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沾光
管理
作者:幽幽 发表时间:2015-11-27 11:58:17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沾光”一文且写了如何沾光,且写了妻女的如何之零食,且写了零食的名目、吃法,情趣十足。娴熟的文字和描述,让读者读之,也便因了美食,因了作者的文字,便口舌生香起来。喜欢!推荐欣赏!祝创作愉快! |
妻女常说,没有她俩,我是吃不到那么多的好东西。这话一点儿不假,妻是买菜做饭的高手,而女儿则是挑选各种零食的行家,自己的强项就是打扫妻女吃剩下的或吃腻的食品,故曰“沾光”。 妻女在城里生活了几年,每次逛街,大包小包提着、大袋小袋拎着,绝大部分都是精心挑选的食品。回到家里,娘儿俩一会儿拿出一个盒子,拆盒而食;一会儿拎出一个袋子,撕袋而食;一会儿提着一个瓶子,开瓶而食。那种细嚼慢咽、边吃边玩、得意洋洋的样子,还真有吸引力。好在自己是不会享福的人——吃饱饭即不思食。所以一般还能抵制零食的诱惑。可有时也经不起妻女轮番规劝和哄骗:“这个味道好,你肯定从来没有吃过,尝尝吧。”如果此时正饿着肚子,那就没有抵抗力、很难再拒绝了。 是呀,很多食物不要说从来没有吃过,甚至连听也没有听说过。(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听妻女说过,只是自己忘了而已。)什么“特仑苏”——牛奶饮料,什么“上好佳”——油炸薯片,什么“可比克”——还是油炸食品。什么“蛋黄派”——不是什么学术派别,只是一种蛋糕。什么“盐津铺子玫瑰花”——不是铺子里为情人们准备的玫瑰花,而是一种制作成花瓣状的很甜食品。什么“德芙”——不是什么新的托福,只是一种巧克力。什么“徐福记”——不是什么小说,只是一种饼干。什么“怡口莲”——不是什么植物,只是一种糖果。当然象“达能饼干”之类,俺也能理解,可惜这样的名称食品太少了。 所以妻女每次说出一个新的名词,我得赶紧问:是什么?是吃的、喝的亦或是穿的、玩的?只有把东西拿到眼前并演示一下,才知道是一种新的好食品。 怎么吃法,也是有讲究的,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把食物放到嘴里、嚼嚼咽下”就行,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的。有的本身带有小叉子——叉着吃不用手拿。有的还要用专门的工具,打开包装袋,取出食物,或去皮或去壳或去芯,如吃核桃就得用专门的核桃夹子去壳。 吃之前,先要看看食品的包装形式是不是很独特、很形象、很好看,然后才徐徐打开,嗅嗅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怡人香味,再摄入一块入口,细嚼慢咽,逐一品尝。当然少不了仔细看看出厂日前和保质期。这种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还饱鼻福、最终饱胃福的超级吃法,真正从色香味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来体验品尝享受,境界可真高哇!难道这不也是一种“沾光”吗?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陪妻买菜 | 下一篇:雪我相融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