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希望——《岭上人家》系列之十
  • 管理
    作者:程庆昌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1:0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本文叙述了岭上人家注重教育,放眼未来的好风气,正如文中所讲:“富莫丢猪、穷莫丢书,先人谆谆教诲,可谓金玉良言,岭上人家,不敢忘却这些训诫。书只念得穷、不会念得怂。”岭上人家就是按照这些古训,敷衍生息,把根扎在山上,让枝叶伸向大江南北。

      到我这一辈,岭上人丁兴旺,人口最多,应该是岭上人家最鼎盛的时期,父辈们都为岭上的兴盛,感到由衷高兴。事实上,兄弟姐妹多,父母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们愿意吃这样的苦,愿意受这样的罪,家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块田,一块地,自己的孩子,就是田地里生长着的庄稼,谁不希望自己的田地里有好收成,谁不希望自己的庄稼茁壮挺拔、长势喜人呢?

      富莫丢猪、穷莫丢书,先人谆谆教诲,可谓金玉良言,岭上人家,不敢忘却这些训诫。书只念得穷、不会念得怂,父亲在世时经常说这句话,大概,这也是岭上人家的某些精神支撑。父辈们大多受够了黑墨不懂、不识文化的苦,所以,岭上人家的孩子,到了该进学堂的时候,都进学堂去念书,男孩女孩都不例外;尽管会有个别例外,不能因此否定父辈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长大了能做出些成绩,起码,要超过他们那一代。

      在大集体的时候,收入有限,粮食都不太够吃,多一张嘴,就多出许多压力。小孩子多,要吃要喝,要穿要住,哪一样不叫人犯愁?这且不说,大一点还要供他们上学,父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

      但是,看见眼前活蹦乱跳的孩子,就如同看到了希望。岭上人家,都会是这么想,所以呢,无形中形成一种好的风气,那就是,再苦、再穷,也要送孩子进学堂,宁肯跟老师、跟学校里说好话,也不能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只要小孩子有志气,读到哪就供到哪。俗话说,误地一季,误人一生,孩子的日子才起步,将来还长着呢,谁敢肯定往后是啥样子?真要是书念不进,少了这样的天分,那就作罢,认命。

      很多事情,很多精彩的片段,我无法还原,因为我出生较晚,在我记事前的那些光景,完全没有印象。从我记事时起,岭上的哥哥姐姐们,都在学堂里念书,放学的时候,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地唱着歌儿,着实叫人羡慕。想必那时候,看到这样的情景,一身臭汗、浑身酸胀的父辈们,心里也如吃了蜜糖一般——那就是他们的希望,那就是岭上人家的未来。

      等我进学堂念书的时候,堂兄进了高中,哥哥上了师范,稍后,堂兄也进了师范,算得上跳出农门。这在当时,不要说岭上,就是在大家族,乃至周围其他家族,都是了不起的事,也为岭上的子弟,开了个好头。之后,陆续有念高中的,在当时,能读高中,也不是易事。家家父母,谁不巴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

      当然,不是所有的后生都能够靠念书讨个金饭碗,不能进师范,不能读高中,也不能说就没有出息,当时,能够进师范、读高中的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如那个年代宣传的一样,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俗话还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栽桑种谷,耘田插秧,一样需要能人,一样少不得能手,还有那么多手艺,需要有人去学,需要有人去继承,不管是砖匠、瓦匠、窑匠、铁匠,还是木匠、篾匠等等,每一门手艺,都有它的实在价值,学好了,学精了,一样是谋生的手段,一样能养家糊口、发家致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责任制,一干有艺在身的年轻人,不亚于如鱼得水,一下子活泛的不得了,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的干劲和热情,把各自的家庭,把岭上人家,烘染得活力盎然。

      就在一干发小回到岭上开始创业,跟着父辈们一起发家致富的时候,我还在高中读书,我的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们兄弟读书,不是一般的辛苦。不光是岭上的长辈,包括湾里的长者,都认定我会是岭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大概,父母亲心里也是这么想;遗憾的是,我没能为家庭争光,为父母争气,没有达成自己的梦想不说,还招来不少闲言碎语。尽管遭遇挫折,内心的希望并没有放弃。试问,人生又怎么会没有挫折,这世间,又有几个人能走得一帆风顺?

      岭上的年轻人,都卯足了劲,想奔一个好日子,尽管时不时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但不妨碍他们朝前奔的步伐。每个家族里大概都会一样,有竞争,有攀比,甚至是明争暗斗,想通了,一样会激励不少人咬紧牙关,奋发图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岭上人家的境况大为改观,不再满足栽桑养蚕、种油种麦的年轻人,另谋经营,买了三轮车、拖拉机,甚至是大客车、大货车,跑客运,跑货运;立足岭上的,在岭上开碾米房,紧随着,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现代化元素,不自觉进入到家家户户。引用一句老年人的原话,“现在这样的日子,再过上几年,就算两脚一抻,也能闭眼。”可见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岭上,不再是十多年前的岭上,岭上人家,也不像十多年前捉襟见肘。

      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光阴随便一掀,新的一代又如雨后春笋,见风生长,岭上人家的韵味,正足,正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人不安于守在一小块土地上,走出山岭,到山外去寻找心中的梦想,而且,一年比一年人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心里迫切,巴不得像树上的鸟儿,翅膀一拍,就能够飞出老远!

      我就是其中一份子,胞弟也是,还有很多本家兄弟也不例外,我们把岭上的一切,记在心里,去了很远的地方,在千里之外,追逐梦想,尽管有苦有累,一样也有喜有甜。虽然人在他乡,心里根本没有忘记过岭上人家,没有忘记过岭上人家独有的韵味绵长。

      直得欣喜的是,小上我们许多的兄弟,还有不少我们的晚辈,都考上了大学,就像一粒粒种子,分散到大江南北。现时他们很多都参加了工作,扎根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还是说过的那句话,只要是种子,就要不遗余力的生长,就要敞亮出自己的模样,离开岭上的的每一个后生,都是从岭上分散开来的一粒种。

      父辈希望我们有出息,同样,我们也期望自己能有所作为,更盼望后辈能青出于蓝。好后生志在四方,特别是在现在的发展变化里,不能就想着窝在岭上这块地方,尽管心里有许多不舍,但不走出岭上的山岗,又怎么知道外面天地之大?

      但是,岭上的山水、人家,会一直是心里最动人的风景。一条长路,连结希望和人情,无数的脚印,就是这一生停不下的跋涉。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梦里依稀父亲节 下一篇:无法忘怀的乡土人情——关于《岭上人家》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61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86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