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同学吃饭,她都会点红烧肉,百吃不腻。直到大学毕业的散伙饭上,大家喝的昏天暗地时,她终于泪眼婆娑地指着那盘红烧肉说:“这是我前男友最喜欢吃的菜,后来他和别人跑了,只是我却落下了这个毛病,每次吃饭都必点,这个菜里有一股淡淡的幸福和一丝细细的忧伤。”
原来,我们的舌头都是有记忆的。当吃到令我们幸福的美食时,舌头就会把这份记忆封存在大脑里,并且深埋在我们的心里。一旦触及了舌头上记忆的引线,回忆便会漫天飞舞。
喜欢吃窝瓜炖豆角排骨,可能要追溯到我还没有意识的时候。小时候,妈妈每年春天都会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上很多窝瓜,从金黄的种子投到地里那一刻,我就开始祈祷它们快点发芽长大。夏天到了,窝瓜好似也知道我的期盼,叶子疯狂地生长着,席卷了整个园子,淡黄色的花星星点点的镶嵌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花下挂满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窝瓜,看着就让人兴奋不已。秋天终于盼来了,我守望了一年的舌头开始蠢蠢欲动。
妈妈会把窝瓜洗净,去除中间的瓤,切成大块,放入豆角和排骨,炖上半个小时,待到里面的汤汁完全被排骨和窝瓜吸收就可以出锅了。回想起来又是一年了,上次吃窝瓜炖豆角排骨还是在临来上班前的一天。那时妈妈一直在旁边叨咕着“多吃点,四川可没有窝瓜”,边说边哭。
曾经尝试着自己做过无数次,但终是做不出那个味道,总觉得窝瓜不对、豆角不对,连排骨也不对。直到上周末去同学家,吃着从东北带回的窝瓜和豆角时,才觉得心满意足,却仍嫌比记忆中的味道差了些许。晚上回家跟姐姐煲电话粥,姐姐说妈每次做这个菜都叨咕着老姑娘喜欢吃这个菜,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吃到……话筒里,姐姐还在絮絮叨叨,我却早已泪流满面。原来不是味道不对,也不是材料不对,而是做的人不对。窝瓜炖豆角排骨,那不仅仅是一道菜,那是我童年的记忆和对妈***思念。
舌尖是有记忆的,这段记忆或是一段难忘的故事,或是一个难忘的人。而于我,最难忘怀是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