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沈从文,凤凰古城的骄傲
  • 管理
    作者:沁香一瓣 发表时间:2016-06-28 18:24:5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沁香老师洋洋洒洒一万三千多字的文章,详实的叙述了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了解沈从文先生,还是八十年代中缘于旧书摊上的一本书。其中附有沈先生原著“边城”。得此书后,痴迷于这部中篇小说的精彩,一口气把书看完。此后,便有了登门拜访沈先生以及到先生出生地凤凰城采风的经历,也因此,全面详细的了解了先生的生平。沈先生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基础,但那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对知识孜孜以求,最后自学成才的经历,实在是令人敬佩。沈先生的一生,有着传奇色彩。20岁的他,只身闯北京,只有小学文化,生活也极度贫困,却有着读大学的愿望,文化基础限制了他难于跨越这道门槛,他就走进了图书馆,立志自学,并有了自己的文学梦想,梦想支撑起他的恒心和努力。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以超乎常人的自信、毅力、胆识和勇气,开始写稿、投稿,反反复复,毫不气馁,并勇于给一些知名的作家发出求助信。他的精神终于感动了郁达夫、徐志摩、胡适等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走向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媒体陆续登载的文章,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有所成就。随着一篇篇著作的问世,确立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沈先生的爱情故事也颇具浪漫色彩。沁香老师笔下的沈先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花朵,在经历风霜雪雨后才会栩栩生辉;人生的历程,在不断搏击后,才能谱写壮丽的篇章。沁香老师的文章,把沈从文先生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成就一部精彩的励志篇章!

    认识凤凰古城大多是从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了解到的,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我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的一个书摊上看到一本旧书,随意翻开,扉页的中间印有“因为渴望,所以阅读”几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一本介绍作家沈从文作品的简读本,内有其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由于喜欢文学,就用三元钱把它买回宿舍,后来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名著。

    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文中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彰显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通过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将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习惯错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先生笔下的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我……

    读先生的《边城》中许多描绘山乡的美丽文字,就像是在吊脚楼上打开了一扇窗,我看到了西南边陲地区的一个古镇风貌。作者笔下的湘西女性写得精灵优雅,活龙活现。文中还有调皮伶俐的尤物,伶牙俐齿的女孩儿,个个有血有肉,跳跃在字里行间。把人性中的真、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后来从朋友口中知道:沈从文是国内外公认的文学大家,他在解放以前就出版了80多部近900多万字的作品,于是我肃然起敬。

    1985年秋,我随一位湖南籍文学爱好者,赴崇文门一处寓所拜访了沈从文先生。先生坐在一张藤椅上。当谈到我们是同姓时,他清瘦的脸上划过一丝笑意,点着头说:“好呀,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当年还在上海的吴淞公学教过书……”

    谈到文学创作,他十分谦虚地说:“我的老家是在湘西一个叫镇竿的地方,又名凤凰,在中国大地图上也许只有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点,我就是从那里走出的一个地道的乡下人,乡下人以前喜欢写点乡土文学。”

    他接着又说:“我所熟念的乡土世界,在都市中是无法看到的,他曾经在孤独寂寞中顺着我的笔,写着点点滴滴对故土的追忆,慰藉我的一份心灵。”他一边说一边感叹。

    在谈到文学创作的艰苦时,他勉励我们要多看名著、要多写、更要多悟,在悟中出思路,当然还要寻找写作中的生活,这样容易出灵感,没有生活的写作常常会脱离生活。他说:“我以前文化不高,但我能泡在图书堆里阅读,学习他人的长处。我总是这样认为,写的文章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一篇文章如果数十年后还有人想起要读,这就是成功的文学。”他又说:“好的文章就是像半开的花朵,吸引人的眼球,边读边在想它的盛开模样,那就是文学上的含蓄……如果一棵花开完了,你还能在它身上欣赏什么?”先生说话幽默,实实在在,深含着写作的哲理。我们在与他的一席交谈中,领悟了许多文学创作的真谛!

