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时间中播出湖南一乡村因人情礼份太过于频繁,压得大家都踹不过气来,最后在政府倡导下,成立乡村人情礼份理事会,推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措施,让乡亲们从繁重的人情礼份中解脱出来,深受乡亲们欢迎。
由是笔者想起暑期陪父母聊天,父母就多次谈到村里的人情礼份乱搞一气的事,特别说到村里一位卸任村干部,有事无事也请客、大事小事也请客,仅他一家就搞了12次之多。
我一度以为是父母夸张的说法。谁知父亲一口气全说了出来:做九朝(孩子出生后的第九天)、做一岁、做三岁、做五岁、做七岁、做十岁、娶媳妇、搬家入册三回、为母办丧事、为父做80大寿。因为他家搞的次数太多、太过于频繁了,连他的亲家都忍不住扬言拒绝参加。可乡里乡亲的,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同时他虽然不搞村干部了,但却负责收水费,其妻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所以大家虽说一百个不愿意,但最终还是极不情愿的参加了。
父亲说,去年他爸80大寿,他又要搞酒席请客收礼被人悄悄举报了。结果不敢在家大办就改为到街镇上一家酒店里秘密办。好多交了礼份钱的亲朋友人们竟没有找到办酒席的地点。
母亲也跟着说,农民种几亩地,一年到头才挣几个钱呀,有的都不够人情礼份的。这种风气不改,在家的农民都要走。我笑对二老说:“您二老七十大寿没做,就做八十大寿吧。”哪知父母极力反对,表示坚决不做。 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农村愈演愈烈的人情礼份早已变味、变质了,变成了建立在杀熟、杀亲、杀友基础上的敛财之道了。一些网友也吐槽说:在金秋金榜题名时的高峰时节里,一村干部也以孩子考学为名请客。可他家孩子早已辍学,何谈考学请客呢。众人实在纳闷不解。最后的答案竟是孩子上了个驾校!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好的风气形成需要规范。同样好的风俗形成也需要引导和规范。政府倡导,从党员干部做起,从乡贤达人做起,人人向往的乡风文明就能实现,秉承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宗旨,是美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新时代国家推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