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关公只是心中的“大我”
  • 管理
    作者:谷半川 发表时间:2014-11-14 10:28:0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通过一部三国演义,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就家喻户晓了。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160年~219年),东汉时河东郡解县常平里人(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军事家、著名将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据史料记载,188年,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关羽成为刘备的主要军事将领,任别部司马。200年,刘备集团被曹操集团击败,关羽投降曹操,曹操为了留关羽为己用,待以厚礼,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同年7月,关羽获悉刘备的音信后,离开曹操重新追随刘备。关羽先后参与了三国初期多次著名战役。刘备集团进攻四川时,关羽留任襄阳太守,封荡寇将军,负责守卫蜀国的东南门户———荆州,与盟国吴国一起多次击退来自曹操集团的攻击。但于215年,蜀汉与吴国因边境地盘的纠纷导致关系恶化,两国的同盟关系破裂。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219年10月,吴国趁关羽率军与魏军激战之际,偷袭其后方。关羽腹背受敌,在向四川撤退的途中遭魏、吴军队的追截打击,全军覆灭。同年12月,关羽与其养子关平在麦城(今湖北安远县北)被吴国将领马忠擒获后遇害。作者眼中的关云长,被理解为忠、仁、智、义、勇的化身,其实,关羽是名气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让人们忠君守制而逐歩加封起来的名气,再加文人墨客的文字渲染,关公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在一个以皇权主宰人们生死的封建社会,宣扬关羽这样的秉性无疑有巩固统治者地位的作用,所以,关羽就被人们神化了。实际上,刘,关,张是镇压农民起义而起的家,只是文化渲染与历史政治是有一定的冲突,我们就当成一种历史故事来看吧!毕竟那确实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
      据说全世界有关帝庙3万多座。其中荆州关帝庙与山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河南洛阳关林并列为中国四大关公纪念圣地。
      去年十一,我有幸拜谒了荆州关帝庙。荆州古城,与关羽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关羽直到牺牲前的大部分时期都镇守在荆州,长达20年之久。关帝庙,雄踞在荆州古城南纪门内,是关羽镇守荆州的标志性建筑。据《荆州府志》记载,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总占地面积约五十多亩。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后来随着历代帝王封谥的日益显赫,规模不断扩大。至清雍正十年,庙内除奉祀关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关平、部将周仓及杨仪、马良皆从祀。
      步入仪门,上方高悬清乾隆御匾“泽安南纪”;大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内挂着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
      大殿内关羽塑像高丈余,身披重铠,长髯飘飘、威风凛凛;关公两侧的关平、周仓,亦显得粗犷矫健、彪悍勇猛。
      大殿两旁内壁上,有关羽“镇守荆州”、“迎亲救主”、“义释曹操”、“单刀赴会”、“驰援当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父子忠魂”等巨幅壁画,再现了关羽忠、义、仁、勇的高大形象和荆州人对他的景仰之情。
      大殿和结义楼之间的甬道上,有一尊威严的关帝石雕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尊石雕像来历不凡,系北京关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海内外朋友在另外三座关庙取圣土和灵灰,寓有"关圣帝君身首魂合一"之意,而后请名家精心雕刻而成。
      永登也有关帝庙不说,还有关公的传说。
      在永登水磨沟南段狭窄峡谷中,在一处山崖上有一处神秘的洞穴,洞距地表高5米,洞深4米,悬于半空,人们称它为神仙洞。洞内泥塑关公像,头戴纶巾,身着金甲,手持大刀,端坐在莲台上。对面东岸石壁上有几颗马蹄印迹,清晰可见。传说古时候有个大蟒蛇蟠居此洞,吞食行人,一日关公骑赤兔马突然从天而降斩杀了蟒蛇,从此老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可见,说到关公,中国人家喻户晓,他本名关羽,字云长,本是三国时期刘备方一员大将,死后800年间,其形象在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不断丰满,从而在人们心目中复活重生,被尊称为关老爷、关帝、关圣,成为万能之神——赐福禄、佑科举、治病消灾、驱邪避恶、诛叛讨逆,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几乎是无所不能,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其实,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位败军之将,《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成了集义和勇于一身的光辉形象。
      自《三国演义》后,关羽从武艺绝伦、顶天立地的英雄不断地被神化,成为庇佑百姓的神明,正如著名的文人聂绀弩在《三国演义》序言中所讲,“关羽不是人,是神。而且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
      关羽的威望和元代的大戏剧家关汉卿有关,他在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里,给关羽涂以重彩,对其威严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看他通过乔阁老对关公的堂堂英武气概进行的描绘:“上阵处三绺美须飘,将九尺虎躯摇。五百个保关西,簇捧定个活神道。敌军见了,唬得七魄散五魂消。你每多披取几副甲,每多穿取几层袍,恁的呵敢荡翻那千里马,迎住那三停刀!”
