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家乡的庭院
  •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5-19 08:38:03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传统中式庭院,是中国南方最典型的带有天井的一居三间民居;与北京的四合院的粗犷,或北方人家房屋,院子在前,居屋在后,取适冝于骡马车停放之方便,完全是另一种格局;其结构有门紧屋深的严谨,有斗拱门楼的大气,还有后院如花园一般的典雅。有一些人家还会将院落设置在左边或右边,带一扇月宫门与绣楼,那里是小姐丫鬟的住所;相比较起北方来说,南方受改朝换代带来的战争一般动荡不那么强烈,所以一些传统民居得以保存原样;与作者笔下相类似的庭院,一般都被称之为“三户头”,“四户头”或“六户头”,那是中国人依姓氏同族聚集而居的产物;“三户头”以下的房屋没有天井与门楼子,为比较穷困的庶民居所。而三户头房屋一般为祖上有一些产业的人家,房屋里天井后面是正堂,天井前面只有一个窄小的门廊,因为属于小户,没什么权贵到访,因此不需要招待轿子上的客;所以“三户头”天井前面就只设计有一个回廊。四户头的格局与三户头不同之处,就只是天井前面的门廊变成了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可以待客,一般称之为下房;天井后面的正堂两边的房间叫做上房,为主人拥有。那么六户头与上述两种户型结构相近,不同之处是天井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厅堂,几乎与天井后面的正堂一样大小,可以将轿子与轿夫全部容纳。(古代的达官显贵出门坐轿,那些抬轿的“下人”也要被安排吃饭,南方庭院之所以天井前面有厅,其作用就是招待到访者的随行人员)。中式传统庭院这种房屋格局,为中国人的四世同堂而建;按照礼教与族规,古代祖父、父亲、儿子、孙子这四世一般不让分家,除非人丁兴旺住不下。或者下辈人中有能力再造新屋,没能力的就只能全部窝居在老房子里。农耕文化的长处,就是土地可以生产粮食让人维持基本生计;庭院房屋的长处,是房屋除了外观大气,而且经济实用;假设在后院打一口井,一般人家除了劳作,完全可以足不出户,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几千年都安于现状的由来。有一个茶馆里的调侃,说古代人大门一关,自己家里吃香的喝辣的没人知道;或者有家无隔夜粮者,早上起来舀一瓢井中水,烧开了喝一杯热水,然后洗把热水脸,红光满面地走出去,即使去上朝,皇帝老爷也不知道你饿着肚子。当然,这只是一段调侃,能上朝者不可能食不果腹。南方庭院房屋内部功能齐全,这种房屋很多都始建于明清年代,(宋以前的房屋因为时代变迁所剩无几,留下来的都成了文物。)其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天井周边有回廊,布瓦屋脊,雕花门窗;如果有客人来了,第一眼就能看到进户门上方有没有横梁。按照封建社会里的传统,平民百姓房屋的门上方不能安置横鿄,否则就属于越矩。一根横鿄为吏与士,二根横鿄为官身,如此类推,宰相八梁,帝王九鿄,九以上为无极;因此这种庭院被宋词人欧阳修写成“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还被李清照写得“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庭院深深,极具南方民居的文化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假以时日,这些华夏民族引以为傲的房屋与院子,恐怕真的会成为庭院深深深几许了。推荐阅读!

