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童年的火柴枪
管理
作者:石荣臻 发表时间:2015-03-26 17:05:34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童年,是人们爱回忆的一面棱镜,从中可以折射出许多单纯、幼稚、风趣的故事来,频频道出,其乐无穷。看得出作者十分有心,把小时候的故事都一一写出来,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温馨的回味。并且也能让同时代经历过的人们感同身受。火柴枪,隐隐约约的好像还记得它的样子,力道很大,我们都躲远远的,是男孩子拥有武器的一种象征。 |
火柴枪,是用火柴作为弹药的一种玩具手枪。说它是枪,有点抬举它,因为这种玩具只是用较粗一点的铁丝弯成的像手枪的样子罢了。 玩火柴枪,不像其它游戏那样所有的孩子都能玩。只有稍大点的孩子才能涉足这种游戏,因为做火柴枪需要技巧,玩火柴枪需要力气,更重要的是玩火柴枪有一定的危险性。 火柴枪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上小学五年级时,我才拥有一把自己的火柴枪。制作火柴枪所需要的材料,铁丝、辐条头、自行车链子,全部从村庄附近的莱钢炼钢厂的废铁堆中觅得。只有皮筋从下乡的货郎手中购买。选材要有技巧。铁丝不能太细,如果太细,枪做好后要上膛的话,肯定会变形的;铁丝也不能太粗,那样的话做起来会费力气,有时还套不上链接。做的时候更要有技巧。枪的外形要好看;用着得顺手;扳机要灵活;枪针的长短要合适,太长击火距离太小,太短则会偏离方向;皮筋的选择也要合适,太紧拉不动,太松则不能击火;还有辐条头要打磨,打磨轻了装不进链接空,打磨狠了,太松动容易脱出。总之做火柴枪处处都是个技术活,“行家”做出来的枪,不仅外形好看,使用顺手,而且是枪枪都响,利索得很。 玩火柴枪需要力量,则是因为每一次击发前都要上膛,不仅要上火柴,还要拉动枪针,以便击火,尤其是拉动枪针那是需要力量的。 玩火柴抢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玩火柴枪游戏时,一般是选择一颗树作为“射击”靶子,玩时尽量不让太小的孩子在跟前。火柴枪击发的那一瞬间,声、光、烟皆能带来美的享受。火柴在出膛的那一瞬间,则具有了很高的速度,如果是近距离,那火柴棒可以射入人的肌肤。我们在玩火柴枪的时候,曾经遇到过枪“走火”射中人的险情,现在想起来都后怕。记得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在玩“捉鬼子”的游戏,“鬼子”遇到“八路军”吓得藏到了屋里,并把门关了起来,“八路军”紧追到门口,“鬼子”负隅顽抗,大门紧闭。担当“八路军”指挥官的我,对着屋内的“鬼子”大喊“再不投降,我就开枪了!”说着,我对门缝开了一枪,谁知一个“鬼子”正在通过门缝观察我们的动静。只听得一声尖叫后便是放声大哭。开门后才发现火柴棒正射在那个小伙伴的头发上,我的天,差一点射中头皮,吓的我当时手就抖了。还好,小伙伴只是吓了一跳,并未伤着皮毛。后来,我把火柴枪扔进了火炉子里,再也没敢玩了。 玩火柴枪具有危险性,也算是记忆银河里的一颗暗淡的星星吧,今天我依旧把它写了出来,是因为这也是我美好童年的一部分。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逮蚂蚱 | 下一篇:扛拐的日子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