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品八大山人《芦雁图轴》之我见
  • 管理
    作者:云木欣欣 发表时间:2015-03-14 20:45:28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八大山人朱耷,大约生于1626-1705,字雪个,有很多个绰号,个山,后更号人屋、驴、个山驴、八大山人等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入清后隐其姓名,长期隐居在南昌青云谱道院当道士。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清初四大画僧〔弘仁、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一。八大山人专工水墨画,善书法,能诗文。其山水、花鸟作品,画风雄奇隽永,自成一家。八大的画古怪,气氛冷漠,大多数是隐喻画,主要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学意义。八大将中国绘画美学中重写神、重写意、重文学趣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限,使隐喻画真正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画种。 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评价八大的艺术时发出了“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实在是中肯之极。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一提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相信大家都如雷贯耳。八大山人作为明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在明灭亡后,面对国毁家亡,他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正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在画中通过晦涩难解的种种形式来表现。他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其中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成为后人欣赏和理解八大山人画作的一条重要线索。

      最近正在读周时奋作家著的《八大山人画传》,使我对八大山人在明灭亡后的种种遭遇及鲜明个性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当读至有关八大山人《芦雁图轴》这段时不禁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此先摘录原文如下:

      “人生七十古来稀,人到了这个年龄,感悟到了也会不一样了。这些日子我怎么这样地喜欢花凫雁呀?是的,雁在我的印象中正是群处的象征,它们飞而成阵,宿而成群,可是我的心里是孤独的,群处正是我的心理需要。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画着画着,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们画成了孤雁,或者一只在天际,另一只却在地上。我总喜欢在它们中间横亘一杆残枝或一丝横云,就像我的《芦雁图轴》。这是怎么啦?哦,这大概是我的潜意识作祟吧,我想,这样画起来,好有一种咫尺天涯的阻隔感觉。是呀,那种生灵不能团聚的痛苦,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那种凄凉孤独,失身落魄的感觉,在我的一生中还太少吗,那你叫我怎能不自然地流露出来呢?”

      在以上这段中,作者正是沿着“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条线索,以第一人称“我”的手法来体味八大山人朱耷作画时的感受,表现他在国破家亡后“凄凉孤独,失身落魄的感觉”。沿着这条线索来体会八大山人的画作似乎并没有什么错,然而我想思考的是: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是不是能概括八大山人画作的全部内涵?

      有一些外国人并不了解八大山人的身世,甚至连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可他们为什么也被八大山人的画作所深深吸引,深深震撼了呢?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伟大的艺术总有相通之处,八大山人的画作之所以不仅在我国,在东方乃至在世界画坛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想一定是他画作中的某种东西,某种情怀强烈吸引了人们,继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而这一切,是否完全是因为““墨点无多泪点多”的缘故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就拿作者在书中所举的八大山人这一幅《芦雁图轴》来说吧。在这一幅画中,左上方的一只芦雁正呼唤着向下飞来,而右下方有三只芦雁正在湖畔栖息,其中一只仰起头张开嘴欢叫着,似乎在回应着上面那只,而它旁边的一只也回头仰视着上面的那只,似乎正在迎接着它的到来。更有趣的是,下面还有一只芦雁对这一切竟浑然不知,它把嘴插入翅膀,已然进入甜蜜的梦乡。作者认为八大山人在这幅画中表现的是“有一种咫尺天涯的阻隔感觉。是呀,那种生灵不能团聚的痛苦,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然而在我看来则未必,上面的那一只芦雁正欢呼着归队,并不是一只离群的孤雁。作者还认为“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们画成了孤雁,或者一只在天际,另一只却在地上。我总喜欢在它们中间横亘一杆残枝或一丝横云,就像我的《芦雁图轴》”,对此我也持不同的看法:确实在这一只飞翔的芦雁与几只栖息的芦雁之间横亘了什么东西,但只要仔细一瞧,就会发现那是一杆顶端蕙上开着几朵小花的芦苇,而非残枝。画面这样处理不但点了“芦雁”之题,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平添了几分秀逸之趣。

      整个画面可谓是动静结合,俯仰生姿,虽然画中采用的构图法是比较常见上下呼应、动静结合的手法,但几只芦雁却神态各异,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充满了活力与生气。芦雁与山石、芦苇、草丛等周围环境也融洽得十分和谐而巧妙,如若不是细心的观察,用心地体味,是断然画不出这样意趣盎然的杰作的。八大山人在画《荷花小鸟》时曾自云:“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无论是画荷还是画芦雁,八大山人总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才能信手拈来,妙趣自成,得其神韵,这充分表现了画家对自然由衷的热爱,而这一点我觉得恰恰正是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好情愫之一,从来是不分古今中外,也不分男女老少的,对于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

      诚然,八大山人作为一名明王朝的皇室后代,他的许多画作不得不以晦涩难解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对于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墨点无多泪点多”自然成为解读他作品的一条重要线索,然而仅凭这一点恐怕难以概括八大山人所有画作的特色。譬如八大山人的这一幅《《芦雁图轴》以及他的不少水墨写意花鸟画作,往往别具一格,妙趣横生,浑然天趣,艺术感染力很强,哪怕是取自于一处生活小景,也充满了盎然与灵动之气,毫无凝滞之感。对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读:正是由于八大山人特殊的身份与遭遇,使他处处倍感压抑与痛苦,才让他比一般人更向往自由而纯粹的大自然。如果我们在鉴赏这些作品时一味抱住“墨点无多泪点多”这一点,过分强调八大山人遭遇的特殊性而忽略了画家钟情于自然的共性,认定八大山人笔下的意象必定是有寓意的,或晦涩的,扭曲的,至连一草一木都要对号入座,岂不是失之偏颇,甚至令人兴趣索然?

      以上是我在读《八大山人画传》中关于八大山人画作《芦雁图轴》的一点思考,发表拙见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共同提高鉴赏水平。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为平凡者而歌 下一篇:咏雪词引起的论战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172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290次
    三月的春阅35次
    春天游记阅26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6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