    记得沈从文先生的夫人张兆和也说:“一个作家,一生能有一本立身之作,就不枉此生。”这是对文学创作必须严谨的忠告,说得多好!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向往去先生的凤凰古城走一走,去感悟那里的灵气和欣赏那里的人文景观。

    2000年秋天,我随一支采风队伍来到芙蓉镇考察后,直接就去了***夜相思的凤凰古城,实地了解了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为作家沈从文就是从这个湘西古城走出的。这些年来,随着沈从文的名声远播,许多人从天南地北赶来,他们不仅是来看沈从文笔下的凤凰,更是来看看他的古居,还要采撷一些沈从文与凤凰的故事。

    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凤凰县。清澈的沱江从古城中穿过,流至洞庭湖。古城依山傍水,四周青山环绕。景点旧时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山寺晨钟、龙潭渔火、梵阁回涛、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奇峰独秀等八大景点。旅游开放后又增添了沈从文故居、民国总理,教育家,慈善家熊希龄故居等人文景观,古风古韵,古香古色。

    风凰城的街道前后排列比较有规律,沿沱江岸两边,一边是吃饭的的地方,布满了餐厅;一边是休闲的场所,酒吧和茶楼林立。沿着餐厅的外沿还有一条平行的街道,街上布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主要是闻名的土特产姜糖。除此之外就是民族服饰、工艺品和类似旅游景点共有的小手工艺品等。

    吊脚楼上的餐馆,大多做的是苗家饭,门口挂着的都是腊肉,店主人极力推荐最有特色的米豆腐、米线、面条,当然也有米饭和炒菜。

    古城还有很多文物古迹,城北有古城楼,黄丝桥城堡,湘黔川边界贸易重镇阿拉营,闻名遐迩的黄丝桥古城。黄丝桥古城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登上高处,只见绿水环绕,良田千顷,炊烟缕缕,薄雾缭绕,一派田园风光,似诗似画,令人无限向往。这里由于是通往云、贵要塞,亦被称之为湘西的“金三角”。

    在街市的一角,我找到了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沈丛文先生的故居,这是一座砖砌的平房建筑。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颇有徽派气质,故居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那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此协调,只是那板壁和有点剥蚀的门窗,显示有点苍老和陈旧。  

    据介绍,故居始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占地600平方米。又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文这一代,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曾显赫一时。前后两栋房屋共有10间,先生1902年12月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房,如今已是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故居陈列室里,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他当年使用过的实物。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听这位文学巨匠的声音:“我就是乡下人,喜欢写点乡下的故事……”他不仅用心血给这个世界奉献了900余万字宝贵文化遗产,还孜孜不倦地追求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故居设了购物室,有许多游客正拥挤在购书柜台,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著作。从他们年轻稚嫩的脸上,可以看到洋溢着渴求知识的欲望。沈从文一本本闪耀着知识光辉的精品力作,吸引了年轻人火热的心,他们从远方而来,来了又去,把从故居获取的文化种子,带回撒播各自的田园 。

    故居的门口是青砖铺砌的街道,像是巷子,不宽,三四米之间。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街道两旁都是小商店,里面摆满土特产,工艺品,琳琅满目。这座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文化丰碑,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凤凰县沱江镇,有着汉苗血统的沈从文,从小聪慧过人,6岁时入私塾,12岁进模范国民学校就读,凤凰边城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的自然美,深深铭刻在沈从文的脑海深处。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又转入“重在树人”的文昌阁小学读书。

    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读书间,常常会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还把书包藏放在附近的土地庙里,有一次,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当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发现书包不见了。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班级老师毛先生。毛老师知道他逃学,面带怒色,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狠狠地批评说: “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从此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沈从文十四岁那年,经人介绍习武从军。之后,受“五四”爱国自强运动和新文学的影响,他开始弃武从文,立志要多读点书,报效祖国。

    1922年他只身赴京,想通过自学及勤奋立身。但沈从文似乎想得太简单了。他来到北京后,仅有的小学学历,并不能让他如愿考入大学。这样他就只好自学了。那时,开放的京师图书馆他是常客,他一早进去,直到闭馆才出来。当时他读的是一些旧的杂书,诸如:《笔记大观》、《小说大观》、《玉梨魂》之类。图书馆不开门的时候,他便呆在会馆,在没有火炉的屋里,窝进被子,看他自己带着的那本《史记》。后来为了靠近他喜欢的北京大学,沈从文在沙滩附近的银闸胡同,找到一个由贮煤间略加改造的极小房间住了进去,沈从文为它取名“窄而霉小斋”。

