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北方秋行
  •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5-08-19 20:15:0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

      秋天北行,去宁古塔,看看满清官员都怕得要死的流放地,只为兑现写一篇纪实文的承诺,用以弥补早前因故未赴西行笔会落下的亏空。按预定行程,自海口出发,绕道羊城,直达江城换乘航空器,停留于哈尔滨,然后会齐同行者继续北上。其时大雁都南飞了,北方的秋一定很酷。

      江城的秋色并不浓烈,橙色的白杨叶子稀落落地翻弄着道边的杂草;月台上接车的美眉已着秋装,系着领带也没冒汗,看来我们已赶上了江城的早秋。原本想瞅一瞅这秋意渐浓的城市再走,却见接站的车子开到了站台上,估计时间有点赶。
      车子沿着外四环飞驰,后视镜里的城市正一步步向后延伸,与似曾熟悉的江城渐行渐远,心中似乎就有了过门不入的疏离感,无端地觉得心绪竟也随着大地一同在漂移。
      启程时南国的阔叶林还青葱一片,江城的梧桐却已带有秋黄,北方的针叶林恐怕早就落黄一片了。无意停留的城市,跑了几千多公里就只看到一个轮廓,映入眼底的景色却有了明显的变化。看来这季节里的秋色是先在北方酝酿,然后顺势而为,自北向南方蔓延。
      宽体737的机舱像个摇篮,精神松弛里的乘客大约只有灵魂还没睡着;朦胧中就听到空乘用标准的普通话在询问需要什么饮料,脱口应了一声咖啡,就听同行者用调侃语调说睡着了还想着喝咖啡。靠后的座位能透过舷窗看到机翼;按登机后的时间推算,估摸着早过了燕山山脉。天空并不虚无,就见那翼下的云海似乎有了山峦般的黝黑;按常识客机飞行高度应该在平流层,视觉能穿云见峦,要不就是客机降低了高度,要不就是遇到了气漩,打破了气流的平衡。朦胧中就觉得客机被带入了科幻小说的平行世界里,飘飘然做了一个科幻的梦。正犹疑间,机舱晃了一下,就像儿时摇篮里的梦魅。

      江城至哈尔滨的航线,直飞山东烟台过渤海湾,避开了燕山山脉一线复杂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在海空里与山海关两两相望;遥想着北方秋黄,一定带着那特有的深色美。突然广播响起了航线前方遇到了强气流的预警通报,班机有可能会临时降落于吉林长春机场,让乘客们提前做好在机场等候的思想准备,这种始料不及引来机舱里一阵骚动,为感觉中客机穿云而过找到了答案。

      当天的长春机场,应该是所有北去班机的临降点,步入候机大厅时那里早已人潮涌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所有人的行程安排;如果哈尔滨上空依然还在强气流的笼罩下,是继续候机还是改弦易辙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就必须尽快地做出选择。哈尔滨倒是想得很周到,正在酝酿下一步行程,哈尔滨就来电说考虑到此行情况特殊,请不要离开机场,接机车子已离长春不太远。因为对方一直就关注着气象局的天气通报,还因为短时间内哈尔滨的气候并不乐观,因此他们选择了派车接人,从而化解了旅途人生地不熟的窘迫。 
      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具体地址在长汀镇古城村;海林市是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县级市,隶属于黑河管辖。宁古塔原本并不是地名,曾是满人的一个姓的满文译音,比如依尔根觉罗、钮祜禄、富察、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等姓氏;同时还是当初清朝政府设置在盛京(沈阳)以北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边疆军事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因为爱新觉罗登了龙位,此地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更是前清廷惩罚汉族官员的樊笼。

      本次北行,正逢梧桐叶落季,触手可及皆秋色,柳边荷花浅盈,秋蝉鸣于疏林;沿途登过南国的舟,搭过湘楚的车,沐过黎明的细雨,见过黄昏的落叶;就像那无数次无人送行的旅程,只身从时光罅隙间掠过,行囊中装着疲惫,沿着长江北去,犹留不留载舟行,正所谓舟车劳顿,其实并不为看秋。
      人北去,雁南飞,去了不知回不回;宁古塔地处北纬45度,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5度左右,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根据全球变暖后的数据,最高气温也不过30度,几百年前的温度或许更低;翻开历史的帏幔,曾经被流放者中大多数都为文弱书生,或者还是朝堂年过半百的老臣;这些人被送去时都衣衫单薄,如何能在保暖设施极其简陋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只有天知道。
      历史上的盛京(沈阳)以外,皆为苦寒之地,除了气候极其寒冷,宁古塔那一带当初更是人迹罕至之地;当初的流放者们戴着如你家里茶几大小的木枷被扔在那里,奢望朝廷赦免可能比登天还难。况且因政治下狱者不同于偷鸡摸狗者下狱,那些人骨子里的自视清高是最致命的毒品;在身心具疲面前,选择埋骨他乡是唯一选择。
      或许还有例外,宁古塔当地老百姓对于有能力的文人依然敬重,比如吴兆骞在宁古塔开馆授业,教书育人;杨越给当地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了当地人的农业生产力,不过那些都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吴兆骞(公元1631~公元1684),字汉槎,号季子,清初诗人,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而卒。其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而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等传世之作。
      杨越(1629-1703),原名杨春华,浙江山阴人。1659年,反清复明的郑成功沿着长江直奔南京,杨越因故被牵扯流放宁古塔。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开办私塾,传授中原文化,带来了宁古塔兴盛,使其成了当地人心中的大先生。满清朝廷送去宁古塔的囚徒并不止这二人,但他们是逆境中重气节的代表。
      当然并不止这些同志,满族人当初征服中原后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强迫所有人蓄辫子的动机,一是心里忐忑担心汉文化所产生附吸作用导致自己被同化,还因为满族人口基数不足以控制场面;他们从两千年前的肃慎人,到其后裔被称为挹娄、勿吉、靺鞨走过了漫长的蜕变历史;后来虽然以较少的人口,并不强大的的军力统一了中原,其原因还是当初中原的明王朝因极其腐败堕落而日薄西山,其腐朽的政治制度让明朝如同一座废墟,大风一刮就倒;因此,就有了满清统一中原的历史。

      本次秋行,其实也不算旅行,就只为践行那一份承诺。《孟子·万章下》曰:“言而不行,与未言同;行而不践,与未行同。”宁古塔的过往还有很多,有待汝等去发掘。


     
    赞7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骈文:科学泰斗杨振宁赋(古韵) 下一篇:我的母亲河-泰东河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佛山行阅27次

    热门图文

    • 镜子

      作..

      2025-09-30 12:50 · 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