    庭院,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庭或庭院,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然而家乡人把位于正房前面的院子,大多数指院落,习惯叫“天井”。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围成的露天空地。当然,“庭院”与“天井”是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约定俗成”之说,意为事物的名称或法则经人相约遵用。久而久之,为社会所公认或实用,如吃饭时问你是吃“大碗”还是吃“小碗”?碗是不能吃的,说全了,你是吃大碗盛的饭还是吃小碗盛的饭,如果平时吃饭时都这么说,就太累赘了,所以简而言之“吃大碗”、“吃小碗”。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吃饭。故而家乡人认为庭院就是天井,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乡青蒲,位于泰东河畔,地处姜堰、兴化、东台三市搭界之处,旧有“犬吠三县”之说,家乡人世代都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五六十年代,由于新中国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人们的居住条件还很差,大多数住的是坐北朝南的泥巴草房。儿时,依稀记得有的茅草房由于时间长了,像个驼背的衰弱老人,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一般人家都是三间一厨房,外加猪圈、毛缸、灰堆塘。厨房一般在正房南面,以防火灾。猪圈、毛缸、灰堆塘一般在正房的东边或两边,猪圈依托山墙而建,这样猪圈可省一面墙。正房东西两堵墙上部分呈“山形”(△),故而叫“山墙”。毛缸紧挨着猪圈,可以及时淌猪粪。天井里绝大多数人家有鸡窝,鸡蛋补贴家用,儿时,奶奶常叫我拿一枚鸡蛋去经销店(商店)可换三分钱酱油二分钱醋或“糖红”(煮肉、鱼的佐料),亦或拿两枚鸡蛋换一斤盐和2分钱“洋火”(火柴)或“洋油”(火油照明用)。鸡蛋一般人家是舍不得吃的。靠河边的住户,天井里还有鸭窝、鹅栏。鹅攻击性强,所以只栏不窝。鹅鸭可以方便到河中觅食。鸭子还可以作为“八月半”(中秋节)未婚男方向女方送的节礼,谐音“压子”寓意生儿子,有些人家儿子都几岁了,母鸭还继续养着。

    那时的鸡都是散养的,除了晚上喂一点杂粮外,其余都是觅食,所以天井里、路道上到处都是鸡屎。走路时都要眼睛向下,遇到鸡屎要间脚走,防止踩到鸡屎、弄脏鞋子。家家户户种的菜都必须“栏园子”。就是用芦柴压成箔子围栏,防鸡吃菜,故叫“菜园子”。夏天,鸡屎还会引来苍蝇、蚊子。也许是天作匠造、生态平衡,那是化肥很少,种田主要靠人、畜、禽粪,罱泥、罱渣沤绿肥。农户们用“屎扒”拾鸡屎或用“条束”扫鸡屎,一来可用来垩菜园子,比畜类粪肥效高,肥效长。二来可积肥给生产队换取工分,年终“分红”。有的时候为了迎接客人,将家里、天井里打扫干净,谁知客人来了,鸡又拉屎了,只好用泡灰遮一下。家乡人戏语:“抓泡灰,缓(遮)鸡屎”。等客人走后,再进行清理。尽管人们讨嫌鸡屎,但在农民眼里它是“鲜花”。

    青蒲庄有所小学,六个班,每个班的劳动课都穿插进行,其主要是拾鸡屎,帮助生产队积肥,所以大街小巷倒也干净。当然遇到烈日、雨天,不免有些臭味,环境上有些污染,但是不要怕,那是自然生态,不是化工污染。那时的人们都习惯了。记得儿时,大人们挑粪,用船运到田里,我们星期天帮助舀粪。船舱里是粪,我们就坐在船舱的“面梁”上,吃自带的中午饭,照样吃得有滋有味。放到现在,还不恶心死了。甚至倒胃口,想呕吐。还是古人说得好:“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不觉其臭。”环境使然也。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住条件也在逐步改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推动和改善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青蒲庄东西两边,开辟了住宅小区,一排排二层小楼鳞次栉比,朝阳的一架架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它在向大自然索取热量,它是冬天的“一把火”。绿树苍竹环绕着四周,庭院中各种盆景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绿的像翡翠,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令人目不暇接。闲暇之余,信步其间,阵阵香味扑鼻而来,真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唐朝孟郊的诗句:“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看来庭院还是季节变化的晴雨表。庄上的老住宅也经过了多次的装修装饰,换上了不锈钢纱门纱窗,苍蝇、蚊子、老鼠进不了家门。夏天都不要撑蚊帐了。同时进行了改水改厕,用上了抽水马桶。天井里,再也看不到鸡窝、鸭窝,再也看不到猪圈、毛缸、灰堆塘了。现在满院的是盆景花草。庭院稍大的人家,还建造了盆景式的“绿水青山”(假山石),鱼儿穿行其间,更有龟圆,鳖扁,令人赏心悦目。

    家乡人的庭院在移风易俗,家乡文明,环境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家庭的“小美”,才能聚合青浦的“大美”。家乡人用热情与汗水浇灌着绿色环保,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文明新风,在共建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尝到了获得感,收获了幸福感。

    明天的青蒲,将会更加美好。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家乡柴叶香 下一篇:又到玫瑰花开时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佛山行阅28次

    热门图文

    • 镜子

      作..

      2025-09-30 12:50 · 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