    在这里,沈从文度过了精神上颇为丰裕、生活上极端贫困的两年时光。北京大学当时的办学颇具特点,能向一切人开放。这样,沈从文就当了一名不注册的旁听生。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朋友:刘梦苇、黎锦明、陈翔鹤、董秋斯、司徒乔、焦菊隐等,他在北大听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课,精神上满足了,学问上进步了,可此时的生活却困窘到了极点。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那是1924年冬天,他手上仅存的一点钱也花光了。在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支援的状态下,他常常忍着饥饿,挨着北京严酷的寒冬度过每一天。

    不能读大学, 这个倔强的湘西人开始向文学领域努力拓展。可是,由于他的学历太低,没有资历,想以写文获取稿费养护自己又谈何容易,这个念头几乎成了梦想。他曾向北京多家杂志报刊的文学副刊寄出了大量稿子,但全部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这还不算,他后来还听说在《晨报副刋》的一次编辑会上,围绕他投寄的十数篇文章都被众人奚落:这种屈辱,沈从文后来知道后曾写入了一篇速写《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梦想不能实现,但梦想却支撑起他的恒心和努力,在几乎绝望的时候,沈从文开始向京城几位知名作家写信,倾吐自己的文学创作心声。他此举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作家,能帮他圆上一个文学的梦。天无绝人之路,28岁的小说家郁达夫收到了他的信,郁达夫当时是北大大教师,是文学才子。他立即冒着严寒亲自看望了住在冰冷小屋里的沈从文,经过一席交谈,同情之后为他买了一顿饭,给了他三元大洋〔据说那时一大洋可买60斤米〕,还送他一条冬天不可缺少的围巾。当晚,郁达夫感慨万千,就以沈从文为线索,写了《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信》的文章发表在京城报纸上。批判社会腐败,同情沈从文这样的青年。

    之后,他见沈从文执着文学,就把他介绍给《晨报副刊》的主编。说来也巧,1925年10月1日,当时在诗坛上已有相当名气的徐志摩,受朋友坚邀,出任《晨报副刊》主编。报纸天天出,副刊天天有,这样一来,徐志摩就感到稿件有些不足。他除请好友写稿外,自己也经常写稿。其余不足,他当然得从来稿中间择选。这样,沈从文便进入了他的视野。

    徐志摩接手办报的当月,就刊发了沈从文的作品《一天是这样过的》。此文刊发于1925年10月21日;第二篇是《夜渔》,刊发在当月26日;后来沈从文常署名“休芸芸”。他的第三篇文为《卖糖复卖蔗》,刊于10月29日。一个月中,沈从文在这家很有影响的报纸连发三篇作品。而且当月在《晨报副刊》上发文,还与有很有影响力的胡适、梁启超、张奚若、刘海粟、陈西滢、凌叔华、余上沅、舒新城、闻一多、朱湘、赵元任、谢冰心、江绍原等文在同一版面上,沈从文能跻身其间,信心顿时大增。这之后,徐志摩还约沈从文见了面,畅谈文学创作和人生……就这样,沈从文在徐志摩的关心下,一口气发表了沈从文的各类作品达七篇之多。这一份提携,这一种见重,对于当时身陷困境的沈从文来说就像是夏地里遇到了及时雨,因为发稿就有稿费,这对他度过生活上的困难是多么的重要。于是,他写文开始一发不可收。沈从文声名鹊起,从此步入文坛。因此沈从文对郁达夫和徐志摩是感恩不尽,所以真正点燃沈从文文学灿烂之梦的,大概就是他们俩个人。

    1926年后,上海日渐成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地。沈从文常发表文章的几家报刊,有的也迁往了上海;出版他集子的“北新”和“新月”书店,也先后迁往上海;在上海享有盛誉的《小说月报》,开始接纳沈从文的作品。诸多因素使得沈从文决定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求发展。这也许成了他生活的又一大转折。

    到了上海后,沈从文曾经与丁玲、胡也频曾经联手办过刊物,搞过出版,可最终不仅没有获得成功,还欠下了的一堆债务。为摆脱困境,他们决定分头寻找自己的出路。

    1928年,当沈从文在上海为生活又一次挣扎时,徐志摩又对沈从文伸出了友谊之手。徐志摩曾给他写信:“还是去北京吧,北京不会因为你而米贵的。”可沈从文没有回北京,他觉得卖文没有了出路,他想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跟刘海粟学绘画。徐志摩听到沈从文这样的打算,他表示不同意。他说:“还念什么书,去教书吧!”徐志摩把沈从文推荐给了正在上海接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

