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善行无辄迹
  • 管理
    作者:上海老头 发表时间:2015-03-23 08:55:0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文中叙述的是一位高学历的已婚女士,本有一份很优越的工作,但就因为收养流浪狗太多,无暇照顾,毅然辞去公职,忘我行善,施恩不图报。她的善心令人敬佩。但她的这种处事行为却不会被常人所接受。好在后来她为了养狗之需,贴补家用,开了宠物店,也算是有了一项正当的职业。在这个社会立足,必须有一份谋生的职业,这才是重点。因为养狗,弃工作而不顾,有悖社会常理。很理解作者的心情,文章旨在宣扬一种善心的可敬,无论对人还是对人类忠实的朋友—狗,都是一样值得善待的生命。就文章而言,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狗通人性,狗对主人的忠诚,是其他动物如牛羊猪猫所不能相比的,狗的忠实甚至远远超过人,所以许多家庭养着宠物狗。遗弃狗的行为也常常被人谴责。有时候人们也会发出人不如狗的种种感慨,其实也是在感慨世间情义的稀薄和缺失,因为情义无价,是人间最最珍贵的东西。问好老师,祝老师一切安好!

        三月十四日晚上,广西河池市都安县高级中学为“化缘校长”莫振高举行追思会,上千名莫振高的亲属、朋友、学生以及海内外校友参加追思会。

        在近三十多年时间里,都安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用自己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三千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2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也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

       “化缘校长”的感人事迹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的义丐武训办学模范事例。他们在不同的年代都与教育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为培养未来建设者呕心呖血,无私奉献。他们既是教育家,又是慈善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不朽丰碑,令人钦佩。

        行善,在我国源远流长, 善行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其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要介绍一位比较特殊的行善者。

        有一位高等学历的已婚女士,在北京外交部工作,两口子感情很好。前几年,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只被主人弃养的狗,她便产生恻隐之心将它抱回家收养。

        谁知从此一发便不可收拾,老的、小的、白的、黑的------凡是看到丧家犬她便抱回家来收养。本来的一个温馨安谧小家庭变成了整天“汪汪汪”以狗为中心的热闹狗公馆。

        养狗可不是想像中那样简单,更何况这么一群狗。主人不光喂喂狗食便万事大吉,还要按时分批溜狗,定时替它们疏毛洗澡,公馆里更要不断地大搞卫生,患病时还得请医配葯,更令人想不到的要对它们一对一施行礼貎、作息等常规教育。因此夫妻俩从早到晚团团转忙得不可开交。起初,她丈夫不太高兴,有些微词咕噜,但在王女士耐心地做了疏通工作之后,也乐意做副手积极配合,夫妻一条心。

        狗多事多,王女土分身无术,时间和精力都有限,顾了狗便顾不了工作,跷跷板两头摆不平。家里地方小,螺蛳壳里做道场,施展不开来。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狠狠心咬咬牙干脆先辞去工作,接着忍痛割爱卖掉市区房子搬到郊区,以便放开手脚来适应养狗的需要。

        听来也要吓坏人, 她家最多养到二百多只狗,居然成为闻名遐迩的专养丧家犬的大户,她成了“狗司令”。

        她毕竟不是家有恒产的殷实富婆,养了这么多的狗,不光付出了全部时间和精力,还耗尽了她全部积蓄。为了把能够这个“大家庭”维持下去,曾想到“开源”,她开始向社会募捐化缘;曾想到“节流”,又设法寻找有收养狗的好心人藉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可是事与愿违,开源节流只是空中楼阁想得美,化缘缘不结,源头还是枯竭;节流流不逝,流头依旧阻塞,收支难以平衡,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日子难过。

        最后,灵机一动,索性开了一家笼物店来增加經济来源。

        电视台闻讯采访了她。 她在接受采访时宣称,如果自己死后,要求有关部门将她收养的狗只全部人道处理,免使这些特殊的家庭成员重遭流浪颠簸之苦,肯求找一处偏僻的地方与她葬在一起。

        一句话,但愿与狗生死相依。

        过去,只看到文人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和“生同罗帐死同陵”一类情侣佳话;如今,听到了一位现代女性“人犬同生同坟”的感人遗愿,有点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倒底应该怎样来评价这一不寻常的养狗事件?

        王女士养狗的故事在北京几乎家喻户晓,但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赞赏王女士心地善良,是位大善人。有人认为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王女士好心做过了头,犯不着为了些流浪狗弄得倾家荡产。有人认为王女士爱狗成癖入迷,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简直不可思议。

        我认为王女士不失为值得尊敬的慈善家。事实上,她收养丧家犬的初衷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的把狗当作宠物与自己作伴为乐。之前,王女士在感情上与狗毫无牽连,不宠也不憎。只是在路上偶然的机缘见了丧家犬动了怜悯恻隐之心才开始结下不解之缘。这跟一些慈善人士在路上领养弃儿的性质没有什么区别,出于一种慈爱。

        我们知道狗在动物中智商高,有灵性,识好歹,它们切切实实领受到新主人那种体贴入微慷慨仁慈的幸运厚待,它们的感恩之情同样也能用肢体语言准确地反饋给王女士,犹如俗语所说的“以犬马相报”那样灵验。感情的双向交流,这样便彻底打通了王女士善良仁爱的的心扉,从而一步一步地扩大收养规模。看来这既不是成癖,也不是入迷,更不是入魔,而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道义担当,入心入肺,是利他主义的逐步升华,感人肺腑。

        事实上王女士所做的善事,按职责归属理应是地方政府和相关慈善机构该管该做的正经事而他们不管不做。王女士管的是明明白白的“闲事”,做的是十十足足的“实事”。正所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犯不着为流浪狗倾家荡产”。应该说,这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对好心人王女士的惋惜爱护,符合人之常情常理。依我看,王女士之所以辞去工作,迁移郊区,耗尽积蓄,倾她的家,荡她的产,决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因为受了自己善心爱心的驱动,责任感的一再提升,使她理性地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目的是为了建立并维护这个特殊的“家”。如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议这一举措,是符合一位慈善家义无反顾这一生活逻辑的。

        忘我行善,施恩不图报。
        老子有句名言“善行无辄迹”。善行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行善者的心目中完全没有留下痕迹,美好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善行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求彰显,更不求沽名钓誉。王女士的思想境界达到了这一高度,令人敬佩。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行善是一种社会道德行为,不限于捐赠捐献,助学助医,不限于铺路架桥,收养领养等从物质上给予他人帮助。更多的还是在精神道义方面。从善心出发,善待一切。从广义上讲,譬如助人脱险脱贫,帮扶老弱病残,善待老幼,善待众人。教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婆婆与媳妇、僱主与保姆,司机与乘客等等都有相互善待相互尊重的必要。行善,它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确是构成和谐社会的融融火种,暖人心窝。“积善成德”,行善,尤其在公序良俗边沿化、社会行为功利化、社会道德堕落的今天,它的意义更为突出。

        善行无辄迹。施恩不图报,知恩必图报。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得到回归并弘扬光大。

        2015.3 .21,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儿女是树,父母是土壤 下一篇:背着煎饼上学的日子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065次
    夏日大东北阅1086次
    母爱似海深阅1726次
    父亲的书柜阅1709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2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