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梁寺头村赏秋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8-09-28 08:28:30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作者笔锋饱满,从细节慢慢铺垫,讲述了一段简单的文化之旅,由浅及深,由眼见拓展,不仅让“尧”文化凸显出来,还引经据典将一段历史呈现,看似与秋无关,实则暗藏一种深意,将华夏文明从字眼里抒发,也将悠久的中华文化展现,实乃受教。感谢作者来稿,推出共赏,秋安! |
听说在县城西南四十里处,有个百余人口的古村落,叫梁(或尧)寺头。那儿传说着悠悠古老的尧文化,故慕名而往。 俄而,我们来到了村里。但见细雨霏霏中,小村静静地躺在了小圪梁间。萧色的秋景,比淋雨还凉。而村前的高粱,却在“沙沙”地拍着手,迎接着一群自命不凡的客人。一只小狗从身边漫悠悠地走过。怯怯中,小狗却不回头,只顾陌然地独去。在一块菜园里,三三两两的鸡儿正悠闲地觅食。而旁边的小巷里,有两个人,正投来疑惑的目光。忽然,一只鹊儿飞过,惊醒了我这颗遐想世外桃源而倾醉的心。有诗云:霏霏细雨有人来,笑看秋园胜小孩。更见小村拥翠里,引得骚客竞吟怀。 我们围坐在村委办公桌前,听着村民的讲述。说是办公桌,其实是六张课桌对起来的,显得有点寒酸。我听着、听着,不免陷入了沉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独独缱绻于这片生你养你的热土。你想把这儿的根,留至千秋;你想把这儿的魂灵,万古流芳;你想把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甚至是每一个故事,都留传给后人。哪怕帘卷西风,哪怕冰雪刺骨,哪怕唾沫如潮,你都矢志不渝,就像一头蛮牛,强拉也不回头。你不是发飙,而是不想让后辈戳指脊梁。外面的世界很诱惑,花花绿绿,美酒佳肴,你独独眷恋于这儿的青山秀水。你想把这儿清清的氧吧,留给子孙;你想把这儿蓝蓝的天、洁白的云,传给后代;你想把这儿小米的清纯芳香,制作成奥林匹克上燃烧着的火炬。哪怕折戟沉沙,哪怕仕途被谪,哪怕腰兜渐扁,你都心向灿烂的向阳葵,就像一头犟驴,死拉也不回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物欲横流,人情冷暖,尘风尘雨,你独独痴迷于这儿悠久的尧文化。你想把这儿栽满青松,变成金山银山;你想把这儿早已成为一片焦土的清梁寺,重树光芒;你想把这儿的乡愁,开拓成一片广阔而闻名遐迩的乐园。哪怕是梦,也要顶风冒雨向前行走。这就是你,但美好的未来,注定你不是孤行。你的身后,就站立着尧寺头。 从清梁寺遗址折身出来,转巷,我们去寻访方山。这似乎是一幅梵高的油画。凭高而望,但见王婆站下的王婆沟里,一块块金灿灿的田垄地,被环绕的青山、青松簇拥于怀,不禁令人心旷神怡。蓦然,远处传来几声啼鸣,引得众人四顾,却茫然不知何处,有种林深不知处的感慨;但见南岭脚下的一块石丘陵上,一群垒石,恰似一群龟儿在争相攀岭,不禁使人指指点点,生出无限的遐想。有诗云:神马已随尧帝去,方山仍有众龟拥。不知陵下攀多久?犹见蜿蜒上岭行;但见丛中点缀的紫色小花,花叶上缀满了一粒粒露珠,晶莹剔透,玲珑似出浴芙蓉,令人缱绻;但见红彤彤的酸枣儿,颗颗似火红的红豆,令人馋涎欲滴,流连不返。此时,一群人走在蜿蜒似蛇行的五里多长的泥泞道上,一步一滑,也任凭浆泥裹足粘衣,甚是滑稽,却是笑嘻嘻。时而与泥泞恰趣,时而穿过田野,时而踏在柔软的草丛中,时而钻过高粱地。而秋雨时大时小,那花伞一路点缀于丘峦之中,最是光彩夺目。惬然回首,佳人恰在野芳丛中,笑盈盈而拍照,不禁让人倾倒于丽人与大自然的融和,不禁诗兴。 或云,第八代炎帝曰榆罔,榆罔为节并之孙。“罔与方”亦相通假,所以榆罔的诞生地亦与“方”相关。方,除上述“方山”之说外,又有“方泽”之说。《唐开元占经》卷118云:“《随巢子》曰:夏后之兴,方泽出马。”《山西通志》亦云:“禹方兴时方泽出马”。然而,这方泽是否在这里,成了千古之谜。但几千年来,在尧神的荫庇下,这一带,有王宁出土的闻名天下的化石瑰宝,有隔山隔漳河而相望的太行寻梦园区;而在梁寺头村,古有御史梁宇、县尹梁琬,今有战争时期二区区武委会主任后南下以地师级退休的郭仲明等,真是物宝天华而人杰地灵。当回想起流连于仅存的一座古老的三间土楼院前,当忆起扼腕叹息于那座坍塌的土楼门前,这不仅仅是惋惜于已然失去的光芒,更是对先人的敬畏。但愿这尧文化,但愿这古老的乡愁,在箕榆大地上,处处开出心花怒放的花朵,从而万古流芳;但愿这上古的尧庙,在尧神庙岭上重树辉煌;但愿这儿的清梁寺,以及古土楼,重展锋芒。但愿的事,有很多很多,却在悄无声息中,到了别离。 在兴味盎然中,我不禁填了一首 [沁园春]尧神吟: 环瞰方山,翠岭层峦,壑谷纵横。看云蒸霞蔚,烟出梦境,抚今昔古,卧虎盘龙。最念尧神,燔柴望祀,荫庇儿孙万里鹏。须回首,问千秋浪上,多少英雄?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 谈谈文学艺术的经典与创新 | 下一篇:秋落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