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年关与年景
  •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3-01-31 12:26:3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传统的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民专属的节日,现在来说全世界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我送来祝福,况且外国友人也在效仿和做各种各样的宣传。春节呀,它这个象征着千家万户和国家繁荣的景象是每个人心中深刻印象。农历新年的来临,万千游子归来,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一片欢天喜地!

    红红火火的年,大家都心情愉悦,而我们似乎没时间谈这个阴历年该怎么过。等到年过完了,满目皆是春天将至的新气象,似乎这个节日就应该称之为春节。人与人的心境,会因处境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感受。近几年因为接连不断的疫情阻碍,所有的工作都停滞不前,人们不是被封在家里,就是封闭在路途,资金款项都不能落实到位,生活的窘境与疫情以前的超然闲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前的那几天,咨询财务状况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不满意核算的“老板”们在微信里“哭穷”,就好像年前不解决,明年我们就会被派到火星去执行任务。但我能理解大家想过一个热闹年的心情,好在我们终于熬过了那个夜不能寐的“年关”。

    人生寻寻觅觅,不知道他日会驻留何方,但那些陪伴我们度过艰难岁月老地方,老学校,老同学总不能记忆中抹去。我们从启蒙学校开始,放寒假时学校举行大会是记忆中最美好印象,那些会有可能是大礼堂,也有可能是阳光明媚的大操场,校长给我们的社会知识点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蒸蒸日上。没有哪一种说教能比学生听校长侃侃而谈鼓舞人心。大约我们心中对于新中国美好前景憧憬,就来自于校长口若悬河的鼓动。真是个好人,教育工作者身上所具有的阳光与激情他身上全有;校长虽曾与父亲同窗,也曾亲自给我颁过奖,过了一年又一年,每到“年关”走回去,再无消息;大约厌倦了这尘世繁华,腾云驾鹤去了远方。

    这个传统的节日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年关,也与旧的社会窘迫的民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制度,为富人制度,普通民众属于富人社会的依附者,或者是富人的奴仆。到了过年的那一段时间,家家愁肠百结,户户谈钱色变,只有勉强维持生计的能力,这种万家团圆的节日该怎么过,谁都犯难。到了农历腊月,所有的商业往来,以及借贷都会要求在这个时候结账,甚至于许多要债的人还会上门讨债,其困难程度犹如过关,故称为年关。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国度,几千年来商业只是副产品,工业生产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民众的主食就是各种粮食,配以蔬菜瓜果,碰到好的年景,种田种地的人到了年关最起码还有一碗饭吃。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日子尚且可过。当然,社会的贫富不均是永远的话题;一些没土地的人家,靠租种土地谋生者到了年底要交一年的租子,那就等同于到了“年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彻底地推翻了旧的等级制度,使人们大众成为了制度的维护者,这就是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大功绩,历史上无出其右。新中国的第一步就是将“地主”的土地分给没土地的农民,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并将不准买卖耕地写进了宪法。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第一次让所有的普通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是真正的翻身得到了解放;那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中国人从此可以自己主宰自己命运。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社会主义,那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农民有土地的社会主义。当然,社会主义的进步并不止于分田分地。
    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家大口渴”的农业社会,保证人人有饭吃是历朝历代为政者努力的方向。历史上虽然也有丰衣足食的年景,但没有哪个社会能长治久安。破坏稳定的因素很多,不是因为改朝换代,就是因为军阀割据所带来的战争,让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社会的稳定与保证有饭吃的愿景一次次地变成不可继续的泡影。在风雨飘摇的年景里,人们谈年就生愁,过年成为十足的年关。