      再看他是如何表达关羽心声的: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叫我情惨切!这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真是大英雄气概!唱词有气魄又有文采,表现已经到了极致。遥想当年在杂剧的舞台上,定是台上唱得激情满怀,台下听得热血沸腾。
      也有人说,关羽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而树立的偶像,其实确切的说法是,对关羽的信仰来自民间,封建统治者是顺应民意才崇拜加封的。
      那时候,百姓常年遭受战乱,苦不堪言,即使是在所谓的太平年间,他们也要受到盘剥和敲诈,很难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老百姓希望安定太平,需要有一个偶像来保护自己。经过漫长的选择,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关羽身上。
      他们口口相传,逐渐塑造了关羽的全新形象。他不再是一个前朝的战将,而是一个除魔降妖的神灵。尽管朝代更迭,但百姓信仰不变。从此,人们再提到关羽时,都习惯地不称其名,而尊之为关公、关帝或者关圣。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顺应民意巩固其地位,也参与进来,于是对关羽的崇拜和信仰,就变得正统和具备相当的规模了。
      皇家对关羽的封号是从北宋开始的。据传,古河东解池今山西运城盐池有复活的蚩尤作乱,关羽应张天师之召除妖。在元代文学家胡琦所著的《解州斩妖考辨》里有相当生动的描绘:忽一日,大风阴暗,白昼如夜,阴云四起,雷奔电走,似有铁马金戈之声,闻空中叫噪。如此五日,方且云收雾散,天晴日朗,盐池水如故,皆关将军力也。其护国祚民如此。帝嘉其功,……复新其庙,赐庙额曰“义勇”,追封“武安王”,宋徽宗又加封号“崇宁至道真君”。到元朝加“显灵”二字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到明朝先是万历十年封“协天大帝”,十八年又加封“协天护国忠义帝”,四十二年再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帝圣君”;到清朝加封更为隆重,到了光绪年间竟因九位皇帝的改赐加封,封号已经到了24个字,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赞翊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实属罕见。
      就这样,经过千百年的文人史话的演义,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明朝的才子徐渭很是清高,一般人是不放在眼里的,可是他对关羽却有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心声:“尚将知己报曹公,何况倾心汉室宗。一体义深真国士,三分威震此英雄。千里人间穷赤兔,中宵梦断失须龙。滚滚只今流汉水,无边遗恨自朝东。”清代学者周亮工,对于关羽十分虔诚,拜谒从不肯草率,而且以联告世人:“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账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此联悬于宁夏固原县关庙。
      清代重臣左宗棠在湖南常德关帝庙留下了三十言的长联,以表达心中的景仰:“史册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望当年戎马关山。”
      其实不管怎样,细想起来,人们敬仰关公,只是把关公当做自己理想化的一个载体,骨子里敬仰是自己——一个具有“忠、仁、智、义、勇”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追求的大我。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人狗情未了 下一篇:行思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