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OP | |||
|
家乡的屋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9-14 08:08:16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房屋是家庭的避风港,在旧中国,民众的房屋结构,除了大户人家有高墙大院,升斗小民只能居土坯墙,茅草房,一家老小打机荒。茅盾在《林家铺子》里这样描写庶民生活:“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种田人晴天出门一身汗,雨天进门一身泥;上有爹娘怕生病,下有儿女需抚养。遇到兄弟姊妹多了要成家,三间茅草房子不够分,结果就弄成了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人生囧境。因此,房屋作为一种财产投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翻了身,老房子翻修成砖瓦房,还盖起了小洋楼,那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众再也不会回到农耕社会打饥荒的窘迫生活里。就如作者笔下的家乡现状,一切都有了改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
|
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它可遮风避雨,更是家的味道。房屋演变的历史,是人类制服自然,亦是自身进展的一种象征。由远古的鸟居式、穴居式、巢居式、半地下式……到现代的砖木结构式、钢筋水泥式等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这样从简单到复杂,发展了几百万年。 我的家乡青蒲,位于姜堰、兴化、东台三市交汇之处,有“犬吠三县”之说,属里下河锅底洼地区,整个青蒲水网密布,雨水偏多,可想而知住房尤为重要了。然而千百年来,由于阶级的压迫,穷人只能住蓬茅衰草泥巴墙,风雨总难遮,有些象似驼背的老人,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家乡有句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就是解放前穷人生活的写照。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家乡解放了,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的生活起居,首先进行了土地改革,将地主老财们的砖瓦房,优先分配给前方作战的现役军人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穷苦人家。由于刚解放,百废待兴,当时党和政府还无财力解决穷人的住房,就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建筑住房,农闲时,罱河泥,用戽掀,长柄木锹状,戽到打谷场上,经过日晒风吹,泥土大半干后,用木制的长方形模子,家乡人叫“土结箱”(长30公分,宽20公分,高15公分),把晒成大半干带有粘性的泥,放到模子里,脱成比砖大的一个个大方块(家乡人叫“脱土结”),晒干后,装回去砌墙,砌墙时,先夯实地基,用砖砌好屋基(家乡人叫“打跟脚”),以防雨水浸泡到土结(土坯)。为防雨水直接打到墙上,土结受潮而倒塌,就砌三层土结,压一层稻草,这样墙砌好后,只看见稻草,不见土结,以延长土结墙的“寿命”。墙砌好后,用树干做行条,用竹子做椽子,在椽子上面铺一层用芦柴竿编织的网状形(家乡人叫“汪箔”),再在汪箔上面泥一层草泥(泥草混合有拉劲),最后用齐小麦竿草铺盖屋面。盖好后,再在房子里面的土结墙上泥一层草泥,这样既干净一点,又可挡住土结缝隙吹来的风,当时家乡人收小麦时,人工掼把子,脱去麦粒后,将小麦竿刷齐晒干、捆好,以便盖房备用。这样的房子虽简陋,但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足可遮风避雨,那时家乡大多数是这样的房子,每到春节,只允许放小鞭炮,不允许放高空爆炸的鞭炮,以防火灾发生。 到了六十年代,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做砖瓦坯,利用集体的力量,办起小窑厂烧制砖瓦,同时上级部门逐步按计划分配木材,以解决群众住房需求。儿时记得,家庭经济好一点的门户,用大砖(家乡人叫“洋砖”),砌成“十寸”墙(十英寸宽),木头做行条椽子,椽子上面铺上汪板(泥烧制的汪砖),汪板上泥一层石灰草泥,上面盖上小瓦。但这只是少数人家,大多数门户砌墙,里面用土结,外包一层砖头,家乡人叫土结包皮子,条件稍好一点的砌“七五”墙(七点五英寸宽)、“鸽子窝”墙,这样可节省砖头,用木头做行条,杂掍做椽子,椽子上面铺一层“汪箔”,再在上面泥一层石灰草泥,然后用大瓦(家乡人叫“洋瓦”)盖屋。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屋也在不断更新,到了八十年代,家乡的房屋大多数已是砖瓦木质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房的脚步从未停过,从九十年代起,家乡规划了居民小区,一排排二层小楼,鳞次栉比,村庄上原有的旧房,也在不断的翻新改造,装饰装修,现在的年轻人,走南闯北,有的定居大城市,但他们的心中,永远忘不了家乡的“窝”。将旧房改造装修得富丽堂皇,让老人们安度晚年。也为振兴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到寻常百姓家”。现在走进青蒲庄,花楼人聚今繁华,春风绕农家,绿水玉碧,麦浪千重,吹彻蒲花。 |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
| 上一篇:家乡的灶 | 下一篇:说说灯文化 | ||
| 推荐美文 |
| 相关栏目 |
|
| 最新作品 |
|
家乡的胡萝卜阅8次
寻觅草鞋的足迹..阅20次
秋深岁暖,一纸清欢赠..阅11次
万星的那点事儿..阅12次
龙潭洞赋(中华新韵)..阅14次
寻觅历史深处的斗笠蓑..阅32次
骈文:科学泰斗杨振宁..阅29次
佛山行阅28次
|
| 热门图文 |
| 热门作品 |
| 圈主推荐 |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
|
2023新年致辞! |







安徽 · 网络文学第一网站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