    对于过年,我们最早的记忆就来自于腊月三十那个短时间段的富足。那些年代物质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到了过年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做丰盛,多多少少还会带来一些喜气。虽然不是什么喜气洋洋,无论多么艰难,母亲都会让我们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虽然平时省吃俭用,但是年夜饭的那一道晚餐始终是一年之最。青涩年少不懂事,有吃的有喝的就是幸福。我不知道别人家怎么过年,或者说怎么样吃年饭。我印象中的过年虽然说不能达到应有尽有,最起码能让我们渴望过年的心情感到愉悦。首先丰盛的食物是过年的必需,其次就是品种的多样化;成年人必备烟酒茶品,少年人青睐的糖果点心,葵瓜子,各种炒豆子,西瓜子,冬瓜子,炒米糖,麦芽糖,米酒汤圆以及其它土特产。虽然那些是长辈们竭尽所能省出来的丰盛,却能让我们盼望过年的童心得到某种满足,也有滋有味。
    年关里的集体文化活动大约就是家家户户写春联,也称之为对联,能写的自己写,写不来的找人写。对联的意义就在于去旧迎新,因为“总把新桃换旧符。”三十夜的午饭后,父亲就安排我们磨墨,那个古砚盘注①可以装半碗水进去,如若想磨得墨浓,需要磨很久,母亲说那过程叫做磨性子,是毛笔字写得好不好的关键,因为书写毛笔字需要有耐心与持之以恒。后来有了墨汁,父亲那一支硕大的狼毫就可以饱蘸浓墨,尽情挥毫了。那时候父亲比谁都忙碌,写完了亲属本家的对联,还要帮忙周围邻居或者熟人写,来人都带着红纸,甚至于还有人带着礼物。对联的内容因人而异,家里是否士农工商,或者官亨大贾都要问清楚,要不红纸裁多长多宽,才能符合这些人家门口粘贴对联处的大小,很多人都为了图个吉利,很重视春联的内容。随着毛笔逐渐地退出书写领域,很多人对于毛笔字都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能写得拿得出手的毛笔字没几个人了。虽然我们后来也曾练习过很长时间的毛笔字,在以毛笔字为主要书写工具的上辈人面前,我们除了相形见绌,再找不出其它词汇来形容其落差。  

    汉字改革以后,繁体字就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记忆。记得有一年我在外地过年,从邮局收到的物品中有捎母亲用毛筆字的一封信,大意是嘱咐语言,难得离开家里在外过年,也是一种锻炼。只是上面有很多繁体字,笔记本的“筆”,过年的“過”,年关的“關”,节日的“節”等等,好在我还熟悉一些繁体字,有朋友看到那封信就戏言说你妈妈文字“复辟”了。我们在家时看到母亲提笔还是会将“关”写成“關”,特别是在用毛笔写“关”的时候母亲会说这个“關”简化成了“关”以后,用钢笔写出来倒还习惯,用毛笔写出来的“關”总像缺少了一些神韵,应该是发笔习惯所致。我们自己练习毛笔字时,总觉得繁体的年关的“關”笔画太多,一笔一画太难写。应该说汉字改革就源于简体字书写方便简捷,可以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

    过年说年景,应该是我们的上一辈人酒桌上的固有的谈资。青涩岁月里,因为信息封闭,报刊杂志的发行量有限,我们所能接收到的知识面并不丰富。家里虽然书多,但都是一些历史上的书籍,许多社会层面的信息,大多数就从老一辈人的谈论中获取,家里年夜饭会请一些有身望的长辈或者平常不回来过年的归客,餐桌上他们谈论得最多的还是各自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以及国家的政策与一些社会在大政方针下引起的社会反响。那种年代谈论的总是关于中苏关系,美国人的封锁,国民党叫嚣着反攻大陆,社会主义改造等等问题。父亲的工作那时候还在孝感行署,总是听说其辖区包括现在的武汉市汉阳区,那时候叫汉阳县,直到1959年汉阳随同整个孝感专署划归武汉市管辖。

    轮到我们也会在年夜饭的餐桌上絮絮叨叨的时候,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信息尚不是很发达,但一般人看社会是否物茂粮丰,主要的还是看一个地区是否市场繁荣,还有自己手中捏着多少钞票,用来衡量当年的年景。当然,人们能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熟悉的地域现状,很少有人具备跨区域的信息量。如果当年当地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农作物收成较好,人们就会说今年的年景不错,风调雨顺,或者说是一个丰收年,五谷丰登。
    生活中,如果你总是被忙碌牵着走,就一定没时间想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口袋里没钱,就更没时间去想遇到的烦心事。或者年关里,也别去想有谁曾经对你不客气,我该不该回怼。就让年年岁岁花相似,别说岁岁年年人不同。
    吃完年夜饭,想到那一幅带着调侃的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岁岁平安岁岁安。虽然不对称,也也带着几分快乐的回味。


      注①,砚盘,方言,即砚台,用石头雕凿出来的磨墨工具。一方古砚,有盖,在某一角凿有一个中空可以舔毛笔尖的笔尖孔,在书写过程中用来整理笔尖。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火种之巅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冬望 下一篇:岁暮听雪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冬阂》阅78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5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9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