    胡适当时从欧洲回国接任中国公学校长,他要对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提升学校知名度,他在全国范围内聘请著名学者来校授课。由于诗人徐志摩的介绍,年仅26岁的沈从文试着向胡适求职,被胡适列为受聘者中。当然,胡适的决定也并非完全为了人情,这与他想改造中文教学只偏重古典,只研究理论的观念有关。他想通过有文学创作经验的老师,通过讲课来提高学生对创作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当时校方的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沈从文学历太低,只读过高小,虽然发表了一些灵气飘逸的散文,但要登上高等学府的讲台,差距还是太远了,况且此人又不擅言辞。沈从文听到被聘的消息,大为吃惊,马上给胡适写信说:“先生作为从文谋教书事,思之数日,果于学校方面不至于弄笑话,从文可试一学期。从文其所以不敢作此事,亦只为空虚无物,恐学生失望,先生亦难为情耳。”胡适却慧眼独具,力排众议,不拘学历,坚持聘用。

    就这样,沈从文受聘主讲大学一年级“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那天,沈从文上讲台,闹了一个笑话。他在台上整整呆了10多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原先准备好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10分钟就讲完了,往下无话可说,而离下课尚早,显得十分尴尬。最后,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很多,我害怕了。”一时传为笑谈。

    然而,胡适在评议这堂课时,却赞赏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认为这是“成功”的。他认准沈从文是个人才,坚决支持他走上讲台。处于尴尬境况中的沈从文,能够遇到胡适这位“伯乐”,真是一种幸运。后来,他终于不负重望,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不仅能够胜任教学任务,而且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终于成为著名的教授。

    1931年11月,徐志摩在赴京时飞机坠毁在泰山附近,沈从文获悉这个消息十分痛心,他这样写道:“志摩先生的突然死亡,深一层次体验到生命的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别一个师友能够代替……”可见沈从文对这位伯乐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是多么深厚。

    抗战时期的 1938年,沈从文辗转来到昆明,初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教,第二年便回北京转入北大任教授。他曾在西南联大开过3门课:各体文写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由于他是自学成才,所以很多教授都有点鄙视他,最厉害的是编撰《庄子补正》的国学大师刘文典教授,他称历史学家、语言学家陈寅恪是值400元月薪的教授,他自己值40块,朱自清值4块,而沈从文只值4毛!  但沈从文不闻其言,从不计较他的言语,坚持他的教学模式,他的课终于受到学生好评。

    教学之余,他还兼任了天津《益世报》和《文学周刊》的主编。

    沈从文由于自己是从苦难中走出,所以他的一生都把自己的朋友之难当做己任。20世纪30年代初为营救胡也频,沈从文不惜自己当了人质,胡也频离世后,他又从徐志摩处借了钱送丁玲母女安全回湖南老家。又后来,徐志摩的学生卡之琳想自费出版第一个诗集时,沈从文慷慨解囊。沈从文平时不但帮作者改缮文稿,而且还把他们的书稿举荐到商务印书馆。

    著名画家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表侄。他小时候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一带的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又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1946年初,沈从文在北平发现黄永玉木刻艺术的才气,专门写了《一个传奇的本事》,远在上海的黄永玉在昏暗的街头路灯下,读着沈从文感人至深的文字,泪水把报纸都浇透了。

    还有一个感动人的故事是,他帮助一位青年作者度过了生活中的难关。那时,这位这位作者只有16岁,就读于天津河北高等学校,爱好文学,经常向“文学周刊”投稿,他的处女作发表时,收到周刊主编沈从文先生的亲笔鼓励信,1947年9月,青年学子因家父病逝,家中欠下一大笔债务急需偿还,无奈之下向沈从文写了一信,说明家庭变故及现在的困境,并提出向报社预支一些稿费的请求。

    沈从文先生是个善良而热情,康慨而厚道,古道热肠而好义的文人,接信后他反复考虑,觉得该学生现在的社会影响与知名度与预支稿费的请求很难得到报社的同意,于是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周刊”上刊出一则启事,启事称“有个未识面的青年作家,家中因丧事而陷于困境,我想作个‘乞醯’之举,凡乐意从友谊上给这个有希望的青年作家解除一点困难,如果能够帮助做这件事的,我可以为这位作家卖二十张条幅字,作为对善意者的答谢,条幅暂定为十万元一张,凡要我字的请来信告我,我寄字时再告如何直接寄款给那个穷作家……打破惯例作点小事,尽尽人的义务,为国家留点生机吧。”

