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逐梦九天,共赴星辰(散文)
  • 管理
    作者:兴旺 发表时间:2025-04-24 23:58:1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其起步创业阶段始于1956-1970年。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拉开了序幕。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T-7M” 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首次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自主研发并发射卫星的国家,正式进入航天时代。(1970-1990年)为发展成长阶段;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3天后顺利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同时将三颗卫星送入轨道,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中国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将 “东方红二号” 试验通信卫星送入赤道上空静止轨道运行,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和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风云一号A气象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技术的国家和第三个拥有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其快速发展阶段为1990年至今,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国家。1999年神舟一号船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序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探月国家。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 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2016年“天宫二号” 发射升空,成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7年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空,并实现与 “天宫二号” 自动交会对接。2019年1月,“嫦娥四号” 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 成功发射,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2024年6月25日,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其交会对接技术,让激光雷达应用技术,对于环境感知、测绘和风力发电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定向仪技术可用于海上救援;叶片振动传感器可以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监测;太赫兹安检仪可以用于安检等等方面,推动了包括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并直接服务于国防、航空、交通、农业以及灾害救援领域,为改善民生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伴随着作者的笔触,逐梦前行,共赴星辰之约。推荐阅读!

          逐梦九天,共赴星辰(散文)       

     ——致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千百年前,李商隐笔下的嫦娥,在清冷月宫独守孤寂,那是古人对浩瀚星空最初的遐想与遥望。而如今,“中国航天日”的设立,让这古老的飞天梦照进现实,成为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迈向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的生动注脚。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迈出了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它犹如一颗璀璨星辰,划破长空,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此后,中国航天事业如同一艘勇往直前的巨轮,在波澜壮阔的宇宙海洋中破浪前行。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一次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到“嫦娥”系列探测器奔月,开启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在月球表面留下中国的印记;再到“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漫步探索,中国航天的脚步越走越远,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

           回首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史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航天事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但老一辈航天人凭借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航天事业的执着热爱,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隐姓埋名,扎根大漠,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弹一星”元勋们,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国家的安全和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断前行。

           中国航天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无数航天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有的在科研一线刻苦钻研,为了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日夜奋战,废寝忘食;有的在发射场坚守岗位,无论严寒酷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任务;有的在地面测控中心,时刻关注着航天器的运行状态,为航天器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紧紧地拧在航天事业的机器上,为中国航天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航天人还形成了独特的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们在长期的航天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激励着航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在追求科学真理和航天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中,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的航天技术和成果,为全球的通信、气象预报、资源勘探、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我们回顾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开展载人月球探测、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建设更加完善的航天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不断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航天人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航天在未来的征程中,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向着更加浩瀚的宇宙,逐梦前行,共赴星辰之约。

           二0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星期四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五四,青春的火焰(散文) 下一篇:蓝星絮语:写给大地的情诗(散文)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佛山行阅27次

    热门图文

    • 镜子

      作..

      2025-09-30 12:50 · 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