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狐媚映像下的美丽世界——读《聊斋志异》
  • 管理
    作者:绿杨天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6:29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博学多才,酷爱读书。对《聊斋志异》一书细读、深读,且有造诣高深的文学研究。《聊斋志异》的艺术价值可与历史上的四大名著媲美同论:“是人性的闪光、俗世的快乐、生命深处的渴望、精神细微处的无穷力量。”同时,作者还对《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不朽艺术人生做了详尽准确、高度概括的评述,读后十分赞同。钦佩绿杨天先生高深的文学底蕴,难得的一篇高质量的书评美文。拜读、推荐。
          无事乱翻书,走马观花,可能不是正牌读书人的作为。但我不是正牌的读书人,仅仅是一个在劳作之余闲着的人,所以想看什么,或者碰巧逮到什么,随手拿到什么,好看就多瞅几眼,感觉琐碎无聊便弃置一旁,全凭兴之所至。很多年过去,竟也零打碎敲地翻看了不少的书,有些还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一本。有一度我甚至经常劝人,抽空多读读聊斋,每读都会受益匪浅,论格调、血性、文学价值、影响力,比之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也毫不逊色,而且在那里,人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人性的闪光、俗世的快乐、生命深处的渴望、精神细微处的无穷力量。因此,我对留仙公一直高山仰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加上一贯不求甚解的习性,并没有太留意他的生平经历和艺术上的成就。只是对此公的恭敬之情从来都没有减弱。
      
      蒲松龄是一个奇人,谙熟世事,明察人心,如椽巨笔,总是细微处着手,不动声色,却能使天翻地覆。自然,《聊斋志异》也是一本奇书,世态的炎凉,人性的流变,灵魂的苦痛,现实的残酷,历历在目,他却不直写,或者已然在其间被欺骗和打击得彻底麻木,提不起兴趣,或者对经世致用的理念和文以载道的追求失去了信任,反倒是梦边的花草,柳荫下的闲话,蒲席上的温馨,狐仙神话的趣味,一下子点亮了眼帘,钻进了心扉,让生命顿时感到了充盈,焕发了激情,看到了人间残存的些许希望。据说,聊斋故事的创作绵延了作者整个生命的过程,记录了他一生对世道人心的冷眼旁观和寂寞体察。乾隆辛未,九秋练塘渔人为之题诗曰:“一生遭尽揶揄笑,伸手还生五色烟”,可以说,比较形象地概括了他生平的潦倒和聊斋艺术的超妙造诣,也揭示了旧朝代知识分子“文章憎命达”的人生遭际。
      
      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诞生在崇祯十三年,正是山东大旱,饥民遍野,“树皮皆尽,发瘗肉以食”,可谓生不逢时。十二岁时,父亲亡故。十九岁弁冕童科,以县、府、道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从此结交志同道合之士,创办郢中诗社,作伴读书,积累起广博的学识。康熙九年,应邀入江苏宝应县幕宾,饱览淮扬风景,体察百姓饥寒生活。一年后,他已厌倦了官场倾轧,加之思乡心切,便结束了短暂的宦途,返回故里,到同邑名人毕际有家设馆教书,读书写作,直至终老。他的短篇小说特色鲜明,无论与他的前人和后人的文言小说相比较,一点都不逊色,且明显高出一筹。严酷的机遇打击和生活磨练,给予他洞穿世界的眼光,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精神高度,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地,犀利而无情的批判锋芒,始终在那神奇而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艺术世界里闪耀着,体现出一种殊异而诱人的神异之美。
      
      记得第一次看由蒲公小说改编的香港电影《画中人》,一下子就被故事迷住了,接连看了几遍,仍觉很不过瘾,接着读小说,常常通宵达旦。那时感觉,蒲松龄简直是一位成人童话的缔造者,是个诗兴浓郁的浪漫主义大师,也是唯一能将苦难和黑暗写出诗意,把辛酸伤痛写出带泪的欢笑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世界真正让艰险无常的人生,格外地多了一层飘逸、安慰、希冀和守望,因为他让人们相信,在苦难的背后有幸福,黑暗的尽头有光明,艰险的深处有洞天,虽然生活中的失望很多,但是希望也很大,在无常的流布里,仍然弥漫着阳光,有一个又一个可以背靠的山脊,有随处可见的供人留连欣赏的美妙风景。坚定的人心和坚强的意志,总能给生命带来柳暗花明,也会有美女如云,情意绵绵,温馨荡漾,有粉嫩而殷红的桃之夭夭,哪怕是瞬间的狐妖魅影,亦足够人一夕陶醉,眷恋不已,永世难忘。
      
      蒲公对人物性格心灵的刻画,其笔力之遒劲令人叹为观止,往往寥寥数笔,便能使人物生动、鲜明的个性、面貌、情思凸显无遗。他写人物,不重外在的描绘,而重内心世界、精神风貌的刻画。如《侠女》,如《王桂庵》、《黄英》、《石清虚》、《促织》,如《席方平》、《张鸿渐》、《锦瑟》、《红玉》、《仙人岛》等等,由于善于人物性格行为的勾勒,与冲突不断的情节形成此起彼伏、水乳交融的关系,因而个个真实、生动,十分耐看。《绩女》的形象,本是一个“偶堕情障”的狐仙,作者要把她写成既是人又是仙,调动彩绘的笔,不仅正面渲染她穿着的不凡,遍体异香,还从七旬老妪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费生一见到她就“意眩神驰”等加以印证映托,从而成功地刻画出一个“以色示人”的狐仙形象。再看《晚霞》,从写五月五日吴越赛龙舟开始,尽情渲染赛舟之奇、卖艺者之苦,再写少年阿瑞入水被溺,误入龙宫;接着写龙宫的瑰丽,舞乐的壮观,阿瑞与晚霞的相识、相恋,以及相爱的欢乐和森严礼法制造的痛苦,他们冒险狂奔,逃出龙宫,却又在人间遭受迫害,命运始终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们命运变化的每一步,都被被作者强烈的艺术渲染所创造的绚丽色彩所笼罩,仿佛这一对苦命鸳鸯,是从作者自己的胸中热血里端出来一般,作者的爱憎和喜乐悲悯渗透其中,也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人妖狐媚的艺术世界,是蒲松龄毕其一生,奉献给世界的一份颓废现实的诊断书。书中那些狐妖附灵,鬼魅缠身,惊悚莫名的故事,破解开来,都裹藏着作者一颗真诚火热的良知之心,迫切之望,殷殷之情,而这良知、愿望和深情,再延伸开去,就是一个美丽的声音:什么时候人间才能真像是人间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聊斋志异》无疑就是唱给旧朝代的一曲挽歌,同时又是一部呼唤美好人性的不朽诗篇。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下一篇:廊桥情思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1444次
    母亲的甜酒阅1448次
    故乡的树阅1444次
    夏天的回忆阅344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3095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5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5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