    启事刊出后,因当时沈从文的名气以及其章草确实漂亮,便陆续有人来信索字,并将要求的规格和内容提出来,沈从文先生完成后,寄回并告知青年作家的地址。这些好心人收到沈从文先生的章草条幅后,他们都按启事地址如数寄去了钱款,有的还附了问候词。解决了青年作家的燃眉之急,帮助这个16岁学生渡过了难关。 

    1980年夏季,这位三十多年前“文学周刊”的青年作者,此时已是著名诗人的柯原,来到北京出席授奖大会,找到三十多年前救助过他的恩师沈从文,三十多年铭记,第一次见面,柯原自然当面向沈老致辞表谢意,不料沈老早以忘却此举。

    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想到老师对他的教诲时说:我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他知道后写信把我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枝笔,怕什么!”他在信里说了一些他刚到北京时的情行。同时又叫三姐从苏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安慰我。他用一枝笔打出了一个天下……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这样评价沈从文:“在朋友中待人最好、最热心帮忙的人只有你,至少你是第一个。这是真话。”

    沈从文除了教学、写作外,关于他的爱情也颇有传奇色彩。其实人生与爱情没有什么冲突的,只要是有真情在,其恋爱的故事也是人生在缘分上划出的一道彩虹。

    那是他在上海公学任教时,遇到了18岁的苏州姑娘张兆和。张兆和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学习名列前茅,体育成绩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博得了沈从文的喜爱。当时的张兆和因为人长得漂亮,身后已经有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在追求。但她以学习为要,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和应答。

    沈从文神差鬼使地看中了她。但由于沈从文的言谈不如笔谈,所以在一次次的欲罢还休后,他提起笔来给她写了许多情书。1931年6月,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读着这貌似平淡的文字,感受着沈从文那种已浓烈到无法稀释的爱情,一丝丝、一缕缕旖旎的感觉、一份份美丽的焦灼被镶嵌在一封又一封的信中,张兆和磐石般的心不得不有点就范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学校里风言风语四起,有人当着张兆和的面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你就要自杀。张兆和急得差点儿哭出来,情急之下,她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理论。张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是对我这样子。”

    胡适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要不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张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从文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上的狂轰滥炸。

    沈从文的痴情除了表现在写情书上,还将他的“厚脸皮”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到极致。在追求张兆和的整整四年中,他不怕被拒绝,屡败屡战,然依然心平气和。成就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求爱故事,可见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之深,情之切。欣慰的是,在经历了四年不即不离的写信状态后,沈从文终于以乡下人的憨劲赢得了这场求爱成功。

    那是1930年后,沈从文赴山东青岛大学任教。这一时期,他以自己的毅力利用业余时间专心写作,发表了《八骏图》、《边城》等名篇,其目的很清楚,他要给张兆和留下一个文学作家的真才实学的名声。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写信告诉张兆和,说他要去苏州府上看望她。接着,他带着好友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然后敲响了张家的大门。张兆和的二姐允和开门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外面有太阳。”沈从文没敢进去。

    允和知道他来找三妹,就告诉他:“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她让他进屋等等。

    沈从文觉得奇怪,难道张兆和没收到他的信?他听完后就说:“那我走吧。”说完就回头走向附近的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和的音容笑貌。 
      张兆和回来后,二姐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收到人家的信,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

    允和立即让妹妹大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

    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后来,张兆和的父亲知道这事后,很开明地回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 
      就这样,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了。 
      后来,沈从文和张兆订婚之后,张兆和为了和心爱的人靠得更紧,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的图书馆工作。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当时的北京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媒人是允和做的,所以沈从文一看见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京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可见他对兆和之爱了。

    1937年“七七事变”,沈从文逃难在血雨腥风的漫长征途上,他依然百般牵挂北平自己的那一个小小家园,惦念亲人平安,忧心前程有患。同时,他几乎每日要写一信甚至几信,投往远方的爱妻……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情书大王之一。现摘录几篇:

