孩子,小孩子发育不良。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找左邻右舍,借上几十斤燕麦,用大铁锅炒熟后,再用石磨磨成粉,这就是世代相传的燕麦面了。吃的时候,加入红糖,用开水调成糊状后再吃,特别香。一个人吃,附近半里路的人都能够问到燕麦面的香气。吃上十天半个月后,孕妇的奶水就足了,小孩的脸也白里透红了。还有,家里如果有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的老人,吃了燕麦面也可以缓解病情。所以,在老家,只要条件许可,每家每户都会种上一块燕麦,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里,我还说一个与老家的燕麦面有关的故事吧!

      小时候,老家还没有通公路,进出都是翻山越岭走山路。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些身高腿长,一顿能吃三四斤玉米饭,一肩能挑三四百斤重担的蛮汉,翻山越岭,行走在县城和村子之间。他们把村里的土特产挑到两百多里外的县城里卖了,再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挑回村子,我们称为挑脚。这天,一个挑脚的人由于急着赶路,错过了打尖吃饭的饭铺了,又累又饿。这时,有风吹过来了,他抽着鼻子,一下子就闻出了风中的燕麦面香气。他循着香气赶了过去。果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正推着石磨磨着熟燕麦。他立马放下了沉重的货担,走上前去亲热地称呼对方为姨娘,问长问短。老妇人被他如此的热情吓坏了,让他自己去找一个碗来调燕麦面吃。他便找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大汤钵。看到老妇人心疼的神色,他故意只抓了一点点燕麦面。但是倒开水的时候,却故意倒了很多。然后调给老妇人看,嘴里说:“姨娘,你看我真笨,燕麦面都不会调,这不,都调成了米汤了。”
      老妇人说:“那你加点干面进去吧。”他就用大手用力地抄了一大捧燕麦面,再一调,这次,调干了。又问:“姨娘,我又调干了。”
      老妇人说:“那你就再倒点开水进去。”谁知道这次,他把开水又倒多了。就这样,他不停地喊姨娘,姨娘不停地叫他加水加面。最后,他终于调合适了。这时,汤钵已经堆成了一个圆锥形的大山。这一顿,他足足吃了老妇人五斤燕麦面。
      吃完一盆燕麦面,告辞离开的时候,老妇人送他出来了,疑惑地问道:“你这个年轻的后生,一口一个姨娘,叫得这么亲热。可我老眼昏花,却认不出你是谁家的儿子。麻烦你告诉我,你妈妈是谁?”
      他说:“我妈妈是尤氏四娘,您不是尤氏三娘吗?”然后没等老妇人反应过来,挑着担子就溜了。没溜多远,身后就传来了老妇人的叫骂声。(备注:尤氏三娘是我们土家民间故事里面的一个又脏又懒的恶婆子。)

        这半个月来,经过老妈努力不懈的劝说,并以身说法,以身作则,两个儿子终于同时端着碗,吃起了奶奶亲手调制的燕麦面。可惜,这两个家伙最后还是没有给足奶奶面子。大儿子苦着脸,坚持吃下了半碗燕麦面后,趁着奶奶一不留神,溜了。小儿子吃了一口,就塞到了他妈妈手中,说:“妈妈,你吃,蛮好吃,我不骗你。”然后,一个劲儿地冲着我做鬼脸。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宁夏女孩 下一篇:清风明月不染尘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家乡的碗阅91次
    湊东老鸭阅88次
    两个人阅11次

    热门图文

    • 两个人

      如..

      2025-03-27 13:39 · 11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8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69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