    1、我知道你一定极累,我知道孩子累你,亲人佣人都累你,得你操心。远人也累你,累你担心一切。尤其是担心到一些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我看到你信上说的‘你是不是真对我好",我真不能不笑,同时也不能不……你又说似乎什么都无兴味了,人老了。什么都无兴味,这种胡思乱想却有兴味,人老了,人若真已衰老,哪里还会想到不真对你好。我希望你注意一下自己,不要累倒,也不要为想象所苦恼,吻你和孩子”。

    2:三姐……国家需要你这样,孩子需要你这样,尤其是二哥(自称)盼望你这样。使孩子健康长大,受良好教育,不堕落,有父亲之刻苦做事,厚道待人,有母亲之明大体,爱清洁、守秩序,这就是成功,也就是做人……我倒什么都不怕,遇什么都受得了,只是想念你和孩子,好像胆量也小了,心也弱了。在廊下看山,新绿照眼,无法形容。鸟声之多而巧,也无可形容。近日来常有一八哥,老老实实稳稳当当坐在新发叶子的老树枝上,叫了一会又休息休息,听别的鸟叫,休息过后又接着叫。杜鹃还不曾开口……

    3:三三……日子在旅行人看来不快,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这寒冷所苦,不为这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苦了。我心里有点着急,但是莫因我心着急便难过。在船上的一个是应当受点罪,请把好处留给我回来,把眼泪与一切埋怨皆留到我回来再给我。我又听到操橹人歌声了,好听得很。但越好听也就越觉得船上没有你真无意思……二哥。

    沈从文说: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这就是湘西乡下人的声音。这是来自凤凰的声音。沈从文把自已当了普通的人,演绎出他的情亦越浓烈。

    而立之年的沈从文,后来又写下了举世瞩目的名篇《湘西散记》。《湘西散记》是作者一九三四年 一月回乡探望病危的母亲,在一路上写给新婚不久的妻子的信件, 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系列散文。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与当前,都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

    在《湘西散记》中,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立体的。赛龙舟时,安静的小街顿时变窄了,变小了,宁静的河也欢腾起来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停在同一直线上,只等锣声一响,众船齐发,力争上游,岸边围观看热闹的人也不闲着,挥着手臂为各自的队伍加油。拍掌的,喊叫的,跟着船向前跑的,把窄窄的街道挤的密密匝匝。有女孩子们忙着和商贩讨价还价,趁机购买自己喜欢的物件,也有借此机会同媒人物色到的小伙子见面相亲的。

    湘西的水手和水手的女人之间的“浪漫”情怀,在沈从文笔下亦成为湘西特有的风情。沈从文先生一生回过故乡三次。常常在自己山城石板小路徜祥不已。沈从文先生一辈子都爱讲自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

    1949年以后,他被安排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从事中国历史。文物,工艺美术以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进入国家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出版专题论著《中国服饰史》。

    沈从文爱自已的这座凤凰城。至死亦爱。晚年时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经过商量后,把出版自己文集所得的九千元稿费加上自己的积蓄,凑满一万块钱,捐助给了家乡文昌阁小学。

    沈从文先生年迈生病的时候,他常常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夫人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1982年10月,80岁高龄的沈从文先生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因体弱他没重复走以前回湘的山山水水,后来他在遗憾中但依然充满期盼地致函朋友:“将来,还想能坐一次船,由龙潭到保靖,由保靖到王村,又由麻阳出辰,下桃源,看看一切……到“龙潭”、“保靖”、“麻阳”、“辰州”和“桃源”等地看一看,看这些座落于沅水湘江上的村村寨寨、乡乡镇镇……这些地方都是从文先生当年出家时候的水路,也是从文归乡的驿站。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在沈从文遗体告别仪式上,他是听着音乐离开这个世界的,一曲他生前最喜欢的、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时而沉重呻吟、时而清新愉快、时而宏伟豪迈、时而温柔抒情地回响着,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人间无限柔美的湘西。 

    闻讯匆匆赶来的人群中,大多是亲朋好友和仰慕他的读者,每人各挑一支白色或紫色的鲜花,默默地走去放在安睡的沈从文身边。白发苍苍的张兆和,眉眼之间依稀见得清秀,然岁月还是在她脸上刻满了皱纹,这时的她出奇地冷静,有人抑制不住低声哭泣,她便去劝说:“别哭,他不喜欢人哭。”然而,当一些至亲的人哀悼中提及沈从文往事时,她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溢出,流过皱纹,滚落地上。

    沈从文的老友巴金知道后沉痛致哀道:没有一滴眼泪,悲痛都在我心里,我也在埋葬自己的一部分。那些充满信心的欢聚的日子,那些奋笔和辩论的日子都不会回来了。没有哭泣,没有呼唤,也没有噪音惊醒他,人们就这样平静地跟他告别,他就这样坦然地远去……

    就在沈从文身体虚弱的 1987和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他己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由于诺贝尔奖只能颁给在世的人,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了,很多人为此挽惜。其实对沈从文来说并非如此,他身前对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怎么热情,而世界却给了他一份文学的公正!

    沈从文离世后,张兆和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她感概万千:“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的遗稿。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沈从文先生仙逝以后,根据他的心愿,终于要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凤凰。沈从文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撒入湘西他从小喜欢的沱江,一份放存凤凰旧居,这里是他的血脉之地,一份埋予听涛山上,他要登高欣赏美丽的凤凰古城,还要倾听山和水的歌声。还有一份,传是留放在了先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北京城,那里是他文学起步的地方……沈从文先生对于身后的这种安排,与所有文人都不一样。根据他的意愿,他的墓碑建立在家乡的听涛山上。也许这个时候,先生才算真正融入了故乡凤凰的山山水水之中。

    那是1992年5月,张兆和率领全家人送沈从文回湘西凤凰故乡。儿子和孙女,除将沈从文的一小部分骨灰存放旧居外,还将带去的一半骨灰撒入清清的沱江水中,另一半葬在临水的听涛山麓。伴随撒骨灰的小船,还有张兆和用一腔深情积攒了四年的花瓣,花瓣是从沈从文去世时开始积的。张兆和一直站在虹桥上,目送小船顺沱江而下,目光跟随着小船后面漂起的一道美丽花带,就像是彩虹,从水门口漂到南华山脚下……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沈从文墓地。先生的墓地。没有围杆,没有坟头,也没有丧失的气息。一片葱笼环绕。迎面,一座比人高的天然五彩玛脑石屹立。石块从当地南华山采制运来,大约六吨重。这就是墓身。墓身依偎的地方,就是听涛山。墓石没有占地堵路,只是静静立在山间小道旁边。墓石敞怀,迎着人们,看着人生。

    沈从文的表侄—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树立的墓表,沿江临山,竖在沈从文墓碑的必经之处。字迹骨凌,大气写道:一个士兵如果不战死在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沈从文的墓正面,用了沈从文先生遗作《抽象的抒情》当中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句话应该算是墓志了。墓身后面,可以看到张充和在从墓石身后的两行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再看一遍。匐身上去,细读一看,原来她竟是一首,雅致哲理的藏尾绝诗:“从文让人。”然而,这个世上,不是谁都能好生做到的,让人的人是有情的人。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人。

    看着墓碑,忽然又想到沈从文的许多经典文章,眼前总是会有影无影地会看到一条弯弯的绵延千里的湘西沱江,维系着他的审美观及古朴的审美理想,还有他对人生的解读及对理想人生的向望。是的,他的创作风格偏好浪漫主义,追求作品的诗情画意,他的小说里尽现了独特的乡村生活。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独特的价值观念,诞生了《边城》、《湘西散记》等一批优秀作品,成为传扬理想生命的颂歌和经典传世之作。他取得的这些成就。他的作品大多超越时空,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使他成为了海内外公认的中国最杰出的,优秀的作家之一。

    2003年2月16日,同沈从文一生患难相依、甘苦与共的张兆和,以92岁高龄与世长辞,她不恋苏南自己的故乡,去了沈从文的身边……

    夜幕降临,微风中,我坐在临江的吊脚楼里,在举杯畅饮中,临窗观尝古城的夜色风光,透过吊脚楼窗口,眼观沱江畔大红灯笼高挂,沱江里依稀飘摇着的木舟载着游人,像是合着音乐的节拍在缓缓前行,古老的石板路上依然游人如织,从远方飘来约隐约现的山歌声,毫无顾忌地向游人袭来,让人感觉到的是一幅祥和恬美,天人合一的人间图画。

    离开凤凰已经16年了,回忆起来还恍如昨天,一切又清晰地历历在目……

    此文原发于文学报

    2015年3月修改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游沧浪亭记 下一篇:猴年马月记游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64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8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